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诲人不倦》优秀学案

发布时间:2017-02-17  编辑:飞艺 手机版

  一、基本要求

  1.掌握习、趋、愤、与、素、诸等词在文中的含义。把握“其斯之谓与”“绘事后素”等句式的特点,并能用现代汉语准确翻译。

  2.理解并积累成语:有教无类、诲人不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切磋琢磨、述而不作。

  3.领悟孔子“有教无类”“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等教育原则和方法。

  4.背诵:7.8 、11.22章

  二、重要教学原则简介

  1.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指根据不同人的不同基础、不同个性采取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孔子教学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充分了解学生德行、才智、个性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在宏观上把握上,他按照学生的爱好和特长进行分科教育,定向培养,使学生身通六艺,却各有所长。就具体的教学过程而言,孔子则对学生的问题视不同对象给出不同的回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个性特点,以利于学生发挥各自的才能去学习,去践履。

  2.述而不作:“述而不作”是指只综合、阐述和宣传古代前贤的理论、学说、主张,而不创新立异、自立新说。这是孔子谦虚的说法,跟他的政治倾向有关。孔子提倡“复礼”,向往周朝的礼仪、制度、文化,而当时的现实是“礼崩乐坏”,所以他更认为要大力宣扬古代文化。“述而不作”一方面说明孔子“复古”的政治立场,以古代礼乐作为最高的标准;另一方面,孔子在综述古代文化中形成自己的体系,有创新,并非“传声筒”。

  3.启发式教育:孔子的启发式教育体现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弄清楚的矛盾心理状态,孔子认为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的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一种矛盾心理状态,孔子认为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孔子的启发式教学,不仅生动地表现出孔子进行启发式教学法的完整过程,而且还深刻地揭示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将出现的两种矛盾心理状态,以及这两种矛盾的正确处理方法。

  4.有教无类:有教无类指对教育对象一视同仁、没有区别。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有教无类 一视同仁 爱生如子 民主平等

  启发诱导 因材施教 循序渐进 举一反三 注重身教 闻过则改

  客观评价 教学相长 述而不作 重在传承

  三、知识积累

  1、找出下列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

句子

通假字

本字

句子

通假字

本字

1)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3)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



2)女与回也孰愈



4)其斯之谓与



  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只填代码),并写活用后的意思

  A、名作动B、名作状C、名作使动D、名作意动E、形作名F、形作动G、开作使动

  H、形作意动、L、动词作名词J、动词作使动

句子

类型

活用后意思

句子

类型

活用后意思

1)求也退,故



3)吾自卫反鲁,然后乐

F


2)由也兼人,故退



4)又闻君子之其子也

F


  3、写出下列各加点字的句中义和今义

句子

句中义

今义

句子

句中义

今义

1言语:宰我、子贡



4)尝独立,鲤趋而过庭



2文学:子游、子夏



5)告诸往而知来者



3)素以为绚兮



6)富而好礼



  四、巩固练习

  1、下列每对加粗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恻—势—胡 B、角龙 高

  C、磨—谣 商—跎 D、媚—怒—

  2、下列加粗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抑为之不(讨厌) 有教无(种类)

  B、不愤不(开导) 举一隅不以三隅(还复。指回过头来加以验证)

  C、女与回也孰(过分) 吾女,弗如也(赞同)

  D、予者商也(启发) 始可与言《诗》(参与)

  3、下列各组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告往而知来者 闻斯行

  B、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而不作

  C、鲤退而学《诗》 求也退,故进之

  D、不学礼,无以立,鲤趋而过庭

  4、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研究学问有三种不同的境界,下列选项中最切近最高境界的一项是( )

  A、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

  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C、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

  D、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5、对下列加点词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若圣与仁,则吾岂敢 ②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③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 ④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6、下列对孔子教学思想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子曰:“有教无类。”——孔子认为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狄夷都可以接受教育。这在等级森严的奴隶社会末期和把狄夷看作非我族类的“豺狼”的时代,孔子能对教育对象有如此认识,并能在实践中始终以此作为办学方针,这无疑表明孔子有极大的勇气与魄力。

  B、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指出,每个人先天的禀赋是很相近的,但是每个人的习性(习惯和性格)却有很大的不同,这是由于每个人的后天学习成效有很大差异的缘故。这句话等于宣告教育不仅对人的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起关键作用,而且对人的心理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

  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明孔子已认识到学习的内驱力不仅与动机有关,还与意志和情感有关,并且按内驱力的大小把学习的心理境界分成三个层次:想学、乐学、好学。其中“好学”是最高层次,可以产生最大的内驱力。孔子的这一发现是对教育心理学的极大贡献。

  D、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是关于启发式教学的高度概括。孔子的启发式教学虽然只有八个字,但它不仅生动地表现出孔子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完整过程,而且还深刻地揭示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时将会依次出现两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以及出现这两种矛盾后的正确处理方法。

  五、名句检测

  1、子曰:“不愤不启,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

  2、子曰:“求也退, ;由也兼人, 。”

  3、子夏问曰:“‘ ,美目盼兮,。’何谓也?”子曰:“ 。”曰:“礼后乎?

  六、课文探究

  (一)阅读下文,完成1—2题。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在《诗经》中的含义是什么?子贡引用它的用意是什么?为什么孔子说可以和他谈诗了?

  2、孔子认为完善修养的理想境界是什么?

  (二)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完成第3题。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 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3、这段文字生动反映了孔子作为老师和作为父亲两重身份的教育特点。

  (1)从这则材料中看,作为一个老师,孔子有怎样的教育教学思想?请简要回答。

  (2)作为父亲,孔子这样教育儿子,是不是少了一份温情?请你就此谈谈看法。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题。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7·34)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7·8)

  4、细析这两章内容,对于教育学生之事,孔子的态度有何矛盾之处?如何理解此矛盾?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题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5、面对子路、冉有的同一问题,孔子的回答是完全不同的,这使得站在一旁的公西华很困惑。孔子的解释体现了他怎样的教育思想?如果子贡问同样的问题,孔子会如何回答?为什么?对孔子的这种教育思想,你有什么体会?

  (五)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完成第6—7题。(2009年浙江省高考题)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子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6、有不少成语源于《论语》,例如“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请再写一个出自上述语段的成语。(1分)

  7、根据孔子与子贡的对话,概况出一条教学原则,并加以评析。(3分)

  七、能力提升练习(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文后提出的问题)

  知人善任

  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冯简子能断大事;子太叔美秀而文;公孙挥能知四国之为①,而辨于其大夫之族姓、班位、贵贱、能否,而又善于辞令;裨谌能谋,谋于野则获,谋于邑则否。郑国将有诸侯之事②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辞令与裨谌乘以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使断之。事成,乃授子太叔使行之,以应对宾客。是以鲜有败事。(《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注]①四国之为:四周邻国所作的事。 ②诸侯之事:诸侯之间的重大政治活动。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词:

  ①文: ②获: ③鲜:

  2、翻译句子: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

  译:

  3、断句并翻译(在句中用“/”表示)

  断句:郑国将有诸侯之事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辞令与裨谌乘以适野使谋可否。

  4、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道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