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司马谏议书》教案+导学案

发布时间:2017-12-21  编辑:梁飞艺 手机版

 《答司马谏议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借助工具书,能顺畅朗读课文。

  2、能理解文句的意思,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探究文章中所包含的信息。

  二、课时安排:

  1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疏通文意

  1、重点字词:

  窃以为 终必不蒙见察 故略上报 于反复不宜卤莽 故今具道所以 冀君实或见恕也 今君实所以见教者 以致天下怨谤 举(推行)先王之政 辟邪说,难壬人 士大夫多以不恤(忧虑)国事 盘庚之迁,胥(互相,可以当作偏指一方理解)怨者民也 度义(合理)而后动  以膏泽斯民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守(固守)前所为而已

  2、重点句:

  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

  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

  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

  3、特殊句式:

  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

  二、品读研讨

  “王安石变法”距今已有近一千年。在这次变法中,以王安石为代表的革新派跟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发生过激烈的斗争。虽说历史是那样的遥远,但是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依然可以领略到当时唇枪舌剑里无形硝烟。现在,让我们撩起历史的面纱,穿越时间的隧道,去感受一下他们之间来自文字的针锋相对吧!

  组织讨论:

  1、根据文章内容猜测一下,王安石实施变法时,朝野出现了怎样的情形?(文中是怎么表达的?)司马光认为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是什么?找出对应语句,并作翻译。

  提示:(1)天下--“怨谤”;众--“汹汹然”。

  (2)司马光认为是王安石在变法中,“侵官、生事、征利、拒谏”造成的。

  追问:王安石是如何解释司马光所说的“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这几方面的事情的?

  提示:A“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

  B“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

  C“为天下理财”;

  D“辟邪说,难壬人”。

  小结:这是王安石针对司马光的责难而发出的义正辞严的驳斥。

  2、王安石认为出现“怨诽之多”的原因是什么?在文中划出原句

  提示:人(一般人):“习于苟且”

  士大夫   :“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

  上(皇帝) :“欲变此”

  3、王安石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表明了怎样的态度、立场?(划出能表现王安石态度立场的句子)

  明确:

  “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

  “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4、根据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你觉得天下“怨谤”、众人“汹汹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新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大商人和高利贷者的利益,引起了他们的激烈反对。

  (三)布置作业

  1、诵读课文,进一步巩固文言文字词的积累。

  2、翻译第3段。

  3、如果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你是赞同变法还是反对变法?课后通过图书馆或,网络进一步丰富相关资料,为自己选择一个身份,用文言给王安石或司马光写一封信,表明自己的态度。

  (本题为提高题,让有兴趣、学有余力的学生试做。)

  板书设计

  答司马谏议书

  司马光: 侵官 生事 征利 拒谏

  ↓ ↓ ↓ ↓

  受命于人主议法 举先王之 为天下 辟邪说 天下—怨谤

  度而修之于朝廷 政以兴利 理财 难壬人 众—汹汹然

  ↑

  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 —

  矛盾原因:变法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答司马谏议书》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2、理解文句意思,把握文章主要观点。

  二、整体感知

  1、题目解说:“答”即“答复、回复”之意。“谏议”则指的是“谏议大夫”这个官职,所以,“答司马谏议书”不能理解为“回答司马光规劝的书信”,而要作“回复谏议大夫司马光的信”来理解。

  2、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进士。嘉佑三年(1058)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抑制官僚地主的兼并,强化统治力量,以防止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并支持五取西河等州,改善对西夏作战的形势。因保守派反对,新法遭到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还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舒国公,改封荆,世称荆公。卒谥文。

  3、背景资料: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身为参政知事(宰相)的王安石开始推行新法,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第二年,司马光(当时任翰林学士,右谏议大夫,所以称为“司马谏议” )给王安石写了一封三千三百多字的长信,列举了实施新法的弊端,要王安石废弃新法,恢复旧制。本文是作者的复信。信中主要辨明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五事,并对士大夫不恤国事、苟且偷安、墨守成规的保守思想表示不满。教学设计>文章批驳了司马光的意见,针锋相对而又文笔犀利,注意分寸而入情入理,举重若轻而简明扼要,既表明决绝的态度又不失赠答之礼。

  三、知识积累

  1、学习生字:

  强聒(guō) 卤莽(lǔ mǎng) 见恕(shù) 拒谏(jiàn) 怨谤(bàng)

  利弊(bì) 不恤(xù) 盘庚(gēng) 胥怨(xù) 会晤(wù)

  2、实词积累

  重念:又考虑到。 视遇厚:对待优厚。

  反复:指书信来往。 宜:应该。

  卤莽:同“鲁莽”,草率,冒失。 见恕:原谅我。

  具:全部,引申为详细。 所以:这样做的原因。

  固前知:本来事先就知道。 恤:忧虑,顾念。

  汹汹然:大吵大闹的样子。 无由:没有机会。

  不任:不胜。 区区:谦辞,用于自称。

  3、通假字:

  不复一一自辨(辨,通“辩”。辩解)

  4、古今异义:

  1)、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窃:私意,私下,谦词。今常用义为:偷窃。)

  2)、虽欲强聒(虽:即使,表假设。今常用做表转折的连词。)

  3)、不复一一自辨(复:再,又。今常用义为往复,重复。

  4)、故今具道所以(“所以”是特殊的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而成的名词性词组,不是今常用做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其意为:原因,···的原因。)

  5)、度义而后动(义:适当,恰当,今常用义为:正义,意义,人与人之间的情谊等。)

  6)、不任区区向往之至(区区:诚心。今常用义为:数量极少。)

  5、文言翻译

  1)、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又想到您看待我一向很好,对于书信往来是不应简慢无礼的,因而我在详细地说出我所以这样做的理由,希望您或许能够谅解我。

  2)、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排除不正确的言论,批驳巧言谄媚的坏人,这不算“拒谏”。

  3)、今君实所以见教者……

  现在君实用来指教我的。

  四、讨论探究

  1、王安石为什么要写这封书信?

  明确:因为司马光写了一封长信,对王安石的变法横加指责,故王安石写此信为自己辩解。

  2、从文中看,王安石为什么要进行这场变法?

  明确:人——“习于苟且” ;士大夫——“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 ;上——“欲变此”。

  3、作者在文中提到“盘庚之迁”这一历史事件有什么作用?

  明确:为了借此来说明自己实施新法的坚定性和正确性。点拨:教学设计>文章中所举事例通常是为了论证自己阐述的内容。

  五、拓展延伸

  1、你对王安石推行新法是如何认识理解的?

  明确:王安石推行的心法虽然没有也不可能触及正个封建制度和封建统治的根本。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却敢于对传统政策进行改革和冲击,敢于对大地主大官僚的种种特权加以抑制和打击,把封建生产关系中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某些环节进行一些调整,提出在当时已经存在的物质条件下能够解决的任务。作为地主阶级的一个成员,他能看到由于大地主大官僚的过度剥削所造成的“富者财产满布洲域,贫者困穷不免于沟壑”(《风俗》)的状况,又能认识到“欲富天下则资之天地”(与《马运判书》)亦即认识到发达所有生产力去生产天下的财富以求增加国家收入的重要性。这些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还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王安石在变法中,不仅以“理财”增强国力,而且以“整军”改变北宋王朝的腐败军制。他打击大地主大官僚的兼并势利,为反击契丹贵族和党项贵族的割据政权的侵犯作好了物质准备,尽力改变北宋王朝长期以来“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的屈辱处境,欲在全中国再一次纳入一个政权的统治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王安石领导的变法图强的革新运动,也是一次爱国主义的政治运动。

  因此,王安石和司马光的斗争,虽然是统治阶级内部代表不同阶层利益的政见之争,但它实在是中国十一世纪时的一个重要事件。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论书》,便是这一场斗争中的生动速写,这一大事件的真实纪要。它是在“积贫积弱”的困境中发出的发奋图强的呼声,它直接宣传了变法革新的积极思想。所以九百多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爱。

  2、你是如何评价司马光的?

  明确:看人要用辩证的观点,对待人一分为二,在否定其缺点的同时,也要肯定其优点,不能一概否定,一棍子打死。司马光给王安石写了一长信,列举实施新法的弊端,阻挠王安石变法,他是政治上的保守派;但是司马光在学术上是一位贡献很大的历史学家,他用十九年时间主编了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后人把他和司马迁称为史学界“前后两司马”。

  六、拓展阅读

  宋朝人物评说——司马光

  还是从那个著名的“司马光砸缸”讲起吧。这个故事大家也都知道,不用我再复述了,从这个故事里看,小时候的司马光机智沉着,显示出与年龄不相称的老成。他的仕途也显得比常人要顺得多,他二十岁中进士甲科,到了宋神宗上台以后,他官拜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如果非要比照的话,相当于政治局委员兼中纪委副书记这样的大员。从这点看,他不仅早慧,而且早熟,还早发达,确实非常人可比。

  翻看流传下来的司马光事迹,还是令人感动的居多。他一生好学,发明了“警枕”,就是用一截圆木当枕头,“警枕”一滚动,他便起来读书,并始终保持着刻苦学习的习惯。南宋朱熹《三朝名臣言行录》记载了他苦学的故事,还留下了他的话:“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可见,他的成功与他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他孝顺双亲,中进士后,朝廷授他以奉礼郎,华州判官之职,他申请随他父亲到苏州做官,好侍奉双亲。母亲和父亲相继病逝后,他按制度丁忧五年才回到京师任职;随后,他在他父亲生前好友、时任宰相的庞籍不断举荐下一路提拔,前期一直随着庞籍,庞籍死后,司马光拜他的妻子为母,像抚养自己的亲兄弟一样抚养庞籍的儿子,堪称知恩图报、有情有义;他为政地方的时候,能倾听百姓声音,同情百姓疾苦,为官清廉,受到百姓的尊重好评,他死后若干年,蔡京要把他刻入“奸人碑”(元祐党籍碑),连刻石的工匠都流泪反抗,可见民众对他的尊重是发自内心的。

  他的人格魅力还体现在他的不事奢华。司马光生在官宦之家,从小家教很严,养成他不爱慕虚荣的性格。当然,这应该也与他从小就认真领会并遵守书本知识的习惯有关。比如考中进士参加闻喜宴的时候,按规矩大家都要戴一朵红花,他却以为这是矜夸的行为而不戴,直到一个同年告诉他,花是皇帝所赐,必须戴的,他这才也佩上。尽管后来他官儿越做越大,但是在生活上却仍然能保持俭朴,丁传靖《宋人轶事汇编》里说他“食不敢常有肉,衣不敢纯有帛”,这样的作风在古代的官宦之家是极其少见的,这也说明了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是真正身体力行儒家精神的实践者,而不是对自己一套、要求别人又一套的伪君子。

  司马光值得称道的地方还在于他公仇私怨一一分明。尽管司马光与王安石政见不和,但并不影响他对王安石个人品行的推崇。他在《辞修起居注第四状》中说:“如臣空疏何足称道,比于王安石相去远甚……使臣之才得及安石一二,则臣闻命之日,受而不辞。”《传家集》里也说:“介甫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可见,他并不吝啬对王安石做中肯而客观的评价,甚至还有那么一丝的过誉。当然,王安石也一样称赞司马光为“君子人也”。可以说,这两个政见不同的对手是惺惺相惜的。王安石变法失败后,司马光重新掌权,认为新法害民,立即全面否定了王安石的变法。但是后来王安石病故,正在病中休养的司马光特地写信给吕公著,要他“优加厚礼”,丝毫没有因为政治上的敌视而交恶。从中可以窥见,他的心胸相当宽广,退一步说,即便这只是装模做样,也与我们现代人所见到的许多因政见不和而反目成仇的故事成了鲜明的对比,何况皇帝最后还是采纳了他的意见。

  他对于自己信念的坚持也是少有的,真正体现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安身立命原则。我们暂且不谈王安石变法的对错,在宋神宗与王安石搞这个变法时,司马光在位的时候就固执地加以反对,犯颜直谏,面折廷争,甚至因此贬官外放。看到无法改变神宗的观点,他并没有怨天尤人,更没有搞阴谋诡计,而是就潜心研究历史,足足十五年时间闭口不谈时政,埋头编著多达二百九十四卷、三百多万字的《资治通鉴》。在这本书里,他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分析他们的得失,把自己的执政理念和政治观点都溶进了他对历史的评价里,在我看来,这正是“穷则独善其身”的表现。关于这本《资治通鉴》的历史价值,在这里不打算细说,但它无疑是一部划时代的历史巨著,包容万象,堪称国之瑰宝。而他终于起复之后,仍然坚持废除新法,最后虽然失之于严,但那另当别论。总之,他的这种契而不舍、始终坚持自己信念不动摇的精神,确实相当不容易。

  用我们现代的眼光看,司马光在政绩上谈不上出色。尽管在地方官的任上,他颇有政声,但那毕竟是一时一地的作为,不能与他的身份相符。作为北宋前期的重要历史人物,他在起复之后,以六十七岁的高龄、身负君民厚望,可惜在执政的理念上过于保守,在清算新法的过程里也造成了一部分的矫枉过正,甚至在用人方面也犯了与王安石一样的毛病。他的固执的性格也造成他听不进反对的意见,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从而给社会造成了些许的动荡,尤其是对北宋官僚阵营里的党争起到了不好的示范作用。

  我以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尽管我的这本书里评价人物大都是以他们的政治身份来分析他们的对错,尽管司马光偏于保守,但对于司马光,他的人格魅力远远胜过他的政绩,我只好放弃了从政治角度看他的初衷。实际上,如果分析他的政绩,他的所为并没有严重偏离轨道。也许在我们现在看来,他的好心却办了比如全盘否定新法这样的坏事,可以说他没有政治远见,但从当时的角度看,新法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扰民伤民的现象,而他的出发点正是为了废除扰民的新法,作为一个执政人员,他的废止恰恰说明了他心系苍生。看起来似乎他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泼走了,但那只是我们在历史发展的后来才看到的真相,至于当时的人们,身在局中,要他们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是根本不切实际的苛求。

  司马光撰写《资治通鉴》以至积劳成疾,晚年重新执政,忙于国事,才一年半就过世了。噩耗传出,京城里的百姓自发地罢市前往凭吊,贫穷的还卖了衣裳来祭奠,“巷哭以过车者,盖以千万数”,送葬时“民哭公甚哀,如哭其私亲”,四面八方赶来送葬的数以万人计,画他的遗像寄托哀思的更“天下皆是,家家挂象,饭食必祝”。尽管我们现在从理论上可以说,以德教化是人治社会里的弊端,似乎不值得称道,但我权衡许久还是认为,放在当时的气候里,他能如此得民心,这绝不是一件偶然的事情,值得我们细细研究。当然,这不是我这业余爱好者区区几千字的短文能够说得明白,所以,关于他的事,还是就写到这里吧,再写下去,错漏百出的历史知识就要用光,我老人家一世英名难免毁于一旦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