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石渠农信团队先进事迹材料

时间:2021-08-15 14:50:36 文秘知识 我要投稿

石渠农信团队先进事迹材料

  最高海拔,虫癌肆虐,他们屹立冰雪,坚守高原,沐雨栉风,在生命禁区用脚步丈量土地。yuwenmi小编整理了石渠农信团队先进事迹材料,欢迎欣赏与借鉴。

 石渠农信团队先进事迹材料

  石渠农信团队先进事迹材料【篇一】

  石渠是四川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生存环境最艰苦的地方。石渠信用社现有员工21人,平均年龄不到28岁。一直以来,他们强忍离乡之苦、分别之痛,克服了高寒缺氧的生理畏惧和疾病传播的心理恐惧,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当,忠实践行着农信人服务藏区牧民、服务县域经济的誓言,在恶劣环境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存贷款居甘孜州信用社前列,并先后获得甘孜州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四川省农村信用社人均创利十强、经营目标考核特等奖、信息科技工作先进单位一等奖、“最美农信人”等殊荣。

  学习石渠精神 争当农信标兵

  宣讲会现场,参会人员还通过《扎溪卡的春天》纪录片、现场访谈和图片展览了解石渠信用社扎根雪域高原,服务藏区群众的先进事迹,深受鼓舞。

  “我们感动于石渠农信人的坚守和奉献,更被他们投身偏远地区农信事业的乐观积极态度所激励。”参加了宣讲会的雅安农信员工写下这样的心得体会:“这些事迹看似普通但极不平凡,普通是因为这与雅安农信员工的工作轨迹相似,不平凡是由于这种相似的轨迹是在海拔4000多米高的‘生命禁区’书写,石渠信用社的干部员工要对抗高原病痛,承受着与家人长期分离的孤寂,面对一年中有九个月冰天雪地的工作条件,在康巴之巅峰谱写了一曲曲普惠金融赞歌。”

  “在甘孜工作的这一年多时间里,我三进石渠,亲身体会了生命禁区的艰辛;平时我也通过一些其他方式了解到他们的业务经营和员工生活,他们不仅生活顽强,而且业绩全州第一,他们是甘孜农信的杰出代表,更是四川农信的骄傲,我由衷的向他们致敬。”雅安办事处、雅安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赵军曾担任甘孜州联社董事长,他要求我市农信干部员工深入学习石渠农信人“缺氧不缺理想、艰苦不丧斗志、平凡但有作为”的精神,保持定力、抓住机遇,奋力推进雅安农信在新常态下的新发展;将石渠信用社的先进事迹和“芦山精神”结合起来,有效转化,再次创造“雅安模式”的新辉煌;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弘扬四川农信精神,助推贫困群众尽早脱贫,为争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共铸中国梦雅安农信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石渠农信团队先进事迹材料【篇二】

  甘孜州石渠县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县城海拔4250米。这里严重缺氧,空气中的含氧量不到内地的一半,即便是空手走路,也相当于在内地负重20公斤;这里气候寒冷,常年平均气温零下1.6度左右,最低气温曾达到零下45度;这里缺树木,缺煤炭,取暖主要靠烧牛粪;这里不产蔬菜,由于山高路远,贩运进来的新鲜蔬菜既贵又少,许多人都把新鲜蔬菜当成馈赠的礼品;这里缺电,经常看不到电视,还要承受精神生活的贫乏、单调和寂寞。很多时候,做梦都在大口地吸氧,在吃一大盘新鲜蔬菜,在看一场精彩的电视节目。这些普普通通的生活,都成了一种奢望,这就是邓波初来这里最深切感受。石渠一个被称为“生命禁区”的地方。

  1992年7月,刚满20岁的邓波从省税校毕业,分配到石渠县。本来,他是带着对草原的向往、税收工作的热情和当个好“税官”的梦想从南充(微博)蓬安来到石渠的,但美好的愿望和残酷的现实形成了鲜明对照。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他动摇过、伤心过、也哭过,甚至想一走了之。特别是刚到石渠那段时间,头昏、脑胀、耳鸣、心慌,整夜整夜都无法入睡。同学们来信中描述的城市生活也撞击着他的内心,不知有过多少次地自问难道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要奉献在这遥远的冰天雪地吗?

  就在他人生中最艰难的那段日子里,全局的藏汉同志给予了他家庭般的温暖。局里没有食堂,邓波又是单身,鉴于这样的情况,从局长薛洛开始,局里的每个同事带着他去自己家里吃饭,他们给他端出最好的饭菜。晚上,每当他寝室亮灯的时候,大家都主动地来陪他,或者请到他们家里拉家常。下乡的时候,领导和藏族干部宁可自己少吃一口,也要让他吃饱、吃好;宁愿自己裹着藏装席地而眠,也要把床铺留给他。在这最寒冷的地方,邓波平生第一次感受到了普通人之间从未有过的无私和温暖。

  就在徘徊不定的时候,工作上的崭露头角增添了他的信心。邓波虽然只是个中专生,但大家都认为他是“科班”出身,非常看重。上班没几天,就接到了一项检查任务,而且很快就查出了近两年偷漏税3万多元的一家企业。第二年底推行税制改革,许多人弄不懂,他通过短期培训和自学之后,就连续半个多月给大家讲解新税制。1995年局里分来了第一台计算机,他被“赶着鸭子上架”,捣鼓了10多天,总算弄懂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然后又手把手的教会了大家。其实,他们哪里知道,邓波在学校里只上过两节计算机课。在业余时间,连一些干部的子女都找到他辅导、补课。在大家赞许和信任的目光中,在工作取得的成绩时,邓波感到从未有过的成就感。在那一刻,他意识到:“石渠需要我”。

  想到同事们的关爱,想到工作的'需要,想到自己有用武之地,也想到许许多多从内地支边援藏的前辈和长眠在石渠的100多位烈士,邓波的勇气和信心由然而生,“他们能在这里生存,工作,我为什么不能?”

  从那时起,他就开始学喝酥油茶、吃糌粑、啃生牛肉;学着用牛粪生火、取暖、做饭;学着像高原牦牛那样顽强而执着的生存。心想,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石渠虽然缺氧,但人不可以缺志。于是定决心在石渠、在高原、在这生命禁区里扎下根来!

  1996年6月25日,那是一个令邓波终身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那天起,他更加坚定了信心和决心:一定不辜负领导的信任,一定不辜负同志们的希望,把自己的青春、智慧奉献给石渠这一片热土,奉献给高原的税收事业。

  收税难,在高原收税更难。征税的方式主要是县城集中缴纳和乡镇巡回征收。全县几百个纳税户分散在23个乡镇里,最近的离县城70多公里,最远的达300多公里,中间还要翻越几座海拔5000多米的雪山。一年巡回征收两次,时间一个月左右,行程1500公里左右,多数乡镇没有旅馆、餐店,每次巡回征收,税官们都自带帐篷和锅碗、柴米,出发前,全局留下的同志都要自发地送行,感觉就像是一次远征。

  高原的天,孩儿的脸。一会儿阳光普照,一会儿大雨滂沱。由于道路都是泥石路面,经常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如果遇到泥石流和塌方,要么十分危险,要么卡在中间,进退两难。渴了,喝一口雪水;饿了,捡些牛粪和柴草烧水泡面,或者吃几口糌耙。2004年11月的一天,邓波和四位同事乘坐的汽车抛锚了,四周荒无人烟,风雪弥漫,他们只好躲在车里,靠嚼冰雪吃糌粑充饥,靠唱歌讲笑话壮胆。嗓子唱哑了,故事讲完了,还是不见一个人影。到了晚上,气温降到零下20几度,他们就裹着大衣和藏袍紧紧靠在一起,熬了两天两夜,直到救援同志赶到。10多年来,他每年都参加了巡回征收,没落下过一次。累积下来,在这条路上竟然跑了5万多公里。一位曾采访过的记者形容说“这是生命禁区里的税收长征!”。

  1996年,县局对他妻子所在的公司进行税收检查,结果查出了2万余元的欠缴税款。当天晚上,妻子委婉地对他说能不能照顾一下,他摇了摇头。第二天,公司的领导就找到他,他也一口回绝了。没过多久,妻子便从出纳保管岗位,“发配”到效益最差的门市部站柜台,不仅工作辛苦,而且收入也减少了许多。面对妻子抱怨,他笑着说;“收税不是买菜,不能随便讲价。钱多咱就多用,钱少就少用呗。”

  其实,石渠地广人稀,税源少,全县主要税收收入来自200多户个体户,没有大型工矿企业,经过全局同志的努力,县局税收收入由2006的68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181万元,增长近三倍。

  曾经有人问,你们费这么大的劲,吃这么多苦,收的税还不及内地一个税务所的零头,有什么意义?邓波的回答说:“国家把这么一大片土地上的税交给我们来收,我们守土有责。一分一厘都是税,收多收少都是责。”是的,在石渠,在整个甘孜州,收的税都不多,但他们的付出并不少。他们深切地体会到:在高原藏区,税收工作体现“聚财为国,执法为民”宗旨的政治意义,远远大于其收入意义。收起来的是数量有限的税款,但守住的是共产党执政石渠的这块税收阵地,维护的是作为税务干部的那一份神圣使命,坚守的是税务干部的一份良知和责任,饱含的是对党和国家的款款深情。

  邓波说:“在石渠工作20年中,有欢乐,也有愁苦,有收获,也有付出。最让我愧疚的是,欠下太多亲情,尤其对于妻子,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痛楚,因为亏欠她的实在太多太多。妻子与我一样是内地人,有人说,生小孩是女人第二次生命,是最需要丈夫在身边陪着共渡生死难关的时候,可在这种时刻,我却没能尽到做丈夫的责任。那是1998年5月的一天,全局职工正准备深入区乡搞税收检查工作,我接到了来自老家的电讯,说怀胎十月的妻子已进入医院待产了。面对妻子和工作,我该怎么办?如果我请假回家,领导会特批,但当时税收检查迫在眉睫,检查计划是我编制的,各个工作环节我最熟悉,如果回家照顾妻子,肯定会影响此次检查工作。于是我写信请在老家的父母替我照顾好妻子。远在石渠的我面向家乡的方向,在心里默默地对妻子说:对不起,真的对不起!”

  历时40余天、行程超千公里的税收检查工作结束后回到县城,当邓波收到妻子来信和她们母子的照片时,看着照片上儿子稚嫩的小脸,读着妻子在信中的话“你可以不来看我,但你总该看看你的亲骨肉吧”,他禁不住大哭起来。那天晚上,同事们都到了他的住处,带上酒、菜,围在电炉旁,纷纷举杯为他唱起了“……什么也别说,祖国知道我……”。

  石渠是我国包囊虫病高发区。包囊虫病是一种高原地区特有的寄生虫病,被称为高原“癌症”。 2000年7月,邓波的妻子不幸患上了肝包囊虫病,发现时病体已经有拳头般大小,一旦病体外囊破裂,将引起排异性、休克性死亡。在局里同志的关心帮助下,他借了三万元的手术费用,紧急送妻子到重庆进行手术治疗。肝区手术非常危险,需要精心护理。然而就在手术后的第5天,邓波从电话里得知全州的综合征管软件试点即将开通。他是分管领导,又是系统管理员,如果不及时赶回,很可能会影响到全州的试点工作。当时,他心乱如麻,望着脸色苍白的妻子,望着病床上吊着输液瓶,他实在是说不出口。细心的妻子察觉到了他的变化,问:“是不是工作上有什么事情?是不是局里叫你回去?”他默不作声地点了点头。妻子的眼泪顿时流了下来,没过多久,她说:“你走吧,不要耽误工作,这里的条件好,我会照顾好自己的。”第二天,他忍痛返回了高原。

  2007年,在总局、省局、州局各极领导的关心下,邓波的妻子在天津第一中心医院由中国著名的肝脏移植专家沈中阳教授进行了肝脏移植手术,手术非常成功。手术后的护理非常重要,但由于工作原因在妻子手术后第三个月他又回到单位。他说:“我非常感谢组织对我本人和爱人的关心,是组织给了我爱人第二次生命。”

  对于家庭、对于年迈体弱的父母,他都亏欠得太多太多。父母远在千里之外的老家,他不仅不能在他们身边尽孝,而且还为他们增添了负担。儿子落地后,考虑到高原的生活、医疗条件较差,一直放在父母身边,每年只能探望一次。每次回家,望着一年一年老去的父母,望着一年一年长大的儿子,心都有说不出来的痛。每次返回,老人和孩子都要流泪,都像是一次生离死别。

  谁没有父母?谁没有妻儿?谁没有亲情?然而,面对从事的这份光荣职业,面对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面对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勤劳善良的人们,他注定要付出青春和亲情的代价。因为他选择了高原,选择了税收。对这样的选择,他无怨无悔!

  “这些年来,组织对我个人的培养、家庭的关爱太多太多,我将以什么来回报呢?党的恩情深似海,难以回报,唯有肩负起组织给我的责任和使命。我应该把组织对我本人、对我家人的关爱延续下去。”

  泽仁卓玛,石渠县城区一名患先天性白内障的五岁藏族小女孩,父母双亡,与一个十七岁的姐姐相依为命。得知该女孩遭遇后,邓波十分着急;通过朋友关系,与州医院的专家取得联系,详细咨询相关手术情况;通过各种渠道,为小女孩筹到了救助款,并把她及时送到州医院,让她重见了光明。

  打洛,一位40多岁的憨厚藏民,孤身一人从青海到石渠做生意,他每次上班的时候,都要经过他的铺面,和他寒暄几句。有一天,发现他的铺面一整天都没有开门,觉得不太对劲,敲开门才发现,他已经病倒在床上,一天多都没吃东西,邓波赶紧去给他买来方便面和药品。

  长期以来,每当遇到类似的这些情况,他都会尽力伸出援助之手。他这样做,不为别的,只是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平安、健康、吉祥。多年来,他和单位职工先后资助过贫困学生、个体工商户、受灾贫困户60余人次,虽然捐出的钱、物不多,但体现的是一种感情,献出的是一份爱心。

  2008年1月,石渠县蒙沙乡在雪灾中损失惨重。他带领全局通过组织单位出资、职工捐款等方式筹集资金1.3万余元帮助无畜户开展生产自救。同时积极向有关部门联系,争取资金15万余元帮他们度过了难关。

  4.14玉树地震发生后,该局第一时间组织救援物资赶赴灾区。全局干部奋战在抗震救灾的最前线,主动到最危险的地方、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在随时都可能再次垮塌的废墟下和县武警官兵一道连续奋战近4个小时,从废墟中成功救出3名被困学生。他们的举动赢得了灾区群众的赞誉和各级领导的肯定。玉树州国税局专门写来感谢信,其中说道:“在重大地震灾情发生的危难时刻,贵局在全国劳模、局长邓波同志的带领下,不顾旅途遥远,为我们送来了的食品、帐篷等赈灾物资,第一时间让我们住进了帐篷,吃上了震后的第一顿饭……”

  邓波先后获得“四川省劳动模范”、“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 “全国税务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5.1劳动奖章”,“首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这些荣誉将鼓舞着他更加信心百倍,勇往直前!

  饮水思源、感恩知进。


【 石渠农信团队先进事迹材料】相关文章:

石渠信用社先进事迹材料07-17

四川农信石渠信用社先进事迹07-17

石渠阁奏议09-15

辞赋《石渠记》原文及译文03-04

《石渠记》文言文翻译03-08

石渠记文言文字词翻译03-31

教师先进事迹材料201707-11

语文《石渠记》阅读答案谁知道?08-15

学雷锋先进事迹材料素材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