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一上《咏华山》评课?

时间:2021-04-06 09:08:40 一年级下册 我要投稿

苏教版一上《咏华山》评课?

  第一篇:《咏华山》评课

  古诗教学是阅读教学的难点,对于低年级的学生理解诗意更是难上加难,“文包诗”这种新的课型解决了这一难点。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引领学生理解文包诗的特点,是本课设计的重点。

  为突破这个重点,在设计中我尽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零距离的交流

  营造师生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针对低年级的学生,这一点尤为重要。因此在设计中,我利用语言、动作、神态,与学生尽情交流,有时甚至跟他们故意拉近乎。努力实现与学生零距离的交流。

  二、情境中的对话

  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我努力创设各种情境,与学生在情境中对话。首先利用图片把学生带入华山的美景中。接着让学生跟着寇准登上华山,感受华山的高与美。最后又让学生在优美的图画、动听的乐曲声中朗读课文,学生仿佛身临其境。

  三、激情下的乐学

  为了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我通过有感染力的语言、优美的画面、欢乐的活动、精彩的表演,全方位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每位学生在激情下学习,学得轻松、愉快,学得投入、专心。尤其是字词学习这个环节,让学生闯关、竞赛,这些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为了提高学习的实效性,让学生分组过关,由组长把关。这样学生既学得轻松,又学得踏实,实现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第二篇:《咏华山》评课

  3月21日,郑霞老师来校指导语文教学,郑老师首先肯定了学校的教学研究氛围,其次赞同了此次我们同课异构的形式,紧接着,在有限的时间里,郑老师和我们共同分享了她对语文教学的看法,郑老师认为,学生学习分为四个阶段:认识、了解、感悟、运用。学习语文,归根到底是为了“表情达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因挖掘教材里的语文训练点,挖掘重中之重,不能被表象所迷惑。

  郑老师以今天所授课文《咏华山》第二段为例,与大家分享了她的教学设计:

  1、 出示:啊!华山真高啊!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2、 谁来把这四句话读一读?

  3、 这四句话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郑老师觉得,从一年级就可以慢慢训练孩子的概括能力,有助于孩子深入中高年级时更好的适应,此外,还补充,低年级教学适合运用归纳法,高年级教学适合运用演绎法。】

  4、 预设学生答案:华山非常非常高。

  (1) 师:课文中用了一个字来代表你说的“非常非常”,能找到吗?

  (2) 谁来把这句话读好:华山真高啊!

  【郑老师指出,华山的高是小朋友一读课文,立马就能找到的明显特点,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在这句话上,重要的是接下来写华山高的句式及词语训练】

  5、 (1)师:对呀,华山真的`高得难以想象,小朋友,你们觉得天高吗?

  (2)学生:高!

  (3) 师:是啊,华山啊高得就快接近天了呢,但是,天还是要比华山高那么一点点的。

  【此处,要让学生明白,天比华山高,为下面学习做铺垫】

  6、 小孩跟着先生登上华山后看到了什么?赶紧看看句子。

  (1) 生:山

  师:哪里的山?

  生:远远近近的山。

  师:远到哪?

  生:远到看啊看不见。

  师:是啊,好多远到看不见的山,还有好多近处的山,这就是——(引读)远远近近的山。

  (2) 师:这些山都在哪儿呢?

  生:都在自己的脚下。

  师:你现在站在哪儿呢?

  生:课堂上。

  师:不,你就站在华山顶上。抬头看看,蓝天还在,远远近近的山在吗?

  生:还在。

  师:在哪?

  生:我们的脚下。

  (3) 师:华山高吗?

  一起来读这两句话:啊!华山真高啊!

  (4) 师:①是啊,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课件将“除了”、“都”显红并板书除了( ),都( )}。

  ② 华山都高到这样的程度了,读好这句话。

  ③ 指板书:看板书,不看课本,能说好这句话吗?【引导学生背诵】

  ④ 句式训练:你能用除了( ),都( )。说一句话吗?

  (可引导:除了我站着,其他人都坐着。是学生明白这个句式是说唯一的意思。)

  【除了……都……是这句话里的语文训练重点,应抓住时机,训练孩子的说话能力】

  7、现在除了寇准和先生在华山顶上,我们也在,和他们一起欣赏太阳,云朵呢!

  (1)太阳怎么样?(生:很近)

  (2)书上用了一个词语,写得那么好,找一找?(那么近)

  (3)明确:不是真的近,而是感觉近,就是“显得”。

  (4)让我们再来感叹一下,出示句子,齐读:啊!华山真高哇!

  (5)对啊,太阳那么近,还是要抬头看看的呀!就是诗里说的“举头红日近”。

  8、云朵在干什么?

  (1)生:飘在山腰间。

  师:板贴(注意:飘的动作)一朵飘着,又飘来了一朵,一朵接一朵,这就是“朵朵白云”

  (2)看着真美,因为云是飘在山腰间呢,所以要“回首”啊!回首就是低下头四处看。

  (3)你想往哪边看云?(生:左右边……)

  可是不论你左看,还是右看,白云都是那么低,太阳都是那么近。

  (5) 读句子: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郑老师指出,在太阳……这句话中,应当抓住一个“飘”字来设计教学。】

  9、只有站在华山顶上,才能看到这么美的景色呢!让我们再来咏一咏。齐读这四句话。

  在短短的40分钟里,郑老师与我们交流了她对于课文里及其重要的四句话的教学设计,令人耳目一新。确实,自己在设计时,未曾关注过这两个训练点,只是一味的将眼光放在“体会华山的高”,看来在今后的教学设计中,应当更加勤于思考,挖掘语言文字中的训练点啊。在最后,郑老师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提出了两点建议:一,多想怎样写,少想写什么。二,寻找训练点(即要用的东西),找切口。

【一上《咏华山》评课?】相关文章:

《咏华山》说课设计07-24

《咏华山》第二课时听课记录附评课稿04-25

《咏华山》教学设计(优质课)03-27

咏华山教学反思03-14

咏华山的诗人是谁11-23

《咏华山》教学设计04-05

《咏华山》优质教学设计03-14

苏教版《咏华山》教学设计10-25

《咏华山》优秀教学设计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