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中国神仙为何爱下围棋

时间:2021-03-28 17:43:12 国学常识 我要投稿

中国神仙为何爱下围棋

  闲看数招烂樵柯,涧草山花一刹那。

  五百年来棋一局,仙家岁月也无多。

  南朝《述异记》有载,晋樵夫王质,入石室山,观二童子下棋,不觉斧烂柯矣。这个烂柯的故事,是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棋事,古人有很多关于烂柯的诗句,传颂着其中的围棋精神。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其中包涵着中国文化内涵与围棋文化内涵相通的地方。

  围棋的文化内涵

  围棋在东晋被称为坐隐、手谈,道出了围棋所蕴涵的文化内涵;至北宋,又有徽宗所言忘忧清乐在枰棋,围棋又称忘忧;烂柯传说流传,围棋又有烂柯之名。看看烂柯的故事,从中可以细品出坐隐、手谈、忘忧、烂柯。这四个词,正是围棋文化和中国文化精神暗合的地方。二童子本为仙人,而中国的隐士高人常常被以仙人来看待,那些人总是有限些仙味道的,对局间,只有棋局凸现,而无人事纠纷,是故坐隐。童子坐弈不语,全凭棋局中黑白相交,是谓手谈。世间苦乐全在棋局之外,童子不晓,王质不觉,所以忘忧。一局未竞,世易时移,斧烂柯矣,世间千回百转,竟然不如一局棋的时间长,故言烂柯。

  坐隐与道家风范

  比如围棋被称之为坐隐,正是道家所崇尚隐者风范。道家的代表人物杨朱,逃离人世,遁迹山林,正是一位隐者,老庄的行为,也和隐者相去不远。道家道可道,非常道的精神,实际上就是道不可道,只可暗示。 庄子曾说,道不可闻,闻非闻也;道不可见,见非见也;道不可言,言非言也。不闻之闻,不见之见,不言之言,这就是道家哲学的表现方式,他们不给你精密的论证,严谨的推理,只给你比喻、隐语,让你自己去悟。就像陶渊明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就是魏晋的名士风度,不言自言。

  悟道、品世

  阮籍是玄学的代表人物,《晋书阮籍传》有载,籍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与决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 吐血数升。围棋,在魏晋名士的心目中,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游戏了,而是一种哲学活动,悟道活动,对弈折射出他们的生命哲学,也表现着他们形而上学的苦涩悲凉的思索。围棋黑白二子象征日月阴阳昼夜;圆形棋子象征天象苍穹,棋盘四角可比地象四方;棋局搏杀,沧海桑田;棋盘胜负,世事纷争;诸如此类种种,皆可拟世事,让人自己去悟道,去品世。

  棋枰之上有仙机

  道教要讲修道成仙,围棋也成为仙家之物,棋枰之上充满仙机,围棋和神仙的`关系密切。围棋的传说中便有许多仙人棋手的故事,比如前面说的烂柯,还有唐朝王积薪蜀中遇神仙婆媳,八仙之中的何仙姑、吕洞宾就擅棋,武当张真人和骊山老母的棋事等等。而这一切,正是和道教的影响密不可分。不仅仅神仙擅棋,道士们修道,也要借助围棋,传说全真教的马钰就是从棋枰对局中悟出了抱守持一的仙道修真要旨。

  围棋有道理

  应该说围棋文化所表现的精神内涵,主要是道家精神,其间有和禅理相通的地方,这就是与中国文化暗合的地方,但是也不能就如此定论,因为对弈时中所表现出来的杀伐阵阵,起起伏伏,是不能忽略的。围棋中也包含着做人的道理,《棋经》有言,持重而廉者多得,轻易而贪者多丧,不争而自保者多胜,务杀而不顾者多败。这哪里是在下棋,分明是教做人。

  人生如棋,有进有退;棋如人生,胜负寻常。闲敲棋子中,一局千载。

【中国神仙为何爱下围棋】相关文章:

我爱下围棋02-13

我爱下围棋02-13

我爱下围棋小学作文01-07

他为何感动了中国?04-02

他为何感动了中国?04-02

为何只有中国有科举12-24

爱为何如此脆弱01-16

为何古人独爱水01-28

下围棋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