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虚词归纳

回答
语文迷问答

2016-01-18

  [而、何、乎、乃]

  【而】

  (一)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并且”。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雠者(《荆轲刺秦王》)

  臣左受拔其袖,而右手揕抗其胸(《荆轲刺秦王》)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荆轲刺秦王》)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荆轲刺秦王》)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抗之(《荆轲刺秦王》)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游褒禅山记》)

  来而记之者已少(《游褒禅山记》)

  而又不随以怠(《游褒禅山记》)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游褒禅山记》)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游褒禅山记》)

  侣鱼虾而友糜鹿(《赤壁赋》)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过秦论》)

  吞二周而亡诸侯(《过秦论》)

  履至尊而制六合(《过秦论》)

  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过秦论》)

  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过秦论》)

  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

  赵强而燕弱(《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强而赵弱(《廉颇蔺相如列传》)

  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张衡传》)

  觉今是而昨非 (《归去来兮辞》)

  奚惆怅而独悲(《归去来兮辞》)

  襟三江而带五湖(《滕王阁序》)

  控蛮荆而引瓯越 (《滕王阁序》)

  地势极而南溟深(《滕王阁序》)

  天柱高而北辰远(《滕王阁序》)

  而御六气之辩(《逍遥游》)

  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承接关系。

  ①所连接的词语有时间上的相承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又前而为歌(《荆轲刺秦王》)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荆轲刺秦王》)

  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

  拔剑切而啖之(《鸿门宴》)

  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赤壁赋》)

  或百步而后止(《寡人之于国也》)

  或五十步而后止(《寡人之于国也》)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劝学》)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扣关而攻秦(《过秦论》)

  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过秦论》)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城入赵而璧留秦(《廉颇蔺相如列传》)

  毕礼而归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苏武传》)

  时矫首而遐观(《归去来兮辞》)

  鸟倦飞而知还(《归去来兮辞》)

  抚孤松而盘桓(《归去来兮辞》)

  临清流而赋诗(《归去来兮辞》)

  化而为鸟(《逍遥游》)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祭十二郎文》)

  ②所连接的两个词在事理上有因果关系。可译为"就""因而",或"而"。 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有怠而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赤壁赋》)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寡人之于国也》)

  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过秦论》)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过秦论》)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3.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夜缒而出(《烛之武退秦师》)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荆轲刺秦王》)

  仗尸而哭,极哀(《荆轲刺秦王》)

  荆轲和而歌(《荆轲刺秦王》)

  自引而起,绝袖(《荆轲刺秦王》)

  秦王还柱而走(《荆轲刺秦王》)

  倚柱而笑(《荆轲刺秦王》)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鸿门宴》)

  项王按剑而跽曰(《鸿门宴》)

  立而饮之(《鸿门宴》)

  扣舷而歌之(《赤壁赋》)

  倚歌而和之(《赤壁赋》)

  正襟危坐而问客(《赤壁赋》)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赤壁赋》)

  抱明月而长终(《赤壁赋》)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赤壁赋》)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赤壁赋》)

  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尝跂而望矣(《劝学》)

  登高而招(《劝学》)

  顺风而呼(《劝学》)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过秦论》)

  振长策而御宇内(《过秦论》)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过秦论》)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过秦论》)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过秦论》)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则不可同年而语矣(《过秦论》)

  则群聚而笑之(《师说》)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廉颇蔺相如列传》)

  惶恐饮药而死(《苏武传》)

  单于视左右而惊(《苏武传》)

  风飘飘而吹衣(《归去来兮辞》)

  亦崎岖而经丘(《归去来兮辞》)

  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

  或植杖而耘耔(《归去来兮辞》)

  怒而飞(《逍遥游》)

  抟扶摇而上(《逍遥游》)

  三餐而反(《逍遥游》)

  夫列子御风而行(《逍遥游》)

  4.表示顺接关系。不译。

  今急而求子(《烛之武退秦师》)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烛之武退秦师》)

  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荆轲刺秦王》)

  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荆轲刺秦王》)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荆轲刺秦王》) 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荆轲刺秦王》) 而余亦悔其随之(《游褒禅山记》)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游褒禅山记》)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赤壁赋》)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赤壁赋》)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赤壁赋》)

  而又何羡乎(《赤壁赋》)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过秦论》)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师说》)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苏武传》)

  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张衡传》)

  水浅而舟大也(《逍遥游》)

  5.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因人之力而敝之(《烛之武退秦师》)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荆轲刺秦王》)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荆轲刺秦王》)

  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荆轲刺秦王》)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鸿门宴》)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游褒禅山记》)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游褒禅山记》) 而人之所罕至焉(《游褒禅山记》)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游褒禅山记》)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游褒禅山记》)

  而今安在哉(《赤壁赋》)

  虽一毫而莫取(《赤壁赋》)

  8.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而""所以"。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荆轲刺秦王》)

  而乃以手共搏之(《荆轲刺秦王》)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过秦论》)

  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烟光凝而暮山紫(《滕王阁序》)

  潦水尽而寒潭清(《滕王阁序》)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

  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9.表示目的关系

  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荆轲刺秦王》)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外连衡而斗诸侯(《过秦论》)

  会盟而谋弱秦(《过秦论》)

  争割地而赂秦(《过秦论》)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过秦论》)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二)代词

  1.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2.指示代词,可以译为“这样”

  君而妾亦然(《孔雀东南飞》)

  (三)助词。

  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作用同“之”取独。

  世与我而相违(《归去来兮辞》)

  (四)动词。译成“好像”,“如同”。

  爽籁发而清风生(《滕王阁序》)

  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五)通“能”,才能。

  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逍遥游》)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师表》

  三月而后成《孙子兵法》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

  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庖丁解牛》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已而】不久,一会儿。

  已而相如出(《廉颇蔺相如列传》)

  【何】

  (一)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寡人之于国也》)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过秦论》)

  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

  客何为者?(《鸿门宴》)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而又何羡乎?(《赤壁赋》)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寡人之于国也》)

  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苏武传》)

  陵尚复何顾乎?(《苏武传》)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苏武传》)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4.作主语或者小主语,可译为"什么""哪"。

  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二)副词。

  1.用在谓语前,询问原因,可译为"为什么""干什么""怎么"。

  夫子何哂由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

  2.用在句首或动词形容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何久自苦如此!(《苏武传》)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3.加强语气作用,用在形容词前或小短句前,可译为"怎么""多么""何等的"。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蜀道难》)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观沧海》)

  (三)助词,相当于“啊”。

  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何:通“呵”,喝问。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何为】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荆轲刺秦王》)

  报将军之仇者,何如?(《荆轲刺秦王》)

  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 (《荆轲刺秦王》)

  既已,无可奈何(《荆轲刺秦王》)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何为其然也?(《赤壁赋》)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

  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

  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怎么”“为什么”"拿什么""凭什么"等。

  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何以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即谋单于,何以复加?(《苏武传》)

  何以汝为见?(《苏武传》)

  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苏武传》)

  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苏武传》)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何乃】译为“怎能”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何其】加强语气作用,可译为"怎么""多么""何等的"。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何则】多用于自问自答,可译为"为什么"

  何则?质性自然(《归去来兮辞》)

  【乎】

  (一)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

  壮士!能复饮乎?(《鸿门宴》)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赤壁赋》)

  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将军岂有意乎?(《荆轲刺秦王》)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

  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鸿门宴》)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赤壁赋》)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

  而又何羡乎?(《赤壁赋》)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苏武传》) 信义安所见乎?(《苏武传》)

  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苏武传》)

  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烛之武退秦师》)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荆轲刺秦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荆轲刺秦王》)

  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 (《荆轲刺秦王》)

  不可奈何,乃遂盛樊於期之首(《荆轲刺秦王》)

  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装为遣荆卿(《荆轲刺秦王》)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荆轲刺秦王》) 疑其改悔,乃复请之(《荆轲刺秦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荆轲刺秦王》)

  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荆轲刺秦王》)

  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荆轲刺秦王》)

  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荆轲刺秦王》)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荆轲刺秦王》)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

  良乃入,具告沛公(《鸿门宴》)

  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鸿门宴》)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过秦论》)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廉颇蔺相如列传》)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廉颇蔺相如列传》)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庭(《廉颇蔺相如列传》)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苏武传》)

  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苏武传》)

  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苏武传》)

  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苏武传》)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张衡传》)

  遂乃研核阴阳(《张衡传》)

  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张衡传》)

  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张衡传》)

  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张衡传》)

  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张衡传》)

  乃瞻衡宇(《归去来兮辞》)

  2.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相承,也可表示比预想希望晚。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荆轲刺秦王》)

  此臣之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荆轲刺秦王》)

  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

  使牧羝,羝乳乃得归(《苏武传》)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张衡传》)

  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

  3.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4.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之死》)

  5.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二)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

  【乃尔】译为“这样”。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其、且、若、所、为]

  【其】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烛之武退秦师》)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荆轲刺秦王》)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荆轲刺秦王》)

  拔剑,剑长,操其室。(《荆轲刺秦王》)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荆轲刺秦王》)

  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刺秦王》)

  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荆轲刺秦王》)

  此其志不在小(《鸿门宴》)

  吾令人望其气(《鸿门宴》)

  其意常在沛公(《鸿门宴》)

  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樊哙覆其盾于地(《鸿门宴》)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兰亭集序》)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兰亭集序》)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兰亭集序》)

  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赤壁赋》)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游褒禅山记》)

  有碑仆道,其文漫灭(《游褒禅山记》)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游褒禅山记》)

  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游褒禅山记》)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游褒禅山记》)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寡人之于国也》)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寡人之于国也》)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劝学》)

  有宁越??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过秦论》)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爱其子??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使其从者衣褐(《廉颇蔺相如列传》)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武帝嘉其义??答其善意。(《苏武传》)

  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苏武传》)(前一个为"它的"指代坎,后一个为"他的"指代苏武)

  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苏武传》)

  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苏武传》)

  使其妻赐武牛羊数十头(《苏武传》)

  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苏武传》)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张衡传》)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张衡传》)

  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张衡传》)

  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张衡传》)

  未见其术(《归去来兮辞》)

  其名为鲲(《逍遥游》)

  其名为鹏(《逍遥游》)

  其翼若垂天之云(《逍遥游》)

  其广数千里(《逍遥游》)

  未有知其修(《逍遥游》)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烛之武退秦师》)

  疑其改悔,乃复请之(《荆轲刺秦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荆轲刺秦王》)

  会其怒,不敢献。(《鸿门宴》)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兰亭集序》)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兰亭集序》)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赤壁赋》)

  何为其然也(《赤壁赋》)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赤壁赋》)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其出人也远矣??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师说》)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幸蒙其赏赐(《苏武传》)(它,指代汉朝)

  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苏武传》)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张衡传》)

  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张衡传》)

  不知其几千里 (《逍遥游》)

  其视下也(《逍遥游》)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逍遥游》)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逍遥游》)

  奚以知其然也(《逍遥游》)

  其自视也亦若此矣(《逍遥游》)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逍遥游》)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自己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荆轲刺秦王》)

  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赤壁赋》)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赤壁赋》)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游褒禅山记》)

  距其院东五里(《游褒禅山记》)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游褒禅山记》)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前一个指洞,译成"那";后一个指游者,译成"那些")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寡人之于国也》)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

  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廉颇蔺相如列传》)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廉颇蔺相如列传》)

  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苏武传》)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廉颇蔺相如列传》)

  相如持其璧睨柱(《廉颇蔺相如列传》)

  怀其璧,从径道亡(《廉颇蔺相如列传》)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苏武传》)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

  6.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苏武传》)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二)副词

  1.加强祈使、商婉语气,相当于“要”“还是”“一定”。

  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唐雎不辱使命》)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其可怪也欤!(《师说》)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三)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 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游褒禅山记》)

  既其出(《游褒禅山记》)

  实迷途其未远(《归去来兮辞》)

  山原旷其盈视(《滕王阁序》)

  川泽纡其骇瞩(《滕王阁序》)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且适南冥 (《逍遥游》)

  彼且奚适也(《逍遥游》)

  2.暂且,姑且。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逍遥游》)

  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报任安书》)

  【且如】就像。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

  【若】

  (一)动词,如,像,好像。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兰亭集序》)

  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

  不若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张衡传》)

  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

  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

  其若是,孰有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二)用作代词。

  1. 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若入前为寿 ,寿毕 ,请以剑舞(《鸿门宴》)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若属:你们这些)

  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苏武传》)

  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三)用作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烛之武退秦师》)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烛之武退秦师》)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退秦师》)

  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

  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赤壁之战》)

  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3.至,至于。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指挥若定。(《赤壁之战》)

  【若何】怎么样。

  以闲敝邑,若何?(《崤之战》)

  【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

  车后若干递送夫。

  【所】

  (一)名词,处所,地方。

  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苏武传》)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二)助词

  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名词性结构——"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退秦师》)

  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烛之武退秦师》)

  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荆轲刺秦王》)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荆轲刺秦王》)

  起,取武阳所持地图!(《荆轲刺秦王》)

  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荆轲刺秦王》)

  卒惶急不知所为。(《荆轲刺秦王》)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鸿门宴》)

  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鸿门宴》)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

  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鸿门宴》)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兰亭集序》)

  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兰亭集序》)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兰亭集序》)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兰亭集序》)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兰亭集序》)

  纵一苇之所如,??而不知其所止(《赤壁赋》)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赤壁赋》)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赤壁赋》)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褒禅山记》)

  而人之所罕至焉(《游褒禅山记》)

  此余之所得也!(《游褒禅山记》)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信义安所见乎(《苏武传》)

  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苏武传》)

  子为父死亡所恨。(《苏武传》)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张衡传》)

  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张衡传》)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张衡传》)

  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张衡传》)

  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张衡传》)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

  【为??所】“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报任安书》)

  【所以】

  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 “是用来??的”"等。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集序》)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荆轲刺秦王》)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荆轲刺秦王》)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兰亭集序》)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游褒禅山记》)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所谓】所说的。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游褒禅山记》)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游褒禅山记》)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所在】

  1.到处。

  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2.所在之处,处所。

  原来有这等一个所在,且回衙去(《闺塾》)

  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促织》)

  【为】

  (一)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荆轲刺秦王》)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

  既自以心为形役(《归去来兮辞》)

  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促织》)

  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2.介绍原因,因为,为。

  何为其然也?(《赤壁赋》)

  3.介绍目的,为了。

  慎勿为归死,贵贱轻何薄(《孔雀东南飞》)

  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装为遣荆卿。(《荆轲刺秦王》)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荆轲刺秦王》)

  子卿尚复谁为乎?(《苏武传》)

  子为父死亡所恨。(《苏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