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5《长亭送别》导学案

发布时间:2017-02-23  编辑:飞艺 手机版

  一、文学常识:

  王实甫,名德信,大都人,元代戏曲作家,生卒年不详。所作杂剧今知有十四种,现存《西厢记》、《破窑记》(—说关汉卿作)、《丽春堂》三种。他的剧作大都以青年女子反抗封建礼教为题材,塑造了崔莺莺、红娘、刘月娥等不同类型的妇女形象,曲词优美柔婉,典雅清丽,尤以《西厢记》最为著名。

  二、文体知识:

  1.元杂剧:元代形成的一种把歌曲、宾白、舞蹈等有机结合起来的戏曲形式。剧本结构一般分为四折(幕),有的还加一个楔子(序幕)。剧本由曲词、宾白、科介三部分组成。曲词是剧中人物的唱词;宾白是剧中人物的说白;科介是剧本中关于动作、表情和音响效果的舞台提示。

  2.元杂剧角色:生(男主角)、旦(女主角)、净(花脸)、丑(滑稽人物)、外(即外末,老年男子)、末(中年男子)、卜儿(老妇人)。

  3.元曲四大家:关汉卿代表作是《窦娥冤》、《救风尘》。白朴代表作是《墙头马上》。马致远代表作是《汉宫秋》。郑光祖代表作是《倩女离魂》

  4.中国古代四大悲剧:四大古典悲剧说法不一,根据周先慎先生的评点,以 窦娥冤 [元·关汉卿]、赵氏孤儿 [元·纪君祥]、长生殿 [清·洪升]、桃花扇 [清·孔尚任]为最为有代表性。

  中国古典戏曲四大悲剧:《桃花扇》、《窦娥冤》、《牡丹亭》、《西厢记》

  元杂剧四大悲剧:《窦娥冤》、《汉宫秋》、《梧桐雨》、《赵氏孤儿》

  我国古典十大悲剧和喜剧:由中山大学教授王季思同志主持的中国古典悲剧、喜剧编辑组,经广泛征求意见,提出了我国十大古典悲、喜剧。十大古典悲剧是:《窦娥冤》(元)关汉卿《汉宫秋》(元)马致远《赵氏孤儿》(元)纪君祥《琵琶记》(明)高明《精忠旗》(明)冯梦龙《娇红记》(明)孟称舜《精忠谱》(清)李玉《长生殿》(清)洪升〈桃花扇》(清)孔尚任《雷峰塔》(清)方成培。十大古典喜剧是:《救风尘》(元)关汉卿《墙头马上》(元)白朴《西厢记》(元)王实甫《李逵负荆》(元)康进之《看钱奴》(元)郑廷玉《幽闺记》(元)施惠《中山狼》(明)康海《玉簪记》(明)高濂《绿牡丹》(明)吴炳《风筝误》(清)李渔

  三、课文初解:

  1、朗读、背诵:正宫·端正好 滚绣球 一煞 收尾

  2、给课文划分为四个情节,并用精简的词语概括

  3、结合本文,赏析元代杂剧的语言特点

  四、巩固提高:

  (一)填空题:

  1.元杂剧剧本结构一般分为 折(幕),有的还加一个 (序幕)。剧

  本由 、 、 三部分组成。元杂剧角色包括 、 、 、 、 、 、 。

  (二)选择题:

  1.选出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A.霎时间(chà) 玉骢(cōng) 金钏(chuàn) 靥儿(yè)

  B.泠泠(líng) 狼籍(lángjí) 玉醅(péi) 张珙(gǒng)

  C.文采(wéncǎi) 谂知(shěn) 氛围(fēn) 栖迟(qī)

  D.忏悔(chàn) 迍迍 (tún) 暮霭(mùǎi) 暖衾(qīn)

  2.为下列词语选择恰当的解释

  (1) 怨归去得疾 A. 病 B. 痛苦 C. 痛恨 D. 迅速;猛烈

  (2) 最要扶持 A. 当心,留意 B. 搀扶 C. 扶助;护持

  (3) 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A. 美丽 B. 使

  (4) 却告了相思回避A. 后退 B. 推辞 C. 去;掉 D.通“恰”F.副词表转折

  3.选出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 )

  A.《长亭送别》中【快活三】“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气息,泥滋味”,可以说是口语的韵律化。

  B.“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以此处栖迟”;这是莺莺在说反话,意在叮嘱张生切勿迷恋他乡美女。

  C.“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弟”,表现了莺莺轻视功名,珍重爱情的可贵品格。

  D.“‘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这是莺莺在埋怨张生为了功名而抛弃爱情。

  (三)阅读思考:

  1、【滚绣球】中哪些词极力体现出主人公难分难舍的心情?

  2、【叨叨令】中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几个叠词?这种手法和这些叠词的运用有何艺术效果?

  3、“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一句采用了什么手法?与哪一诗句所表情意手法相同?

  4、【满庭芳】中用了几个典故?其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5、【一煞】中再写环境,其作用是否与先前所写相同?

  6、【朝天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分析它们的作用。

  (四)阅读题:

  1.阅读下面两段词,完成①--②题。

  《西厢记》(王实甫)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苏幕遮(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①对以上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苏幕遮》为唐玄宗时教坊曲名,来自西域,后成为长短句词牌名。此词前段以丽语写景,后段纯为离情,是千古绝唱。

  B.“长亭送别”一折一开头便用浓墨重彩,展现出一派长空湛碧,大地澄黄的高远境界,而无写秋景经常出现的肃杀之气。

  C.范仲淹的词下片由“黯乡魂,追旅思”点明思乡的情怀,但是一句“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又将思乡转入思妇,勾勒出诗人欲遣相思反而更增相思的情怀。

  D.“晓来谁染霜林醉”是一个设问句,通过一问一答,表现一对情人难舍难分的情景,含蓄且具有画面美和诗意美。

  ②对以上两首词曲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 )

  A.“长亭送别”一折的开头曲借景抒情,恰到好处地勾勒出一幅凄惨欲绝的场面,而范词化用其句,却失去了原有的诗意美与画面美。

  B.两文都由写景入手,前者侧重于“送别”,故渲染了离情别绪;后者上片写景,下片抒发了思乡之苦,但却写得柔而有骨,深挚而不流于颓废。

  C.“长亭送别”被誉为写离愁别恨的绝唱,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它的情与景达到了高度的交融和统一;范词为人称道的特色也在于丽景与柔情的统一。

  D.两文都点到了“泪”,一是“离人泪”,一是“相思泪”。前者浸染了霜林,后者是酒入愁肠凝结而成。

  2.“长亭送别”这折戏以别宴前后为时间线索,集中刻画了莺莺送张生进京应考的情景,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莺莺送行时的复杂心情。阅读下列语段,看看分别传达出女主人公怎样的心绪。

  ①“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传达了对张生的

  ②“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传达了别离的

  ③“到京师服水土,趁程途节饮食,顺时自保揣身体。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风霜要起迟!鞍马秋风里,最难调护,最要扶持。”传达了对张生的

  ④“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传达了

  ⑤“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传达了对封建家长,封建礼制的

  3.你认为崔莺莺是个怎样的女子?

  答:

  附:课外阅读

  《于易水送人一绝》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崇敬荆轲古今一体,略去枝蔓直入史事,一种激越之情。后两句寓情于景,景中带比,荆轲精神千载犹存,还有诗人对现实环境的深切感受。没有离别的情景也不知所送为谁,纯是抒怀咏志之作,开风气之先。

  《留别王维》 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怨怼之中又带有辛酸意味,感情真挚动人,既没有优美的画面,又没有华丽的词藻,语句平淡近乎口语,对偶不工极其自然,言浅意深颇有余味。

  《山中送别》 王昌龄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不写饯别,匠心独运,与他诗不同。把道别作暗场,而写别后的寂寞之感,怅惘之情,离愁,往往在别后当日的日暮而更浓重、稠密,却只用掩柴扉来表达。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显示浓厚真挚的感情,往往味外有味,令人神远。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接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首联交待行踪,次联随和入用语贴切,景中蕴藏诗人开朗喜悦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颈联写了远景和近景,尾联依恋老乡却不说思念,而是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来,怀着深情,更显出自己思乡的深情。言有尽而意无穷,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时钟。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虽是送别诗,却重在写景。起句点雨次句点暮切题,暗中还写了送,并且绘出了一个压抑的场面,为后文做铺堑,中间四句构成了一百万幅富有诗意的画面,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深和远又染上一层迷蒙暗淡的色彩,无不染上离愁别绪,形成浓重的压抑的氛围,诗人置身其间情动于衷,不能自已。结尾一联直抒胸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