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五年级下册语文《望月》教学片断及反思

时间:2021-08-06 18:04:53 五年级下册 我要投稿

五年级下册语文《望月》教学片断及反思

  “月亮”是一个古老的“图腾”,隐喻着中国文化的悠久与神奇,“月亮”也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象征形象。人们又常把中华文化比作汇流百川、奔腾不息的长江大河,隐喻着中国文化的悠远浩瀚、绵延不绝。“嫦娥”“玉兔”“白玉盘”,那是一片梦与幻的仙境,“浩瀚壮阔”“奔腾不息”的长江水又是一派万丈豪情。“月光如水”,这个中国汉文化中悠久而优美的成语,将“月光”与“水”相连,展示着自然的、柔美的、女性的温柔,调理着天地间的和谐与平衡。

五年级下册语文《望月》教学片断及反思

  苏教版五年级(下)《望月》,是一个独特的充满了生动而丰富的文学和美学气质的作品,“月印万川”的印象尤为明显。散文笔触下的月亮女神柔美、仁慈,展现在孩子们面前的江中月夜是那么的安详朦胧:“夜深人静,我悄悄地走到江轮的甲板上坐下来。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它的光辉。月光洒落在长江里,江面被照亮了,流动的江水中,有千点万点晶莹闪烁的光斑在跳动。江两岸,芦荡、树林和山峰的黑色剪影在江天交界处隐隐约约地伸展着,起伏着,月光为它们镀上了一层银色的花边……”古诗视野中的月光清幽、圣洁:“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我”与小外甥的对诗,又把学生带入到了诗的国度,在古人留下的文化遗产中感受月下江景的宁静悠远。而小外甥充满纯真的童心与幻想的话语,则从童话的视角展示了孩子眼中纯真、会说话的月亮。“像眼睛,天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大一次……”“月亮困了,睁不开眼睛了……”这幅“月光”“江水”“孩子”的画面,不正印证了“自然与人共在,明月与人共生”“文化与人俱在”的“清幽旷远”的文化意境吗?这一轮圆月,温柔的散发着的不就是我们民族的圣洁、仁慈与祥和吗?“望月”的意象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举目望月时的神情和气质,想到虔诚与膜拜时的平和、静穆与高贵,“望月”的神情也成了对中国文化虔敬与忠诚的意象转化。月亮是什么?月亮是一篇隽永的散文;是一首古老的诗歌;是一个浪漫的童话。

  如何引领孩子们在文学中漫步,感受散文、诗歌和童话不一样的文化情韵和意趣呢?如何通过教学让孩子们在美的意境中徜徉,获得丰富的感觉呢?基于以上对教材的认识,我作了如下教学。

  教学片断一

  设计意图

  《望月》第一部分展示了一幅安详朦胧的江中月色图。要想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月神文化美的痕迹,靠那种喋喋不休的讲解,层层剥茧的分析是无济于事的,需要将学生引入体验和陶冶的文化情境,用美去浸润、感染学生的心灵。借助多媒体画面,配以德彪西的《月光曲》,老师用诗一般的语言引领学生走入月光下,在悠扬的月光曲中,多媒体展现出的那轮圆月分外皎洁,宁静的江面上波光粼粼,江轮缓缓前行、芦荡、树林的黑色剪影缓缓后移,加上一次次声情并茂的诵读,力图在学生的心灵荡起无限的遐思。在这种充满诗意的语境中,让学生的情思放飞。希望在这种美的陶冶下的学生,会感到从心灵的懵懂和沉睡中醒来,感到天地自然与我的同在,月光和心灵的共鸣,言谈中也能洋溢人性的光辉。

  教学中的多媒体画面,是根据语言文字所表述的形象制作的。以深蓝色为主色调,芦荡、树林和山峰的黑色剪影为近景。在波光粼粼中,轮船缓缓前行,似明似暗,朦朦胧胧,将一轮圆月映衬得分外妖娆。

  教学片断

  师:我们欣赏过日出喷薄的壮阔,也赞叹过晚霞满天的绚丽,那么月光的美是一种怎样的美呢?自己轻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生自由朗读课文。)

  生:月光的美是一种安详的美。文中说,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她的清辉,真像母亲安详地、慈爱地看着我们。

  生:我觉得月光的美是一种宁静的美。多么宁静而祥和的月夜啊,我被深深地陶醉了。

  生:我觉得月光的美还是一种朦胧的美。

  师:我们坐在江轮的甲板上,江轮缓缓地行驶着,你们觉得是江轮在动呢?还是黑色的剪影在动呢?

  生:我觉得是江轮在动。

  生:我觉得是黑色的剪影在动。

  师:是呀,一切是朦朦胧胧的。江轮继续缓缓地驶着,你们看江两岸,看见了什么?

  生:我们看见了芦荡、树林和山峰的黑色剪影。

  师:这黑色的剪影也是朦朦胧胧。再看,月光为它们镀上了一层银色的花边,就更是朦朦胧胧的了。我请一位同学把这两句话连起来,读出这种朦胧的美,让我们来欣赏。

  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同学们欣赏着月光安详的、跳动的、朦胧的美,我们仿佛在聆听一首优雅的月光曲。谁愿意连起来把这段文字读给大家听?读出这种美的意境。

  生:(有感情地朗读,十分投入)

  教学反思

  蒲震元先生在《中国艺术意境论》中说,“意境”这一概念,在我国文艺史上有过漫长的孕育与发展的过程。“意境”一词的提出见于唐代,传王昌龄所撰的《诗格》一书,提出“诗有三境:一曰物镜,二曰情境,三曰意境。物镜一: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情境二: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意境三: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中国有一词为“情景交融”,“这一词逐渐被移用来解释意境。”“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明确使用‘意境’一词,并把‘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即情、景、事的逼真生动,视为叙事作品的‘意境’”。蒲震元先生认为,“意境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没有艺术形象就没有意境,而没有景情交融的惨淡经营,就没有具有生动艺术情趣和艺术气氛的艺术形象。意境生于艺术形象,特定的形象是产生意境的母体,没有形象的意境一般说是不存在的。意境的形成是基于诸种艺术因素虚实相生的辨证法则之上的。意境的创造,表现为真境与神境的统一。作品中特定艺术形象的意境常常是静伏的、暗蓄的、潜在的。只有在创作者与欣赏者头脑中,意境才浮动起来,明现出来,生发出来。”“情景交融是创造与生发意境的非常重要的方式和手段。甚至可以说,没有情景交融就难于产生意境。”“大叫一声天宇宽,团团明月空中小”,“吾写此纸时,心入春江水。江花随我开,江月随我起……一啸水云低,图开幻神髓”。

  李吉林老师强调情境的创设有四点要点:形真、情切、意远、理蕴。“形真”就是真实、真切,真实不是巨细无遗地描摹实情和实物,要让儿童去想像,并带着想像去学习,那才是完美的意境。“情切”就是利用儿童情感易于被激起的特点,以教师的真切情感去感染学生,从而激起儿童的相应情感,来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是教学成为儿童的主观需求,成为他情感驱使的主动发展的过程。“意远”就是意境广远,“情境”不是“情景”,因为情境有广度有深度。“理蕴”是情境的内在蕴含,是情境的命脉。没有它,情、形、意就失去了支柱,情境就只能是内容贫乏的,色彩苍白的空架子。

  教学中,悠扬的乐曲伴随着江轮缓缓前行,芦荡、树林和山峰的黑色剪影轻轻后移,仿佛怕扰乱了这宁静的江水,这如水的月光。在这如诗如画的散文世界里,任何的问题都是多余的,唯有一次次声情并茂的诵读,让学生的情思放飞,才能产生那种类似于“高峰体验”的生活。

  马斯洛把“高峰体验”定义为人生中一种奇妙的时刻;最快乐的时刻;最着迷的时刻;最消魂的时刻;最成熟的时刻;最个体化的时刻;最完美的时刻;最富有人性的时刻,“一句话,最健康的时刻”。这一时刻。显然具有极高的精神价值。他把“高峰体验”比作“去拜访个人意义的天堂。”此情此景中,儿童的心灵荡起无限的遐思:“宁静的美”“朦胧的美”“晶莹的美”“安详的美”“跳跃的美”……这时的儿童是否也已经感到从心灵的懵懂和沉睡中醒来,感到天地自然与我的同在,月光和心灵的共鸣呢?这也正应和了“中国人所用的语言,是特别的为‘描绘’而造的,不是为分类而造的,那是一种触发特别感情,为诗人或怀古家所设计的语言……”[③]

  语言的感悟确实不需要老师做那么多繁琐的分析,儿童一次次表演性、体验性的声情并茂的朗读,能让他们情不自禁地走进语言诗意的世界,把月下江景的神秘、神奇和神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文学充满诗性的语言里漫步,小小的心灵就在纯美的世界里得到愉悦和满足。

  教学片断二

  设计意图

  中华民族的月亮文化是一条源远流长、亘古不息的长河。河水滔滔,不舍昼夜,孕育了浩瀚悠远的华夏经典,无孔不入地渗透于五千年古国文明长河的最深处,消融在中国人的血液和骨髓里。《望月》的第二部分,是“我”和小外甥的月下吟诗。月亮呀,千百年来,你一直这样深情地望着我们,又有多少人们也这样深情地望着你,想着你,读着你。

  如何让学生情不自禁地走进传统,走进经典,感受月下吟诗的清幽与美好,寻求自身在文化熏陶中心灵的顿悟,体验沉浸于传统文化的心灵愉悦,从而培养更为宽阔敦厚的文化心灵?把学生带入吟诗的清幽旷远的气氛中,处在这样的情景中,每一个人的心中都会涌动起浓浓的诗情的。月下对诗也就成了有趣又有韵的雅事。

  教学片断

  师:凝望着天上的月亮,每个人都会沉思,都会陶醉,都会在心中涌动起浓浓的诗情。我们的祖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往今来,月亮一直被反复地吟诵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师生齐诵)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师:是呀,写月亮的诗多如繁星,小外甥就知道许许多多,他在甲板上跟舅舅你一句我一句地吟诵起来。同桌一个做舅舅,一个做小外甥,读读下面的内容。读之前想一想,在月下吟诗,应该在一种怎样的气氛里呢?他们吟诵的每一句诗又应该读出怎样的情趣呢?

  生:(同桌分角色读诗)

  师:谁愿意上来扮演舅舅和小外甥的?(请出两位同学)同学们看他们对诗对得怎么样?(引)我的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和他交谈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小外甥开始向舅舅挑战吧!

  “小外甥”:我们来对诗吧,写月亮的。

  “我”:(点头)。

  “小外甥”: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我”: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小外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我”: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小外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我”: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师:古人说得好,一切景语皆情语呀!

  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担负起促进文化濡染的使命,让学生构筑起无论是知识、精神还是语言内涵都十分丰富的文化心理结构。毫无疑问,这样的阅读,对实现这种濡化是至关重要的。语文课程高度重视学生的阅读,尤其是文学阅读的积累。我们应当充分利用汉语的文化禀性,借助开拓阅读的疆域,来开拓意识,开拓思维,开拓文化视野,让学生在文本的学习中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在诗句的吟诵中使其个体的生命成长具有鲜明的文化内蕴。

  散文世界的月亮和诗歌境界中的月亮是不一样的觉悟。月亮诗是一种特别的情境,是入情入景,借景生情的相应艺术。它渗透着鲜明的情感,使阅读者、接受者得以品味意外之旨。那么多凝聚着无数诗人丰富情感的“月亮诗”,就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有意味”在给人的感觉、知觉、情绪、心境都不一样,都可以溶解进更多的社会的、历史的、民族的、自然的、文化的内涵来品味与咀嚼。王国维称“一切景语皆情语”,诗的本质并非“语词的组合与排列”,并不是段落构成与句子的多层次、多角度、多方向、多维度的支架和空间,而是在这些支架和空间中弥散着、生长着的情感,是从作者进而是读者的内心深处生发出来的情思,而不是语言本身所固有的。语言表现的,便是人赋予的。

  教学中,千百年前在同一轮月光下吟诵的诗句此时又在孩子们的耳边回响。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在《春江花月夜》的乐曲声中感受“月下吟诗,一种多么美好的感觉。”让传统文化扣响每个人的心灵。我们应当充分利用汉语的文化禀性,这一句句诗,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走进传统,走进经典,寻求自身在文化熏陶中心灵的顿悟,体验沉浸于传统文化的心灵愉悦,从而培养更为宽阔敦厚的文化心灵。

  教学片断三

  设计意图

  文章最后一部分,小外甥充满童真与幻想的话语,又把学生带入到童话的世界里,让他们在经历了一次传统文化的'洗礼后,回到天真浪漫的童年时代,去寻找月亮童话之趣。童年的快乐是和月亮婆婆紧密相连的,月亮就是一个童话。童话的意义正是童年特有的精神和幻想的体现。给儿童童话的情境,伴随着迈克·杰克逊《童年时代》的美妙吟唱,让孩子们展现童年特有的创造想象天赋,想象自己飞向神奇的月亮,促发他们的笔尖驰骋在文化的河流中,把满腔的情,深深的爱,悠悠的思向月亮女神倾诉。在一篇篇洋溢自己真情实感的散文、诗歌、童话的即兴创作中,逐步建构起自己的“月亮文化”。这就是智慧的操练!

  教学片断

  师:祝老师想先问问你们,你们不止一次深情地凝望过月亮,在你眼里,月亮像什么?

  生:像圆饼,

  生:像小船。

  生:像香蕉。

  师:小外甥说的和我们都不一样,他说月亮像什么?

  生:像天的眼睛。

  师:舅舅惊讶了,祝老师在备课的时候也惊讶了!他把月亮比作了天的眼睛,太美妙了!你觉得月亮怎么就像天的眼睛呢?

  生:月亮就像一只明亮的眼睛,看着大地。

  师:月亮怎么看大地,看我们呢?

  生:它的眼睛会变,有时用大大的眼睛看我们,有时又眯着眼睛看我们。

  师:多么爱幻想的小外甥呀!他深情地看,美美地想,会蹦出这么智慧的火花,这么奇特的语言。谁能像小外甥一样绘声绘色地说这段话?自己先读读。

  生:(自由练读)

  师:小外甥用童话的眼睛去看月亮,用童话的语言去说月亮,用童话的心灵

  去感受月亮。深深地打动了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也张开幻想的翅膀飞向月亮!(音乐起)用我们散文的语言,诗歌的语言,童话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月亮诗篇。

  (孩子们用飞快的速度写下心中的月亮,亮晶晶的瞳子里光彩熠熠,他们一定是在和月亮女神对话,看着她笑,听着她说,想着她的神态、表情、风姿,任想像奔驰在宇宙间。这时笔尖驰骋流淌着的是孩子们的悠悠深情,款款思绪)

  师:同学们,把你们心中涌动的对月亮的热情抒发出来吧!谁先来?

  生:“我静静地坐在写字台前做着题。无意间,我抬起头,圆圆的月亮正好从我的窗子里探出脑袋,好似一面明晃晃的镜子,镶嵌在没有一丝云彩的天空上。月亮,你是在喊我吗?否则你的眼睛为什么那么清澈晶莹?……”(谢静雯)

  生:“青黑色的天空中,月亮大如金盘,光华灿烂,像娃娃的脸,稚气十足。忽然,飘来了朵朵淡云轻轻地遮住了月亮,只看见月亮在云层中穿行闪光。她挤啊,使劲想钻出来。一阵凉风吹散了云雾,月亮重新露出了她秀丽的脸蛋,像小姑娘撩去了披在额上的乌发向人们露出笑脸……”(张雨婷)

  生:我读的是小诗《会说话的月亮》

  当一轮皎洁的明月升上暗蓝色的夜空,

  你是否想过,

  月亮是会说话的。

  当星星们围在她身边一起游戏时,

  她情不自禁地说:“我真开心!”

  当她睁大圆圆的眼睛,

  用耀眼的光芒将星星们挡住时,

  她唉声叹气地说:“谁来陪我玩。”

  没人陪她玩,

  只好静静地等在天空。(陈曦)

  师:月亮也有孤独的时候呀!

  生:月亮穿一身洁白出现在深蓝色的夜空中,为走夜路的人照明,壮胆。月亮就像一位慈祥的老奶奶,当我们伤心哭泣时,耐心地安慰。月亮如同一个奶油饼,让我们产生无限的遐想。月亮,你是我们永远的好朋友!(贾俊杰)

  ……

  教学反思

  我们教学的最高境界,要让孩子们在课堂上思如泉涌,想象放飞,灵感不断涌现。正如李吉林老师所说的“把孩子教聪明了”。智慧非知识、技能,靠传授就能解决的。它只有靠启迪,让儿童在活动和情境中,进入教材,走入人物的内心,接触鲜明的形象,产生积极的内部言语。

  课上的多媒体展现的这个神奇的童话世界,把孩子们带入满怀憧憬的情境中向月亮飞去。这就是童年时代!画面所展示的奇幻的景象和神奇的力量,让每一个人为之感动。安排这样的画面与音乐,既是对纯真诗意的童话世界的诠释,更是张开幻想翅膀飞向月亮的象征。孩子们“飞向月亮”的隐喻,象征着孩子们向往美好的希望和未来,象征着对于文化的追寻和探索。

  儿童文学的天职在于塑造民族未来的性格。在《望月》的教学中,我引领儿童在优美的文学意境中漫步,与自然相融,和着月亮文化共呼吸,凝神体验月光的如诗如歌,共同沐浴月光的清丽美妙,共同感悟月亮的顽皮神奇。文学文本,也是文化文本,承载着文化信息,铸造着文化印记。儿童的文学阅读,牵连着社会的各种异己关系,不断地与他者对话,其带有文化的互文性,是无法把文学文本看作纯粹的文学样态的。

  王力先生曾说,中西语言之差异,一为“人治的也”,一为“法治的也”。确乎与英语之重形式建构迥异。汉语情趣盎然,意境遥深,虚实相生,具有独特的人文内涵。因之,汉语教育应当有与之相应的取向与策略的采择。用李庆明老师的话说,祝禧执教的《望月》一课,抓住月亮与中国文学艺术乃至中国文化的内在联系,营造具有丰富文化意蕴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步入诗化的阅读境域,流连于月亮文化的神韵之中,在充满情趣的诵读、感受和品味中,悦目赏心,启智怡神,或沉醉于夜幕月色的安详、朦胧,或浸淫于月下咏诗的清幽旷远,或驰骋于月亮童话的神奇美丽,表现了对语文教育别具特色的文化追求。

【五年级下册语文《望月》教学片断及反思】相关文章:

五年级语文下册《望月》教学反思04-14

语文《望月》教学反思01-16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望月》的教学反思04-16

语文《望月》教学反思范文04-24

五年级下册课文《望月》教学反思?04-06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望月》教学反思04-05

五年级语文《望月》教学反思01-31

五年级语文下册《望月》ppt04-06

语文五年级下册望月的教案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