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高中必修一《江南的冬景》教学反思

时间:2021-08-12 17:46:40 高一上册 我要投稿

苏教版高中必修一《江南的冬景》教学反思

  《江南的冬景》教学反思一

  《江南的冬景》重在培养学生对写景散文的鉴赏能力,总结一些写景方法,从而来指导学生的写作实践。课堂的结构安排为:找出江南冬景的总特点——鉴赏三幅冬景画面——总结写景方法——学生写作实践。把课堂分解为块状结构,这也是新课程理念的导向。课堂的内容由浅入深,从阅读到写作,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把学到的知识指导写作,就有了针对性。

苏教版高中必修一《江南的冬景》教学反思

  我在上这堂课时,进程还是比较顺利,学生配合得也很好。最重要的就是对时间的安排,要尽可能留多的时间给学生写作、交流。我留给学生十五分钟,但是因为部分学生操作比较慢,所以完成情况不一,导致只匆匆地交流了一篇文章。在阅读鉴赏部分花的时间还是多了一些。根据评课人的意见,反思一下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还是欠缺不少。

  1、语文课上要有琅琅书声,学生通过阅读来加强对课本的感悟,特别是一些优美的散文。郁达夫的这篇文章,恰恰就是很有画面感的写景散文。在课堂上欣赏了三幅画面,我只是让学生自由朗读,而没有实现美读,这是一种遗憾。

  2、对文本整体把握不够。这堂课我选取了三幅图景,简单地鉴赏了一下,然后就让学生写作。对文本缺少整体把握。一篇美文本来就是一座美丽的房子,需要我们整体感知,而对作文的指导可以放在另外一堂课,专门用来写作。也就是把阅读和写作分开,阅读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而写作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而这堂课过于注重手法的运用,忽视了对美文的品味。一开始,让学生归纳了江南冬景的特点:可爱和明朗。这两个中心词是全文的纲,是贯穿全文的,然后把它贯穿所有的图景进行鉴赏,最后还是归结到这个特点上来,那么学生对郁达夫描写的江南的冬景就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也能从美文中获得美的感受。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经常思考,如何在整体把握与重点架起桥梁。

  3、对情景创设不够重视。也就是组织学生活动,要让学生动起来。这是我在平时备课中忽略的,调动学生比较僵硬。所以在备课的时候,要考虑什么时候用到探究,什么时候用到合作,并且要考虑这些是否是文章的重点和难点。创设情境时,应该具有操作性,要让学生有地方可以下手。比如,示例法,可以选择一幅图,我自己示范从景物、景物特征、作者感受、写景手法这些方面鉴赏,然后让学生按同样的方式鉴赏下面两幅;或者可以让学生用四个字给这几幅画命名;或者可以把写景的句子打乱,让学生来排列,因为作者安排景物描写的时候有内在的顺序,这也值得我们学习。

  4、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不够。高一学生其实内心还是比较稚嫩,希望受到鼓励。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对学生的表现及时评价,给学生成功感,有自信感。这样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学生能从文中找出词语来回答问题,可以表扬他,“他能从文中找出词语来概括,做的很好;有的学生还能谈自己的感受,可以评价,“他不仅能找出关键词,而且能加入自己的理解,水平很高”,等等。

  5、小结要让学生有所收获。到课的最后,往往是匆匆忙忙,会忽略对课的总结。这堂课我也尝试者进行总结,但是效果不是很好,主要是到了总结部分,往往就变成了教师自己的事情,学生就在倾听。我应该要换一种小结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来评价和小结,这也是新课程的理念。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的学习上,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并且也要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反思,才能使自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用新理念武装的教师。

  《江南的冬景》教学反思二

  《江南的冬景》重在培养学生对写景散文的鉴赏能力,总结一些写景方法,从而来指导学生的写作实践。课堂的结构安排为:找出江南冬景的总特点——鉴赏三幅冬景画面——总结写景方法——学生写作实践。把课堂分解为块状结构,这也是新课程理念的导向。课堂的内容由浅入深,从阅读到写作,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把学到的知识指导写作,就有了针对性。

  我在上这堂课时,进程还是比较顺利,学生配合得也很好。最重要的就是对时间的安排,要尽可能留多的时间给学生写作、交流。我留给学生十五分钟,但是因为部分学生操作比较慢,所以完成情况不一,导致只匆匆地交流了一篇文章。在阅读鉴赏部分花的时间还是多了一些。根据评课人的意见,反思一下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还是欠缺不少。

  1、语文课上要有琅琅书声,学生通过阅读来加强对课本的感悟,特别是一些优美的散文。郁达夫的这篇文章,恰恰就是很有画面感的写景散文。在课堂上欣赏了三幅画面,我只是让学生自由朗读,而没有实现美读,这是一种遗憾。

  2、对文本整体把握不够。这堂课我选取了三幅图景,简单地鉴赏了一下,然后就让学生写作。对文本缺少整体把握。一篇美文本来就是一座美丽的房子,需要我们整体感知,而对作文的指导可以放在另外一堂课,专门用来写作。也就是把阅读和写作分开,阅读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而写作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而这堂课过于注重手法的运用,忽视了对美文的品味。一开始,让学生归纳了江南冬景的特点:可爱和明朗。这两个中心词是全文的纲,是贯穿全文的,然后把它贯穿所有的图景进行鉴赏,最后还是归结到这个特点上来,那么学生对郁达夫描写的江南的冬景就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也能从美文中获得美的感受。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经常思考,如何在整体把握与重点架起桥梁。

  3、对情景创设不够重视。也就是组织学生活动,要让学生动起来。这是我在平时备课中忽略的,调动学生比较僵硬。所以在备课的时候,要考虑什么时候用到探究,什么时候用到合作,并且要考虑这些是否是文章的重点和难点。创设情境时,应该具有操作性,要让学生有地方可以下手。比如,示例法,可以选择一幅图,我自己示范从景物、景物特征、作者感受、写景手法这些方面鉴赏,然后让学生按同样的方式鉴赏下面两幅;或者可以让学生用四个字给这几幅画命名;或者可以把写景的句子打乱,让学生来排列,因为作者安排景物描写的时候有内在的顺序,这也值得我们学习。

  4、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不够。高一学生其实内心还是比较稚嫩,希望受到鼓励。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对学生的表现及时评价,给学生成功感,有自信感。这样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学生能从文中找出词语来回答问题,可以表扬他,“他能从文中找出词语来概括,做的很好;有的学生还能谈自己的感受,可以评价,“他不仅能找出关键词,而且能加入自己的理解,水平很高”,等等。

  5、小结要让学生有所收获。到课的最后,往往是匆匆忙忙,会忽略对课的总结。这堂课我也尝试者进行总结,但是效果不是很好,主要是到了总结部分,往往就变成了教师自己的事情,学生就在倾听。我应该要换一种小结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来评价和小结,这也是新课程的理念。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的学习上,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并且也要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反思,才能使自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用新理念武装的教师。

  《江南的冬景》教学反思三

  今天尝试着上了一堂“一三一”乐学模式的`教学课,即课前的10分钟预习,课堂的30分钟成果呈现,以及10分钟的巩固体验。常在想什么是“乐学”?学生真的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了吗?似乎很难去做一个评判。

  个人以为,乐学最重要的要提供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让他们的才华与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因为所谓的快乐,其实主要还是来自于这种成就感。因此我将自己的课堂定位为个性的飞扬,给予学生充分发言与书写自我的机会。

  所以我从郁达夫的那句话“现代散文的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入手,去体会文章的个性书写。课前布置学生一些预习任务,比如文章结构的梳理,使文章的画面感先呈现出来。然后选中其中的一副画面进行赏析,可以就句子,词语,写作手法跟作家情感等方面进行个性解读。学生的发言一如既往的精彩,在与他们交流的过程中自己也感受到了快乐。有些学生的品味也做得很细腻。比如对个别词语的敏感度一再让我惊叹。他们能从个别词语去品味作家的情感,而且解析得很到位。听课的老师评价道:“没想到你们班学生的发言如此深刻如此精彩。”我想他们是享受到了这种读书的乐趣的。常想,其实学生他们的潜力其实是超乎你想象的,关键是你是不是相信他们可以给你这样的惊喜。

  有点难的是对文章这种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的语言特点的感悟。一方面这个问题有点难,此外课堂上给予思考的时间有点少的关系。学生感到有些为难,但是有一个学生提到了作者写雨景时很注重意境的渲染。我就抓住“意境”这个说法让学生说说你从景色中读出了哪些意境。以此去感受文章这种诗意的古典之美。这样就将抽象的内容变为具象,这个教学感悟是学生带给我的,实在是很感动。

  最后学生展示自我风采写一写的时候,很多学生就想到了用诗文,用绚丽的色彩去描写,写出自我的个性。最大的感受我觉得是大部分学生都参与了其中,都有事情可做,这也正是我想要的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从被动的角色变得更主动点吧。

  困惑也是有的,比如高度浓缩的内容如何品味的更深入一些(时间的安排的处理),发言的学生讲的很好很热闹,那么一直没发言的学生呢?此外对于这种启发讨论式教学有些学生还不适应,怎么让他也能享受到这样的乐趣?这个是今后要努力的方向。就以此作为自我的一种激励吧。

【高中必修一《江南的冬景》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苏教版必修一《江南的冬景》教学案例04-06

苏教版必修一《15、江南的冬景》课文04-03

《江南的冬景》教学反思3篇05-28

《江南的冬景》课堂实录「苏教版必修一」05-25

《江南的冬景》教学设计11-25

江南的冬景经典散文03-25

高一语文《江南的冬景》教学实录06-12

苏教版高一《江南的冬景》教学案例05-12

求《江南的冬景》说课稿!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