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高二数学必修的复习教案

时间:2017-10-26 编辑:海敏 手机版

  高二数学必修五复习教案

  1.正弦定理

  (1)形式一: =2R;

  形式二: ; ; ;(角到边的转换)

  形式三: , , ;(边到角的转换)

  形式四: ;(求三角形的面积)

  (2)解决以下两类问题: 1)、已知两角和任一边,求其他两边和一角;(唯一解)

  2)、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另一边的对角(从而进一步求出其他的边和角)。

  (3)若给出 那么解的个数为:若 ,则无解;若 ,则一解;

  若 ,则两解;

  2.余弦定理:txjy

  (1)形式一: , ,

  形式二: , , ,(角到边的转换)

  (2)解决以下两类问题: 1)、已知三边,求三个角;(唯一解)

  2)、已知两边和它们得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个角;(唯一解)

  【精典范例】

  【例1】根据下列条件判断三角形ABC的形状:

  (1)若a2tanB=b2tanA;

  (2)b2sin2C + c2sin2B=2bccosBcosC;

  解(1)由已知及正弦定理

  (2RsinA)2 = (2RsinB)2 2sinAcosA=2sinBcosB sin2A=sin2B

  2cos(A + B)sin(A ? B)=0

  ∴ A + B=90o 或 A ? B=0所以△ABC是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2)由正弦定理得

  sin2Bsin2C=sinBsinCcosBcosC ∵ sinBsinC≠0, ∴ sinBsinC=cosBcosC,

  即 cos(B + C)=0, ∴ B + C=90o, A=90o,故△ABC是直角三角形.

  【例2】3.△ABC中已知∠A=30°cosB=2sinB-

  ①求证:△ABC是等腰三角形

  ②设D是△ABC外接圆直径BE与AC的交点,且AB=2 求: 的值

  【例3】在Δ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 、b、c,且 .

  (Ⅰ)求 的值;

  (Ⅱ)若 ,求bc的最大值.

  【解】(Ⅰ) =

  又∵ ∴ 且仅当 b=c= 时,bc= ,故bc的最大值是 .

  【追踪训练】

  1、在△ABC中,a=10,B=60°,C=45°,则c等于 ( )

  A. B. C. D.

  2、在△ABC中,a= ,b= ,B=45°,则A等于()

  A.30° B.60° C.60°或120°D. 30°或150°

  3、在△ABC中,a=12,b=13,C=60°,此三角形的解的情况是( )

  A.无解B.一解C.二解D.不能确定

  4、在△ABC中,已知 ,则角A为()

  A. B. C. D. 或

  5、在△ABC中,若 ,则△ABC的形状是()

  A.等腰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等腰直角三角形D.等腰或直角三角形

  6、在△ABC中,已知 ,那么△ABC一定是 ()

  A.直角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C.等腰直角三角形D.正三角形

  7、在△ABC中,周长为7.5cm,且sinA:sinB:sinC=4:5:6,下列结论:

  其中成立的个数是 ( )

  A.0个B.1个C.2个D.3个

  8、在△ABC中, , ,∠A=30°,则△ABC面积为 ( )

  A. B. C. 或 D. 或

  9、已知△ABC的面积为 ,且 ,则∠A等于 ( )

  A.30°B.30°或150°C.60°D.60°或120°

  10、已知△ABC的三边长 ,则△ABC的面积为 ( )

  A. B. C. D.

  11、在△ABC中,若 ,则△ABC是( )

  A.有一内角为30°的直角三角形 B.等腰直角三角形

  C.有一内角为30°的等腰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

  §2.数列

  1、数列

  [数列的通项公式] [数列的前n项和]

  2、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的概念]

  [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

  [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

  1.定义法:若 2.等差中项:若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如果等差数列 的首项是 ,公差是 ,则等差数列的通项为 。

  [说明]该公式整理后是关于n的一次函数。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1. 2.

  [说明]对于公式2整理后是关于n的没有常数项的二次函数。

  [等差中项]如果 , , 成等差数列,那么 叫做 与 的等差中项。即: 或

  [等差数列的性质]

  1.等差数列任意两项间的关系:如果 是等差数列的第 项, 是等差数列的第 项,且 ,公差为 ,则有

  2.对于等差数列 ,若 ,则 。

  3.若数列 是等差数列, 是其前n项的和, ,那么 , , 成等差数列。

  3、等比数列

  [等比数列的概念][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q表示( )。

  [等比中项]如果是的等比中项,那么 ,即 。

  [等比数列的判定方法]1定义法:若 2.等比中项法:若 ,

  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的首项是 ,公比是 ,则等比数列的通项为 。

  3[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等比数列的性质]

  1.等比数列任意两项间的关系:如果 是等比数列的第 项, 是等差数列的第 项,且 ,公比为 ,则有

  3.对于等比数列 ,若 ,则

  4.若数列 是等比数列, 是其前n项的和, ,那么 , , 成等比数列。

  4、数列前n项和

  (1)重要公式: ; ;

  (2)等差数列中,

  (3)等比数列中, (4)裂项求和: ;

  【追踪训练】

  2、已知 为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 ,则 .

  3.已知 个数成等差数列,它们的和为 ,平方和为 ,求这 个数.

  4、已知 为等差数列, ,则

  5、已知 为等比数列, ,则

  6、已知 为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 ,求 .

  7、已知下列数列 的前 项和 ,分别求它们的通项公式 .⑴ ; ⑵ .

  8、数列 中, ,求 ,并归纳出 .

  9、数列 中, .

  ⑴ 是数列中的第几项? ⑵ 为何值时, 有最小值?并求最小值.

  §3.不等式

  一、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对称性: (2)传递性:

  (2)同加性:若 (3)同乘性:若 若

  如何比较两个实数(代数式)的大小——作差法,其具体解题步骤可归纳为:

  第一步:作差并化简,其目标应是n个因式之积或完全平方式或常数的形式;

  第二步:判断差值与零的大小关系,必要时须进行讨论;第三步:得出结论

  二、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

  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步骤:(用具体不等式比较好理解)

  ① 将二次项系数化为“+”:A= >0(或<0)(a>0)

  ② 计算判别式 ,分析不等式的解的情况:

  ?. >0时,求根 < ,

  ?. =0时,求根 = = ,

  ?.<0时,方程无解,

  ③ 写出解集.

  设相应的一元二次方程 的两根为 , ,则不等式的解的各种情况如下表:

  二次函数

  ( )的图象

  一元二次方程

  有两相异实根

  有两相等实根

  无实根

  R

  1、已知二次不等式 的解集为 ,求关于 的不等式 的解集.

  2、若关于 的不等式 的解集为空集,求 的取值范围.

  追踪训练

  1、设 ,且 ,求 的取值范围.

  2、已知二次不等式 的解集为 ,求关于 的不等式 的解集.

  3、若关于 的不等式 的解集为空集,求 的取值范围.

  三、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

  四、简单的线性规划

  典型例题:求z=3x+5y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使式中的x、y满足约束条件

  解: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

  从图示可知,直线3x+5y=t在经过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公共区域内的点时,以经过点(-2,-1)的直线所对应的t最小,以经过点( )的直线所对应的t最大.

  所以zmin=3×(-2)+5×(-1)=-11.

  zmax=3× +5× =14

  五、基本不等式

  1.重要不等式:

  如果

  2.基本不等式:如果a,b是正数,那么

  ??我们称 的算术平均数,称 的几何平均数?

  (注意: 成立的条件是不同的:前者只要求a,b都是实数,而后者要求a,b都是正数。)

  不等式应用:

  (1).两个正数的和为定值时,它们的积有最大值,即若a,b∈R+,且a+b=M,M为定值,则ab≤ ,等号当且仅当a=b时成立.(简记为:和为定值积最大)

  (2).两个正数的积为定值时,它们的和有最小值,即若a,b∈R+,且ab=P,P为定值,则a+b≥2 ,等号当且仅当a=b时成立.(简记为:积为定值和最小)

  典型例题:例1(1) 若x>0,求 的最小值;(2)若x<0,求 的最大值.

  [点拨]本题(1)x>0和 =36两个前提条件;(2)中x<0,可以用-x>0来转化.

  解1) 因为 x>0 由基本不等式得

  ,当且仅当 即x= 时,

  有最小值为12.

  (2)因为 x<0, -x="">0, 由基本不等式得:

  所以 .

  当且仅当 即x=- 时, 取得最大-12.

  例2将一块边长为 的正方形铁皮,剪去四个角(四个全等的正方形),作成一个无盖的铁盒,要使其容积最大,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为多少?最大容积是多少?

  解:设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为 则其容积为

  当且仅当 即 时取“=”

  即当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为 时,铁盒的容积为

  【追踪训练】

  3、已知函数 ,满足 , ,那么

  的取值范围是 .

  4、解不等式:(1) ;(2)

  6、 画出不等式组 表示的平面区域。7、已知x、y满足不等式 ,求z=3x+y的最小值。

  (利用基本不等式证明不等式 ) 求证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若x>0,y>0,且 ,求xy的最小值

  函数的图象

  泗县三中教案、学案: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2

  年级高一学科数学课题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2

  授课时间撰写人

  学习重点 掌握、运用性质.

  学习难点理解性质.

  学 习 目 标

  掌握用“五点法”画函数y=Asin(ωx+φ)的简图,掌握它们与y=sinx的转换关系. 熟练运用函数的有关性质.

  教 学 过 程

  一 自 主 学 习

  1. 作出y= sin( - )、y=2sin(2x+ )的图象.

  (作法:五点法. 关键:如何取五点?)

  2. 讨论上述两个函数如何由y=sinx变换得到?如何变换得到y=sinx?

  1. 教学y=Asin(ωx+φ)的性质:

  ① 定义:函数y=Asin(ωx+φ)中 (A>0,ω>0),A叫振幅,T= 叫周期,f= = 叫频率,ωx+φ叫相位,φ叫初相.

  ② 讨论复习题中两个函数的周期、最大(小)值及x为何值、单调性、频率、相位、初相.

  ③ 练习:指出y=sinx通过怎样的变换得到y=2sin(2x- )+1的图象?

  二 师 生 互动

  例1已知函数y=3cos( + ).

  ① 定义域为 ,值域为 ,周期为 ,

  ② 当x= 时,y有最小值,y = .

  当x= 时,y有最大值,y = .

  ③ 当x∈ 时,y单调递增,当x∈ 时,y单调递减.

  ④ 讨论:如何由五点法作简图?

  ⑤ 讨论:如何y=cosx变换得到?如何变换得到y=cosx?

  2.正弦函数 的定义域为R,周期为 ,初相为 ,值域为 则其函数式的最简形式为 ( )

  三 巩 固 练 习

  1.作y=2sin( + )、y= sin(2x- )的图象求单调区间

  2用“五点法”作出函数 的图象,并 指出它的周期、频率、相位、初相、最值及单调区间.

  四 课 后 反 思

  五 课 后 巩 固 练 习

  1、函数 的图象可以由函数 的图象经过下列哪种变换得到 ( )

  A.向右平移 个单位B.向右平移 个单位

  C.向左平移 个单位D.向左平移 个单位

  2、在 上既是增函数,又是奇函数的是 ( )

  3、函数 的图象的一条对称轴方程是 ( )

  高二数学组合合学案

  §1.3 组合(1)

  一、知识要点

  1.什么叫做组合? ;

  排列与组合有什么区别? .

  2.组合数的含义是什么? ;

  与 有什么联系? .

  3. .

  二、典型例题

  例1.写出从 这三个元素中,每次取出两个元素的所有组合.

  例2.计算:

  例3.用组合数公式证明:⑴ ;⑵ .

  三、巩固练习

  1.下面几个问题中哪些是组合问题?

  ⑴由1,2,3,4构成的二元素集合;⑵5个队进行单循环比赛的分组情况;

  ⑶由1,2,3组成两位数的方法;⑷由1,2,3组成无重复数字的两位数.

  2.填空(用组合数或排列数等填空,不必计算):

  ⑴要在5人中确定2人去参加某个会议,不同的方法共有 种;

  ⑵要从5不同的礼物中选出3分送给3位同学,每人1,不同的方法共有 种;

  ⑶集合A有m个元素,集合B有n个元素,从两个集合中各取一个元素,不同的方法共有 种;

  ⑷平面上有10个点,任意3点不共线,以这10个点中的任意3个点为顶点的三角形共有 个.

  3.计算或化简:

  四、堂小结

  五、后反思

  六、后作业

  1.从4台甲型和5台乙型电视机中任意取出3台,其中至少要有甲型与乙型电视机各1台,则不同的取法共有 种.

  2.从1,2,3,4,…,10,11的共11个数中,取出5个数,使得5个数的和为奇数,则一共有 种不同的取法.

  3.有a,b,c,d四种不同的种子,选出3种种在3块不同的土地上,其中a必须种植,则不同的种植方案有 种.

  4.圆上有10个点,问:

  ⑴以这些点为端点,一共可画多少条弦?⑵以这些点为顶点,一共可画多少个三角形?

  5.⑴空间有8个点,其中任何4点不共面,过每3个点作一个平面,一共可以作多少个平面?

  ⑵空间有10个点,其中任何4点不共面,以每4个点为顶点作一个四面体,一共可以作多少个四面体?

  6.某人打算选购8种股票和4种债券,经纪人向他推荐了12种股票和7种债券,问:此人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7.证明:⑴ ;⑵ .

  随机数的产生

  课型: 新授课 使用日期:3月

  一、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随机数的概念,掌握用计算器或计算机产生随机数求随机数的方法;(2)能用模拟的方法估计概率。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具体的概率问题的探究,感知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模拟试验,感知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方法,自觉养成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模拟方法的设计体验数学的重要性和信息技术在数学中的应用;通过动手模拟,动脑思考,体会做数学的乐趣;通过合作试验,培养合作与交流的团队精神。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随机数的产生;

  难点:利用随机试验求概率.

  三、过程

  (一)、知识链接:

  历史上求掷一次硬币出现正面的概率时,需要重复掷硬币,这样不断地重复试验花费的时间太多,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代替试验呢?

  我们可以用随机模拟试验,代替大量的重复试验,节省时间.

  本节主要介绍随机数的产生,目的是利用随机模拟试验代替复杂的动手试验,以便求得随机事件的频率、概率.

  (二)、产生随机数的方法:

  1.由试验(如摸球或抽签)产生随机数

  例:产生1—25之间的随机整数.

  (1)将25个大小形状相同的小球分别标1,2, …, 24, 25,放入一个袋中,充分搅拌

  (2)从中摸出一个球,这个球上的数就是随机数

  2.由计算器或计算机产生随机数

  由于计算器或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是根据确定的算法产生的,具有周期性(周期很长),具有类似随机数的性质,但并不是真正的随机数,而叫伪随机数

  由计算器或计算机模拟试验的方法为随机模拟方法或蒙特卡罗方法。

  (三)、利用计算器怎样产生随机数呢?

  例1: 产生1到25之间的取整数值的随机数.

  解: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步:MODE—→MODE—→MODE—→1—→0—→

  第二步:25—→SHIFT—→RAN#—→+—→0.5—→=

  第三步:以后每次按“=”都会产生一个1到25的取整数值的随机数.

  工作原理:第一步中连续按MODE键三次,再按1是使计算器进入确定小数位数模式,“0”表示小数位数为0,即显示的计算结果是进行四舍五入后的整数;

  第二步是把计算器中产生的0.000~0.999之间的一个随机数扩大25倍,使之产生0.000—24.975之间的随机数,加上“+0.5”后就得到0.5~25.475之间的随机数;再由第一步所进行的四舍五入取整,就可随机得到1到25之间的随机整数。

  小结:

  利用伸缩、平移变换可产生任意区间内的整数值随机数

  即要产生[M,N]的随机整数,操作如下:

  第一步:ON → MODE→MODE→MODE→1→0 →

  第二步:N-M+1→SHIFT→RAN#→+→M-0.5 →=

  第三步:以后每次按“=”都会产生一个M到N的取整数值的随机数.

  温馨提示:

  (1)第一步,第二步的操作顺序可以互换;

  (2)如果已进行了一次随机整数的产生,再做类似的操作,第一步可省略;

  (3)将计算器的数位复原MODE → MODE → MODE → 3 → 1

  练习:设计用计算器模拟掷硬币的实验20次,统计出现正面的频数和频率

  解:(1)规定0表示反面朝上,1表示正面朝上

  (2)用计算器产生随机数0,1,操作过程如下:

  MODE→MODE→MODE→1→0 → SHIFT → RAN#=

  (3)以后每次按“=”直到产生20随机数,并统计 出1的个数n

  (4)频率f=n/20

  用这个频率估计出来的概率精确度如何?误差大吗?

  (四)、用计算机怎样产生随机数呢?

  每个具有统计功能的软件都有随机函数.以Excel软件为例,打开Excel软件,执行下面的步骤:

  (1)在表格中选择一格如A1,在菜单下的“=”后键入“=RANDBETWEEN(0,1)”,按Enter键就会产生0或1.

  (2)选定A1这个格,按Ctrl+C复制这个格,然后选定A2~A1000要粘贴的格,按“Ctrl+V”键.

  (3)选定C1格,在菜单下“=”后键入“=FREQUENCY(A1:A1000,0.5)”,按Enter键.

  (4)选定D1这个格,在菜单下的“=”后键入“1-C1/1000”,按Enter键.

  同时还可以画频率折线图,它更直观地告诉我们:频率在概率附近波动.

  【例2】天气预报说,在今后的三天中,每一天下雨的概率均为40%.这三天中恰有两天下雨的概率大概是多少?

  分析:试验的可能结果有哪些?

  用“下”和“不”分别代表某天“下雨”和“不下雨”,试验的结果有

  (下,下,下)、(下,下,不)、(下,不,下)、(不,下,下)、

  (不,不,下)、(不,下,不)、(下,不,不)、(不,不,不)

  共计8个可能结果,它们显然不是等可能的,不能用古典概型公式,只好采取随机模拟的方法求频率,近似看作概率.

  解:(1)设计概率模型

  利用计算机(计算器)产生0~9之间的(整数值)随机数,约定用0、1、2、3表示下雨,4、5、6、7、8、9表示不下雨以体现下雨的概率是40%。模拟三天的下雨情况:连续产生三个随机数为一组,作为三天的模拟结果.

  (2)进行模拟试验

  例如产生30组随机数,这就相当于做了30次试验.

  (3)统计试验结果

  在这组数中,如恰有两个数在0,1,2,3中,则表示三天中恰有两天下雨,统计出这样的试验次数,则30次统计试验中恰有两天下雨的频率f=n/30.

  小结:

  (1)随机模拟的方法得到的仅是30次试验中恰有2天下雨的频率或概率的近似值,而不是概率.在学过二项分布后,可以计算得到三天中恰有两天下雨的概率0.288.

  (2)对于满足“有限性”但不满足“等可能性”的概率问题我们可采取随机模拟方法.

  (3)随机函数RANDBETWEEN(a,b)产生从整数a到整数b的取整数值的随机数.

  练习:

  1.试设计一个用计算器或计算机模拟掷骰子的实验,估计出现一点的概率.

  解析:

  (1).规定1表示出现1点,2表示出现2点,...,6表示出现6点

  (2).用计算器或计算机产生N个1至6之间的随机数

  (3).统计数字1的个数n,算出概率的近似值n/N

  2.从1,2,3,4中任取两个数,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则这个两位数大于21的概率是______。

  3.从1,2,3,4,5这5个数中任取两个,则这两个数正好相差1的概率是________。

  4.袋中放有6个白球、4个黑球,试求出:

  (1)“现从中取出3个球”的所有结果;

  (2)“2个白球、1个黑球”的所有结果.

  3.甲、乙两人下棋,甲获胜的概率为40%,甲不输的概率为90%,则甲、乙两人下成和棋的概率为 ( )

  A. 60% B. 30% C. 10% D. 50%

  4.根据多年气象统计资料,某地6月1日下雨的概率为0.45,阴天的概率为0.20,则该日晴天的概率为 ( )

  A. 0.65 B. 0.55 C. 0.35 D. 0.75

  5.某射手射击一次,命中的环数可能为0,1,2,…10共11种,设事件A:“命中环数大于8”,事件B:“命中环数大于5”,事件C:“命中环数小于4”,事件D:“命中环数小于6”,由事件A、B、C、D中,互斥事件有 ( )

  A. 1对 B. 2对 C. 3对 D.4对

  6.产品中有正品4件,次品3件,从中任取2件,其中事件:①恰有一件次品和恰有2件次品;②至少有1件次品和全都是次品;③至少有1件正品和至少有一件次品;④至少有1件次品和全是正品.4组中互斥事件的组数是 ( )

  A. 1组 B. 2组 C. 3组 D. 4组

  (五)、课堂小结:

  随机数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安排和模拟一些试验,这样可以代替我们自己做大量重复试验。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要熟练掌握随机数产生的方法以及随机模拟试验的步骤:(1)设计概率模型(2)进行模拟试验(3)统计试验结果

  椭圆的标准方程

  椭圆的标准方程(—)

  目标:

  1、通过本节课课前及课堂上的探索研究过程,使学生理解椭圆的定义,掌握椭圆的标准方程;

  2、复习和巩固求轨迹方程的基本方法.

  3、能够理解椭圆轨迹和方程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提高学生解析能力;

  重点:

  1、椭圆的定义和椭圆的标准方程及其求法,

  2、椭圆曲线和方程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

  1、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求椭圆标准方程.

  2、利用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研究曲线.

  教学方式:体验式

  教学手段:多媒体演示.

  学生特点: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中实验班学生,数学基础较好.

  教学过程:

  1、给出椭圆定义

  由学生根据课前的预习叙述椭圆的定义:

  1)椭圆的定义:

  平面内与两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 )的点的轨迹(或集合)叫做椭圆.F1, F2叫做椭圆的焦点; 叫做椭圆的焦距.

  2)展示学生通过预习椭圆知识,结合椭圆的知识所作的“图形”,并介绍椭圆的做法,帮助同学了解椭圆的定义,同时引出椭圆标准方程

  2、推导椭圆标准方程

  推导方程:(以下方程推导过程由学生完成)

  ①建系:以 和 所在直线为 轴,线段 的中点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

  ②设点:设 是椭圆上任意一点,设 ,则 , ;

  ③列式:由 得 ;

  ④化简:移项平方后得 ,

  整理得, ,

  两边平方后整理得,

  由椭圆的定义知, ,即 ,∴ ,令 ,其中 ,代入上式,得 ,两边除以 ,得: ( ))

  3.进一步认识椭圆标准方程

  (掌握椭圆的标准方程,以及两种标准方程的区分)

  (1)方程 ( )叫做椭圆的标准方程.它表示焦点在 轴上,焦点坐标为 , ,其中 .

  (2)方程方程 ( )也是椭圆的标准方程.它表示焦点在 轴上,焦点坐标为 , ,其中 .

  4.通过例题巩固椭圆的标准方程.

  例1 求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1) 两个焦点的坐标分别是(-3,0),(3,0),椭圆上任意一点与两焦点的距离的和等于8;

  (2) 两个焦点的坐标分别是(0,-4),(0,4),并且椭圆经过点 .

  5.再次展示学生所作椭圆,让学生利用椭圆方程和椭圆定义来判断所作的“椭圆”,并说明判断的依据,进一步椭圆定义和椭圆的标准方程.

  6.小结:

  这节课我们围绕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研究了椭圆这几个方面的问题:

  (1)椭圆的定义;

  (2)椭圆的标准方程推导;

  (3)利用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研究曲线;

  7.作业:

  引导公式

  泗县三中教案、学案:引导公式2

  年级高一学科数学题引导公式2

  授时间撰写人时间

  学习重点掌握 角的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及其探求思路

  学习难点 角的正弦、余弦诱导公式的推导.

  学 习 目 标

  1. 掌握 -α、 +α两组诱导公式;

  2. 能熟练运用六组诱导公式进行求值、化简、证明..

  教 学 过 程

  一 自 主 学 习

  复习1:写出关于2kπ+α、π+α、-α、π-α的四组诱导公式.

  复习2:推导2π-α的诱导公式.

  问题:① -α的终边与α的终边有何关系? 关于直线 对称

  ② 根据终边的对称关系,你可得到关于 -α的诱导公式吗?

  新知:诱导公式(五).

  六组诱导公式的记忆.

  六组诱导公式都可统一为“ ”的形式,记忆的口诀为“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符号看象限是把α看成锐角时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 典型例题

  二 师 生 互动

  例1 求证:(1) ;

  (2) .

  变式:(1) ;

  (2) .

  小结:体会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例2 已知 ,计算:

  (1) ; (2) .

  化简:

  (1) ;

  三 巩 固 练 习

  1. 若 ,则 =( ).

  A. B. C. D.

  2. 若 ,则 ( ).

  A. B. C. D.

  3. 化简 =( ).

  A. B.

  C. B.

  4. = .

  5. 若 ,则 .

  四 后 反 思

  五 后 巩 固 练 习

  1. 化简: (k∈Z).

  2. 已知 ,求 的值.

  三角函数的概念学案

  学案41 三角函数的概念、弧度制

  一、前准备:

  【自主梳理】

  1.任意角

  (1)角的概念的推广:

  (2)终边相同的角:

  2.弧度制: ,

  弧度与角度的换算: , , .

  3.弧长公式: , 扇形的面积公式: .

  4.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

  (2)三角函数在各象限内符号口诀是 .

  5.三角函数线

  【自我检测】

  1. 度.

  2. 是第 象限角.

  3.在 上与 终边相同的角是 .

  4.角 的终边过点 ,则 .

  5.已知扇形的周长是6 ,面积是2 ,则扇形的圆心角的弧度数是 .

  6.若 且 则角 是第 象限角.

  二、堂活动:

  【例1】填空题:

  (1)若 则 为第 象限角.

  (2)已知 是第三象限角,则 是第 象限角.

  (3)角 的终边与单位圆(圆心在原点,半径为 的圆)交于第二象限的点 ,则 .

  (4)函数 的值域为_____ _________.

  【例2】(1)已知角 的终边经过点 且 ,求 的值;

  (2) 为第二象限角, 为其终边上一点,且 求 的值.

  【例3】已知一扇形的中心角是 ,所在圆的半径是 .

  (1)若 求扇形的弧长及该弧所在的弓形面积;

  (2)若扇形的周长是一定值 ,当 为多少弧度时,该扇形有最大面积.

  堂小结

  三、后作业

  1.角 是第四象限角,则 是第 象限角.

  2.若 ,则角 的终边在第 象限.

  3.已知角 的终边上一点 ,则 .

  4.已知圆 的周长为 , 是圆上两点,弧 长为 ,则 弧度.

  5.若角 的终边上有一点 则 的值为 .

  6.已知点 落在角 的终边上,且 ,则 的值为 .

  7.有下列各式:① ② ③ ④ ,其中为负值的序号为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以 轴为始边作锐角 ,它们的终边分别与单位圆相交于 两点,已知 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 ,则 .

  9.若一扇形的周长为 ,则当扇形的圆心角 等于多少弧度时,这个扇形的面积最大?最大值是多少?

  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

  四、纠错分析

  错题卡题 号错 题 原 因 分 析

  学案41 三角函数的概念、弧度制参考答案

  一、前准备:

  【自主梳理】

  1.略

  2.用弧度作为角的单位度量角的单位制

  3.

  4.(1) (2) 一全正,二正弦,三正切,四余弦

  【自我检测】

  1.75 2. 一 3. 4. 5.1或4 6.三

  二、堂活动:

  【例1】(1)一或三 (2)二或四 (3) (4)

  【例2】解:(1)由题意, 且 ∴ ;

  (2)由题意, 且 ∴

  【例3】解:(1)∵ ∴扇形的弧长 ,∴ ,

  (2)∵ ,∴ ,

  ∴ 当 即 时,扇形有最大面积 .

  三、后作业

  1.三 2.一 3. 4. 5. 6. 7.②③④ 8.

  9. 解:设扇形弧长为 ,所在圆的半径是

  由题意: ∴ ,

  ∴ 当 即 时,扇形有最大面积 .

  10. 解:①若角 终边在第一象限,则

  ②若角 终边在第三象限,则 .

[高二数学必修的复习教案]相关文章:

1.高二数学必修一(第一单元)教案

2.高二数学教案

3.高二数学下学期教案

4.高二数学《数的单调性》教案

5.高二数学教案不等式

6.高二数学《数列通项》教案设计

7.高二数学教案函数的极值与最值教案

8.语文版高二必修《论民本》教案

9.语文版高二必修《论修身》教案

10.语文版高二必修古瓷器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