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白石岭村记散文随笔

时间:2021-05-02 17:44:13 散文杂文 我要投稿

白石岭村记散文随笔

  我的家乡文昌市重兴镇白石岭村,村后的白石岭不高,只是很普通的丘陵岭仔。但在岭顶远眺,冯家湾、三家峙、山笔港一目了然,甘村山也了望无际。近处的山坡平原,遍地青葱苍翠;村旁高挺婆娑的椰子树,枝叶茂盛的荔枝树、海棠树,形成一片碧绿的世界。村前没有池塘,是一川水田,栽种稻谷。风水先生说这村的人发不了财,也当不了官。这话是珊叔数年前从新加坡归来时,告诉我的。又说,这话是他林英仁祖告诉他的。他还讲,林英仁祖说,他们村是从文昌市白延湖峰村迁来的`,远祖则是从福建省莆田地区过琼的。白石岭不算什么岭,不过岭上地下的石子都是白色的。它因此而得名。

白石岭村记散文随笔

  我们村子不大,只三十来户人家。但在旧社会天灾人祸层出不穷之下,到南洋去谋生的人却不少,几乎户户都有。去南洋,我们叫“去番”。我记得只有林熙景三家无人“去番”。据长辈林英德大公生前说,在“去番”的人中,发财回来的有林熙明、林熙臣等户。他们归国后,大兴土木,造得又多又大的房屋,用的木材都是叫做黑盐的“坤甸木”,虽然是砖瓦结构,但却十分堂皇。可惜,在一九三九年被日寇放火烧为灰烬!

  再者,我们村子里干革命的人也不少。我记得的有:林熙京、林廷光、林廷华、林廷明(即林青)、林廷江、林唐氏、卢玉香、黄美丽、陈秀姣、李月娥、林廷辉、李昌妥等十多人。有些牺牲了,成了国家的烈士,健在的都为国家干部。其中,林青同志为师级待遇,林廷江、林廷辉皆为团级。我们的村子还被政府定为革命老区村庄的荣誉。解放后还出一位画家林日雄先生。

  我少年的时候,隔壁屋英公回家时,我总要到他家去,听他老人家讲讲在海口市的见闻。因为,他是当“接水客”的,替人带洋货,也贩卖洋货挣点工力钱好养家眷。他也乐于帮助无钱的乡亲担保船票出南洋。我祖母说,我的父亲就是得他担保才得去马来西亚的。后来父亲挣钱才汇回还清给他。我家徒四壁,打石不出火。生活都难过了,哪有钱购船票“去番”逃壮丁呢。

  我也见过英公把洋货一件件交到主人手里,记得较多的是金戒指、项链、耳环,也有称为老虎纸的叻币和美国制的派克笔及药品等。那些侨眷接收到东西后,脸上都笑咪咪的。同时自觉给英公一点工力钱。我还见到依赖着大批侨汇,终日以钱和洋货在别人面前夸耀的人,他们的子女花钱够阔绰,衣服鞋帽穿得挺光鲜,真使我好羡慕。

  在旧社会里,广大劳动人民瘦如干柴,衣不蔽体,愁眉苦脸,孤单无依,疾病流行,病弱呻吟,真是“万户萧疏鬼唱歌”。人们的一生就只为着吃饭,生活担忧,人人感叹。村子里杂草丛生,断垣残壁满目瓦砾,门前户后断行人的惨状很是凄凉。

  当然,这一切都是过去的回忆。今天呢?村子里已经找不到饥饿瘦如干柴的人了。过去最穷的景叔家也早就造住房了;过去的寡妇文界婶等都已儿孙满堂。人的思想观念,由旧社会只为着吃饭,转为是为了祖国种田了。无论走到哪里,见的是头笑脸春,听到的是歌声荡漾。在田间树下闲聊的不再是哪家长哪家短,而是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搞多种经营,找门路大发展。养三鸟和鱼虾,上墟镇去造房屋、购摩托车、推土机和叫做“三脚猫”的手扶机,搞生产种好田。现在村里有十一户在墟镇上有住房,李氏一家就有三部摩托车,还有一辆小汽车。林方国也购小汽车一辆。没到墟镇上造房买屋的,在村里也几乎都住上新房子。林明月、林廷春还造了高楼,李氏家里更造一座三层高的别墅,拥有十七个厅房,还有汽车屋,据说是文昌市农户第一家。至于电视机、煤气炉、洗衣机等已经很普遍了。

  今天白石岭这个小村子就有国家干部、工人三十多人。家乡人说,干部就是官,官也就是“老爷”。它还出了十多名大学生呢?村子不但出了官,还发了财。事实证明,风水先生的话全是假的。

【白石岭村记散文随笔】相关文章:

小石潭记说课稿11-04

《小石潭记》课文赏析01-17

柳宗元《小石潭记》课文原文02-15

辞赋《石涧记》原文及赏析02-09

石鳖逃生记经典童话故事03-04

《小石潭记》优秀教学案例05-11

《小石潭记》读后感600字04-25

《小石潭记》教学实录(附教学反思)05-28

《醉翁亭记》文白对照11-15

文言文《小石潭记》的教学反思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