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案设计第二课时

时间:2021-04-03 19:47:05 四年级下册 我要投稿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案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案设计(第二课时)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3、学习对比、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揭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交流)

  3、围绕“宋庆龄”“樟树”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学生质疑,教师帮助学生归纳整理)

  a.樟树的外形是怎样的?b.为什么要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二、品读感悟樟树的特点。

  1、学生交流,最想解决哪个问题?

  2、下面我们一起把书打开,自读课文,找出文中直接描写樟树的小节。

  3、交流。指名读第四小节

  (投影出示第四小节)

  细细品读读,边读边思考,从文中找出一个最能体现樟树生长特点的词语。

  (学生齐读课文后举手,蓬蓬勃勃)

  4、指名读蓬蓬勃勃,联系学生生活经验谈对词语的理解

  5、联系文本理解蓬蓬勃勃,你从哪里读出樟树的.蓬蓬勃勃?

  组织学生交流(抓住枝干粗壮、四面八方、远远的、稠密、发亮、四季常青)

  通过想象、品读提升对学生对樟树理解。

  6、同学们,一年四季,三百六十五天,樟树要经历多少残酷的磨难呀?樟树会经历哪些磨难呢?你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吗?

  (幻灯片出示:无论是( )还是( ),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7、整体品读,评价,加深学生对樟树的感知。

  8、继续交流,还有哪里写到了樟树?

  (出示第五小节)

  你从哪里感受到了樟树的可贵之处?

  引导学生抓住本身、永久保持、等词语理解樟树有香气、拒虫的特点

  9、指导学生个性化朗读(敬佩的语气、赞美的语气、敬畏的语气)

  教师、学生评价、提升学生对樟树特点的理解

  10、再次交流樟树的外形、品质的特点

  引导学生用关联词语串联,说出你对樟树的理解。

  三、学习对比,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1、这小节还写了什么?交流

  (幻灯片出示“别的树木容易招虫。从同一棵石榴树上,可以捉到三四种不同的虫子。它们还要养儿育女,繁衍后代,子子孙孙都寄生在树上。”)

  2、为什么要写石榴树?

  3、学生感悟对比的写作方法和作用?

  (先写了石榴树的爱招虫,用来对比衬托樟树,然后从樟树“具有拒虫的香气”和“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入手展示了樟树的可贵品质。)

  四、由树到人,感受人物形象。

  1、引入课前学生的问题,为什么要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2、组织学生交流:用一句话向大家汇报,宋庆龄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

  教师出示课前收集的资料

  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提升人物的品质

  3、你觉得樟树和宋庆龄有什么相似之处吗?

  学生交流

  4、教师提升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表面是写樟树,其实是写了宋庆龄,这种写法是借物喻人,以树喻人,写出了宋庆龄如樟树般崇高的人格风范和高贵的精神品质。我们读懂了樟树,也就读懂了宋庆龄。

  5.正是因为宋庆龄有着和樟树一样的品质,所以……(引出最后一段。)

  ⑴理解“瞻仰”。

  ⑵回读课题。注重表达自己的阅读情感:《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五、课外阅读,拓展延伸。

  课后搜集宋庆龄的小故事,全班交流。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案设计第二课时】相关文章: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案设计04-04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的说课稿03-25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反思?04-06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设计03-31

人教版《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反思03-23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反思范文04-26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案设计03-06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精品教学设计04-06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说课设计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