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精选

发布时间:2017-09-06  编辑:梁飞艺 手机版

  导语: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16年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精选,欢迎同学们过来练习,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庐冢(zhǒnɡ)      何可胜道(shènɡ)

  B.盖音谬也(miù) 窈然(yǎo)

  C.安上纯父(fù) 无物以相之(xiànɡ)

  D.咎其欲出者(jīū) 瑰怪(ɡuī)

  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拥:持,拿

  B.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然:……的样子

  C.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观:观点

  D.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极:尽情享受

  3.对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碑仆道 仆:倒;跌倒

  B.其文漫灭 漫:模糊,不清

  C.盖音谬也 盖:大概

  D.何可胜道也哉 胜:胜利

  4.下列句中的“其”与“其孰能讥之乎”中的“其”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距其院东五里

  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于是余有叹焉

  B.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D.火尚足以明也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庐陵萧君圭君玉”一句中,“君圭”是名,“君玉”是字。

  B.“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一句中,“至和”是以皇帝的年号纪年的。

  C.“临川王某记”一句中,“临川”是王安石的籍贯,“某”代王安石。

  D.“长乐王回深父”一句中,“父”是对人的尊称。

  二、课内文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7.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是余有叹焉    叹:叹惜

  B.夫夷以近 夷:平安

  C.而人之所罕至焉 罕:少

  D.其孰能讥之乎 孰:怎么

  8.对下列句中加点“以”字的用法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②夫夷以近 ③不随以止

  ④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⑤然力足以至焉 ⑥可以无悔矣 ⑦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⑧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A.①⑦//⑥⑧

  B.④⑦//⑥⑧

  C.①⑦//②④

  D.④⑦//⑥⑧

  9.下列对这段文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要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需要志、力、物,三者之中,志最重要。

  B.作者认为只要尽了“吾志”,即使不能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也是没有什么值得后悔的。

  C.作者对古人“求思之深”作了赞扬,但古人没有得出自己这样深刻的结论,也可惋惜。

  D.平坦而近的地方,游览的人多,但这些人看不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10.翻译下列句子。

  (1)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译文:(2)有志矣,不随以止也。

  译文:

  (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译文:

  三、一法一练——掌握介词结构后置句,并能够准确翻译

  1.介词结构“于……”常放在谓语动词后作补语,这类补语按现代汉语习惯是放在谓语动词前作状语,所以,翻译的时候,就把它当做了状语,因此有人称它作“状语后置”,或“介词结构后置”。如:,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2.介词结构“以……”有时放在谓语后作后置状语。这种现象在文言文中并不多见。如:,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游褒禅山记》中“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是介词结构后置句。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文中画横线的介词结构后置句。

  昔者,秦缪公乘马①而为败②,右服③失而野人④取之。缪公自往求之,见野人方将食之于岐山之阳。缪公叹曰:“食骏马之肉而不饮酒,余恐其伤汝也!”于是遍饮而去。处一年,为韩原之战。晋人已环缪公之车矣,晋梁由靡已扣缪公之左骖矣,晋惠公之右路石奋殳⑤而击缪公甲,缪公中指者已六扎矣。野人之尝食马肉于岐山之阳者三百有余人,毕力为缪公疾斗于车下,遂大克晋,反获惠公以归。此《诗》文所谓“君君子则正,以行其道;君贱人则宽,以尽其力”者也。人主胡可以无务行德爱人乎?

  注 ①马:指马车。②败:指车坏。③右服:右侧驾辕的马。④野人:指农夫。⑤殳:一种兵器。

  (1)见野人方将食之于岐山之阳。

  译文: (2)毕力为缪公疾斗于车下。

  译文:

  1.B 2.C 3.D 4.D 5.A 6.D 7.C 8.A 9.C 10.(1)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深入而且没有不触及的领域。

  (2)有了志向,也不随从别人而中止。

  (3)到了那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外物来辅助他。

  11.(1)(缪公)看见农夫们在岐山的南面正要吃掉他的马。

  (2)(农夫们)在车下为缪公奋力搏斗。

  参考译文

  过去,秦缪公乘坐马车,车子坏了,他的右辕马走失了,被农夫获取。缪公亲自去索要那马,看见农夫们在岐山的南面正要吃掉他的马。缪公叹道:“吃骏马的肉而不饮酒,我担心妨害你们!”于是缪公一一给他们酒喝后才离去。过了一年,发生了韩原之战。晋国人已经包围了缪公的马车,晋军梁由靡已经勒住缪公的左辕马,晋惠公的右路石奋用兵器袭击到了缪公的盔甲,缪公受伤已达六处了。这时,曾经在岐山南面吃马肉的三百多农夫,在车下为缪公奋力搏斗,于是大胜晋军,反而俘获晋惠公凯旋。这正如《诗经》里所说的“君君子则正,以行其道;君贱人则宽,以尽其力”那些话。君王怎么可以不致力于德行去爱护百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