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导学案(苏教版八年级) 教案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7-04-13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 导学目标:
1、 学习鲁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高尚的人生观。
2、 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了解诗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并体会其作用。
3、 感情朗读诗歌。
二、 导学重点:
1、 初步掌握学习诗歌的方法。
2、 了解对比手法的运用,并体会其作用。
三、 导学难点:品味诗中含又深刻哲理的句子。
四、 课前准备:编撰导学稿,印发学生试做

五、 教学时数:一课时
六、 导学流程:
(一)导语:
同学们,人生在世,生命也许是划过天空的一颗流星,转眼即逝;生命也许就是一轮明月,伴我永恒。凝神谛听,屏息沉思,许多人的生命理想照亮了我们的行程!韩愈高喊:“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文天祥明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鲁迅抒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现在让我们共同走进臧克家充满哲理的诗行:《有的人》,于字里行间品味隽永的生命内涵。
(二)走近作者,了解背景:
学生介绍后补充
臧克家(1905-2004),山东诸城人,自幼喜爱古诗和民歌,一生写了不少诗歌,他的代表诗作已收入《臧克家诗选》。他曾于2000年7月20号获得首届“中国诗人奖”——“终身成就奖”,颁奖词里称他是:为我国新诗发展做出宝贵贡献的20世纪杰出的大诗人。
1949年臧克家到北京后,于鲁迅逝世十周年纪念日,瞻仰了鲁迅故居,想到了先生的一生,感慨万千,回去后,于11月1日写下了《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这首抒情小诗,以此缅怀先生伟大的一生。
(三)合作探究:
1、学习方法探究
①“有的人”是个引人深思的题目,面对诗题,联系诗歌内容,你会想到那些问题呢?
明确:“有的人”是指什么人?这些人怎么样?诗歌既然是为纪念鲁迅而作,为什么却又以“有的人”为题?诗歌揭示了一个什么深刻的哲理?等等。
②根据你的体会和经验,学习诗歌可以从那几个方面入手?
明确:读诗歌,品字词,析诗句,赏手法,悟哲理。
2、诗歌内容鉴赏
过渡:下面就让我们用“读、品、析、赏、悟”的方法来学习这首诗歌。
(1) 感情朗读全诗
要求:注意感情的处理,语速的把握,语气语调的抑扬顿挫,重音的恰到好处。
学生读诗,学生点评,教师指导。
(2) 读诗歌第一小节,小组合作探究下面问题: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板书加点的词语,下同)
①这节诗中有两个“活”两个“死”,你能说说它们不同的含义吗?
明确:第一个“活”是指躯壳活着,第二个“活”是指生命永存。
第一个“死”是指灵魂腐朽,第二个“死”是指失去生命。
②为什么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明确:因为他们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虽生犹死,他们的行为,为人民所痛恨,他们的生活,为人民所不齿,他们的生命,在人民心中早已腐烂发臭。
③ 这种人是什么人?
明确:反动统治者
④ 为什么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明确:因为他们为了人民的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人民永远怀念他们,他们的精神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⑤ 这种人是什么人?
明确:鲁迅及革命者。
⑥ 小结第一段的内容:对两种人的生死进行评价。
3、 读诗歌第二至四段,小组合作探究下面问题:
① 第二至四段三个小节,分别从那三个方面写出了两种人的不同表现。
明确:从“对人们的态度”、“对人生的追求”、“对社会的作用”三个方面写出了两种人不同的表现。
②“把名字刻入石头”是什么意思?
明确:是指给自己树碑立传,妄想流芳百世。
③怎样理解“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明确:鲁迅先生以彻底革命的英雄气概,以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深信革命的地下之火一定会燃烧起来。
④为什么“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明确:这种人为满足个人的穷奢极欲,他们势必要欺压别人,剥削别人,所以他们活着,别人的利益就要受到侵害,别人就不能好好地活着。这句诗说明,反动统治者与广大人民是完全对立的两个阶级,存在着你死我活的根本矛盾。
⑤在这三个小节的诗行中,你觉得那几个词用得形象生动。你能找出来品味一下吗?
明确:“骑”这个典型动作,加上“呵,我多伟大”这句典型语言,非常形象地揭露了反动派的残暴无耻。
“俯”这个典型动作加上“给人民当牛马”这个贴切的比喻,准确生动地刻画了鲁迅鞠躬尽瘁为人民服务的形象。
“刻”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反动统治者想“流芳百世”。
“情愿”写出了鲁迅的人生选择,他选择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一切。
“不能活”写出了骑在人民头上的反对统治者的骄横残暴。
“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写出了鲁迅竭尽全力为人民群众谋幸福的精神。
⑥这首诗是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作,除了副标题里提到“鲁迅”名字,诗中并未出现鲁迅二字,你能从诗中找出能使你想到鲁迅名著的提示诗句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提示性诗句略)好处:暗合题目,既含蓄、又形象,增添诗味。
4、读诗歌第五至七段,小组合作探究下面问题:
①“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是什么意思?
明确:把名字刻入石头的人,想流芳百世,但实际上这种人活在世界上,精神早已腐朽,灵魂早已死去,他们为人民所不齿,因此说,“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② 怎样理解“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明确: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鲁迅以野草自比,为了荡涤旧社会的黑暗腐朽,宁可牺牲自己的一切。一旦革命蓬勃发展起来,野草就会萌生,到处是一片青绿。
③ 你能把两种人不同的表现及相应的结果连在一起吗?
明确 : 骑在头上——————把它摔垮
俯下身子——————永远记住
名字刻入石头——————名字烂得更早
情愿作野草——————青青野草
别人不能活——————下场可看到
多数人更好地活——————抬举得很高
男生读表现,女生读结果,教师板书。
④ 这三个小节的诗中,你认为哪几个词用得好,找出来品味一下。
明确:“摔”字表现了人民群众力量之大。
“垮”字写出了反动统治者失败的命运。
“记住”表明鲁迅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烂”字表现了诗人对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的强烈憎恶之情。
“很高很高”是诗人对鲁迅的热烈赞颂,是对鲁迅的热烈拥戴,也表现了人民群众对鲁迅的无限爱戴。
5、背诵全诗,归纳主题。
这首诗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及革命者热爱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精神,无情地鞭挞了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反动统治阶级,深刻揭示了热爱人民的人在人民心中永生,以人民为敌的必然灭亡的真理。
6、全班探究欣赏写作特色。
①这首诗是为纪念鲁迅而作,诗人为了突出鲁迅崇高而伟大的形象,采用了对比的手法,你能从诗歌中找出一例来吗?这首诗的对比有什么特点?你能说说对比的作用吗?
明确:第一小节,把两种不同的生命价值进行对比,以渺小反衬高尚,以丑衬美,以恶衬善。
第二至四小节,把两种人对人民的不同表现作对比。
第五至七小节,把两种人由于不同表现而导致的不同结果进行对比。
特点:都是先反后正。
作用:在重重对比中衬托,使鲁迅的形象更加鲜明,主题更加突出。
②现在你能否说出,诗歌既然为纪念鲁迅而作,却为何以“有的人”为题?
明确:诗中是通过揭露批判反动统治者来衬托鲁迅,因此,以“有的人”为题对全诗内容进行概括和提示,“有的人”是指两种人,两个对立的方面。
③除了对比手法,你还能欣赏出什么手法?
明确:反复的手法。
④反复有几种形式?
明确:有两种,一是词语反复,二是句子反复。
⑤ 反复手法运用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充分抒写了诗人对两种人截然不同的态度和感情,从而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⑥ 还有什么手法吗?
明确:这首诗纪念鲁迅,主要不是介绍鲁迅生平,追记鲁迅的业绩,并作出评价,而是对比议论两种不同的人生意义和价值,特别提出如何对待人民群众的问题,从而提炼出深刻的哲理,启示我们为多数人去活,才活得有价值。
议论用语生动形象,如以“骑在人民头上”与“俯下身子”表现对待人民群众的两种不同态度;以“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表现愿为人民作出最大牺牲的人生命长在,精神永存;以“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表现人民对献身于人民事业的人的拥戴。
(四)综合学习
1、这首诗之所以能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在人们群众中有着广泛的影响,除了它的艺术特色以外,还在于它包含着深刻的哲理,说说这首诗包含的深刻哲理是什么?
明确:热爱人民的人在人民中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比然灭亡。
2、这首诗启迪我们要做怎样的人?
3、在我们的社会中同样存在着像诗中所说的两种人,请分别举例。
(五)布置作业
完成《自主检测》
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
臧克家

反动统治者 活着 死了
一、两种人生死的意义
迅及革命者 死了 活着
二、不同表现 三、不同结果
骑在头上 把它摔垮
对人民 对比 歌 鞭
俯下身子 永远记住 颂 挞
鲁 反
讯 动
名字刻入石头 名字烂得更早 及 统
对人生 对比 革 治
愿做野草等火烧 青青野草 命 者

别人不能活 下场可以看到
对社会 对比
为多数人更好地活 抬举地很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