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试卷及答案

时间:2024-08-21 22:59:55 登绮 八年级下册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试卷及答案

  在学习、工作中,许多人都需要跟试卷打交道,试卷是是资格考试中用以检验考生有关知识能力而进行人才筛选的工具。你知道什么样的试卷才是规范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试卷及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试卷及答案 1

  一、(2分)书写

  1.将下面文字在横线上抄写一遍,要求正确、工整。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4分)积累运用

  2.下列各组词中加粗字字形或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稽首(qǐ) 都(Yǐng) B.菲(fěi) 执(liù)

  C.待(nüè) 脂粉(lián) D.睥(nì) 长(xū)

  3.按要求指出下列语句所出自的课文标题或作者。(2分)

  ①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

  ②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③而爱情的脾气是不喜欢睡眠的。 课文作者:

  ④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课文作者:

  4.根据课文内容填写。(2分)

  ①夜lán( )人静,万物都在梦乡里沉睡,唯有我彻夜不mèi( );时而歌唱,时而叹息。

  ②我是颗颗cuǐcàn( )的珍珠,从阿施塔特女神王冠上散落下来,于是清晨的女儿把我偷去,用以xiāngqiàn( )绿野大地。

  5.请参照示例,以“灯泡”“短尺”为对象,各写一句话,要求借物喻理,表达出一种人生的感悟。(4分=2分+2分)

  示例:雨伞:总是用潮湿的身躯,彰显自身的价值。

  ①灯泡:

  ②短尺:

  6.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3分=1分+2分)

  啊,我思念那洞庭湖,我思念那长江,我思念那东海,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波澜呀!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呀!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乐,是诗!

  ①本段文字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有 。

  ②文中的“洞庭湖”“长江”“东海”有何含义?

  7.春天是一年中最惹人情思的季节。现在又到了桃红柳绿、春暖花开的季节。为此,我班决定开展“寻觅春天”语文活动。请你协助做好如下准备。(5分=3分+2分)

  ①班上要办一期以“春天的赞歌”为主题的黑板报。请你帮助设计几个栏目。(至少要三个)

  ②春天是一个洋溢着诗情画意的季节。黑板报上拟选几条“咏春”或“颂春”的古诗句。请你帮助准备至少两条。

  8.课后古诗词填写。(6分=2分+4分)

  ①行到水穷处, 。偶然值林叟, 。(王维《终南别业》)

  ②默写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全诗。

  三、(10分)课内阅读(一)

  海燕(节选)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到了欢乐。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海鸥在暴风雨到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呀,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愚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 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9.用自己的话概括选段的内容。(2分)

  10.第一段中划线句子属什么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2分)

  11.在文中找出最能表现“海鸥”“海鸭”“企鹅”各自性格的词语。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对这些海鸟进行描写?(3分+1分)

  12.请你联系课文内容,对下面这句话作一点赏析。(2分)

  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四、(12分)课内阅读(二)

  雪(节选)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子,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13.用一个短语概括南方雪的特点: 。(2分)

  14.作者通过景物描写勾勒了一幅美丽的江南雪景图。请把相关句子抄在下面。(2分)

  15.文章本来写南方的雪景,可为什么要写塑雪罗汉?(2分)

  16.联系上下文,对画线句子作一点赏析。(2分+2分)

  ①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②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17.你对描写“雪”的古诗名句有过积累吗?请在下面写两句。(2分)

  五、(10分)课外阅读(一)

  (有删改)

  林语堂

  在我们的生活里,有那么一段时光,充满了早秋精神,这时:翠绿与金黄相混,悲伤与喜悦相杂,希望与回忆相间。在此一段时光里,青春的天真成了记忆,夏日茂盛的回音,在空中还隐约可闻。这时看人生,问题不是如何发展,而是如何真正的生活;不是如何奋斗操劳,而是如何享受自己主有的那宝贵的刹那;不是如何去虚掷精力,而是如何蓄存这股精力已备寒冬之用。这时,感觉到自己已经达到一个地点,已经安定下来,已经找到自己心中向往的东西。这时,感觉到已经有所获的,和以往的堂皇茂盛相比,是可贵而微小,虽微小而毕竟不失为自己的收获,犹如秋日里的树林里,虽没有夏季的茂盛葱茂,但是所据有的却能经时而历久。

  我爱春天,但她太年轻。我爱夏天,但她太气傲。所以我最爱秋天,因为秋天叶子的颜色金黄,成熟、丰富。其实金黄色的丰富并不代表春季纯洁的无知,也不表示夏季强盛的威力,而是表示老年的'成熟与蔼然可亲的智慧。生活的秋季,知道生命上的极限而感到满足。因为知道生命上的极限,在丰富的经验之下,才有色调儿的和谐,其丰富永不可及,其绿色表示生命与力量,其橘色表示金黄色的满足,其紫色表示顺知天命。清晨山间的微风扫过,使颤动的树叶轻松愉快飘落于大地,无人确知落叶之歌,究竟是欢快的歌声,还是离别的眼泪。

  因为是早秋的精神之歌,所以有宁静、有智慧,有成熟的精神,向忧愁微笑,像欢乐爽快的微风赞美。

  18.细读全文,用恰当的词句给这篇文章命题。(2分)

  19.本文表面上是在谈秋季,实质上是在谈人生。所谓“早秋的精神”,你认为是指什么年龄段的人的精神?(2分)

  20.“早秋的精神”中有哪些积极可取的地方?请从文中找出至少三个关键词。(3分)

  21.作者说“无人确知落叶之歌,究竟是欢快的歌声,还是离别的眼泪”。请你针对这个人生难题,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3分)

  六、(12分)课外阅读(二)

  帕米尔的月亮

  帕米尔的月亮,又圆又大。

  银亮的月光,普照着帕米尔的夜,普照着帕米尔高的山,低的沟,普照着广阔的草场,普照着密集的沙丘,普照着稀疏的丛林,普照着淡淡的沙路。

  一群夜鸟,在月光里嗖嗖掠过。

  一条河流,如一道弯弯曲曲的白光,从帕米尔的身上划过。

  帕米尔的月亮,又圆又大。

  银亮的月光,普照着帕米尔的夜,普照着一片一片的庐舍,普照着一顶一顶的帐篷,普照着一条一条渠道,普照着一块一块田庄,普照着一堆一堆篝火,普照着一声一声歌唱。那边,一个老牧人用冬不拉弹拨着流泻的月光,银亮的月光从冬不拉颤动的弦上溅向四面八方;篝火边,几位青年人随着冬不拉弹出的节奏舞蹈;树林里,传出娓娓动听的情话……

  帕米尔的月亮,为何又圆又大?

  噢!原来那皎洁的月光是太阳的反光。太阳虽然落到地球背面,但它却依旧站在月亮上窥看人间,洞照生命拉起的曲曲折折的流线!无私的太阳啊!一律用它的光芒公正的抚摸平川、沙漠、高原,普照高山,大河、雄奇、平淡……

  帕米尔的月亮,又圆又大。

  22.帕米尔的月亮有何特点?造成这种特点的原因是什么?(2分)

  23.文章可分为三部分,请你概括出各部分的大意。(每个不超过8个字)(3分)

  24.在第六段中,运用了大量的“ABAB”叠词,如“一片一片”,它们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25.从第八段中可以看出,作者写月光的目的是什么?(2分)

  26.本文中的“月”与巴金笔下的“月”有何不同?试写出两点来。(3分)

  七、(50分)作文

  27.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每个少年的内心都是一个丰富的世界。有喜悦,有痛苦;有烦恼,有欢乐……有期待,有无耐;有理解,有误解……有多少事有多少想法藏在我们的心里,成为我们的一大心事。

  请以“我的心事”为题,写一篇作文,向我们描述一个藏在你内心的故事。

  要求:字数600字以内,语言生动,能恰当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附:下页参考答案

  1.略 2.B

  3.①《雷电颂》 ②《海燕》 ③纪伯伦 ④鲁迅

  4.①阑 寐 ②璀璨 镶嵌

  5.①因为有一颗火热的心,才给人们送去光明 ②以你有限的生命,量出无限的长度。(要点:①写出事物的特征;②写出道理)

  6.①排比 反复 比喻 ②象征人民群众

  7.①示例:寻觅春天、感受春天、春天的赞歌;或春光融融、芳草萋萋、春意盎然;或绘春、迎春、赞春……(只要合理即可)

  ②示例: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8.①坐看云起时 谈笑无还期

  ②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9.写暴风雨将要来临,海燕“高傲地飞翔”,乐观地“渴望”着暴风雨的到来(大意如此即右)

  10.环境描写; 写暴风雨即将来临的前兆,点明海燕所处的环境

  11.恐惧 吓坏 胆怯; 与海燕开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出海燕非凡的勇气和威猛的形象

  12.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从形、色两方面突出了海燕勇猛、善战的姿态。“黑色的闪电”的比喻,展现了海燕矫健、勇猛的姿态;“高傲地飞翔”赋予海燕以人的性格

  13.滋润美艳(之至)

  14.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

  15.雪罗汉是江南雪天中作者最值得珍藏的记忆,也是美的象征,洁白明艳闪闪发光的雪罗汉也集中体现了江南雪“滋润美艳之至”的特点,再现了美好童年生活中的一幕,使意境更加新颖别致(大意如此即可)

  16.①“青春”“处子”都是最富有生命力的状态,这里是指江南的雪蕴育着生命,是与轻柔和缓的境界相联系的。这里运用了两个富有生命力的比喻,令人产生无限遐想

  ②这是一幅想象画面,它使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和生活的快乐;句中的“飞着”“闹着”用得特别好,它们使整个雪野活跃起来,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17.示例: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8.示例:微笑早秋 或人生的季节 人生的自然节奏等

  19.老年

  20.宁静、智慧、成熟

  21.示例:我认为落叶之歌是欢笑的歌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叶之精神亦如此,归根,无怨无悔。

  22.又圆又大 太阳的反光

  23.月下静谧的夜景 月下欢乐的情景 借月赞颂太阳

  24.这些叠词整齐明快,节奏感谢强,形成排比,共同构成了一幅优美的画面,增强了高原月夜的美感

  25.目的是为了写太阳的无私和公正

  26.本文中的“月”是银亮皎洁的,又圆又大,月温热感。月下是一片欢乐的景象;而巴金笔下的“月”则虽是圆月,却冷,寒光逼人,月下也是冰凉寒冷的

  27.略

  答案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

  1 . l é ng 迸 帛 zh à n

  2 . ① A 、D 、C 、B ② D ③C

  3 .①背灼炎天光 ②燕然未勒归无计; 3 山重水复疑无路; 4 折戟沉沙铁未销

  5 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 6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 . “ 绿色上网 ” 万人签名活动在三原外语学校举行(或 “ 三原外语学校举行 绿色上网 万人签名活动;或 “ 绿色民网 ” 倡导文明健康)(酌情给分) 5 .第一题:(1 )宋江108 抗拒官府。第二题:(1 )丹尼尔·笛福绝望岛星期五

  (2 )略(注《水浒传》概述经历要侧重“逼”《鲁滨逊漂流记》要侧重于鲁滨逊的具体经历)

  二、阅读

  (一)《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6 . C (2 分) 7 . B (2 分)

  8 . ①用这些来让他们内心警觉、使他们性情坚忍起来,增加他们所没有的才干;(3 分)

  ②忧患使人生 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委靡死亡。(3 分)

  9 .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2 分)

  10 .例:磨难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要有危机意识,不要贪图安乐。(3 分)

  (二)《巴东三峡》

  11 .巫峡→瞿塘峡(2 分)

  12 .最奇险最美丽;山势较巫峡稍低平,水势仍险急(各1 分)

  13 .例: 1 两旁的高山,笔直地耸立着,好像是被一把快刀切成似的,那么整齐,那么险峻。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 分)形象地表现巴东三峡的整齐、高峻。(2 分)

  2 仰着头,才望见峰顶,中间是一线蔚蓝的天空。 运用了夸张 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现出山高峻和狭窄的特点。

  3 江水冲在山崖上,石滩上,发出一种横暴的怒吼,有时候可以卷起一两丈高的浪堆。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的表现江水的险恶和气势汹汹

  14 .B (2 分)

  15 .突出三峡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增加三峡景物的文化内涵,使之更吸引人,更耐人寻味。(3 分)

  16 .选文第1 段写三峡江面狭窄、曲折、多滩,那么江水显然也会湍急,汹涌,江上行船必然充满了危险,所以说:“它还是一部描绘奋斗人生,布满着坎坷与风浪的惊险之作”(3 分 大意对即可)

  (三)《大自然的语言》

  17 、介绍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逻辑顺序(3 分,内容2 分,顺序1 分) 18 、简答题。(1) 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古今的差异(2 分,每个0.5 分)

  (2) ①引领下文(1 分)②运用设问,启发读者注意和思考,激发阅读兴趣。(2 分)

  (3) 说明方法: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 写出其中两项即可)

  作用:具体地说明了纬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因素之一( 或具体地说明了我国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 。(4 分)

  ⑷ “若干天”表估计的数量,有范围,不一概而论,措词严谨;“一星期”绝对化,反而不准确。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 分。大意对即可) 19 、造成这种物候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高下的差异。(2 分)

  ( 四) 《善于用人短变长》

  20 .引出本文议论的话题(或:引出论题,2 分);做为证明中心论点的事实论据(或;事实论据,1 分)

  21 .善于用人短变长(2 分)逐层深入或层层深入(1 分)

  22 .⑤结尾(各1 分)

  23 .比喻论证(1 分)把抽象道理形象化、浅显化(或:使论证的语言更加形象、生动等,意思相同,表述不同的答案也给分,2 分)

  24 .所举例子必须符合要求(2 分)

  三、 作文按中考评分标准(60 分)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试卷及答案 2

  一、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邮票是由邮政机关发行,供寄送书信、míng(____)信片等邮件时贴用的邮资凭证。邮票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主权的象征,方寸之间,可表现该国家或该地区的特色景观、重大事件、风土民情、人文传统等等,所以又被人称作“国家的míng(____)片”。世界上最早的邮票是英国的黑便士,中国最早的邮票是清朝的大龙邮票。如今,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fù(____)地的变化,邮票也被赋予了更多新的意义,它不再是单纯的邮资凭证,还成了记录历史的新材料、文化交流的新载体和具有收藏价值的特殊商品。

  二、句子默写

  古诗文名句默写。

  (1)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2)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3)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________________。”(郦道元《三峡》)

  (4)王绩在《野望》中,用典故表达避世退隐之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刘桢在《赠从弟(其二)》一诗中,以一问一答作结,表明松树之所以不畏狂风严寒,是因为有坚贞不屈的高风亮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

  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尝贻余核舟一(赠)B.以其境过清(清澈)

  C.悄怆幽邃(忧伤)D.具答之(详细)

  四、名著阅读

  名著阅读。

  (1)根据要求填空。

  他向我和蔼的说道:“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这段文字出自《朝花夕拾》,选段中的“他”是________。

  (2)下面关于名著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____)

  A.《伊索寓言》大部分是动物寓言,广泛采用拟人手法,表现了动物各自的习性,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B.《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里面叙述了许多关于少年时代的往事,全书共有十篇散文。

  C.《骆驼祥子》中,祥子拼命攒下的钱被孙侦探敲诈一空,第二次买车的梦想化为泡影。

  D.《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取经路上降妖伏魔的故事有智擒红孩儿、智取生辰纲等。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5G将给我们带来什么

  ①英国萨里大学5G创新研究中心的拉希姆教授在BBC的采访中说:“如果你觉得5G意味着应用程序不再拖延,视频不卡,网络超负荷的不复存在,你可能是正确的,但是你只说出了故事的一半。5G网络将是对无线电频资源的一次巨大的重修和协调统一。未来,在5G网络的支撑下,智能城市、远程手术、无人驾驶汽车和物联网等时髦概念逐步成为现实。”

  ②首先,同3G和4G相比,5G速度更快,而且快得不是一星半点儿。专家认为,5G数据传输速度最终可以达到惊人的800Gbps,比目前测试的最新技术快100倍。三星公司曾在2013年宣布正在测试1Gbps运行的网络,记者当时激动地报道称,1Gbps意味着不到半分钟便可下载一部高清电影,而800Gbps速度相当于1秒钟可以下载30部高清电影。

  ③其次,5G网络的容量将是巨大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约有70亿个网络连接。这将为物联网的进一步铺开和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奠定基础。目前网络连接仍以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为主,但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智能设备的大规模商用,将带来大量人与物、物与物的连接,从而形成更广阔的开放的物联网世界。

  ④第三,5G网络的另一特点是稳定性高,不会断掉。专家预测,5G网络的可靠性相当于光纤连接,能够保证突然中断情况不再出现。这对安全至关重要,无论是远程手术,还是智能交通都要求网络不能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⑤另外,5G网络的时延只有百万分之一秒,这是人类所不能察觉的速度,比4G网络快了约50倍。

  1.从文中看,“5G”有哪些优点?

  2.下面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约有70亿个网络连接”中的“目前”“约”可删掉,这样更简明。

  B.在5G网络的支撑下,智能城市、远程手术、无人驾驶汽车和物联网未来将逐步成为现实。

  C.最后一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真实具体地强调说明了5G网络时延之短。

  D.本文说明的对象是“5G”,本文第②~⑤段运用了逻辑顺序说明了“5G”的优点。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愿全世界的花都好好地开

  丁立梅

  ①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也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

  ②三层小楼,粉墙黛瓦,阅览室设在二层。靠楼梯的一面墙上,满满当当的,摆的全是书。朝南的窗户外面,植着七里香。人坐在室内看书,总有花香飘进来,深深浅浅,缠绵不绝。

  ③这是当年我念大学时,学校的阅览室。对于像我那样痴迷读书,而又无钱买书的穷学生来说,这间免费开放的阅览室,无疑是上帝恩赐的一座宝藏。在那里,我如饥似渴,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书籍。也是在那里,我初次接触到《诗经》,立马被那些好听的“歌谣”迷住。野外总是天高地阔的,我一会儿化身为那只在河之洲的斑鸠,一会儿又变身为采葛的女子,岁月绵远,天地皆好。

  ④其实那时,我心卑微。我来自贫困的乡下,无家世可炫耀,又不貌美,穿衣简朴,囊中时常羞涩。在一群光华灼灼的城里同学跟前,我觉得自己真是又渺小又丑陋。

  ⑤读书却使我的内心,慢慢地,变得丰盈。那真是一段妙不可言的光阴,每日黄昏,一下了课,我匆匆跑回宿舍,胡乱塞点食物当晚饭,就直奔阅览室而去。看管阅览室的管理员,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个高,肤黑,表情严肃。他一见我跑去,就把我看的《诗经》取出来,交到我手上,把我的借书卡拿去,插到书架上。这一连串的动作,跟上了发条似的,机械连贯,滴水不漏。我起初还对他说声谢谢的,但看他反应冷淡,后来,我连“谢谢”两字也免了,只管捧了书去读。

  ⑥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我想把它据为己有。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办法——抄写。一本《诗经》连同它的解析,我一字不落地抄着,常常抄着抄着,就忘了时间。年轻的管理员站我身边许久,我也没发觉,直到他不耐烦地伸出两指,在桌上轻叩,“该走了,要关门了。”语调冷冷的。我才吃一惊,抬头,阅览室的.人已走光,夜已深。

  ⑦我不好意思地笑笑,归还了书。窗外七里香的花香,蛇样游走,带着露水的清凉。我心情愉悦,摸黑蹦跳着下楼,才走两级楼梯,身后突然传来管理员的声音:“慢点走,楼梯口黑。”依旧是冷冷的语调,我却听出了温度。我站在黑地里,独自微笑很久。

  ⑧那些日子,我就那样沉浸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我蓬勃如水边的荇菜、野地里的卷耳和蔓草。也没想过自己到底为什么要迷恋,也没想过自己日后会走上写作的路,只是单纯地迷恋着、挚爱着,无关其他。

  ⑨很快,我要毕业了。突然收到一份礼物,是一本《诗经译注》,岳麓书社出版的,定价七块六毛,厚厚的一本。扉页上写着:赠给丁小姐,一个爱读书的好姑娘。下面没有落款。

  ⑩我不知道是谁寄的,我猜过是阅览室那个年轻的管理员。我再去借书,探询似的看他,他却无甚异常,仍是一副冷冰冰的样子,表情严肃。我又怀疑过经常坐我旁边读书的男生和女生,或许是他,或许是她。他们却埋首在书里面,无波,亦无浪。窗外的七里香,兀自幽幽的,吐着芬芳。

  我最终没有相问。这份特殊的礼物,被我带回了故乡。后来,又随我进城,摆到了我的办公桌上。我结婚后,数次搬家,东迁西走,丢了很多东西,但它却一直都在。每当我的眼光抚过它时,我知道,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也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

  1.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贯穿这篇文章的线索。

  B.文章结尾的画线句子照应了开头,收束全文。

  C.本文极力描写阅览室管理员表情严肃、说话语调冰冷,主要是还原生活的真实,让读者读起来更真切。

  D.文题中的“花”,不单纯指自然界的花,也指美好的事物、温暖的情感。

  2.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文中的管理员是一个怎样的人。

  3.按要求回答问题。

  (1)请联系具体语境,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妙处。

  在一群光华灼灼的城里同学跟前,我觉得自己真是又渺小又丑陋。

  (2)分析文章第③段画线句子的作用。

  4.比较本文第⑦段画线句子和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它们在写法上的相同点和写作意图方面的不同点。

  [链接材料]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鲁迅《故乡》)

  六、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王维的两首诗,回答问题。

  [甲]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乙]观猎①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②。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注]①这是王维青年时期的诗作。②细柳营:汉代名将周亚夫屯军的地方。

  1.下面对两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全诗叙写了出使的路线、沿途看到的风光以及听到候骑报告的最新战况,内容与题目紧紧相扣。

  B.甲诗第二联描写塞上秋景,随风而去的枯蓬飘出塞外,南飞的大雁掠过北方少数民族居住地的上空,画面静谧而温馨。

  C.乙诗首句写在劲吹的寒风中,以兽角装饰的硬弓声响处,一支箭呼啸而出,有力地射向猎物。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渲染紧张的气氛,使人物射猎的雄姿和不凡的技艺跃然纸上。

  D.乙诗作者借首联的射猎场面,颔联的“疾”“轻”的细节,颈联的周亚夫之典(暗寓将军有周亚夫的名将风度),尾联的“射雕”之典(暗含称颂将军勇武过人的意思),给我们塑造了一个意气风发、气度不凡、骑技高超、武艺精湛的将军形象。

  2.请简要赏析乙诗颔联中“疾”“轻”二字的妙处。

  3.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七、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圯上敬履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

  [乙]原谷①谏父

  原谷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②之。谷年十有五,谏③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④,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⑤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注]①原谷:人名。②捐:抛弃。③谏:好言相劝。④舆:手推的小车。⑤凶:不吉利。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有一老父,衣褐

  (2)顾谓良曰

  (3)笑而去

  (4)谷年十有五

  (5)是负义也

  (6)乃载祖归养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良殊大惊,随目之。

  (2)岂有老而捐之者乎?

  3.甲文中,老父的怪异行为主要表现在哪里?乙文中,原谷父亲后悔的原因是什么?

  4.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八、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作答。

  “全球变暖”这一不争的事实,让节能减排成为全世界的焦点。一时间,“低碳生活”的理念备受关注。“低碳生活”倡导降低生活能耗,从而达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对普通居民来说,平时注意节电、节水、垃圾回收以及绿色出行,就是在积极践行“低碳生活”理念。

  (1)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做出恰当的修改。

  (2)根据文段,拟写一则公益广告,倡导低碳生活。(20字以内)

  九、命题作文

  请选择你熟悉的一种动植物,写一篇说明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不少于600字;③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答案

  一、综合性学习

  明;名;覆。

  二、句子默写

  1、家书抵万金。

  2、无可奈何花落去;小园香径独徘徊。

  3、猿鸣三声泪沾裳。

  4、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5、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三、选择题

  B、“以其境过清” 中的 “清” 是 “凄清” 的意思。

  四、名著阅读

  1、藤野先生。

  2、D。“智取生辰纲” 是《水浒传》中的故事,不是《西游记》中的。

  五、现代文阅读

  1、5G 的优点有:速度快;容量大;稳定性高,不会断掉;时延短。

  2、A。“目前”“约” 不能删掉,“目前” 限定了时间范围,“约” 表示大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愿全世界的花都好好地开》

  1、C。主要是为了与后文管理员的关心形成对比,突出管理员外表冷漠内心温暖的特点。

  2、管理员是一个外表严肃冷漠但内心温暖善良的人。他虽然表情严肃、语调冰冷,但在 “我” 沉迷读书忘记时间时会提醒 “我” 该走了,在 “我” 摸黑下楼时会提醒 “我” 慢点走,楼梯口黑,还送 “我” 一本《诗经译注》作为礼物,这些都体现了他的善良和温暖。

  3、(1)“光华灼灼” 写出了城里同学的富有、光彩照人,与 “我” 的贫穷、渺小、丑陋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 “我” 的自卑心理。

  (2)作用:描写了阅览室的环境,为下文 “我” 在阅览室读书的情节做铺垫;突出了阅览室的宁静和美好,烘托了 “我” 读书时的愉悦心情。

  4、写法上的相同点:都运用了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

  写作意图方面的不同点:本文画线句子通过描写窗外七里香的花香,烘托出 “我” 在得到管理员关心后的愉悦心情,表达了 “我” 对管理员的感激之情以及对美好人性的赞美;链接材料通过描写故乡的萧索景象,烘托出 “我” 回故乡时的悲凉心情,表达了 “我” 对故乡的失望以及对现实的不满。

  六、诗歌鉴赏

  1、B。甲诗第二联描写塞上秋景,随风而去的枯蓬飘出塞外,南飞的大雁掠过北方少数民族居住地的上空,画面并非静谧而温馨,而是给人一种凄凉孤独之感。

  2、“疾” 字写出了猎鹰发现猎物迅疾俯冲的敏捷,“轻” 字写出了将军纵马驰骋的轻快,生动地表现了将军的猎技高超和意气风发。

  3、甲诗通过描写奇特壮丽的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对守边将士爱国精神的赞美以及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乙诗通过描写将军打猎的场面,塑造了一位意气风发、骑技高超、武艺精湛的将军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将军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七、文言文阅读

  1、(1)穿着;(2)回头看;(3)离开;(4)通 “又”;(5)这;(6)于是。

  2、(1)张良非常吃惊,目送着他离去。

  (2)哪里有(因为)年老就抛弃他的呢?

  3、甲文中,老父的怪异行为主要表现在故意把鞋掉到桥下,让张良捡鞋并给他穿上。乙文中,原谷父亲后悔的原因是原谷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让他认识到自己抛弃老人的行为是错误的。

  4、甲文告诉我们要尊重长辈,虚心求教,懂得忍耐;乙文告诉我们要孝顺父母,不能忘恩负义。

  八、综合性学习

  1、“低碳生活” 倡导降低生活能耗,从而达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目的。

  2、低碳生活,让地球更美好。

  九、命题作文

  《仙人掌》

  在我家的阳台上,有一盆不起眼的仙人掌。它没有牡丹的娇艳,没有玫瑰的芬芳,也没有百合的纯洁,但它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仙人掌的形状很奇特,有的像手掌,有的像圆球,还有的像柱子。它的颜色是绿色的,上面布满了尖尖的刺,就像穿上了一件带刺的铠甲。这些刺是它的叶子,也是它保护自己的武器。

  仙人掌的生命力非常顽强。记得有一次,我不小心把仙人掌从阳台上碰掉了,它的根部摔断了。我心想:这下完了,仙人掌肯定活不成了。可是,让我意想不到的是,过了几天,我在阳台的角落里发现了它。它居然又长出了新的根,并且还长出了几个小小的仙人掌。我被它的顽强生命力所折服。

  仙人掌还有很多用途。它可以净化空气,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它还可以入药,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在沙漠中,仙人掌是人们的救命植物。它的肉质茎可以储存大量的水分,为人们提供生存的希望。

  我爱仙人掌,爱它的奇特形状,爱它的顽强生命力,爱它的多种用途。它虽然没有其他花卉那么美丽,但它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它是我心中的英雄,是我学习的榜样。我要像仙人掌一样,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要坚强勇敢地面对,永不放弃。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试卷及答案】相关文章: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02-16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试卷及答案06-08

初三第二单元语文测试卷(下册)06-18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07-16

八年级下册语文试卷及答案01-25

八年级语文下册试卷附答案01-21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试卷02-20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试卷01-22

高一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评试题及答案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