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三伏天入伏养生饮食

时间:2021-08-11 16:59:17 国学常识 我要投稿

三伏天入伏养生饮食

  导语:三伏天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气候特点都不完全相同,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入伏的养生方法,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三伏天入伏养生饮食

  伏天时间算法:

  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  

  入伏之后要“三防三多”

  防伤阳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中医师夏公旭介绍说,伏天里炎热高温,如果防暑降温措施运用不科学,很容易损伤人体内的阳气。比如不少年轻人喜欢吃冷饮来解暑,但是吃太多会导致体内寒气增加,诱发疾患。还有很多人喜欢一个夏天都待在有空调的地方,但是出汗后吹空调,人体卫气不固,会损伤人体的阳气。一般室内空调温度与室外不能相差太大,空调温度在26℃~27℃即可。

  防伤胃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脾胃病科副主任医师陈昱倩介绍说,很多人入伏之后喜欢喝凉茶类的饮料,这些饮料中基本都含有菊花、金银花、荷叶等祛火成分的中药,对于脾胃本就虚寒的人来说,喝太多凉茶就是“雪上加霜”。一般人也不宜长期饮用。入伏之后,很多人胃口不好,不爱吃主食,蔬菜只吃生的,不烹制。这样一来不但营养难以保证,而且由于凉菜偏凉,生吃不容易消化,都会伤害脾胃。

  防伤肠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肛肠科王元钊副主任中医师介绍说,不少人到了炎热的伏天就开始为穿衣服犯愁,为了好身材不惜节食减肥。但是通过少吃饭甚至过度节食来减肥的人中,近80%的减肥者经历过便秘,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由饮食结构不合理造成的,吃得太少会导致营养摄入不足,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引起消化功能紊乱,而且,如果肠道内没有足够的食物残渣,特别是膳食纤维来刺激肠道蠕动,易导致便秘。

  多补水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医师刘欣介绍说,人每天需要饮用的水在1200到1500毫升左右,所以很多人也注意到出汗多的伏天更应该多补水,但是如果你经常补充的是市场上销售的纯净水、矿物质水和矿泉水这三种水,未必就健康了。比如,很多厂家生产的所谓矿物质水基本就是在纯净水的基础上人为地加入一些矿物质元素,比如镁元素,这种元素摄入过多会造成钙的流失。白开水最好在4小时以内饮用,因为这个区间是水分子活力得以有效保存的最长时限,超过4个小时,水分子的活力开始明显降低。

  多晒背和腿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副主任中医师杨增敏介绍说,很多人夏季过度防晒并不好。因为阳光不仅是维生素D“活化剂”,也是天然“保健药”。晒太阳会促进维生素D的生成及钙质吸收,预防骨质疏松。比如适当的晒后背可以调畅气血,晒晒腿脚有助于祛除体内的寒气。上午10点到11点晒太阳最好,这一时段阳光中的紫外线偏低,能使人感到温暖柔和,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又避免伤害皮肤,不过夏天阳光比较强,人们最好把晒太阳的上午时间提前一些,下午时间推迟一点。下午4~5点紫外线中的X光束成分多,可促进钙、磷的吸收,增强体质,促进骨骼正常钙化,也是不错的“晒点”。但是注意别隔着玻璃晒,隔着玻璃紫外线透过率不足50%,作用会打折。

  多吃鱼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食疗药膳门诊副主任中医师王东旭介绍说,三伏天是吃鱼的'好时节,每种鱼都有自身侧重的养生功效,比如三伏天里天气闷热,在多雨的时候身体很容易受湿邪影响,导致身体湿气重,很多人都知道薏米、红豆能祛湿,其实鲫鱼汤也是不错的祛湿佳品。还有鲈鱼对肝肾不足的人有很好的补益作用。鲈鱼肉质白嫩,没有腥味,肉为蒜瓣形,最宜清蒸、红烧或炖汤。还有这个季节比较常见的草鱼,有暖胃明目的功效。草鱼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对血液循环有利,是心血管病人的好食物。草鱼还含有丰富的硒元素,有抗衰老、养颜的功效。对于身体瘦弱、食欲不振的人来说,草鱼肉嫩而不腻,开胃、滋补,尤适宜三伏天补养脾胃气血。清代《医林纂要》中记载草鱼能“其头蒸食尤良。”读者不妨也试试蒸食草鱼头的做法。

 

【三伏天入伏养生饮食】相关文章:

三伏天入伏的养生食谱06-16

入伏之后该怎么养生06-16

饮食养生谚语08-17

经典饮食养生谚语03-22

科学饮食的养生谚语08-17

均衡饮食的养生谚语04-05

饮食养生格言大全08-16

小暑饮食养生谚语06-29

有关饮食的养生谚语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