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小学数学的活动方案

时间:2023-04-14 09:20:45 活动方案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的活动方案(精选12篇)

  为保证活动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预先制定活动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活动方案是从活动的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方面进行安排的书面计划。我们该怎么去写活动方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的活动方案(精选12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的活动方案(精选12篇)

  小学数学的活动方案 篇1

  一、活动目的:

  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计算能力。结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也结合我们学校学生计算能力错误率较高的现象等,特举行一次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小小计算王”比赛。争取通过这次计算能力比赛,更好的'培养学生平时作业时细心计算的习惯,使我校的学生计算能力有进一步的提高。

  二、检测对象:

  小学1—6年级学生。

  三、检测时间:

  第8周举行。

  四、检测内容:

  以本学段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内容为依据,中低年级段以口算为主,高年级段适当加入简算。

  五、出题:

  决赛由数学组统一命题。

  六、检测办法:

  均为口算题或笔算题,限时笔试。

  七、考试地点:

  低年级到一年级教室袁明霞监考、中年级到二(2)漆占彪监考和高年级到五年级教室刘玉龙监考。

  八、阅卷安排:

  试卷批阅一二年级交换,三四年级交换,五六年级交换。

  九、参赛及获奖人员评选:

  各班选出10人(一五年级各选二十名)参加由学校统一组织的比赛,各年级分别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并获得“小小计算王”的荣誉称号。

  小学数学的活动方案 篇2

  活动内容:

  设计围墙、篱笆。

  适用年级:

  四年级以上。

  活动目标:

  (一)知识训练点。

  1.巩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及面积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乘、除法的含义及实际情况预算所需材料。

  (二)能力训练点。

  1.在操作、观察、想象等学习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培养学生综合运知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并培养其优化意识。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三)德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与协作能力。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软件一套。

  学生每组准备房子、围墙(可拼拆)、门等模型。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教师叙述:小强的奶奶家最近盖了新房子,(屏幕显示房子)新房子所占地面呈长方形,长15米,宽5米。

  这几天,小强的奶奶正寻思着要砌围墙,她准备围出一个长20米、宽10米的长方形,连围墙上的铁门也买好了,铁门宽2米,但是,她还没想好究竟怎么砌。同学们,今天我们都来当“小小设计师”,帮小强的奶奶出出主意,好不好?

  2.让学生充分发言。然后教师概括:对学生提出的合理化建议予以肯定,同时指出:今天这节课重点来研究一下围墙的位置。

  二、协作研讨,探求方法

  1.小组活动。

  发给每个小组房子、围墙(可拼拆)、门的模型,让学生互相合作,动手操作,设计围墙的位置。

  2.小组汇报。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演示,并说明自己的设计方案,根据学生演示在电脑上显示出实物图,并抽象出平面示意图。

  估计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方案(阴影部分表示房子,粗线表示铁门):

  3.深入研究。

  (l)猜一猜。

  请学生猜一猜,小强的奶奶会选择哪一种方案,并初步说明理由。(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去考虑)

  (2)算一算。

  a.提问:怎样才能预算出砌围墙共需多少块砖?

  如果砌1米长的围墙需要200块砖(显示实物图),那么你们能算出砌自己设计的围墙大约需要多少块砖吗?围出的空地面积呢?(显示下表:围墙长度。所需砖的块数、围出的空地面积数据暂空,待填)

  b.学生分组计算。

  c.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逐步显示完成下表:

  (3)想一想。

  提问:看看算出的数据,你想说什么?

  重点思考:

  a.哪几种最节省材料?为什么?(回答后闪动表中相应的部分)

  b.哪几种图出的空地面积最大?为什么?(回答后闪动表中相应的部分)

  学生充分发表见解后,教师略作小结。

  三、学以致用,解决问题

  1.出示问题。

  2.独立设计。

  3.汇报讨论。

  (1)指名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显示出平面示意图:

  (2)讨论:哪一种最节省材料?为什么?

  得出第二种最节省材料。(闪动第二种示意图中表示篱笆的两条边,删去图①)

  4.预算材料。

  (1)给出条件:如果用细竹竿作篱笆,每5厘米插一根竹竿,那么围出这块菜地至少需要几根细竹竿?

  (2)学生计算(如有困难可自由讨论)。

  (3)学生汇报:(电脑显示在示意图旁)

  正方形面积为4平方米,说明边长是2米。

  篱笆长度:2x2=4(米)=4OO厘米

  竹竿根数:①400÷5=80(根)

  ②400÷5-l=79(根)

  (4)讨论:要不要“减1”?为什么要“减1”?

  电脑模拟插竹竿的过程:闪动一段5厘米长的边,插一根竹竿(伴以“叮咚”的声音),(这样插四根后中间过程省略,直到最后两个5厘米)闪动倒数第二个5厘米,插一根竹竿,再闪动最后一个5厘米,(问:还需要再插一根竹竿吗?为什么?)闪动那一段围墙,说明最后一根竹竿可以省略,所以要“减1”。(删去第①种)

  四、总结方法,活动小结

  1.总结方法。

  2.评选“优秀设计师”,并委派他们课后把研究结果告诉小强的奶奶。

  活动设想

  当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虽然“双基”扎实,但实际应用能力较差的现象。本方案选取了“砌围墙和围篱笆”这一生活中常见的事例,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出发,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注意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

  从“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协作研讨、探求方法”——“学以致用、解决问题”——“总结方法、活动小结”,始终把学生放在“活动主体”的位置,为学生创设一个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课堂环境。通过小组活动、全班讨论、独立设计等形式,为每个学生提供了表现自己才华的舞台,充分体现学生活动的全体性、自主性。

  2.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引导学生大胆尝试、大胆猜测,并提出合理、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现活动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围墙的设计,从设计方案到选择方案,都注意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从而体现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3.注意对学生协作意识的培养。

  设计围墙时采用小组活动、小组讨论的形式,预算用篱笆材料时,又允许学生通过自由讨论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与能力,从而增强实践能力。

  4、注意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在学中用,在用中学,这是学习巩固各种知识的重要方法。教学中,应努力挖掘教材中与实际生活有联系的内容,让学生做一做、量一量、验一验、用一用,以便使他们在用中学,会用数学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培养儿童的应用技能。

  小学数学的活动方案 篇3

  一、指导思想

  为了激发小学生学习、钻研数学知识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形成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思维和良好品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我校决定在20xx年12月举行数学竞赛活动。

  二、活动目的

  通过数学竞赛,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归纳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索实践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面,使学生在竞赛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成功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通过竞赛了解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为今后的数学教学收集一些参考依据。

  三、参赛对象

  三至六年级每班选派5名学生参加竞赛。

  四、竞赛时间和地点

  1.竞赛时间:20xx年12月8日星期四下午第一节

  2.竞赛地点:五(2)班、四(1)班教室

  五、竞赛形式

  笔试,60分钟内完成一张竞赛试卷。

  六、竞赛标准

  根据卷面分数评出各类奖项。

  七、奖项设置

  按年级评选出一、二、三、四名。

  小学数学的活动方案 篇4

  活动目标:

  1.按大小特征给三个物体排序并进行相应的匹配。

  2.尝试解决简单问题。

  活动准备:

  1.三只大小不一的玩具小狗。

  2.超市布置:陈列最大的、大的'、最小的帽子、围巾鞋子、上衣、裤子、袜子、毛巾、水杯、牙刷等。

  活动过程

  一、小狗排排对。

  1、有三只小狗要出去散步,它们嚷嚷着要去买帽子。

  2、出示教具:三只大小不一的玩具小狗,三只小狗都想排头,结果吵起来了!

  3、请幼儿告诉小狗应该怎样走?(排排队走)

  4、引导幼儿观察这三只小狗有什么不一样,应该怎样排队?

  5、问幼儿谁愿意来帮小狗们排排队?并请幼儿说一说你是怎样帮它们排队的?

  二、小狗买帽子。

  1、到了超市,三只小狗就抢着试帽子:最小的狗一戴上大帽子,像钻进了黑洞洞,啥也看不见了;最大的狗一戴上小帽子,才遮了一只耳朵……小狗们急坏了!

  2、谁会给小狗挑帽子?请个别幼儿为小狗买帽子。

  3、引导幼儿知道并说出:最大的帽子给最大的狗,大帽子给大狗,最小的帽子给最小的狗。

  三、为小狗买东西

  1、引导幼儿看一看、说一说超市里还有什么?

  2、老师请一部分幼儿做售货员,要求售货员必须将物品整理好(物品可从大到小排;也可以从小到大排。)另一部分幼儿扮演顾客帮助小狗买东西。要求售货员要热情,顾客要有礼貌。

  3、教师观察售货员能否正确排序,观察顾客能否帮助三只小狗买到合适的物品,如我给最大的狗一条最长的围巾;给大狗一条长围巾;给最小的狗一条最短的围巾。教师观察顾客能否运用语言来表达排序结果。

  4、给狗儿们送礼物。

  5、送完礼物后跟狗儿们道别。

  小学数学的活动方案 篇5

  一、指导思想

  为了激发小学生学习、钻研数学知识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形成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思维和良好品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我校决定在2012年10月25日举行数学竞赛活动。

  二、活动目标: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为学生搭建展示、学习、交流的.平台,促进学生数感的全面提升,学校决定举行计算竞赛活动。学生计算能力是一种非常基本和重要的能力。我校学生计算能力普遍相对较差,希望通过训练、竞赛,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计算速度。同时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快乐,增加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竞赛时间

  11月统一进行全校的竞赛活动。

  四、参赛对象:

  1-6年级全体学生

  五、竞赛方式:

  形式:竞赛形式,班级内选拔前10名参赛。

  时间:20分钟内,答对题数最多者获胜。

  六、竞赛内容

  各年级数学试题按教学进度编制相应的口算、简算题,要求试题

  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科学性。

  七:纸题、评审

  出题:一年级:赵静

  二年级:殷雪莲

  三年级:张祺

  四年级:赵海超、张彬

  八、本次活动的要求:

  1、每班选出10名同学参加竞赛

  2、评奖:每年级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3、成绩汇总:各年级学生竞赛后,教师统计出本年级学生的成绩与试卷一起上交数学组存档。

  小学数学的活动方案 篇6

  一、活动目的

  为进一步落实《数学新课程标准》,提高学生学科能力,检测学生数学计算学习情况,极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使学生“准确、快速、科学、灵活”地进行计算。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巩固学生的基本计算方法,提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更好的培养学生平时作业时细心计算的习惯。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决定举行学生的计算能力比赛活动。

  二、比赛时间和地点:

  第十四周周四(12月3日)下午1:30在一楼多功能报告厅举行。

  三、参加人员:

  以班为单位,1—6年级每班选4名学生参加。

  四、比赛内容:

  各年级本学期已学过的`简单计算题,形式可以是口算、笔算、脱式计算、解方程。

  五、比赛办法:

  各年级分年级组统一印发试卷,统一进行比赛,考试时间一至六年级统一为十五分钟,当天未参与者,取消比赛资格。比赛结束后由下面的老师统一批改。

  监考、改卷老师:

  一年级:巢芸

  二年级:姚凯莉

  三年级:陈珊珊

  四年级:郑桃英

  五年级:方雁雯

  六年级:施金枝

  六、奖励办法:

  本次比赛是以年级为单位,每个年级按总分评出一等奖二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四名,学生颁发荣誉证书,相应的指导老师颁发指导证书。

  小学数学的活动方案 篇7

  一、活动课题:

  说课、讲课、评课、集体备课。

  二、活动时间:

  20xx年10月----11月。

  三、活动地点:

  校内。

  四、参加对象:

  数学组全体成员。

  五、主持:

  程端阳

  六、活动目的:

  引领教师深入钻研教材,研究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自觉践行课程标准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质量。以“说、讲、评”课、集体备课等系列教研活动的开展,给老师搭建更多的.学习经验、悉心研讨、展示才华的平台,不仅让教师们在活动中拓宽视野、提高能力,而且在活动中借他人之先见,积众人智慧,共享资源,更好的在有效的时间内进行有效的教学,提高有效教学质量。

  七、活动内容:

  1、马步英教师执教——一年级《圆的认识》

  八、活动程序:

  1、先由执教老师准备好说课材料在组内说课,其余教师进行集体备课,最后由执教老师集众人智慧汇总成一份完美教案,将说课、备课材料交教研组。

  2、执教老师上课,其余教师听课,作好听课笔记。

  3、集体评课,每位教师从优、缺两方面公平、公证进行评价,并量化打分。

  小学数学的活动方案 篇8

  一、指导思想

  数学是我校的薄弱学科,为提高我校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竞争意识。我校数学教研组决定在xx年12月底举行数学竞赛活动。

  二、活动目的

  通过数学竞赛,锻炼部分优秀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归纳推理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索实践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面,使学生在竞赛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成功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通过竞赛启动大多数学生的竞争意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本次活动将检查我校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一些情况,为今后的数学教学改进收集一些参考依据。

  三、参赛对象:

  一至六年级学生

  四、竞赛时间和地点

  1、竞赛时间:xx年12月

  2、竞赛地点:学校操场

  五、竞赛形式:

  笔试。

  六、竞赛标准

  根据卷面分数评出各类奖项。

  七、奖项设置

  为了揭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为下期举办竞赛活动打下基础,本次设奖按年级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名,及进步奖。

  八、活动教师安排。

  小学数学的活动方案 篇9

  一、指导思想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激发学生学习、钻研数学知识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形成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思维和良好品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展示学生在数学学科学习中的成果,

  二、活动目的

  通过数学竞赛,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归纳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索实践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面,使学生在竞赛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成功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通过竞赛了解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为今后的数学教学收集一些参考依据。具体目的如下:

  1、提高学生的计算、速算等数学基本能力,为学好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2、构建良好的数学校园文化氛围,在全校掀起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潮。

  3、通过活动,强化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三、活动时间:

  5月中旬

  四、参赛人员:

  一至六年级学生,先在班级内进行海选,1-3年级每班选出5名同学代表班级参加年级比赛。4-6年级每班选出8名同学代表班级参加年级比赛

  五、竞赛方式:

  由教导处统一安排,以年级为单位进行竞赛。

  六、竞赛内容:

  以每学年数学学科内容为基础,联系生活,进行综合性的,有效的思维及能力拓展。

  七、活动要求

  1、命题要求:

  口算试题,以本学期教材为重点,以学生速算的“快”、

  “准”、“巧”为特点,适当变化题型。

  数学综合应用知识竞赛试题,命题力求多样新颖,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体现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拟定100分题。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以年级为单位,以本为本,适当拓展,力求难易适中。

  2、一至六年级数学综合应用知识竞赛时间为40分钟。

  3、评卷:采用密封、交叉评卷的形式进行,评卷教师为一至六年级教师。

  4、设奖:各年级按成绩由高到低评出学生个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5名。班级团体总分前三名。

  5、成绩汇总:竞赛活动后,阅卷教师统计学生的成绩,并进行成绩分析,再上报教导处存档。

  6、各年级的任课教师要提前做好准备。

  八、辅导教师要求:

  1、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本年级教材,力求题材内容生活化,形式多样化,解题思路方程化,教学活动实践化。

  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3、将数学知识寓于活动和生活之中,教师适当穿针引线,把单调的数学过程变为解决生活中趣味数学的活动,让学生走进生活,在趣味中有所收获。

  4、课堂上围绕“趣”字,把数学知识容于活动中,使学生在好奇中,在追求答案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小学数学的活动方案 篇10

  一、活动目的

  为进一步落实《数学新课程标准》,提高学生学科能力,检测学生数学计算学习情况,极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使学生“准确、快速、科学、灵活”地进行计算。结合县教研室要求。决定举行我校五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比赛活动。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巩固学生的基本计算方法,加强学生对计算的熟练程度,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好的培养学生平时作业时细心计算的习惯,使我校的学生计算能力有进一步的提高。具具体事项安排如下:

  二、主办:

  小学数学组

  三、比赛时间和地点:

  20xx年4月23日(周四)上午在学校相应班级教室举行。

  四、参加单位:

  五年级全体学生。

  五、活动流程:

  各班先自行组织预选,然后根据成绩每班选出10名学生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比赛。

  六、奖励办法:

  本次比赛是以班级为单位,每个班级按总分评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四名,学校将给与奖励证书和一定的'奖品;年级组满分学生将获得“小小神算手”称号证书。

  七、比赛办法:

  ⑴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开展竞赛时各班同时进行。⑵本次竞赛的时间为40分钟。

  八、命题形式:

  口算题:80道(每小题0.5分)笔算题:20道(每小题3分)

  九、比赛时以广播口令为准。

  十、监考老师:

  王菊英、万渝燕

  小学数学的活动方案 篇11

  一、活动目的

  为了激发我校学生学习、钻研数学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形成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思维和良好品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我校决定在20xx年10月举行数学竞赛活动。

  二、参赛对象

  (一)口算竞赛:三至五年级全体学生

  (二)趣味数学竞赛:每班选派12名学生

  三、竞赛时间和地点

  (一)竞赛时间:

  1、口算竞赛:20xx年10月19日7:40—8:15(7:50开始答卷)

  2、趣味数学竞赛:20xx年10月17日16:05—17:55

  (二)竞赛地点:

  1、口算竞赛:本班教室

  2、趣味数学竞赛:阶梯教室

  (三)监考教师:

  1、口算竞赛:本班级当天早读教师(考试结束后卷纸交予班级数学教师)

  2、趣味数学竞赛:曾宪力、何丽、张辉

  四、竞赛形式

  笔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竞赛试卷。

  五、竞赛标准

  根据卷面分数评出各类奖项。

  六、奖项设置

  (一)口算竞赛:各班级推选5名优胜学生

  (二)趣味数学竞赛:三年级一等10名,二等20名

  四年级一等5名,二等10名

  五年级一等5名,二等10名

  七、活动要求

  (一)请监考教师及时到岗。

  (二)考试结束后卷纸收齐及时交至数学教师。

  小学数学的活动方案 篇12

  一、活动目的: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计算能力。结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也结合我们学校学生计算能力错误率较高的现象等,特举行一次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小小计算王”比赛。争取通过这次计算能力比赛,更好的培养学生平时作业时细心计算的习惯,使我校的学生计算能力有进一步的提高。

  二、检测对象:小学1—6年级学生。

  三、检测时间:第8周举行。

  四、检测内容:以本学段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内容为依据,中低年级段以口算为主,高年级段适当加入简算。

  五、出题:决赛由数学组统一命题。

  六、检测办法:均为口算题或笔算题,限时笔试。

  七、考试地点:低年级到一年级教室袁明霞监考、中年级到二(2)漆占彪监考和高年级到五年级教室刘玉龙监考。

  八、阅卷安排:试卷批阅一二年级交换,三四年级交换,五六年级交换。

  九、参赛及获奖人员评选:各班选出10人(一五年级各选二十名)参加由学校统一组织的比赛,各年级分别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并获得“小小计算王”的荣誉称号。

【小学数学的活动方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的活动方案10-15

小学数学活动方案10-15

小学数学的活动方案03-23

小学数学活动方案03-17

小学数学活动方案模板08-30

小学数学趣味活动方案08-26

小学数学教研活动方案07-31

小学“数学节”活动方案03-17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方案10-27

小学数学教研活动方案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