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教学设计

时间:2023-01-07 19:10:05 高二上册 我要投稿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0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寡人之于国也》优秀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0篇)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学习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

  2.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的语言现象,及一词多义的准确运用。

  二、能力训练目标

  1.学习巧用比喻释疑的方法,提高论辩能力。

  2.提高掌握古汉语常识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1.理解孟子主张行仁政,重视民心的向背,利民保民的积极思想。

  2.对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进行探讨。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难点: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解决办法:

  1.对课文第三部分阐述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的正确理解。这部分实际上是孟子“仁政”内容的具体化。

  2.对孟子及《孟子》一书的了解。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生活动设计

  1.课前预习

  (1)熟读课文。

  (2)借助字典,正确译文。

  (3)归纳文意,记下学习的难点。

  2.课内采用专题讨论的方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疏通课文,把握文章的主旨及结构。

  2.了解作者,作品及相关知识。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本文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著作,记录了孟子的言行,是孟子的弟子编辑的,共七篇。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在山东省邹县)人,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中心思想是“仁义”。主张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的向背。主张“制民之产”(使农民有规定数目的田可耕),但同时却主张恢复西周井田制度。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曾游说齐宣王、梁惠王,宣传他的政治主张,但始终未被采纳。《孟子》的文章很雄辩,感情强烈,辞锋犀利。在宣传主张、论辩事理时,常能分析对方的心理,因势利导,步步深人,层层进逼,以使自己的论辩最后获胜。《孟子》还善于运用譬喻来说明道理,常于从容谈论之间引喻对比。

  2.文章的主旨及特色

  本文是记孟子答梁惠王问所讲的几段话,主要内容是阐明王道政治的。先针对梁惠王的疑问,用比喻说明凶年移民移粟是小恩小惠,然后正面论证只有“行王道、施仁政”才能使天下之民归顺。孟子托言古制,提出“五亩之宅”、“百亩之田”的措施和要求,实际上是无法实现的,但主张减轻劳役、发展生产、兴办教育、利民保民,还是反映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积极思想。

  全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论证严密,说服力强,全文围绕“保民而王”的观点,首段先写梁惠王质疑,为答问作准备。第二段针对疑问,巧用比喻释疑,使惠王明白小恩小惠“无望民之多于邻国”。第三、四段正面论述行“仁政”的措施和好处。末段巧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批驳人死罪岁,自然得出“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的结论。显示了孟子的辩才。

  全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更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节奏感。

  3.本文学习的知识点

  ①掌握本文的通假字:“直”—“只”;“无”—“毋”,“颁”—“斑”;“涂”—“途”

  ②正确分辨古今异义词,如“寡人”“河”“请”“走”“或”“嘶”。

  ③准确使用一词多义的词。如:“于”、“王”,“以”“食”“之”。

  ④注意词类活用的词。“鼓”、“树”、“衣”、“谨”、“王”。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预习课文

  (1)借助字典,通读,通译课文。

  (2)标出课文结构层次,归纳文意。

  2.导入 新课

  (1)学生复述课文。

  (2)用课文原话回答以下问题,目的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①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收”并无本质区别的?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②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他的“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人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也。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梯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③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3.介绍作者、作品。

  4.文章梳理问答。

  (1)本文中心内容是什么?

  本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新会的不平等。

  (2)试概括本文的结构:

  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梁惠王“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但“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据此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用设喻的方法,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3段—5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四、总结、扩展

  综至全篇,段落分明,层次井然,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做为每一部分的画龙点睛之笔,既标明三个部分的联系,又将每段议论的要点点明,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1.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2.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3.分类整理古汉语常识。

  二、整体感知

  孟子善于雄辩,并气势充沛,使其自己“仁政”的观点鲜明,明确,学习时要研究其具体的方法。

  对于古汉语常识,要注意准确把握,探寻规律。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出题讨论式

  讨论题:

  (1)为什么说孟子善用比喻说理,他如何做到论辨的气势磅礴?

  孟子善用比喻说理的“善用”重要表现在用对方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梁惠王喜欢打仗,就用战争做比喻,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的荒唐,说明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

  作品读起来气势磅礴的原因,是多用了排偶句式,在第3段中阐述了“王道之始”的道理。孟子以“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三组排偶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2)对孟子“仁政’内容应如何理解?

  集中在文章的第3部分,即第3—5自然段。这里阐述了孟子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是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

  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②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③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⑤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⑥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⑦谨库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总之,孟子以为解决“民不加多”的状况,就要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

  2.分类归纳古汉语现象。

  (1)通假字

  直不百步耳(直,通“只”,“不过”。句意是:只是没有跑百步罢了。)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句意是:不要期望百姓比邻国的多。)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句意是: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东西顶着东西了。)

  涂有饿殍(涂,同“途”,道路。句意是:路上有饿死的人。)

  (2)古今异义词

  寡人之于国也(寡人,古代国君称自己的谦词。今用于形影孤单的人。句意是:我对国家。)

  河内凶(河,黄河。今泛指河流。句意是:河内遇到饥荒。)

  请以战喻(请,请允许我。今常用于对方“请坐”,让对方坐下;“请指导”让对方做指导。句意是,让我用打仗来作比喻。)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可以,“可”是“可以”,“以”是凭借。今常连用,表示同意,认可。句意是:七十的人可以凭借它吃到肉。)

  弃甲曳兵而走(走,跑,这里指逃跑。今常指一般的行走。句意是,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

  或百步而后上(或,有的人,不定代词。今常用于选择复句中的选择词。句意是,有的人逃跑百步后停止下来。)

  斯天下之民至焉(斯,则,那么。今常用于代词,当“这”“此’讲,如“斯文”等。)

  (3)一词多义

  于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比,介词)

  寡人之于国(对,介词)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在,介词)

  王

  然而不王者(为王,动词,读wàng)

  梁惠王曰(君王,名词,读wáng)

  以

  请以战喻(让,介词)

  可以无饥矣(凭借,介词)

  以时入山林(按,介词)

  申之以孝悌之义(把,介词)

  食

  狗彘食人(吃,动词)食而不知检(食物,名词)

  之

  填然鼓之(没有意义的衬字)

  王道之始也(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

  五亩之宅(“的”,助词。)

  中之以孝悌之义(代词,代百姓。)

  (4)词类活用

  填然鼓之(鼓,名词带宾语“之”作动词。敲起鼓。句意是:咚咚地敲着战鼓。)

  树之以桑(树,名词带宾语“之”,作动词。种植。句意是:<在住宅场地上>种上桑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名词带宾语“帛”作动词,穿上。句意是五十的人可以凭借它穿上丝织品的衣服。)

  谨庠序之教(谨,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句意是: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

  然而不王者(王,名词受副词“不”的修饰作动词,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

  (5)古汉语句式

  判断句:

  非我也,岁也。(……也,表判断。句意是,不是我,是年成啊。)

  倒装句:

  未之有也(否定句,宾语前置,应“未有之也”。句意是,没有听说过这种情况。)

  省略句:

  可以无饥矣。(“以”后省略宾语“之”。句意是,可以凭借它没有饥饿了。)

  四、总结、扩展

  文言文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准确地解释文言实词,是学好文章的关键。

  理解孟子所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的意思。(选自《孟子尽心下》)

  得到百姓拥护的人才能成为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人可以成为诸侯,得到诸侯欢心的人可以成为大夫。可见“民为贵”的道理。孟子在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中看到人民的力量,认为社会安定的前提在于百姓的安居乐业。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辨析下列多义词的不同意思(附答案)

  数

  (1)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数目)

  (2)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几,若干)

  (3)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读shuò,屡次)

  (4)数罟不入洿池(读cù,密)

  发

  (1)百发百中(发射)

  (2)发闾左滴戍渔阳九百人(派遣)

  (3)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打开)

  (4)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花开)

  直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不弯曲)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仅)

  (3)系向牛头充炭直(价值)

  兵

  (1)非我也,兵也(兵器)

  (2)穷兵黩武(战争)

  (3)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军队)

  (4)草木皆兵(兵士)

  胜

  (1)驴不胜怒,蹄之(能承受)

  (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尽)

  (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胜利)

  (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超过)

  (5)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优美的)

  3.给下列句式附上例句,并译成现代汉语。

  或……或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有的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直……耳,是……也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是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还是逃跑啊。

  是何异于……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这种状况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归纳“数、发、直、兵、胜”多义词的义项,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几个句式的特点。

  2、能力目标:遵循自主探究学习的原则,鼓励学生自己解决一些浅近的文言现象;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教学重点

  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教学难点

  对课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正确的理解。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让学生记诵孟子名言警句。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2、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8、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9、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1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2、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1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14、尽信《书》,不如无《书》。

  二、简介孟子思想。

  1、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学家学派最有声望的大师。

  2、他的学说的核心就是要讲“仁义”,行“仁政”,即实行所谓“王道”。

  3、其理论基础就是民本思想,重视人的生存权利。因此孟子对那些不行仁政,残酷掠夺百姓的封建王侯深恶痛绝。

  三、整体感知课文。

  《寡人之于国也》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是《孟子》体现“仁政”思想最重要的篇章。

  课文题目“寡人之于国也”是编者加的。本是梁惠王向孟子说的一句话:“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意思是“我对于梁国的治理,已经费尽心力了。”孟子针对梁惠王“尽心焉”的自诩之言,针对诸侯纷争、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辛辣的嘲弄了以贤君自居的梁惠王,并愤怒的指出一些封建王侯自诩“为民父母”,可实际上确实“率兽而食人”的人,是人民的灾星。从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高瞻远瞩,独倡王道,论述了行“仁政”和“王天下”的关系。

  《孟子》善用比喻和寓言来说理,论辩技巧十分高明,这在本文中都有明显的体现。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排偶句,笔锋咄咄逼人。

  四、熟读课文。

  1、听朗读录音

  2、学生各自朗读课文。

  3、同学生齐读。

  五、重点掌握下列文言知识。(发练习资料,串译课文解决)

  (一)通假字

  1、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无”同“毋”)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同“斑”)

  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同“途”“莩”同“殍”)

  4、直不百步耳(“直”通“只”,只是不过)

  (二)疑难实虚词

  1、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之于:对于。焉耳矣:语助词,表强凋;

  2、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发:指打开粮仓,救济百姓;

  3、非我也,兵也兵:兵器;

  4、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胜:尽;

  5、河东凶亦然然:代词,这样;

  6、邻国之民不加少加少:减少或更加少;

  7、弃甲曳兵而走曳兵:拖着兵器;走:逃跑;

  8、或百步而后止或:有的人;

  9、数罟不入洿池数罟:细密的鱼网;

  10、申之以孝悌之义申:重复地说申诫。孝悌:孝顺父母、尊敬兄长;

  11、非我也,岁也岁:年成(不好,遭饥荒);

  12、斯天下之民至焉斯:连词,那么,就,表示承接上文,得出结论;

  13、填然鼓之之:音节助词,起衬音作用;

  14、树之以桑之:代词代五亩之宅;

  15、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以:介词,用,拿;

  16、斧斤以时入山林以时以:介词,按照。

  (三)词类活用。

  1、河内凶(凶:形作动,遭荒年);

  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名作动,行王道,统一天下);

  3、王无罪岁(罪:名作动,归罪);

  4、填然鼓之(鼓:名作动,敲击战鼓);

  5、树之以桑(树:名作动,种植);

  6、谨庠序之教(谨:谨慎,形作动,认真从事);

  7、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名作动,穿……衣服);

  8、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食:名作动,吃);

  9、请以战喻(战:战斗,动作名,战争);

  10、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生:动作名,活着的人);

  (死:动作名,死去的人。丧死:丧葬死去的人);

  (四)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是亦走也——这也是逃跑。

  ②非我也,岁也——这不是我的过错,这是年成不好。(否定判断肯定判断)

  ③非我也,兵也——这不是我杀的,这是兵器杀的。(同上)

  ④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这就是让百姓对生养死葬没什么不满

  ⑤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生养死葬没什么不满,就是王道的开端。

  2、例装句。

  (1)状语后置句。

  ①申之以孝悌之义——以孝悌之义申之;

  ②树之以桑——以桑树之;

  ③则无望民之多于领国也——则无望于领国民之多也;

  ④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是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何异。

  (2)宾语前置句。

  未之有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未有之也。

  (3)省略句。

  ①何也——省主语“此”。

  ②弃甲曳兵而走——省主语“将士”。

  ③非我也,岁也——省谓词“凶”

  六、布置作业

  将课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第二课时

  一、孟子和梁惠王谈论的中心问题是什么?:

  明确:中心问题是:梁惠王向孟子问政:“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而“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即:梁惠王自已认为自己对国家已经尽心了,可为什么人口劳力却没有增多?

  背景点拨提示: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为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这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

  二、孟子回答梁惠王的问题时,从几个方面进行了回答?

  从两方面回答了梁惠王的的问题。

  首先指出“民不加多”问题的症结(原因):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并无本质区别,指望人口劳力比邻国多是不可能的。

  然后向梁惠王推行自己的仁政主张使“民加多”的措施:舍霸道而就王道,去虐政而行仁政,终会使天下归服。

  三、给文章划分段落层次

  1、指出连接全文层次的三个关键句。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斯天下之民至焉。

  2、水到渠成,小结段落层次,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问政:梁惠王为自己“尽心于国”,而“民不加多”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第二、三、四段):议政:民不加多的原因: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揭示梁惠王做法实际上与邻国没有本质的区别,指望人口劳力比邻国多是不可能的。

  第三部分(第五段至第七段):议政:民加多的措施:舍霸道而就王道,去虐政而行仁政,终会使天下归服。

  四、引导学生重点讨论以下问题。

  1、“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孟子以临阵脱逃为喻,“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风趣地说明,魏国的政策和邻国的相差无几,虽然在数量上有区别,但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逃跑。梁惠王尽管给了百姓一点小恩小惠,但他发动战争,欺压黎民,在压榨人民这点上,跟别国的暴君没有本质的差别,本质上讲都是虐民暴政,所以不必希望民之多于邻国。本体和喻体的贴切,使孟子的比喻充满了逻辑的力量。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看事情要看本质,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2、怎样才能做到王道?

  明确: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五亩之宅,树之以桑。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百亩之田,勿夺其时。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3、当采取王道的措施后产生了怎样的效果?

  谷不可胜食,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五十者可以衣帛。七十者可以食肉矣。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4、小结课文中孟子的理想政治。

  明确:课文中孟子的理想政治有两层:

  ①仁政之初,实行保民政策:不违农时,保护鱼类,按时砍伐,使民有其食。

  ②行政之成,实行教民政策:鼓励养蚕,繁兴六畜,生产粮食,兴办教育,使民养成高尚道德。

  5、小结文章中表现出的孟子的思想与主张

  首先,孟子是反对诸侯间的无休无止的相互征战的。

  其次,孟子认为应该让利于民,让民众有得以休养生息的机会。

  第三,孟子还非常重视教化,提出了“谨庠序”的主张。

  五、归纳文章主旨。

  文章阐述了统治者想要使民加多应持有的态度:不找客观原因,而应反省自己,清除虐政,施行仁政。

  六、总结本文的特点。

  《孟子》是对话体论辩文,注意文字的形象性和感染力,特色鲜明。

  ①巧设譬喻,迂回曲折。谈问题先把主旨藏起来,从侧面、反面、外围入手,逐渐引向本题。如本意要讲实行仁政,却先以战役喻,从反面入手,使梁惠王不知不觉中跟着他走。这样,文章如曲径探幽,引人入胜;文势则波澜起伏,毫无板滞。

  ②逻辑谨严,层层深入。表面看来,文章铺张扬厉,散漫无纪,实则逻辑清晰,段落分明,层次井然。如先提出问题,再分析原因,后述措施,王道之始,王道之实,实行仁政,均是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③词丰笔活,理足气盛。善用贴切的比喻、有力的铺排,考究用词,讲求句式。奇句与偶句,单式句与排比句,交错使用,笔势灵活,理直气壮,谈锋犀利,咄咄逼人。文章极富雄辩的气势。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教学设计 篇3

  【设计思路】

  本文选自语文新课标人教版必修3第三单元,属于古代议论性散文。在此之前,必修1和必修2的文言文分别是古代叙事性散文和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与本文相较,文本内容较长,涉及的文言词句的知识点较多教全面,已经给学生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因此,把梳理文意的任务交给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以释疑问难为主。

  本单元重在议论说理,那么,学习议论的艺术,感受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并联系现实做适当延伸就成了课堂的重点。本节课立足于文本,围绕孟子的“仁政”思想展开,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议论能力。同时,借助朗读体会孟子雄辩的艺术特征。

  同时,作为儒家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孟子不仅创立了仁政学说,也关注道德伦理,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让学生对此有所涉猎和思考,也是帮助他们感受孟子的有效途径。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结合预习疏通词句,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感受孟子思想的博大,学习其论辩艺术。

  过程与方法:教师用情景设计、问题启发作引导,学生的自主发现式学习与小组探究式学习相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孟子文章雄辩的气势,关注现实社会,注重提升修养。

  【教学重点】

  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教学难点】

  学习孟子运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艺术。

  【教学过程】

  导入

  (课前播放百姓逃难视频)张养浩曾说,这天下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在刚才的这个短片里,我们看到了战乱之时,百姓辗转流离、彷徨悲苦的`凄惨情景。试想一下,如果当时你也身在其中,你的愿望是什么?(由学生回答引导)那么,百姓究竟需要些什么呢?希望孟子的智慧能够给我们以启发。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的《寡人之于国也》。

  整体把握

  齐声读,整体感知

  学生拿着笔,将自己的与集体读音不一致之处做标记,读完后迅速核对统一。

  自由读,疏通词句

  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和此前的预习速读全文,勾画出不理解的字词句,提出问题,师生共同商讨解决。

  教师出示五个句子请学生翻译,以考查对文意的掌握情况。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内容探究

  教师设疑,引导学生细读文本

  【活动设计】

  将学生分为三大块,分别解决如下三个问题:

  梁惠王为什么会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探究其心理,结合时代背景)

  孟子是怎样向梁惠王说明道理的?(从论证方法和语言修辞特点方面思考)

  本文中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有哪些?(注重理解概括)

  要求:共同讨论后要形成书面文字,推举出小组长做代表发言。回答要以文本为依据,适当联系所知的课外知识。

  逐个解决问题(以学生的理解回答为主,教师引导辅助)

  扣住“民不加多”的疑问把握梁惠王的心理,联系第二段“王好战”

  介绍背景: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这就造成了兵员匮乏、劳力不足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

  “五十步笑百步”比喻的形象性:外在做法不同,本质相同

  谈具体措施的大量排比,可选取一段让学生齐读,感受其充沛的气势

  “狗彘食人食”与“涂有饿殍”的强烈对比,及“刺人而杀之”的比喻,指出了统治者应有的态度

  此题的关键点在于,不只是对原文的翻译解释,而要进行理解归纳。

  (“王道之成”相较于“王道之始”,在物质生活层面有大幅度提升,并且涉及了文化教育层面。)

  孟子,战国时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继承者与发展者。其“仁政”思想主要包括:

  以民为本,反对暴政;

  减轻刑罚,轻徭薄赋;

  制民之产,使民以时;

  重视教化,与民同乐。

  原来孟子是在告诉梁惠王,只要让老百姓丰衣足食,得到应有的尊重,他们就会心满意足了。带着这种认知,让我们一起再把最后三段朗读一遍。

  探究现实意义,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孟子的“仁政”思想无疑是极具人文情怀的,可是在以利益和武力维持社会秩序的战国时代并没有得到足够的认同。但它的人文光辉并未消减,反倒在几千年后的现代社会里大放异彩。请联系现实,谈孟子的“仁政”思想在现代社会的体现。

  提示:分田到户,使农民都有土地

  取消农业税,给以种粮补贴

  人大代表,尊重人民的意志

  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

  家电下乡、城镇医保等

  结束语

  这些文字所体现的仅仅是孟子思想的冰山一角。在群雄争霸的战国乱世里,在游说诸侯的艰难生涯中,孟子依然时时关心民生疾苦,处处传播道德伦理。他的光辉历经数千年的岁月而益发耀眼。那么,通过这短短的一节课,你收获了什么?你还想了解什么呢?请大家将你的想法在课后形成文字交给老师,给老师的教学以好的反馈指导。谢谢大家!

  板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提问:民不加多

  析因:五十步笑百步比喻

  解答:具体措施排比

  应有的态度对比、比喻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的】

  1、了解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思想基础及其历史进步性。

  2、掌握文中重要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重点】

  掌握文中重要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教学方法】

  边讲授边巩固、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简介孟子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今山东邹县)。童年受母亲严厉教导,立志成才。长大后师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门徒,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仁政”论、“民贵君轻”说等。中晚年带领门徒游历各国,宣传其学说,但屡屡受挫。于是退而与门徒坐而论道,合著语录体议论性散文《孟子》。后人将其与孔子合称“孔孟”,并称其为“亚圣”。

  二、简介孟子名言,指出孟子思想对世人的影响

  孟子思想传承了两千多年,其思想瑕瑜互现,精华糟粕并存,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敬人者,人恒爱之;爱人者,人恒爱之”、“男女授受不亲”等,但其思想影响至今。

  三、简介本文涉及的时代背景

  本文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魏到梁惠王在位时已由强变弱。为富国强兵,恢复并扩大疆土,梁惠王大量招贤,孟子也慕名前往。本文为其二人第三次交流节选,围绕“民不加多”的提问,孟子阐述了他“仁政”的具体措施。

  四、听完名家朗读录音,给本文生字词注音

  王好(hào)

  战弃甲曳(yè)兵而走

  衣帛(yì bó)

  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

  庠(xiáng)序

  饿莩(piǎo)

  学生逐段朗读课文,教师讲解相关重要字词句并逐段检查。

  五、课文分析

  1、在第一自然段中,梁惠王提出了怎样的疑问?

  2、在2~4自然段中,孟子认为“民不加多”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想一想,“五十步笑百步”已经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成语含义是什么?

  4、在第5自然段中,孟子认为开始实行“王道”的基础条件是什么?

  5、在第6自然段中,孟子认为在“王道之始”的基础条件后,还应该实施什么措施才能称王天下?

  6、讨论:孟子否定了魏国及邻国之政,那么他的理想政治──“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7、孟子在最后一段是怎样批评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用了什么方法?

  8、讨论:孟子的仁政思想有何现实意义?试站在现代社会的立场评价其开发自然资源的主张。

  【板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1、本文结构内容:

  于国尽心民不加多

  问政(1):民不加多的疑问梁惠王

  邻国不用心民不加少

  民不加多的原因(2~4)“五十步笑百步”喻梁惠王与邻国

  国君一样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保民──王道之始

  议政:民加多的措施(5~7)施仁政

  教民──王道之成

  除虐政涂有饿殍、罪岁不罪己

  2、本文写作特色:

  语录体议论性散文。语言逻辑严谨,气势磅礴,善用比喻辩论是非。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的有关知识;

  2.归纳课内的文言文字、词、句知识;

  3.理解文中体现的孟子的仁政思想;

  4.欣赏体味孟子散文雄辩的说理艺术。

  教学重难点:

  1. 识记文中重词语和特殊句式。

  2. 学习孟子用比喻说理。

  3. 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课前体验:

  1.由《论语》导入新课。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常“孔孟”并称,初中时,我们学习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今天我们学习《寡人之于国也》,看看孟子是如何凭着他高超的论辩技巧,阐述仁政的具体内容的。

  2. 学生介绍《孟子》及孟子散文的特点(结合扩展资料中的相关知识)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纠正字音。

  4.练习《世纪金榜》上字词部分

  课堂交流并初步感知课文:

  (学生翻译全文)

  一、 学生自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并自主划分段落

  《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

  从具体段落来看,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写梁惠王为自己“尽心于国”,而“民不加多”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依据梁惠王有通过政治手段使“民加多”的愿望,孟子帮助他认识到在政治上与邻国相比,只是做了一些救灾的好事而已,本质上并没有区别,使文章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三段至第五段),根据梁惠王有探求如何使“民加多”的心理,以及战国时国君所有的“统一天下”的宏愿,孟子提出自己的“仁政”主张。

  二、 理清思路结构(在学生讨论、明确段意的基础上,教师板书)

  三、 学生对照板书,试背诵课文第1、2段。

  四、 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一、二两小节。

  2.归纳文中的多义词的含义。

  第二课时

  重点学习本文文言知识

  归纳文言文字、词、句知识

  1.检查背诵第一、二小节。

  2.归纳文中重点字、词、句的相关知识。

  (1)理解并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

  一词多义:时,①季节。(不违农时、勿夺其时、斧斤以时入山林)②时机、机会(无失其时)

  王,①名词,音wáng,大王、君王、王侯。(王如知此、王无罪岁)②动词,音(wàng)称王,统一天下,王道。(然而不王者)

  食,①动词,吃(谷不可胜食,七十者衣帛食肉)②名词,食物,吃的东西(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需掌握积累的实词:

  河内凶亦然(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谷不可胜食(“谷”是“庄稼和粮食的总称”)

  勿夺其时(“夺”是“失误”的意思。“勿夺其时”是“不要耽误农时”的意思)

  (2)通假字

  无失其时:“无”通“毋”不要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头发花白。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

  (3)词类活用

  a.名词作动词

  填然鼓之:鼓:敲鼓。

  树之以桑:树:种植。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穿上。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前一个“食”:吃。

  然而不王者:王: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

  王无罪岁:罪:归罪,责备。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丧:为……办丧事。

  b.动词作名词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生、死:活着的人、死去的人。

  c.形容词作动词

  谨庠序之教:谨:认真从事。

  (4)古今异义词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养生:古义:供养活着的人。

  今义:保养身体。

  然而不王者:然而:古义:然,代词,这样。而,连词,却。

  今义:转折连词。

  七十者可以衣帛矣:可以: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连用,表示同意,认可。

  (5)文言句式

  判断句:

  非我也,岁也

  是亦走也

  非我也,兵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省略句

  可以(之)无饥矣

  或(走)百步而后止,或(走)五十步而后止

  宾语前置句

  未之有也

  状语后置句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申之以孝悌之义

  树之以桑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固定句式

  直不百步耳 直……耳:只是……罢了。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或……或:有的人……,有的人……

  (6)出自本课的成语

  ①五十步笑百步:后泛用以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有情节或好或重的区别。

  ②弃甲曳兵:形容打败仗逃跑时的狼狈相。

  (7)理解并掌握文中的常用虚词

  然:①代词,这样。(河内凶亦然、然而不王者)

  ②助词,……地……的样子。(填然鼓之)

  ③连词,然而,但是。(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④形容词,对。(太后曰:“然”。)

  则:连词,①顺接,就,那么。(则移其民于河东、则何如)

  ②转接,却。(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以:介词,①用、拿、把清以战喻(用)树之以桑(拿)申之以孝悌之义(把)

  ②介词,凭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③介词,按斧斤以时入山林

  ④动词,认为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⑤然而,相当于“而”,以卫王宫

  3.总结

  孟子作为儒家学派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他继承了孔子“仁”的学说并把它发展。他提倡“仁政”的主要之点也为“省刑罚,薄税敛”,减轻人民负担,表现出重视争取民心的政治眼光。在争取民心上,表现最充分的是民为国本的民本思想,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看法,体现在《寡人之于国也》这一课中,他认为梁惠王要想“使民加多”,在诸侯中称王,必须实行仁政,而实行仁政的措施就是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而无憾”,进而“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对百姓进行教养,使民心归顺。至此,百姓安居乐业,“黎民不饥不寒”,王道可成了。在对梁惠王的循循善诱中,孟子抓住重视百姓和王道形成的关系,体现出民为国本的思想,虽然在这一篇里,他没有提民为贵,但是在阐述中已明确地表现出来,只是有一些小恩小惠式的救灾措施,是不能使百姓人心归顺的,只有去除苛政、酷政,真正地以百姓为重。使百姓能够在这个国家里“无憾”地生活,得到充分的教养,才是治国的根本。他的思想有着积极、现实的意义,但在重武力,强调征伐的时代,又是远离现实而又不切实际的,因而不被采用。

  4.作业:背诵课文,完成《世纪金榜》练习。

  5.板书设计:见《世纪金榜》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教学设计 篇6

  [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最大的儒学大师,《孟子》一书全面反映了孟子的思想。他曾拒杨墨,反纵横,维护和发展了儒家学说,一向被人们认为他是继承孔子学说的正统人物,后世将他和孔子并称,他的学说对当时和后世思想界影响很大。《寡人之于国也》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选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孟子》善于雄辩,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其次,善于用比喻和寓言陈述事理,辩论是非,这些在文中都有集中的体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体验和思考”;“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2)理解孟子王道主张及其内涵。

  (3)赏析排比、设喻的艺术效果。

  (4)培养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987年初春,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集聚巴黎,他们在一份会议宣言中写道:“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到2500年前汲取孔子的智慧”。这里的“孔子的智慧”指什么呢?(施行仁政,重礼仪教化……)其实孔子是儒学说的开创者,集大成者则是孟子,孟子进一步发展完善了孔子的智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寡人之于国也》一课,初步感受孟子的仁政思想。

  (了解民族文化的深远影响,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激起学习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整体感知,读通课文。

  (1)朗读全文,作标注。

  (2)结合注释及工具书,同桌合作,找出难句。

  (3)四人一小组相互切磋,尝试解疑。

  (4)课堂讨论,突破难点。

  ①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河内有了自然灾害,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

  (凶:自然灾害,收成不好的荒年。其:指代那里。于:引出动作的对象)

  ②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材木用不完,这就使老百姓对养生者送死者没有什么不满了。

  (是:指代译为“这”。养生丧死:“生死”应为活用,活着的,死了的。供养活着的人发送死了的。)

  ③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反复地将孝悌之道理讲给老百姓听。

  (谨:谨慎,认真从事。申:反复陈述。)

  ④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王不要归咎于年成不好,那么天下的百姓应会来来归顺了。

  (罪:归咎、归罪。斯:则,就。至:到,归。)

  2、理清线索,了解大意

  (1)学生自主学习。

  (2)小组讨论交流。

  (3)课堂讨论交流,教师归纳小结。

  提出问题民不加多的疑问

  分析问题民不加多的原因——五十步笑百步

  解决问题民加多的措施——实行王道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解析疑难,有利于培养自学能力,通过理清思路,把握文章大意。)

  三、引导探究,审视孟子的王道思想

  1、孟子主张王道,结合课文,说说王道思想具体内容是什么?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这是王道的开始,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这是王道之成的标准。孟子提出了七项实现王道的措施。层层铺叙,有声有色地为梁惠王展现了一幅王道之治的美好图景。)

  2、今天,反观孟子王道的思想,有哪些是可以肯定的?

  (1)孟子王道思想有物质文明,也有精神文明。首先解决百姓温饱问题,使其衣可蔽体,食可果腹,共后着眼于文化道德的教化,提高百姓的素质修养。先养民,后教民。养民是基础,教民是提升,认识到养民安民是兴国安邦的基础,道德教化,对兴国安邦可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提出统治者应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应该善于反思,勇于承认不足,严于律已,不推卸责任。这是实行王道的必要条件和有力保证。孟子并没有将天子神圣化,直陈其弊。

  (3)从“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孟子非常重视人的生存发展需要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协调性——不滥砍滥伐,不滥捕滥杀,保持人与环境的和协发展,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在把握大意的基础上,审现王道之治的具体措施,在互相切磋、交流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创新能力。)

  四、品读语言,感受艺术魅力

  仔细阅读下列语段,想一想作者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色,写出品赏批注,与同学交流一下。

  1、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语言生动形象,有感染力,如在目前。“以五十步笑百步”以生动形象的比喻,委婉含蓄。没有显出说教者的姿态,达意已明了,符合谈话对象,又体现出说话的技巧,使谈话生动,有趣味性。

  (2)妙在设问,本是梁惠王问孟子“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避而不答,反抛梁惠王一个问题:“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巧妙地使梁惠王自问自答,孟子再借势点到问题之要害,巧妙设置,善于抓住人物心理,引对方不知不觉钻入圈套,从而水到渠成地引出王道之治,体现孟子善辩和高超的说话艺术。

  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1)三组排比句,提出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措施后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用……也”的名式,给人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作者在这里把三层意思、三方面内容紧紧联系在一起,并将“使民加多”的问题跟“王道”思想紧密联系,增强了说服力。

  (2)先言不违农时,再言数罟不入洿池,后言斧斤以时入山林,有此三者方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养生丧死无憾才是王道的开端。层层辅垫,如江河一泻而下,势不可挡,孟子文章雄辩之气由此可见一斑。

  (赏析语句,反复品读,体会孟子的语言特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五、拓展延伸,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1、下列论述中,体现了孟子怎样的“民本”思想?请你站在现代社会的立场,对孟子的论述加以评析。

  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

  ——《孟子·尽心下》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孟子·梁楚王上》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孟子·离娄上》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

  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

  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孟子·离娄下》

  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

  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曰可杀,勿听。

  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

  ——《孟子·梁惠王下》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

  2、教师归纳小结。

  孟子的民本思想固然有其历史局限性,如教民看成邦本是在维护封建君主至尊地位的前提之下。孟子以民为本的王道思想是孟子的政治理想,将理想寄托于君主的不忍之心,具有理想的调和色彩。孟子的杰出之处在于看到民心向背是政治成败的关键,能以远大目光考虑、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提出了长治久安、宽和的仁政王道,强调皇帝应顺乎民心,对历朝政治的开明起了莫大的作用,这与我们今天所提倡的“以人为本”、“人民群众有无限创造力”的思想一脉相承的。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孟子的思想光辉将不断发扬光大、日臻完善,绽放出有时代特色的光芒。

  (师生互动合作讨论,引导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

  [评析]

  以上教学设计体现了以下两个方面的特色:

  1、注重学生的阅读实践过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首先让学生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阅读课文,理清作品线索,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次,让学生带着问题定向阅读,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2、注意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例如,对文本内容的感知,要求学生通过自学来完成,对文本内容的理解,采用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在合作中切磋,在合作中探究,在合作中学习。如小组解析疑难语句,对孟子的王道思想的深入理解。引导学生走进课文,联系历史和现实,结论虽不一定准确、全面。但在思考、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思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掌握重要文言知识(重点实词、虚词、通假字、特殊句式等)

  2、了解孟子的王道思想,感受孟子以民为本、为民请愿的博大胸襟

  教学重点:

  了解孟子的王道思想,感受孟子以民为本、为民请愿的博大胸襟

  教学难点:

  梁惠王的形象,“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以孟子表达民本思想的名句导入。

  二、以读促悟

  1、找学生分角色朗读文章1—4段。

  明确:想要朗读得生动,有角色感,需要把握角色性格及心理

  2、梁惠王的形象分析

  明确:梁惠王——治下饿殍遍野却自我感觉良好,自私又自负

  3、分析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及孟子形象

  明确:虽然梁惠王移民移粟,但这小恩小惠与邻国国君相比并无本质区别。

  孟子——有智慧,胸有成竹

  4、诵读指导:

  明确:读出梁惠王的轻浮自负及孟子的气定神闲,胸有成竹

  三、明王道,解仁政

  1、总结孟子给出的“使民增多”的具体措施

  2、小组探究:王道之始与王道之成的区别

  明确:王道之始只是保民温饱,是生存底线;而王道之成还需让百姓吃好穿暖,接受教育

  3、总结儒家的王道思想

  明确:保民——富民——教民

  虽然王道是为统治阶级服务,但其核心却是“以民为本”。

  PPT介绍当时背景: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刘向《战国策序》)。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人民徭役繁重,水深火热,朝不保夕。

  4、自由朗读5—7段,想象孟子谈及王道主张时的神态及语气

  明确:自信、期待的神态,慷慨激昂的语调(语速应适当加快,情绪应饱满、自信)

  四、联系现实,学以致用

  圣人虽已逝,千载有余声。虽然孟子早已不在,但他的思想却一直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请大家联系现实,看看孟子的思想能给今天的我们什么样的启迪。(孟子启示我们……)

  结语:今天,我们看到了一位心忧黎民的长者,一位浩气长存的智者。虽然孟子的主张在当时被忽略被遗忘,虽然我们现在依然没有完全实现孟子当初的理想,但我们可以一起努力,一直努力,希望有朝一日,这个美好的愿望可以在我们手中、在你们手中实现。

  教学反思: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寡人之于国也》是一篇语录体文章,非常适合朗读,因此我以读为线设计了此次教学。课中设计了各种形式的朗读,如分角色朗读、教师示范朗读、个别朗读、齐读等,通过读的方式串联教学,让学生走进文本。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教学设计 篇8

  一、教学设想

  《寡人之于国也》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的一篇课文,集中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作为儒家思想千年亚圣的孟子,其言辞更多体现了“经世济民”的社会立场,闪烁着圣哲思想的光辉与博大的仁爱教学这类文章要让学生感受并体会到古圣人那颗炽热的心与照耀夜空的灵魂也就是说,文言文教学应该把教学“文言”作为基础手段,把文化渗透作为终极关怀“文言”与“文化”不可背道而驰,顾此失彼,断不可把“文言”与“文化”剥离为两张皮,二者应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1.落实“加”“鼓”“直”“王”等文言实词与判断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等特殊句式

  2.通过比较梁惠王与孟子对“民”认识的不同,基本把握孟子的“经世济民”思想

  三、教学流程

  (一)预习指导

  1.给下列字注音

  (1)王好()战

  (2)谷不可胜()食也

  (3)数罟()不入洿池

  (4)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5)谨庠()序之教

  (6)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熟读课文,基本理解课文的意思

  (二)导入课文

  直接导入,读课文标题这不是一句完整的话,完整的是课文第一句“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你从中读出了怎样的语气?(从语气助词“也”以及句末连续运用的三个虚词“焉”“耳”“矣”中可以读出梁惠王:①充满疑问与遗憾;②自我满意感)梁惠王所做的一切最终如何呢?(“民不加多”)

  (三)一读课文,辨“民”义(探讨梁惠王与孟子观点分歧的根本所在)

  1.理解梁惠王心中的“民”

  讨论一:如果你是当时的“民”,你会依附于梁惠王吗?为什么?

  讨论二:梁惠王喜欢的“民”一般属于哪一年龄层次?为什么?

  明确:梁惠王喜欢的是青壮年,因为他“好战”“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这两句话值得我们思考:“河内”闹饥荒,把“民”移到“河东”,为什么还要把一些粮食移到“河内”呢?这说明“河内”还有一部分人需要粮食吃,他们会是哪一部分人呢?“王好战”,梁惠王看中的自然是青壮年青壮年需要移到粮食充足的地方,留在饥荒之地的只可能是老人和孩子朱熹说:“移民以就食,移粟以给其老稚之不能移者”由此可以看出,梁惠王心中装的只是适合作战的“民”,他保的也只是适合行军的壮“民”显然,梁惠王心中“民”的范围是有限的,概念是模糊的,是“小民”“寡民”

  2.理解孟子心中的“民”

  思考一:如果你是当时的“民”,你能找到可以依附的人吗?谁可以招致天下之民呢?

  明确:可以,孟子孟子说“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思考二:孟子心中的“民”与梁惠王心中的“民”的内涵是一样的吗?

  明确:不一样孟子心中的“民”要比梁惠王心中的“民”的范围广、概念清孟子明确提出“五十者”“七十者”以及“黎民”等概念,具体而明确在孟子心中,“民”涵盖了所有的老百姓,是“黎民”“全民”正是因为二者对“民”的理解不一样,才有不同的行为主张

  思考三:孟子言下的“民”对梁惠王有何益处呢?

  明确:孟子所言之民,指天下百姓,包括老人、小孩以及青壮年老人和小孩是青壮年的牵挂,青壮年是老人、小孩的依靠他们谁也离不开谁如果需要青壮年服兵役,最起码应该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这样他们才肯在战场上为君王卖力、效忠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看,我们都可以发现孟子的“全民”思想才真正有利于国家的稳固与长治久安

  (四)二读课文,析“道”理(体会孟子的“经世济民”思想)

  探讨一:孟子的哪些构想是你希望看到的?

  明确:首先,“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遵循自然规律,保护资源,合理开发,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这是物质生产它解决了百姓最基本的温饱问题,保证了老百姓的生存权其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实际上是要不断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要让百姓也享受到富贵人家所能享受的“帛”和“肉”,这实际上就是身份平等权第三,“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这是说在物质的基础上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百姓的精神文明水平,这保证了老百姓的受教育权孟子的这些构想可以让百姓不仅活下去,而且还能活得好,活得有意义、有品位他能让百姓不仅享有生存权,而且享有身份平等权、受教育权这些都是“民”应该拥有的权利,同时也是梁惠王推行“王道”的重要办法

  探讨二:孟子的“王道”思想是什么?

  明确:孟子的“王道”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王道之始”与“王道之成”“王道之始”的标志是“养生丧死无憾”,这意味着活着的人与死去的人都有归属感“王道之成”的标志是“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这意味着通过社会教育,百姓特别是老人这一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幸福指数增高了

  探讨三:“王道”与“民本”的关系是怎样的?

  明确:孟子虽然提出了“王道”的思想,但落脚点却是“民本”思想只不过他是要借助“王道”达到“经世济民”的目的“王道”的根本目的不在于拥有天下,而是有利于百姓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孟子那颗匡世济民热血沸腾的心他心忧天下,胸怀博大在这一点上,他穿越千年历史,照亮夜空,悬在我们头顶的永远是那伟大的灵魂。

  让学生读课文第四段“不违农时”至“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要读出气势,让人感受到圣人的那份巨大的感召力

  (五)三读课文,品“战喻”(感受孟子的论辩艺术)

  品评一:孟子为什么要用“战喻”来讲出自己的政治思想主张?

  明确:孟子听了梁惠王的言论,了解到梁惠王的困惑与顾虑,明白了梁惠王的政治目的在于富国强兵,梁惠王尽心于民的目的无外乎增强国家的军事实力在这一点上,他与其他各国君主是一样的孟子同时又意识到在当时战乱频繁的时代,每个诸侯国都逃不出争霸角逐的格局战争是当时君王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孟子自然也不能离开战争这个话题而言其他拿战争打比方说事再妥当不过了,能激发梁惠王的兴趣这是其一其二,“战喻”可以直抵问题的实质

  品评二:“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中的“此”指代什么?我们该如何理解这句话?

  明确:“此”指代的是“五十步笑百步”在这里,为什么不是“零步笑五十步”而是“五十步笑百步”呢?逃五十步者和逃百步者在本质上是一样的;而逃零步者与逃五十步者在本质上是不一样的:一个逃了,一个没有逃如果跟“移民”政策对应着比较,很容易看出,邻国也曾有“移民”政策可见,当时诸侯各国基本上都采用相同的应对灾荒策略因此可以更进一步看出,当时各个诸侯国都以武力争霸作为强国方针在这种情况下,一个诸侯王如果只认识到武力争夺这一点,要想战胜邻国基本上是无望的这就需要谋求新的道路,那就是孟子的“王道”思想,因此要在“民”上下功夫首先应该认识到“民”的丰富内涵,从而形成“民本”思想,在这个基础上,先养民,再教民,从而构筑和谐的社会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位政论家的风采:在宣扬自己政治思想主张的过程中,步步深入,层层逼近,让人心悦诚服

  (六)四读课文,谈“现实”(经典文化的现实意义)

  话题一:联系现实生活,谈谈哪些事例反映了孟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话题二:孟子的论辩术对我们有什么借鉴意义?

  (七)课堂小结

  读《寡人之于国也》,我们读到了那颗博大仁爱的心,它闪烁着人性的光芒读《寡人之于国也》,我们读出“千年亚圣”孟子的思想精髓,他的凿凿言辞中浸染着“经世济民”的社会立场我们读经典,我们感受到古圣人那穿越历史夜空的灵魂他在人类的头顶盘旋,用犀利的目光逼视着后人向人性看齐,向道德看齐

  四、教学反思

  对于文言文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呢?简单地讲就是教“文”与“言”教“言”是为了读懂“文”,读“文”是为了了解或感受传统文化“文”与“言”两者不可偏废就这篇文章而言,它基本体现了孟子的政治理想所以,体悟“言”“文”背后的文化内涵是学习这篇文章的关键怎样在课堂上呈现这个教学内容呢?选好教学切入点很重要这个设计主要从“民”入手,抓住梁惠王与孟子对“民”的不同理解,进而抓住二者思想观念的分歧,在对比中明确孟子的政治思想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的】

  1、了解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思想基础及历史进步性。

  2、了解孟子答问过程、论辩艺术及其“好辩、善辩”的主客观原因。

  3、了解并掌握“数”“发”“直”“兵”“胜”及其若干固定句式的对应今译。

  4、在综合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并延展阅读阅读《仁者无敌》《出尔反尔》两个选段。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本文的论辩过程及艺术。

  2、难点:

  《孟子》的思想内容,也就是“仁政”的具体内容。

  【教学过程】

  一、解题无须说,重要的是导入

  教读本文而用旧课导入,既简便可行,又有温故知新、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当先让学生复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然后提问:

  1、教师口述:“取胜之道有三:曰天时,曰地利,曰人和──人和为取胜之本。”问:这个意思孟子是怎样表述的?(开头两句)好在哪里?

  (自由作答。)

  提示:读孟子文章要注意语言的气势。

  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中的“君子”指什么人?

  能行仁政的诸侯国君。

  补充问:“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君子于役,不知其期”中的“君子”各指什么人?

  有修养的人──丈夫。

  提示:学文言要注意词的多义性,要据语境判断词的意义。

  3、试用孟子话说明君子“战必胜”的原因。

  “得道多助”,“多助”是得“人和”的表现。

  提示:“道”,就是新课文里说的“王道”,能行王道,是谓“得道”。

  过渡问:根据预习印象,说说新课文里哪几句是描写孟子理想中的“王道乐土”的。

  “五十者”“七十者”“数口之家”“颁白者”四句。

  哪句话跟“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的意思相同?

  “斯天下之民至焉”。

  二、学生试读课文两遍:

  先指定五位同学接读;后齐读

  三、教师范读全文并略作解说,重在掌握文章理路

  1、画示意图(标明秦、魏、齐的相邻位置;指出河内、河东所在),并简介谈话背景:

  魏在战国初期曾是军事大国,至梁惠王在位后期,西畏秦逼,从安邑迁都于梁;东败于齐,“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所以特邀孟子来梁,问强国之道。事在惠王35年(前335)。本章记梁惠王问“民不加多”之故,正是此意。

  2、分层示范诵读并作解说:

  第一层:

  (1) 凶──象地穿交陷其中之形,引申为歉收。

  (2) 移──本义是禾长相扶倚之状,后代为迁移之义而本义废。由此至彼之谓。

  (3) 大意是,惠王问“民不加多”之故。

  第二层:

  (1) 鼓──会意字,左中为鼓,上象鼓饰,下象鼓架;右象手持槌击鼓动作。后引申为所击之物。古时以击鼓代进攻令。

  (2) 大意是,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为喻,含蓄作答。

  第三层:

  (1) 数罟──古法,鱼不满尺,市不得鬻,人不得食。

  (2) 是使民──是,有“如此则”之义,这样(就)使人民……

  (3) 大意是,论王道之始,即“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第四层:

  (1) “无失其时”与“无夺其时”──“失”字轻,寓“提醒”义;“夺”字重,寓国君无以劳役苦民之义。

  (2) 大意是,论王道之成,先制民之产(五亩之宅、百亩之田)而后行教化。

  第五层:

  (1) 发──本义是将箭射出去,引申为由内向外的动作,故在本句中有开仓放粮之义。

  (2) 检──今语“检点”,亦有约束义。

  (3) 斯──虚词有通用之法,这里通“则”。

  (4) 大意是,保民才能使民归顺。

  3、解说全文理路(见本文开头),要求学生记住每层的结句,用它们作为记诵全文的支撑点。

  4、学生齐读全文一遍后,检查背诵上述五句话,即各层的结句。

  四、学生分层练习背诵全文

  (下面只写出指导诵读的要点,过程及练习方式从略。)

  第一层:

  1、在示意图上标出河东、河内的位置后,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梁惠王的救灾办法。

  向灾区调运粮食,从灾区迁出部分人口。

  2、“河东凶亦然”一句是省文,试用文言作完整的表述。

  河东凶,则移其民于河内,移其粟于河东。

  3、“无如……者”意思是“没有像……的人”,能否换一种表达方式?

  其君皆不及寡人之用心。

  4、试品味首句,说说惠王有无抱怨意。

  从“焉耳矣”的叠用可见有抱怨劳而无功之意:劳者,移民、移粟也;无功者,邻国之民不至。

  5、再品味末句,说说“何也”能否改成“何哉”或“何故”。

  何哉”,问中兼叹,多用于设问;“何故”,一般询问语气;只有用“何也”才能表达梁惠王困惑而急于求解的心情。

  第二层:

  1、孟子此问的答案是事前即可料定的,试作仿问便知:某次考试,甲生得50分,乙生得30分,以50分得30分,则何如? 请用文言作答。

  不可,直不30分耳,是亦不及格也。

  2、此问照应上文哪一句?

  “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妙在哪里?

  惠王据事理作答,却不料坠入孟子彀中,把自己跟邻国之君放在同一水平上。

  3、试代孟子作答:“王之好战残民,与邻国之君无异,故民不至;移民移粟,小惠耳,虽能行之,何益?”跟原文比较后,说说比喻作答的好处。

  从容,含蓄,让对方反躬自省。

  第三层:

  1、开头用排比句法连述三事,都有关人民生活,试用两个字概括这样的生活水平。

  温饱。

  2、为什么说这是“王道之始”?

  王道以得民心为本,温饱可以使民“养生丧死无憾”,则得民心矣。

  3、本层连用五个“也”字,拟删去前四个,改用“……,则……”这种句式,如“不违农时,则谷不可胜食”,好不好?

  不好,用“也”才能表达出孟子坚信不疑的语气和赞美之情,使行文如连珠,颇有声势。

  第四层:

  解释:“五亩之宅”“百亩之田”,系指井田制而言。井田者,田区划分如“井”字形之谓也。古法: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1、问:王道体制下有哪两件大事?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1) 农业生产,先说家庭副业,后说粮食生产;

  (2) 教化,先说设校,后说教学内容。

  2、孟子在描写“王道乐土”时全用“矣”字作结,表现了怎样的意味?

  赞叹;将理想图景说得如在眼前。

  3、本层煞尾如用“王道之成也”替代“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效果如何?

  失去主观色彩,缺乏咄咄逼人之势,说服力减弱。

  第五层:

  1、本层文字不多,但波澜起伏不穷,说说你的体会。

  一揭,语气严厉;二批,措辞尖刻;三劝勉,语调温和。

  2、本层是怎样照应开头的?

  “罪岁”照应“河内凶”“河东凶”;“斯天下之民至焉”照应“寡人之民不加多”。

  3、结句是否有省略?

  不“罪岁”,则当行王道,因上文已详论行王道的步骤和基本方法,此处不再提;完整的表述应是“王无罪岁而行王道,斯天下之民至焉”

  五、检查背诵

  连贯背诵全文

  六、内容点拨

  (见“基本设想”第二段)。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同学互查);

  2、预习新课。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教学设计 篇10

  一、教学目标

  1.识记文章中的关键文言词语并理解特殊句式的用法,掌握文章大意并梳理文章思路。

  2.学生通过朗读法和小组讨论,学习本文的中心论点和修辞手法,掌握论证技巧。

  3.学生体会孟子的仁政和民贵君轻的思想及其对于治国安邦的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朗读法和小组讨论法,学习本文的中心论点和修辞手法,掌握论证技巧。

  教学难点:学生体会孟子的仁政和民贵君轻的思想及其对于治国安邦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讲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提问学生其中名句仍然在耳畔回荡:“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以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也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即使是在今天,它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这些孟子的仁政和民贵君轻的思想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板书:寡人之于国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文章并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解决文言字词的意义和用法。如:“之”字的取独用法、“凶”“加”等字的意思和用法。

  2.学生再读文章,梳理文章的内容层次。

  明确:点明主题——“民不加多,为何?”孟子针对疑问,巧用比喻进行答疑,解决“民不加多”的疑问。再次,解决“民加多”主要包括:农粮生产、水产养殖和林木种植。最后,根本措施:施行仁政和王道。而君王应有的态度是“王无罪岁”。(板书:民不加多?)

  (三)深入研读,重点感悟

  1.孟子在说明梁惠王与邻国政策无本质区别时,为什么不直接说明,而是“以战喻”?

  明确:

  (1)梁惠王好战,对于战争十分熟悉,这样说,具有启发性,便于接受;

  (2)运用比喻论证,且十分恰当和贴切,使话语和论证充满逻辑,文字的生动和从容,体现孟子的机智和风趣。(板书:比喻论证:战喻)

  2.请同学们思考,以现代眼光审视孟子的“王道”思想具有哪些内涵?(板书:王道)

  明确:

  (1)解决温饱问题,有粮吃,有房住,不饥不寒,养生丧死无憾。

  (2)进行思想教化,兴办教育,敬老爱幼,文明之花盛放。

  (3)严于律己,多多自我反思,不怪罪客观条件。现代生活的意义:启示我们要维持生态平衡,增强环保意识,解决经济快速发展而来的日趋严重的环境恶化、生态失衡问题。

  3.本文论辩艺术的技巧有什么?(板书:论证技巧)

  明确:

  (1)恰当地运用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如“五十步笑百步”喻意深刻。排偶句式的运用,可突出思想,深化感情,增强气势。对偶的手法使句式在整齐中具有参差之美,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性。

  (2)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由“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到“斯天下之民至焉”,层层递进,由浅入深,环环相扣。

  (3)口语化,生动多趣。辩论说理讲求方式方法,循循善诱,争取主动,易于接受。(板书:修辞:排、偶)

  (四)拓展延伸

  补充说明有关于孟子的思想主张和治国策略。

  明确:

  (1)“民贵君轻”的安邦之策;

  (2)提出和荀子不同的“性善论”;

  (3)延续了孔子的“仁政”思想;

  (4)不同于庄子的“恣肆汪洋”的浪漫主义,孟子风格是阐论明理的现实主义。

  (五)小结作业

  小结:通过回顾文章的条理和思路,并结合深入研究部分提出的三个问题,巩固知识要点。

  作业:请同学想一想,你如果是梁惠王的谋臣,将会用什么方法使帝王明白治国策略的欠妥之处呢?(要求:字数不限,要有条理,符合实际情况。)

  五、教学反思

  文言文教学要注重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在理解基本内容后,剖析深层思想和现实意义。因此教师要以读为主线,安排朗读和诵读,带领学生翻译文本并理解文意。本文凝结了孟子的论辩技术和治国安邦之策,因此,要结合孟子所处时代进行教学。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11-26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02-28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教案03-19

高一《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02-24

高二《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03-08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实录03-16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03-03

《寡人之于国也》说课稿03-19

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