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时间:2021-04-02 18:51:51 五年级下册 我要投稿

《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3、学习课文,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师:1950年10月25日,中国志愿军战士奔赴朝鲜战场,和朝鲜人民浴血奋战整整八年。1958年,当最后一批志愿军即将离开朝鲜回到祖国时,面对着许许多多送别的人们,每位志愿军战士都从心里默默地说着一句话,那就是——(再见了,亲人!)板书课题。

  2、师:一起回忆一下,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师: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相机板书:志愿军 大娘、小金花、大嫂)

  3、他们之间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亲人?(相机板书:不是亲人)那志愿军为什么称朝鲜人民是亲人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走进今天的学习中去。

  二、延伸情景,指导自学

  (一)师指导学志愿军与大娘告别

  一起看大屏幕,带着这两个问题进入自学。(出示课件1、大娘为志愿军战士做的哪些事让你感动?2、在文中圈画批注,体会句子表达的情感,并读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根据学习任务,自读感悟:

  2、让我们一起走进志愿军和大娘告别的感人的场景中去。

  预设回答:

  送打糕

  生:送打糕(板书)出示句子

  师:从这件事中你体会到什么?

  生:大娘对志愿军慈母般的关怀。

  师:你是从这句话中的哪些词体会出来的?

  生:我是从 “带着,顶着,冒着,穿过”等一系列动词体会到的。

  师:(课件标红齐读这一系列动词)当时的朝鲜完全被敌机封锁,到处战火纷飞、硝烟弥漫,别说是上前沿阵地,连待在村子里都十分危险,她竟然冒着生命危险去送打糕。请你通过朗读把当时的情况危急读出来。指名读

  师:大娘年纪大了,但她还领着全村的妇女来送打糕。志愿军的人数很多,她们必须不分昼夜地做,而且在枪林弹雨中冒着生命危险,送到阵地上来,用自己的努力给予战士们及时的支持和帮助。这是大娘对志愿军战士慈母般的爱,谁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指名读

  师:志愿军战士“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的危急关头,朝鲜老妈妈带着全村妇女冒着生命危险给志愿军战士送来打糕,真是“ ”呀!学生接“雪中送炭”读出志愿军对大娘的感激之情。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生:让我们充满感激地读一读,全班齐读。

  师:大娘为志愿军战士送去的不仅仅是打糕,而且是朝鲜妈妈慈母般的温暖,送来的是打胜那次阻击战的精神武器,送来了朝鲜人民伟大的爱。

  师:这就叫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板书: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理解大娘失去了唯一的亲人

  出示句子: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体会“唯一”

  师:“唯一”是什么意思?(独一无二)

  师:对大娘来说,小孙子是她唯一的亲人,可是敌机来了,她不顾小孙子,先抢救伤员,伤员比她的小孙子还重要,在她心里,伤员也是她的亲人。指名读

  师:哪些动词最能体现大娘对志愿军的深厚情谊?

  生:“丢” “背”

  大娘丢下了谁?背起了谁?

  师:大娘丢下的是自己的小孙孙,她唯一的亲人,背起的却是一个与她没有亲缘关系的人,在危急时刻,她把生的希望给了志愿军,却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的小孙孙。这一背一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我们感受到了朝鲜大娘的无限深情。指名饱含深情地读。

  师:难怪文中会说——生接:这比山还高……忘怀?

  师:谁能把这句话改为陈述句?

  生: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不能忘怀。

  师:那我们把文中这句话换成这句话好不好?

  生:用陈述表达的感情不够强烈。

  师:我们一起把这种强烈的感情表达出来。生读后,师总结(所以说他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二)出示大娘的图片

  1、师:看,这就是当年《中国青年报》上登载的75岁的李大娘和战士张喜武挥泪告别的情景。回首往事,情更深,意更浓,就是这样一位大娘,八年的时间,她像慈母一般的照顾、爱护志愿军,谁想深情地同大娘道别?

  2、指名朗读,(课件出示)

  师:你的诵别含着深情。可是年迈的大娘怎么忍心和亲人分别,看到亲爱的孩子马上要离开她了,她一直爬着山坡,走啊,送啊,志愿军满含热泪地恳求她:

  生再读:“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你已经几夜没合眼了……。

  师:可是,大娘的脚步依然不舍停住,看着几天几夜没有合眼的大娘,我们的战士只有心疼地一遍遍哀求她:

  生再读:你读得真棒!读书就应该这样入情入境。不同的语气,包含的都是真挚的情感。现在,你想怎样对大娘诵别,就怎样对大娘诵别。齐读:

  三、创造情景,引导发现

  1、学到这里,谁来帮老师总结一下,刚才我们是怎样学习这一段的?(生说,师补充)

  (①自由品读,抓住感动的事例。②圈画批注,体会表达的情感。③思考交流,读出包含的感情)

  2、请用学习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自己学习二、三自然段。

  ①、按要求自学。

  ②、分小组讨论。

  ③、全班反馈讨论。

  预设回答:(1)救老王的'动词(看出小金花勇敢、机智)

  “同志们伤心的…你怎么落泪了呢?”(失去妈妈小金花没有哭,可是与志愿军就要分别的时候,小金花却落泪了你还体会到了什么?)

  (2)“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这样高的代价指的是什么代价?)

  3、指导朗读

  4、看看这三段结构上有没有共同点?他们是怎样表达感情的?

  (首先,每个自然段都以祈使句开头深情告别,饱含了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亲人的感激。其次,中间部分都是回忆往事,老中小三个朝鲜人民付出了关心帮助,付出了鲜血甚至生命“这样高的代价”,他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最后,每个自然段都以具有肯定语意的反问句抒情,这样的表达避免了平铺直叙,将中朝人民的深厚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这样的边叙事边抒情叫做叙事与抒情相结合,你也可以在今后的习作中借鉴。

  四、拓展情景,反馈调节

  1、师:这三个朝鲜亲人的故事就这样学完了。我想问大家,难道只有这三个人愿意为志愿军付出代价吗?(不是。它代表的是千千万万的朝鲜个朝鲜人民。)他们无怨无悔的付出,所以我们说他们不是亲人,(板书)胜似亲人。那我们的志愿军战士们又为朝鲜人民做了些什么呢?

  2、观看图片。

  3.师:志愿军为朝鲜人民也是付出了太多太多。所以我们可以说:两国人民用( )凝成了( )的情谊。两国人民不是( )胜似( )。所以在分别的时候,他们才会这样难舍难分地倾诉——“再见了,亲人!”登上了火车,仍恋恋不舍地呼唤着——“再见了,亲人!”火车慢慢地启动了,那声音仍在天空回荡着——“再见了,亲人!”

  4、而此时,朝鲜人民也会恋恋不舍地呼喊:(男女生分角色读)

  师:再见了,亲人。他们就这样依依惜别,火车越去越远,缓缓地驶向了远方,他们会一次又一次从心底里深情地呼唤着:“再见了,亲人!”(老师学生齐读最后三个自然段)

  老师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相信你们一定对亲人多了一层了解,除了有血缘关系的人是亲人,对关心过,帮助过我们的人也可以叫一声亲人。

【《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3-29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11-15

《再见了,亲人》优质教学设计04-03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04-02

人教版五下《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及反思04-03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范文04-03

再见了“亲人”01-06

再见了,亲人07-02

五年级语文《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