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项脊轩志》优质说课稿

发布时间:2017-02-03  编辑:飞艺 手机版

  (向评委及各位老师问好)

  一、说教材、学情

  今天我说的是高中语文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一篇文章——《项脊轩志》,作者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

  这是一篇难得一见、百读不厌的散文。作者借一阁(项脊轩)而回忆三代亲人(祖母、母亲、妻子),讲述家族兴衰。所叙之事,是日常生活细琐之事;所用之语,为清新朴实无华之语;所抒之情,乃天地人间挚爱之情。

  这篇文章,是归有光的代表作,也是历代备受推崇的经典名篇。文章看似浅显,却意蕴深邃;语句朴素易懂,却情深意切。高二学生虽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础,但粗略翻译文章容易,真正读懂文章却很难。因此要上好本文,有一定难度。为此,我将在这堂课上,力求贯彻以下理念:

  1、对话。文本的学习过程是一种对话的过程。学生与老师共同走进文本,去与作者对话,叩开作者的心扉,聆听他的倾诉,感受他的内心世界。同时,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和分享阅读心得。

  2、语文味。在整体感知文本之后,我将重点让学生品味本文语言。读出字里行间那催人泪下的情感,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

  3、自主学习。学生结合注解与工具书疏通本文大意,梳理文言知识,并作出个性化的解读。

  二、说教学目标

  通过《项脊轩志》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文言文知识,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同时,感受文中归有光对祖母、母亲、妻子的深情追忆,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让这美好、高尚的情感充实他们的心灵世界,获得精神的成长。据此,我把教学目标定为: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2、体会本文情感,领悟本文

  教学重点难点为:

  1、通过细节描写感悟作者在叙事中营造出来的抒情氛围

  2、体味“多可喜亦多可悲”的内涵

  三、说教法学法

  我将贯彻以下教法、学法:

  教法:诵读法(文本)、涵泳法(重点语句)

  学法:归纳整理(文言知识)、旁批(重点语句)

  四、课时安排

  本文的学习安排两课时:

  第一节课:以学生自学为主,学生借助工具书、结合注解,疏通文意;整理文言文知识(实词、虚词、古今异义、文言句式等)

  第二节课:师生共同学习(即本说课稿内容)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先请大家猜一个谜语:衣锦还乡(打一明代文学家)

  2、作者作品: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明朝昆山人,世称震川先生,著名散文家。

  今天,我们学习他的散文《项脊轩志》。

  (二)感知文意

  (学生已先行自学一节课,这个环节是对课文内容的熟悉和梳理。)

  请同学们谈谈,这是一篇 的文章。

  示例:

  这是一篇写自己书房,追忆亲人的文章。

  这是一篇平凡朴实却感人肺腑的文章。

  这是一篇“谈情说爱”的文章。

  这是一篇融状物、叙事和抒情于一体的文章。

  明确:

  本文可以用“一二三四”来概括。

  一个书斋——“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两种情感——“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三世变迁——大母、母、妻

  四个女人——祖母、老妪、母亲、妻子

  (三)感受真情

  1、读出真情

  文章始终贯穿着一条感情线索,即“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说“喜”。

  项脊轩是“百年老屋”,狭小、破陋、昏暗。经过修葺,轩内不再漏雨,而且明亮起来了;轩外,种植花木,“亦遂增胜”。白天,轩内读诗阅经,轩外小鸟“时来啄食”;明月之夜,桂影斑驳。身处方和谐优雅的小天地,有书可读,美景可赏,自然“可喜”。

  再说“悲”。

  一是叙述大家庭的分崩离析。轩外庭院始由篱笆后由墙分隔,“墙往往而是”“凡再变矣”,透出作者对家族离散、败落无可奈何的悲叹。

  二是老妪口述先母的言行。“语未毕,余泣,妪亦泣”,表达对母亲早逝和自己早失母爱的无限悲痛。

  三是回忆祖母的关爱、赞许和期盼。祖母去世,遗物犹在;睹物思人,无比悲伤。

  四是轩“四遭火”,劫难多发。

  五是补记亡妻。昔日“时至轩中”,学书植树,两情依依;如今,琵琶“亭亭如盖”,妻子已再无觅处了。

  明确:“多可喜,亦多可悲”与“多可悲,亦多可喜”的区别。终其一生,悲喜交集,但悲多喜寡。

  附:

  归有光简历

  1506年 生于江苏昆山一个累世不第的寒儒家庭

  1510年(5岁) 开始读书

  1513年(8岁) 丧母

  1528年(23岁) 娶妻魏氏

  1533年(28岁) 妻魏氏病亡

  1540年(35岁) 中举人。徙居嘉定读书、讲学

  1565年(60岁) 九次科考,得中进士。任湖州府长兴县令

  1568年(63岁) 得罪上司,贬任顺德府通判

  1570年(65岁) 改任南京太仆寺丞(管皇家车马)

  1571年(66岁) 以劳成疾,卒于南京

  2、动情之因

  本文以情动人,原因有二。

  其一,文章是作者自己的真情流露。善于选取生活中的琐事,利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寄托深情。亲情是我们最熟悉但是最珍贵的情感,是最朴实却最真实的感情。文中借项脊轩来写事,这些琐事、琐谈虽是一鳞半爪,但他们是人生活之树上采撷的最有光彩的枝叶,是生命长流中最动人的浪花;是作者用心感受过的且感受最深的、历久不忘的。

  其二,语言质朴,不加藻饰。作者不大张声势,不故作惊人之笔,甚至也不采用色彩强烈的词藻来作恣意的渲染,而只是运用明净、流畅的语言,平平常常地叙事,老老实实地回忆。但通俗自然之中蕴含着丰富的表现力,浅显明白的文字却能使景物如画,人物毕肖。如写老妪叙述母亲之事,寥寥数语,老妪的神情、母亲的慈爱无不尽现纸上。祖母爱怜的言辞、离去时的喃喃自语、以手阖扉以及持象笏的动作等,也都是通过通俗平淡的语言变现出来的,但平淡的文字,道出了人间的亲情。

  (四)品味文字

  请学生认真品读文章,挑选出喜爱的语句,按照示例做旁批,然后交流。

  示例:

  原文: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

  旁批:声声关切问语,道尽天下父母心。再寻常不过,却有“于无声处听惊雷”之感。原来母爱就是这么直白,毫无粉饰。

  原文:妻子“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旁批:“时”表常来,“或”表亲密无间。字里行间可听到轩中欢声笑语。可知两人相敬相爱,美好生活。

  原文: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旁批:睹物思人。 这一句寄托了对亡妻的缅怀和眷恋。“今已”表时光推移。树长,人亡!物是,人非!然光阴易逝,情意难忘。

  我们再来看看古人对这篇文章的评价:

  予读震川文为女妇者,一往情深,每以一二细事见之,使人欲涕。盖古今事无巨细,唯此可歌可泣之精神,长留天壤。

  ——明末清初·黄宗羲

  震川之述老妪语,至琐细,至无关紧要,然自幼失母之儿读之,匪不流涕矣。

  ——林纾(近代文学家、翻译家)

  (五)拓展延伸

  1、课后读读归有光的其他作品:如《寒花葬志》《先妣事略》

  2、课后阅读:史铁生《我与地坛》

  3、回顾与亲人在一起的某些细节,学习本文的写法,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运用平实的语言,抒发内心的真情实感。

  六、板书设计

  见ppt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