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唐诗赏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时间:2022-04-02 12:12:25 高二上册 我要投稿

唐诗赏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是唐代诗人杜审言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写诗人宦游他乡,春光满地不能归省的伤情。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唐诗赏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欢迎大家分享。

唐诗赏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赏析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初唐时期的诗人印象最深的恐怕是“初唐四杰”,对于杜审言了解的不多。他和“初唐四杰”是同时代的人,对于五言律诗的定型和发展,有一定的贡献和影响。为了给大家一个总体的印象,我们有必要对作者进行一番简单的介绍。杜审言,(约645—708),字必简,祖籍襄阳,后迁居河南巩县。杜甫的祖父。咸亨年间进士。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后官修文馆直学士。少有才名,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被称为“文章四友”。其五言诗,格律谨严,明丽清秀。宋人辑有《杜审言集》,新旧《唐书》和《唐才子传》卷一有传。

  古人喜欢唱和,三五好友,约而同游,饮酒弦歌,兴致而起,起而赋诗,附而唱和。这首诗便是杜审言唱和陆丞的《早春游望》而作,诗句清新明秀,抒发自己宦游在外的思乡之情。

  这首诗大概作于武则天永昌年间,时任江阴县丞。他是咸亨元年(670)进士,仕途却一直失意,只做过一些县丞之类的小官,和“初唐四杰”一样是才高位卑,满腔的抱负和壮志雄心无由施展,到永昌年间,已经宦游在外二十余年。况值早春时节,生气勃发之际,作者却宦途失意,前途黯淡,离乡背井,远离京洛,仕途失意之情和思恋家乡之情因陆丞《早春游望》而被勾起,起而唱和。

  首联“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两句,一开始就点明自己的特殊身份——宦游人,离别家乡,在外做官的游子。早春时节,经历一冬的沉寂,淑气勃发,生机盎然,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在普通人眼中,应该是赏心悦目的。而此时的作者是“宦游人”,失意之人,自然无法像常人一样怡然自得地欣赏美景,心情舒畅。“独有”和“偏惊”,在这里更是加重语气,逼真的表现出诗人看到江南早春气候和景物的变化而起的怀归之情和复杂心情。一时一地,一景一物,本来极其平常,但在失意苦闷宦游他乡的诗人眼中就不在那么简单和平常了,所谓“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信然!

  颔联和颈联都是写景,写的是江南早春的景,不是中原早春的景,写的是宦游之地的景,不是中原故土的景。欲写江南早春之景的新奇美好,欲增思念故土亲人之情。处处写的'是江南早春的景,处处有中原早春的影子!中原腹地此刻的气候还很寒冷,此时的江南已经很温暖,鸟语花香,树色青绿,看到此时此刻的江南春,心里想到的都是故乡的春!所以这两联就是“偏惊物候新”的触动之景,就是通过物候新写自己的思乡怀归之情。所谓“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是也。

  “云霞出海曙”是云霞出海图,日出东方,云蒸霞蔚,这是江南水乡的景象,江南地处东方,紧邻东海,地气温润,故日出而水汽上腾,仿佛云霞漂浮在空中,弥漫开来。江南的早春随着这曙光一起,像云霞一样蔓延在水乡江南这块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此刻的中原故土,还是依旧寒冷干燥,一派衰煞萧索的景象,看到此刻的景象,怎能不惊呢?

  “梅柳渡江春”是梅柳渡江图,江南二月的温润,梅花张开自己美丽的容颜,尽情展示自己的魅力,它像一位纯情的少女,娇艳的吐露芳心,杨柳依依,婀娜多姿,一摆一扭,款款而来,翩翩而至,轻盈多姿,它像一位柔情的少女,柔媚的抛着媚眼。此刻的中原故土,还是梅敛笑容,柳眠娇羞,残冬还统治者中原大地,雪里寻梅,遥看柳色,不见踪迹,无处可寻,那里去看,怎能不惊呢?

  “淑气催黄鸟”是黄鸟闹春图,淑气就是春天温润的气息,黄鸟就是黄莺,二月始叫。经历了一冬的沉寂,黄莺啾啾,欢呼跳跃,春意盎然,热闹非凡。这里的“催”字用得极妙,好像是黄鸟是被催促而来,有急切之意,春天到了,只没能缺少热闹呢,云霞和梅柳都是静物,而黄鸟是动物,这一下使得整个春天活跃起来,闹腾起来。此刻的中原故土,虽然黄鸟也已鸣叫,可那是断断续续,瑟瑟缩缩,提不起情绪,寒风一吹,哪里还顾得上欢叫,看到这热闹的景象,怎能不惊呢?

  “晴光转绿萍”是绿萍争光图,晴光就是春光,春光明媚,温润如玉,水中绿萍,再也按耐不住,悄悄地披上了绿衣,清新淡雅,清爽怡人,宁静息神。此刻的中原故土还是寒风依旧吹皱一池春水,池水依旧冰凉刺骨,绿萍还要等等,直到三月才会穿上新衣,看到新鲜的绿色,怎能不惊呢?

  总之,这里用四幅春景图写出的江南早春的“新”,用“出、渡、催、转”写出了江南早春的“活”,就是因为这江南早春的“新、活”,才让诗人心惊,才让诗人动情,才让诗人情切,才让诗人思念!故土的春啊,你在哪里等着我啊,我想你了!

  尾联“忽闻歌古调”,扣题,“古调”就是陆丞的《早春游望》,“归思欲沾襟”,明心,“归思”就是此刻诗人的心情。江南早春的景象,已经让诗人这个宦游人,心里波荡起伏,复杂纷乱,这个时候又听到游人的古调,在这双中触动和逗引下,就只有落泪伤心了。“忽闻”,写出了诗人的惊奇意外之感,一是表示自己对朋友诗歌的赞赏惊奇,一是朋友的诗歌正好触动了诗人的思乡之痛。人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那是只因未到伤心处!身为宦游人的诗人,又是仕途失意的诗人,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此人此诗,那就弹它一次又何妨?

  总之,这首诗,结构完整,谨严缜密,词风清丽明秀,音韵和谐,这在初唐时期是难能可贵了,值得大家一品!

  整体鉴赏

  这是一首和诗,作者是用原唱同题抒发自己宦游江南的感慨和归思。江南早春天气,和朋友一起游览风景,本是赏心乐事,但诗人却像王粲登楼那样,“虽信美而非吾土”,不如归去。所以这首和诗写得别有情致,惊新而不快,赏心而不乐,感受新鲜而思绪凄清,景色优美而情调淡然,甚至于伤感,有满腹牢骚在言外。

  诗一开头就发感慨,说只有离别家乡、奔走仕途的游子,才会对异乡的节物气候感到新奇而大惊小怪。言外即谓,如果在家乡,或是当地人,则习见而不怪。在这“独有”、“偏惊”的强调语气中,生动表现出诗人宦游江南的矛盾心情。这一开头相当别致,很有个性特点。

  中间二联即写“惊新”。表面看,这两联写江南新春伊始至仲春二月的物候变化特点,表现出江南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水乡景色;实际上,诗人是从比较故乡中原物候来写异乡江南的新奇的,在江南仲春的新鲜风光里有着诗人怀念中原暮春的故土情意,句句惊新而处处怀乡。

  “云霞”句是写新春伊始。在古人观念中,春神东帝,方位在东,日出于东,春来自东。但在中原,新春伊始的物候是“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礼记·月令》),风已暖而水犹寒。而江南水乡近海,春风春水都暖,并且多云。所以诗人突出地写江南的新春是与太阳一起从东方的大海升临人间的,像曙光一样映照着满天云霞。“梅柳”句是写初春正月的花木。同是梅花柳树,同属初春正月,在北方是雪里寻梅,遥看柳色,残冬未消;而江南已经梅花缤纷,柳叶翩翩,春意盎然,正如诗人在同年正月作的《大酺》中所形容的:“梅花落处疑残雪,柳叶开时任好风。”所以这句说梅柳渡过江来,江南就完全是花发木荣的春天了。

  接着,写春鸟。“淑气”谓春天温暖气候。仲春二月“仓庚(黄莺)鸣”(《礼记·月令》),南北皆然,但江南的黄莺叫得更欢。西晋诗人陆机说:“蕙草饶淑气,时鸟多好音。”(《悲哉行》)“淑气催黄鸟”,便是化用陆诗,而以一个“催”字,突出了江南二月春鸟更其欢鸣的特点。然后,写水草。在江南,梁代诗人江淹说:“江南二月春,东风转绿蘋。”(《咏美人春游》)这句说“晴光转绿蘋”,便是化用江诗,也就暗示出江南二月仲春的物候,恰同中原三月暮春,整整早了一个月。

  总之,新因旧而见奇,景因情而方惊。惊新由于怀旧,思乡情切,更觉异乡新奇。这两联写眼中所见江南物候,也寓含着心中怀念中原故乡之情,与首联的矛盾心情正相一贯,同时也自然地转到末联。

  “古调”是尊重陆丞原唱的用语。诗人用“忽闻”以示意外语气,巧妙地表现出陆丞的诗在无意中触到诗人心中思乡之痛,因而感伤流泪。反过来看,正因为诗人本来思乡情切,所以一经触发,便伤心流泪。这个结尾,既点明归思,又点出和意,结构谨严缜密。

  前人欣赏这首诗,往往偏爱首、尾二联,而略过中间二联。其实,它的构思是完整而有独创的。起结固然别致,但是如果没有中间两联独特的情景描写,整首诗就不会如此丰满、贯通而别有情趣,也不切题意。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首诗的精彩处,恰在中间二联。

  尾联点明思归和道出自己伤春的本意。诗采用拟人手法,写江南早春,历历如画,对仗工整,结构细密,字字锤炼。扣住题意,说自己读了陆丞那格调高古的《早春游望》诗,更加唤起了想家的念头,止不住的泪水,简直要沾湿衣襟了。“欲”字用得极妙,妙在它传神地表达了诗人“归思”之情的深切。

  这首诗造语警策。体例上韵脚分明,平仄和谐,对仗工整,已是成熟的律诗作品。结构上,首联一个意群,颔联颈联一个意群,尾联又一个意群,并且首尾呼应、中间展开。这种行文方式是初唐律诗乃至此后的唐律中常用的格式。因此,这首诗可谓初唐时期完成近体诗体式定格的奠基之作,具有开源辟流的意义。

  名家评价

  方回:律诗初变,大率中四句言景,尾句乃以情缴之。起句为题目。审言于少陵为袓,至是始千变万化云。起句喝咄响亮。(《瀛奎律髓》)

  杨慎:妙在“独有”、“忽闻”四虚字。(《升庵诗话》)

  郭濬:郭云:四句俱说景,腰字俱惊眼。格不甚高,起独有力。(《增订评注唐诗正声》)

  刘孟会:起得怅恨。“云霞”二句,便自浩然。(《唐诗广选》)

  胡应麟:初唐五言律,杜审言《早春游望》、《秋宴临津》、《登襄阳城》,陈子昂《次乐乡》,沈佺期《宿七盘》,宋之问《扈从登封》,李峤《侍宴甘露殿》,苏颋《骊山应制》,孙逖《宿云门寺》,皆气象冠裳,句格鸿丽。初学必从此入门,庶不落小家窠臼。(《诗薮》)

  陆时雍:三、四如精金百炼。“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曙”、“春”一字句,古人琢意之妙,起结意势冲盈。(《唐诗镜》)

  周敬:“独”、“偏”、“忽”、“惊”、“闻”、“欲”等虚字,机括甚圆妙。(《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王夫之:意起笔起,意止笔止,真自苏、李得来,不更问津建安。看他一结,却有无限。《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结构如此,俗笔于此必数千百言。(《唐诗评选》)

  冯班:次联做“游望”二字,无刻画痕。(《瀛奎律髓汇评》)

  顾安:中四句说物候,偏是四句合写,具见本领。“出海”、“渡江”,便想到故乡矣。岑嘉州诗“春风触处到,忆得故园时”即此意,但此一句深厚不觉耳。(《唐律消夏录》)

  朱之荆:物候新,暗点早春,喝起中二联在一“惊”字。中二联写早春,中四字皆“惊”也。……“独有”、“偏惊”、“忽闻”是机括。(《增订唐诗摘钞》)

  屈复:中四句合写“物候”二字,颠倒变化,可学其法。“物候新”居家者不觉,独宦游人偏要惊心。三、四写物候到处皆新,五、六写物候新得迅速,具文见意,不言“惊”,而“惊”在语中。结和陆丞,以“归思”应“宦游”,以“欲沾巾”应“偏惊”。(《唐诗成法》)

  纪昀:起句警拔,人手即撇过一层,擒题乃紧。知此自无通套之病,不但取调之响也。末收“和”字亦密。(《瀛奎律髓汇评》)

  谭宗:“忽闻”字下得突绽,使末句精神透出。此诗起结老成警洁,中间调高思丽。(《近体秋阳》)

  高步瀛:吴北江云:起句惊矫不群。高步瀛云:此等诗当玩其兴象超妙处。(《唐宋诗举要》)

  俞陛云:此诗为游览之体,实写当时景物。而中四句“出”字、“渡”字、“催”字、“转”字,用字之妙,可为诗眼。春光自江南而北,用“渡”字尤精确。(《诗境浅说》)

  作者简介

  杜审言,唐代诗人。字必简,祖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杜甫在诗法上颇受其影响,曾自豪的宣称“吾祖诗冠古”。高宗咸亨进士,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晚期和沈佺期,宋之问相唱和,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自然,其五言律诗,格律谨严。

【唐诗赏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相关文章: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译文及鉴赏01-14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教案「优秀篇」05-17

《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唐诗鉴赏06-30

苏教版高二选修《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表格式导学案06-02

杜审言《渡湘江》赏析07-11

《渡湘江》杜审言唐诗鉴赏07-06

《赠苏绾书记》杜审言唐诗鉴赏07-15

《春日京中有怀》杜审言唐诗鉴赏07-06

《登襄阳城》杜审言的唐诗鉴赏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