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

时间:2021-01-06 17:11:5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范文

  当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范文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范文篇1

  李希贵的《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他以独特的视角,以一个中国教师的身份,在36天里,在美国的课堂里,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方式,他常常惊讶于东西方教育既显而易见又难以察觉的相似和不同。因此把自己在美国校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用笔娓娓道来,与我们分享。

  由于中西教育理念和方法不同,我只谈自己的一点真实感受。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吗?” 这个问题还需要回答吗?在国内,这个耳熟能详的句子,已经在校园里响彻了20多年,它甚至已经成为我们的一个原则性口号,以至于到今天,大家感到已经无需再提了。但在看中国教师的课堂实录和点评中,直率的美国同行戴维先生却发问: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吗?因为他发现了一个又一个的细节与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相悖:录像师只摄教师,很少摄学生。老师说话有字幕,而学生的发言却没有;学生回答问题需要得到老师的批准才能站起来,坐下去;点评课上老师们点评的精力也大都放在了授课教师的身上,他们对授课教师在课堂上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关心备至,而对学生活动的关注却又少之又少……

  学生如果是课堂的主人,在自己的“地盘”上,还用如此小心翼翼,如此不受重视吗?如果我没有看到李老师这真实的美国教育之旅,自认为能营造和谐温馨的教学氛围,能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足以把学生当成是课堂的主人了,因为我们一直这样说,也一直这样做。没想到老外却如此关注细节,如此关注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我甚感惊讶。我们评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往往是对教师的教大加评论,很少关注学生的学,只注意教师要怎样教,分几个环节,哪些是重点。而对于学生来说,我们只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一步步引导学生走上我们设计好的路程,然后我们圆满无误地直奔目的地,最后我们以学生的成绩一锤定音。这就是我听到的,看到的,也是这么一路走来的中国式的教育。

  因为中西教育方式的不同,我们无法比较什么,比如说学生在课堂上需得到教师的许可才能起立或坐下。这是中国教育文明礼仪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因为我们的课堂是一个有五六十人组成的大课堂,和美国的小班化教学远不能相比,如果没有一定的规矩学生岂不乱作一团,课堂教学一定无法正常进行。

  我们再看哥大的校园里,在伟大的教育家杜威雕像旁边,挂着并不是哥大历任校长的大幅照片,而是那些优秀的清洁工和守门人。因为“每一个岗位都可以创造奇迹,也理应受到尊重。”在哥大,厨师可以成为专家,图书管理员也可以成为专家,校园里处处洋溢着对“小人物”的尊重。在点评课例时,李希贵还专门强调除了要请专家点评外,必须请一些美国优秀的教师参与进来。没想到又受到美国同行的反问“难道中小学教师不是专家?”。在他们眼里中小学教师就是专家。可在我们国人的眼里,教育专家是在那些在教育科学研究所里、在高校象牙塔里、那些满腹经纶到处作报告的学者。我们这些小人物如果谁敢自诩为专家,那会被人们笑掉大牙,会以为神经有点不正常呢。难怪李希贵感慨万千,“千百年来,我们始终不能在校园培养出自己的教育专家,教师压根儿不敢有这样的理想。”这大概就是中外教育理念的差别。

  我无法改变什么,但我开始审视自己,思考教育,努力将这种思考向着“以人为本”的教育靠近,努力做一名好老师。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范文篇2

  2005年4月,李希贵应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的邀请,带着在国内录制好的中小学课堂教学素材,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和这里的老师们一起分析课堂,碰撞教育智慧。在美国的三十六天,李希贵近乎贪婪地寻找着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如饥似渴地吸收者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营养。回国后,他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如实的记录下来,出版了这本书。

  浏览本书目录,一个个新颖的标题就会映入我们的眼帘:如: “家常便饭”与“法国大餐”、为什么让学生都在课间挤厕所、应试教育不是洪水猛兽、对强势学生说“不”、等一等自己的灵魂等等。看到这么多新鲜的名词,相信大家的阅读欲望也会油然而生了。

  说到美国的教育,我们脑海里的第一印象就是美国的教育很轻松,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也轻松。美国的教师也远不如我们的教师敬业、负责任。然而,李希贵经过细致考察后发现:美国的中小学生同样有学习负担,同样要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美国教师对教育的那份激情与热爱、勤奋与执着同样会令我们肃然起敬。

  这本书没有深奥的理论,有的只是做为一个教育者每天的真实感受,不掩饰、不做作,朴实无华的.语言,再加上恰当的插图,让人身临其境。李希贵以敏锐的目光,穿越了美国宏大的教育体系,聚焦到一个又一个具体的不能再具体的细枝末节上,比较中美两国的基础教育的不同之处,为我国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了解中美两国教育精髓的极好的视角。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范文篇3

  看了《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内心的感触颇深,对教育家李希贵敬佩之情也油然而生。从他的书里,我们不仅能了解西方发达教育的理念及一些具体的操作模式,更难能可贵的是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我们教育上缺少的细腻和灵性,感受到了中国未来教育的曙光。同时,也让我对我的二十四年的教育之路有所感悟。

  自从跨进幼儿园的大门之后,我知道做一名幼儿教师是不容易的,而要做一名爱孩子的幼儿教师更不容易。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幼儿教师的要求、水平、自身素质也越来越高:“立志高一点,做事多一点,嘴巴甜一点,眼界宽一点,心地善一点,脑筋活一点,微笑真一点,感情深一点,行动快一点,说话轻一点,脾气小一点,理由少一点。”这十二字方针道破了做一名合格幼儿教师所具备的基本要求。怎样做好一名爱孩子的幼儿教师呢?要用真心去爱孩子,要用快乐去感动孩子。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的我,首先要热爱和尊重每位幼儿。走进孩子的童心世界,了解每位孩子的性格特点,感情世界、和家庭情况。用平等的眼光去对待每位孩子,使孩子同时也喜欢你,愿意和你玩,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在一日活动中要时时关注他们。哪怕一个鼓励的眼神,拉拉手、摸摸他的头,都传递着我们对孩子的爱。我们还采用多鼓励、多表扬的方式,多发现孩子的优点。在教育活动中及时给予孩子评价,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同时也是对孩子的一种肯定。如:哲哲小朋友的画画基础不是很好,每次画面都是脏兮兮的,色彩也不够鲜艳。有次他画了一幅花树,他在花树里画了各种各样的花,每朵花都涂上了同一种鲜艳的颜色,照理说我们中班要求他们学习渐变色,但是对于他我放低要求,能用同一种鲜艳的颜色均匀涂满就可以,哲哲这棵花树颜色比以前鲜艳,画面也干净,我奖了两颗五角星给他,没想到高兴得叫了起来,回到座位上告诉了同伴:我得到了两颗五角星;放学时奶奶一进门他就跑过去把好消息告诉了奶奶,“奶奶,我今天得到了两颗五角星”,奶奶表扬了他。奶奶、哲哲都露出了笑脸。现在每次画画他都很认真。爱是建立良好师幼关系的“基石”,是打开教育之门的“金钥匙”,是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滋补品”,而作为新世纪的幼儿教师,我们要从多个方面教育孩子,使孩子的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发展。用慈母般的爱去温暖孩子的心灵,用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位孩子,必能与孩子之间搭建起“爱”的桥梁。

  不记得是谁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便学会谴责;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惧中,他便会忧心忡忡;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便学会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生活环境中,他便学会钟爱别人;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谊中,他便会觉得生活在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那么,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快乐的环境中呢?我想,他的心情一定是快乐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是营造快乐环境的根本,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甚至只是一个小小的眼神,都是孩子快乐的源泉。如:那天饭后我带班,在阴暗的大树下让幼儿看故事书,正正搬着椅子出来,我说:“你找阴暗的地方坐下吧!”可正正却说:“我今天就坐在许老师身边吧!”当时,我忙说:“好、好、好” 他就这样坐在我身边看书了。原来小朋友连这么一点时间也不放过,愿意和老师坐在一起。孩子乐意和我在一起,与我交往是我最大的快乐和满足。

  我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争取做到最好。让我们以激情为旗,用青春作注,拼一个无悔的青春!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范文】相关文章:

爱德华的奇妙之旅读后感范文02-14

孤独之旅读后感04-06

爱德华奇妙之旅读后感04-03

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04-13

《马小跳发现之旅》读后感04-07

《家庭教育》的读后感范文09-08

大学自我教育的逐梦之旅励志文章12-18

大学,自我教育的逐梦之旅励志文章02-14

《富甲美国》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08-11

我来过美国的富人区散文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