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七年级上册《幼时记趣》教学案例

时间:2021-08-06 09:01:13 七年级上册 我要投稿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幼时记趣》教学案例

  一、教学内容: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幼时记趣》教学案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语文上册(苏教版)第二单元第六课《幼时记趣》

  二、教学设计时段:

  一课时

  三、教学内容分析:

  《幼时记趣》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语文课上学的第一篇文言文。文章围绕“记趣”这一中心,生动地描述了儿童时代的三件趣事——“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表现了作者童年生活的乐趣。这种乐趣体现了作者惩罚强暴、同情弱小的纯真的童心和视小为大、想象奇特的童趣。

  四、教学设计思想:

  《幼时记趣》三件趣事描写生动,语言简朴、自然、生动,而且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所以在教学时应该从朗读入手,通过反复诵读掌握字词大意,了解句子含义,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乐趣。然后在阅读的基础上设计探究性问题,以深入理解作品,培养学生的理解和探究能力。最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我的童年趣事》为题写一篇作文,巧妙地把学生引到写作上,体现新课标“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的要求。

  五、教学目标分析:

  1、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词句的含义。

  2、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乐趣。

  3、认识作者的乐趣与细致的观察、奇特的想象之间的关系。

  六、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对照注释,查阅有关工具书,读准字音,初步读懂文章。

  2、理解文中所写的三件趣事。

  七、教学过程设计:

  (一)、阅读课文,理解文意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读课文,画出文中读不准的字。

  (2)教师朗读,学生正音正字。

  2、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给学生一定的朗读时间,熟读课文,弄懂文意。教师教给学生三条求助热线:①课下注释;②小组合作讨论;③全班同学集思广益。利用课下注释和小组讨论尚不能解决的问题,学生提出来,师生共同解决。

  3、品读课文,体会作者的乐趣。

  第一,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与下文有什么关系?第二、三、四段又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1)反复诵读;

  (2)在脑海中再现画面形象,并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3)分别用四个字概括趣事;

  (4)体会作者的乐趣。

  (相关分析:第一段总写“物外之趣”,这一段叙述了作者幼时眼力很强,又十分爱好观察,因而时常获得与众不同的乐趣,这就自然引出下文对“物外之趣”的具体分述。第一段与下文三段之间是总分关系。第二段写“观蚊如鹤”之趣。第三段写“神游山林”之趣。第四段写“鞭打蛤蟆”之趣。)

  第二,找出表现作者奇特想象的句子,并认真品读。

  (1)反复诵读,体会想象的意境;

  (2)根据课文,用自己的话描绘出这种意境;

  (3)体会作者的乐趣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相关理解:第二段中,蚊不是鹤,但作者“私拟作群鹤舞空”,作“青云白鹤观”,于是在作者眼里,蚊“果然鹤也”,“果如鹤唳云端”了。两个“果”字,强调了想象情景的逼真。作者所以能达到观蚊如鹤如此高妙的境地,关键在于“心之所向”,在于作者善于想象与联想。这里作者不是单凭主观想象去接触画面,而是心有所向,凭借主观想象去感受画面。当然这种主观想象是合理的,因为蚊与鹤有形似声似之处。正由于这种想象是合乎情理的,所以作者能够进入一种观察自如的神奇、美妙的境界。第三段“神游山林”,作者突出视小为大、胸有丘壑的“神游”之乐。作者由丛草、虫蚁、土砾联想到自然山林、野兽的美景,进入了心旷神怡之境,丰富了美的感受,获得移情入境、小中见大、微中见奇的欣赏效果。当然,这种想象和乐趣与作者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是密切相关的。缺乏知识和生活,也就无从想象,自然也就没有神游的感受。)

  4、再读课文,探究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一,再读课文;第二,思考:作者怎么会产生“物外之趣”的?“物外之趣”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童心和童趣?

  (1)教师介绍《浮生六记》,播放作者相关写作背景的短片;

  (2)学生依据文中描述,联系相关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相关理解:产生“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作者观察细致,想象奇特。“物外之趣”反映了作者惩罚强暴、同情弱小的'纯真的童心和视小为大、想象奇特的童趣。)

  (二)、归纳总结:品味语言特色,分析写作特点。

  本文语言有什么特色?请举例说明。蚊子、癞蛤蟆比起人来确实是微不足道的,为什么童年的“我”会觉得它是“鹤”“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呢?

  学生阅读分析——讨论——交流

  (相关理解:本文语言简朴、自然、生动。例如“夏蚊成雷”,写出了蚊虫之多,轰鸣之响。“昂首观之,项为之强”,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观赏群鹤舞空图的专注、入迷。“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吐”“吞”两个动词,表现了癞蛤蟆用舌头捕捉小虫动作的迅速、准确,极为生动传神。“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这里连用“捉”“鞭”“驱”三个动词,表现了惊恐方定,随即惩罚蛤蟆,驱除强暴,同情弱小的急切心情。此外,有些词语用得也很准确。如“冲烟飞鸣” 的“冲”字,使人想见蚊群在弥漫的烟雾中乱飞乱闯的情状;“鹤唳云端”的“唳”字,仿佛使人听到鹤翔云端高亢地鸣叫;“拔山倒树”,形容蛤蟆扑来的气势和力量,虽然在成人看来有违事理,但以儿童的眼光看却是自然、贴切,所以真实、生动,使人如见如闻。第二问,①“我”有观察事物的好眼力,“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②“我”又特别爱好观察,“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③“我”能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认识基础出发,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理来观察事物,进而进行想象和联想,“心之所向”,所以“我”能观蚊如鹤,“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把微不足道的癞蛤蟆看成“庞然大物”,把癞蛤蟆扑向小虫说成是“拔山倒树而来”。)

  (三)、拓展延伸:走出文本,注重表达训练。

  通过阅读理解,同学们理解了文章内容,体会到作者童年时纯真的童心和童趣。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以《我的童年趣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课后同学们完成作文,老师批阅、评点。

  八、教学设计评价:

  《幼时记趣》教学设计时,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和文言文教学的特点,要求学生反复诵读,读通文意,理解内容,品味语言,体会乐趣。在阅读中同学们不但能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乐趣,体会作者惩罚强暴、同情弱小的纯真的童心和视小为大、想象奇特的童趣,而且能认识观察与想象、联想的关系,并在学会观察、想象和联想的基础上,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童年趣事”。学生自然能在学习本文的基础上,既饱含真情地回忆往事,又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发挥了教师的组织者的作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把学生当作了课堂的主人,真正体现了全新的阅读教学理念。

【七年级上册《幼时记趣》教学案例】相关文章:

幼时记趣10-18

幼时记趣教学设计04-16

初一上册语文《幼时记趣》教学反思06-19

初一上册《幼时记趣》说课稿05-19

七年级语文上册《幼时记趣》ppt08-16

《幼时记趣》教学反思精选3篇05-27

《幼时记趣》阅读练习04-24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幼时记趣》导学案06-29

七年级语文《幼时记趣》教学设计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