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读后感

时间:2021-02-20 14:49:2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读后感

  《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读后感1

  我拜读了于老师写的《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这本书,从中收获了许多。于老师在开篇第一章把学生之所以喜欢他的原因和甘草的三大特性做了比照。第一,甘草性温、味甘。于老师说,“温”是所有学生对所有老师的第一期盼。微笑是于老师的名片,我想也是“温”的最佳体现吧。甘草的第二个特性是包容。包容就是宽容、大度、有气量、不计较。

  于老师提到一句格言:“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的确,对待学生所犯的错误,一定不能带有情绪或者是戴“有色眼镜”去处理,那样对学生是不公平的。苏霍姆林斯基说,“包容”的前提是“理解”,“理解”的前提是“不要忘记自己曾经是孩子。”甘草的第三个特性是调和。作为老师,要和蔼可亲,温文而雅,但一地“温”是不行的,还必须“严”;但一味地严厉也是不行的,那会让教育变得更糟糕!于老师不愧是智慧的老师,他懂得在“温”与“严”之间把握好“度”。于老师把他的做法形象地称为“打了一巴掌,别忘了及时给揉一揉”。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作为教师,我们要让每个学生都感到“我喜欢他”。每个学生都渴望老师喜欢他。美国托德威特克尔:“不强求你喜欢每个学生,但要做出喜欢他的样子。如果你的行为并不说明你喜欢他们,那你无论多么喜欢他们都没有用。但是,如果你的行为表现出你喜欢他们,那么,无论你是否真的喜欢也无关紧要了。”做出喜欢他的样子,可以是一个动作、一个微笑、一句话、一件小事、一件小礼品......尊重是做人的.原则,微笑时一张永恒的名片,掌声是有力的赞美,信任与期待也是表达对学生关爱的一种方式。是的,调整好心态,把握好尺度,推己及人,多换位思考,我们的课堂定会绽放别样的光彩。

  学生喜爱的老师不一定是最美丽的,但一定是和蔼可亲的;学生喜爱的老师不一定是孩子王,但一定有着独特的魅力。

  读了这本书,我深深被于老师“性温”、“包容”、“调和”的品质所打动。我钦佩,我折服,钦佩于老师的智慧,折服于老师的中庸。最后引用于老师的话:“生命的长度我当不了家,但生命的宽度由我说了算。既然命运让我们做了老师,就让我们做学生最喜欢的老师,做最好的自己!因为生命与我们只有一次。”

  《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读后感2

  永正老师不仅是他的学生们喜欢的老师,也是我很佩服的一个大师。今年暑期中,读他的《我的为师之道》,深深地引起了我的反思。

  于老师在文中说,他的为师之道主要有三点,首先是自强,就是不断的自我修炼,提高多方面修养。为人之师,必须有大智慧,即平时的文化积淀、道德修养,心中有对学生的爱意和尊重。二是自律,就是战胜自身消极、负面的东西。用爱心支撑起对社会、对家庭、对学生的责任感。当要“怒发冲冠”训斥学生的时候,要冷静,冷静了,事情就会处理得好些。管好自己,做个好人,才能成为好老师。三要自省。要善于在思考中增长见识、积累经验,在思考中把失误转化为收获。要写日记,写反思,使自己变得深刻完善。

  我也爱自己的学生,爱自己的这份工作。但细细反思,但自我修炼的还差的较多。尊重学生也做得不够,偶尔也克制不住会“怒发冲冠”地责罚学生。最大问题是懒惰、消极的思想总是难以克服,反思了,想了,就是懒得怕写,怕总结。

  于老师说:“教了48年的书,最终把自己教成了孩子”。张光鉴:‘要蹲下来看学生,老师要和学生相似了,所以他成功了。苏霍姆林斯基:“只有那些始终不忘记自己曾是孩子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老师。

  从这些名家的话中,我深深认识到,作为一个中学教师应该有一颗童心,因为有了一颗童心对学生多一份理解,就会知道学生喜欢什么,渴望什么。其实我们现在的学生都喜欢搞活动,不想做太多的作业。所以我们的老师千万不要让作业把孩子的空间填满。于老师说过:“靠做作业成绩好的。学生将来没多大出息,让学生多读书成才的才是真正的才子。

  教育的还有一个名字叫“影响”。所以我们教师在平时的生活要注重自已的一言一行。于老师平时就这样要求自己。

  穿戴不敢随便,字迹不潦草。说话不敢随意,态度不敢生硬。错误不敢不认,行动不敢落后。备课不敢马虎,书报不敢不读。

  我觉得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我也要以教过我的老师为镜,按照我喜欢的,崇拜的老师塑造自己。不断反思。在教学中,我要学会不断反思,找出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有所进步。

  《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读后感3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教学相长,薪火相传。是我读完于永正老师《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后最大的体会。

  于永正老师,作为一位小学语文教学的前辈,教学方法系统而不机械,给了我很多启发和参考。他对学生的理解和包容,对我而言尤为启迪。

  “教了五十多年书,最终把自己教成了孩子”这句话,最让人印象深刻。他在书中,提到了教育家叶圣陶老师用三颗糖,解决学生课间冲突的案例。然后又例举了若干他的教学经历,归根到底就是强调“尊重孩子的差异,理解孩子的思维”是小学教育方法的一个大前提。于老师在书中也反复强调对学生,要温和亲切。

  比如他提到,要主动和学生打招呼,时刻保持微笑。他在书中列举了几个例子,我细读后深以为然。在读本书期间,我尝试更多的时候对学生笑脸相迎,提醒自己向于老师学习,对学生更耐心。

  一个月前,我班的学生武运,在数学单元测验中考出一个较高的分数。该生理解能力相对较差,平时课后辅导询问,对当堂教学内容通常理解模糊。平时言谈举止也缺乏条例,显得不自信,突然出现一个较优的成绩,着实让我意外。详查他的试卷,不难发现,实属偶然;因为相同的知识点,表现在选择题上答案正确,而填空题缺开了天窗,显而易见选择题是“蒙”的。又或者,是否有抄袭其他同学呢?我想到于老师的书中有提到类似的案例,然后我想这或许不失为一次契机,或许应该给他一些鼓励。所有,我选择相信他,并在第二天的课堂上点名表扬他考出好成绩,老师很高兴看到他的进步。在受到表扬时,孩子显出受宠若惊的表情,眼神中闪烁着快乐和感动的光。她感受到了老师喜欢她,正如老师书中所说“每个孩子都希望老师喜欢他/她”当日的课间,武运同学表现得更为活跃,更可爱。之后的课堂上,他的表现也没有让我失望,在接下来的单元测试中,他的成绩依然较好,而且不是“蒙”的。学生的转变是可喜的,看到学生进步我也有种小小的满足感,因为自己对教学和对学生心理的理解,也一起进步,可谓教学相长。

【《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读后感】相关文章: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读后感(4篇)01-23

我喜欢的一个地方作文03-08

她我喜欢的一个女孩励志文章05-26

我喜欢的散文11-13

我最喜欢的一个人作文650字03-16

为师之难作文800字04-11

我喜欢画画的作文02-26

我最喜欢的一位老师作文(合集5篇)03-21

我的第一个男老师作文600字03-21

立秋的养生之道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