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如何赏析古诗词

时间:2025-01-21 11:55:27 嘉璇 古诗大全 我要投稿

如何赏析古诗词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如何赏析古诗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赏析古诗词

  如何赏析古诗词

  一、注意积累古诗词的背景知识

  这些背景知识主要包括诗人的生平经历、思想感情、艺术风格等。掌握了这些内容,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就能对诗歌进行高屋见瓴的分析。如:李白愤世疾俗的人生、清新飘逸的风格;杜甫忧国忧民的人生、沉郁顿挫的风格;辛弃疾抗金复宋的大业,在气势雄伟的主调之外,也不乏婉转悱恻。王维诗含蓄生动,白居易诗雅俗共赏,李商隐诗清丽俊逸,李煜词颓靡伤感却又细腻感人,欧阳修词清丽明媚而又语近情深,柳永词缠绵悱恻,苏轼词雄健豪放,李清照词婉约凄切,陆游风格雄浑奔放,明朗流畅。

  二、掌握几类常用的赏析术语

  1、常见的意境:恬静优美、清幽明净、明丽清新、雄浑壮丽、壮阔苍凉、萧瑟凄凉、孤寂冷清、清冷幽静等。

  2、常见的表现技巧:

  (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对比、双关、设问、反问等。

  (2)描写手法主要有:托物言志、小中见大、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联想想像、正侧面结合、比较衬托、乐景写哀、欲扬先抑、象征、渲染、白描、用典等。

  (3)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画龙点睛)、间接抒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借事抒情)。

  (4)语言风格: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语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华美绚丽、委婉含蓄、简练生动、雄浑豪放、沉郁顿挫需要强调的是,用以上这些术语赏析诗词时,不能空洞,更不能一概而论,需因诗而异,根据各诗不同特点,结合相关诗句,有的放矢地进行赏析。

  三、积累不同的诗作题材

  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古诗词可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等。

  1、写景诗:写景抒情,寄情于景,常用白描、衬托的写法描绘山川美景,抒写热爱祖国河山之情,或抒闲适情调,表达自己的高洁品格。

  2、咏怀诗:叙事抒怀,通过具体的事件的叙写来抒写胸臆,抒写个人的恨别、怀远、思乡、离愁、感时等情怀的作品。

  3、咏史诗:诗人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咏叹,一般融进了诗人独到的见识,以史咏怀,以史颂人,以史治史,以史喻今。

  4、咏物诗:主要特点是托物言志。这类古诗中的物多具有特定意义。如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宝贵、杨花有飘零之意等,不同的意象有不同的内涵。

  5、山水田园诗:写田园生活和山水风景,东晋的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等。

  6、边塞诗:描写边塞生活与民族矛盾,这类诗成就最高明的是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等。

  四、掌握常用的典故和惯用意象

  古诗常用典故,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赅、耐人寻味的效果。平时接触过后和常识的一定要尽可能多掌握。如武陵人、烂柯人、廉颇老矣等。古诗中的一些惯用意象有特定的用法,如送别诗中常用柳、月等意象,抒愁写恨的常用流水、春雨等意象,表达思念的常用雁、红豆等,表现志节的常用竹、兰,梅、菊等。

  如何鉴赏古诗词

  一、扣住“题眼”了解诗词的大概

  品味富于表现力的 “题眼”,可以了解诗词的主要内容。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题目中“春”字就是“题眼”,这是理解全诗的钥匙。全诗每联紧扣“春”字展开,首联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颔联写仰视所见禽鸟,黄莺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黄莺用它婉转流利的歌喉向人间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穿花贴水,衔泥筑巢。这里从动物的角度写春天的特点。颈联写俯视所见花草。因为是早春,还未到百花盛开季节,所以能见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红,而是东一团,西一簇,用一个“乱”字来形容。而春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仅只有没过马蹄那么长,所以用一个“浅”字来形容。这里则是从植物角度表现春天的特点。尾联略写诗人最爱的湖东白沙堤。只见绿杨阴里,修长的白沙堤静卧碧波之中,堤上骑马游春的人来往如织,尽情享受春日美景。诗人置身其间,饱览湖光山色之美,余兴未阑,透露诗人对春天美景的无比喜爱之情。再如李白的《行路难》,其题眼为“难”,由此可推知作者是写人生路难行之意。又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其题眼为“思”,可以断定诗歌内容是由眼前秋色引发起自己内心的思念之情。这就是通过诗词的“题眼”去了解诗词的大概内容。

  二、联系作者创作风格理解诗词的思想

  我们可以从作者的角度去理解诗词。“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人的经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的创作风格,反映了诗词的思想。例如李清照,她的一生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期生活富足安逸,家庭幸福美满。其作品主要是对大自然的描绘及真挚爱情的抒发,清新明丽,意境优美。比如《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词是李清照早年的一首代表作,反映了清照悠闲风雅的生活情调。后期,她悲伤于自己身世和失去的幸福及面临着民族的灾难, 故而其作伤时感世,悼亡思乡,沉郁感伤。如《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首词写丈夫不在身边,自己独自一人,在重阳佳节饱受相思之苦。再如杜甫,他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生活在“安史之乱”的前后。“安史之乱”以前,是他生平最快意的时期,诗歌抒写自然风光、豪情壮志。“安史之乱”以后则不同,饥寒交迫的他开始关注底层的人民。可见,作者的人生经历与其诗密切相关。因此,在鉴赏教学中,教师对不同诗人的生平及风格做到了然于胸,从而指导学生从作者的生平、诗词的写作年代去分析诗词所要表现得思想感情。

  三、抓住诗词的意象考虑诗人抒发的情感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如月亮,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是思乡的代名词。如杜甫《月夜忆舍弟》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可见诗人抒发感情往往借助于一些意象,所以把握好意象,是理解诗人思想感情的关键,而一些意象也寄寓了约定俗成的审美习惯。例如:松柏代表坚挺、顽强、生命力 ;竹代表气节、积极向上;梧桐含有凄凉、悲伤;柳则是送别、留恋;菊表现隐逸、高洁、脱俗 ;草表现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等。

  四、体会表现手法的作用,把握诗词内涵

  我们还可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从而把握诗词内涵。如从用典、衬托、对比、象征、渲染、托物言志等角度入手分析,引领学生对诗歌进行品味感悟。

  1.用典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如:杜牧《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该首诗的后两句通过用典,含蓄的表达出赤壁之战的成功全都归功于东风,并且从逆向思维,假设当时没有东风,恐怕大小乔都得被深锁在铜雀台,暗指恐怕东吴就该灭亡了。这两句构思巧妙奇特,意味含蓄。

  2.衬托

  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它可以使被陪衬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衬托有正衬、反衬两类。如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句写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浩瀚无边的“大漠”与“孤烟”对比反衬,烽火台燃起的一股浓烟显得格外醒目;那横贯沙漠的“长河”与“落日”对比,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的深切感受,把自己孤寂的情绪巧妙地融在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中。

  3.联想

  联想就是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相关联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典型。如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人由轻柔的柳枝纷纷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运用巧妙的比喻,将柳枝随风飘拂的样子,十分形象地展示在读者眼前,用笔很巧妙。

  4.想象

  想象就是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的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形象的思维过程。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里以春花喻冬雪,那雪白的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花团锦簇,压枝欲低,与雪压冬林的景象极为神似。春风吹来梨花开,竟至“千树万树”,这里运用奇特的想象表现出景象的繁荣壮丽。

  综上所述,鉴赏诗词的方法有很多。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增加文化积淀。

  古诗词鉴赏的答题技巧有哪些

  1、鉴赏高中古诗作品里的形象诗中的主人公形象、诗人自己的形象、诗中所描写的景与物。

  2、鉴赏古诗的语言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等。

  3、鉴赏高中诗歌作品的各类表达技巧

  ①修辞:如,比喻、比拟、对偶、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对比、反语、反复等。

  ②表现手法:如,虚实相生、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渲染、象征、用典、赋比兴等。

  4、评价高中诗歌作品的思想内容或观点态度:评价是对诗歌的思想(感情)内容或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简评。简析诗歌的思想意义、人生意义以及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等等。

  诗歌鉴赏的七种题型及答题模板

  第一种是分析意象、意境型答题模板

  古诗词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诗歌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并准确概括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第二种模式是分析技巧型

  古诗词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

  诗歌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第三类是分析语言特色的答题技巧

  诗歌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古诗词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第四种模式炼字型

  高中古诗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诗歌的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第五种是一词领全诗型模板

  诗词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这类高中诗歌鉴赏的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步骤:

  (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第六种模式情感、主旨型

  诗歌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高中古诗词提问变体: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或者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

  答题步骤:

  (1)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

  (3)抒发什么情感

  第七种模式评价题型的诗歌答题技巧

  提问方式:评价题是先列举出一首或几首诗词,再引用一段古代诗词评论家或后世人对诗词特点的评论语,要求你先判断这个评论是否正确,是否合理,然后阐明理由。这种题型酷似政史考试中的判断说理题。其实这类题型只是前六类题型的变体,没有直接提出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分析问的是内容、主旨,还是表达技巧,然后结合问题和诗歌进行恰当的表述。

  答题思路:

  (1)认真审题

  (2)深入阅读理解诗词

  (3)结合诗歌内容,结合评论答题

  高中诗歌答题时要注意:紧扣诗文内容,点面结合地分析;阐明理由时,紧扣评论关键词。

  古诗词中赏析题答题技巧

  一、炼字型

  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4、答题模式:

  ①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

  ②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语表义和语里义;

  ③展开联想和想像,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摹景象;

  ④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二、分析意境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

  ①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从“情”和“景”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一赏析。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分析诗歌意境,一要注意物象的特点,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

  4、答题模式:

  ①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

  ②展开联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③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能用两个双音节形容词概括出来,如:雄浑壮阔、恬静优美、孤寂冷清、萧瑟凄怆等;

  ④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

  三、分析主旨型题

  1、提问方式: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主旨?

  2、提问变体:请分析某句诗蕴含了作者当时何种心情。

  3、解答分析:分析主旨往往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⑴涉及的文化常识、生活常识、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和自然现象;

  ⑵某一诗句的大意或内涵;

  ⑶诗人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志向追求、生活经历;

  ⑷时代背景、社会现实。

  4、答题模式:

  ①分析具体诗句写了什么;

  ②抒发了什么情感,暗寓了什么。

  四、分析句意型

  1、提问方式:这句诗好在哪里?

  2、提问变体: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和作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3、解答分析:一句诗可能是写景的,可能是抒情的,可能是写人的。写人的方法包括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等。理解一句诗一定要联系上下句并结合全诗进行。

  4、答题模式:

  ①阐明语表义,有时要发掘它的深层意思;

  ②分析诗句在写景或抒情或写人方面的表达作用。

  ③简要说明艺术效果。

【如何赏析古诗词】相关文章:

如何应对高考古诗词中赏析题08-04

古诗词赏析03-07

古诗词赏析05-23

《雨》古诗词赏析09-15

《关雎》古诗词赏析10-31

古诗词《关雎》赏析01-06

春雨的古诗词及赏析02-13

《小池》古诗词赏析10-14

古诗词原文及赏析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