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高考作文

时间:2021-02-26 10:17:16 高考 我要投稿

关于高考作文汇编七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考作文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高考作文汇编七篇

高考作文 篇1

  今天下午上第三节课时,老师组织全班同学在班级举行了一次《校园之星》评选活动。

  评选一开始,老师宣布:这次评选校园之星,采取不计名投票的方式,每名同学只准选一名。同时要求大家不要投“人情票”、“感情票”……

  选票发下来了,同学们纷纷写下了自己心中的“校园之星”。

  接下来是唱票。当我看到黑板上没有自己的名字时,我认真的反思了一下。我认为原因有2点:

  一是我的期中考试成绩不尽人意,语文90.5分,数学98分;二是我的“德、智、体、美、劳”方面还欠缺一点,应再加强一些。

  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通过这次活动,我找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找到了自己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同时,我明白了学习来不得半点虚假的道理。

  今后,我一定好好学习,并巩固好每天学过的内容。争取在今后这样的活动中榜上有名。

高考作文 篇2

  1 修辞开篇,展示文采

  修辞是语言运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生动而又贴切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常能使语言增添许多风采。在高考作文,你若能熟练运用修辞手法,定能使文章增色添辉。下面举例中,运用比喻、排比,使语言形象生动、气势畅达、音韵和谐。

  例:千载风雨兴衰,你,静静地贮立于万千苍生之上,仰天长望,唯有无字碑留下了你的浩叹。抚摸着那凹凹凸凸的碑身, 沧桑而感慨,你,只是略略扬起那时柔时刚的嘴角。此时,风,依旧凛冽;苍穹,依旧浩渺,你无语,碑无字,却完整地记下了你的不凡,青史依旧为你长流,在那 看似空白的无字碑上,却无限延伸着你——那个唐朝女皇的博大与智慧。(福建高考满分作文《点点空白 悠悠情思》)

  2 悬念导入

   吸引读者高考作文在开始写之前,不妨用3-6分钟精心构思,用悬念导入,这样容易抓住人们阅读时的好奇心理,吸引人们阅读,从而达到良好效果。

  例:很小很小的时候,总是喜爱看妈妈穿白色的裙子,她那么美,那么快乐,被妈妈牵着小手好幸福好幸福!那时候,妈妈就是我心中的天使。然而妈妈却爱亲昵地叫着我:“安琪,你是天使!

  我不是天使,要不被接进天堂的怎会是妈妈,而不是我呢?(广东高考满分作文《我是天使》)。

  3 故事先行

   引人入胜高考作文故事先行,能引人入胜。举例中的“蚌育珍珠”是许多人都知道的故事,它具体形象,引人入胜,包含着一个经历艰辛困苦获得成功的道理。

  作者叙写的这个故事很好地契合“雨燕减肥”这一话题的深刻寓意。标题中的“它”,正是困难、挫折、艰难险阻等的代称,突破它们,人生将变得壮美无比。作者以这故事先行,既能引人入胜,又切合话题。

  例:夏日里的炎热炙烤着大地,不知不觉中,海边多起了游泳的人。向远处望去,几个小孩像在搜寻着 什么,带着好奇我走了过去,才知他们是在寻找珍珠……一颗小小的沙砾被蚌无意识地吞噬在嘴里,蚌觉得好痛,似乎有一把尖刀刺向它的喉咙。但一切都无可奈何,只能日日夜夜地把它磨小、磨亮才能将它吐出。终于有一天,蚌被海水冲上了海滩,一个小男孩发现了蚌嘴里的沙砾,把它取了出来,但它不再是粗糙的沙砾, 而是一颗灿烂夺目的珍珠,蚌感觉轻松了许多,重新回到了海洋中。蚌育珍珠从此为人们所知,于是它的故事被人们所传颂,生命从此有了夺目的光彩,每一次去海边,我都带着崇高的敬意注视着蚌的艰辛。(江西高考满分作文《穿过它,生命从此壮美》)

  4 引用开头

   突出主题引用法是一种很常用的文章开头法,巧妙地借用诗歌、名言、典故、俗谚语开篇,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当然,引用要突出主题,要准确、得体,切忌张冠李戴、弄巧成拙。举例以引用诗词名句开篇,从多方面多角度论述了“意气”,增强了论证效果,突出了主题。

  例:“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青翠的竹在向你昭示着它的意气,昭示着一种贯穿生命的不屈与坚韧;

  “不爱沙滩擢贝子,扬帆击楫戏中流”,是浪顶峰尖的弄潮儿在向你昭示着他的意气,昭示着一种蓬勃于血脉中的勇敢和无惧;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骄傲的行者在向你昭示着他的意气,昭示着一种托起生命、托起希望的坚定的信心。

  意气,生命的支撑,成功的基石。(湖南高考满分作文《谈意气》)

  5 设问开头

   引人深思高考作文开头围绕主题设问,有问有答,能引人深思,突出主题。看看下面的例题开头围绕“纵然对的会是苦涩,但苦涩之后便会是甘甜”这一主题,通过一连串的“问”和“答”,开启了思绪,突出了主题。

  高考作文开头围绕主题设问,有问有答,能引人深思,突出主题。看看下面的例题开头围绕“纵然面对的会是苦涩,但苦涩之后便会是甘甜”这一主题,通过一连串的“问”和“答”,开启了思绪,突出了主题。

  例:倘若你是一粒种子,告诉我,你会怎样?是等待春天的召唤,还是迫于与寒冬挣扎?倘若你是一掬清泉,告诉我,你会 怎样?是任凭风儿的吹荡,还是勇于激起浪花?倘若你是沧海桑田中的一颗沙砾,告诉我,你会怎样?是受命于雨打风吹化成一缕尘烟,还是敢于摩擦出晶莹的珍 珠?……大凡成功之士都会选择后者,纵然面对的会是苦涩,但苦涩之后便会是甘甜。

高考作文 篇3

  (一)

  几片翠绿的茶叶,静静地躺在紫砂壶底,这时,沸水来了,它们开始轻轻舞动。于是,水变翠绿了,升起的缭绕水雾也变翠绿了。忽然惊醒,原来又是那个美丽的梦。

  这个梦总在我脑海中一遍又一遍地出现,但每次当我正要端起那杯茶时,却又忽然醒来。在梦中,茶的清香,这般的清闲、安逸,与现实显得那么格格不入。白天,我没有时间泡茶,更没有心思品茶;于是,在梦中享受那份闲适与快乐。然而近在咫尺的杯子却怎么也触摸不到,那是因为我的理智不允许我放松一分一秒,即使是在梦中。

  这究竟是因为繁忙的我对清闲如饥似渴,还是因为经历了繁忙的我,懂得了清闲的快乐,我自己并不清楚。我只知道,梦醒后,还有更多的事要做。

  (二)

  牵着好友的手,漫步在繁星点缀着的天空下。夜,没有让世界沉寂,因为我的确感受到了青春的气息。我们回味着过去,憧憬着未来,心早已飞到了另一个美丽的国度。脚边的小草也久久不肯睡去,它想偷听我们在讲什么,因为它永远感受不到什么叫做苦涩后的甜蜜。只有我们,高考前的我们才会拥有这份感受。自己的命运握在自己的手中,这是再幸福不过的事情了。

  (三)

  一阵秋风吹来,枫叶满地,大家一拥而上,希望拾到最红最美的那片枫叶。然而真正有价值的江枫不会轻易被微风吹落,它高高地站在树顶,如火焰般鲜艳夺目。于是,大家争相向上爬。一不留神,被旁边的同学挤了下来,重重地摔在地上,磨破了手,折断了腿,疼痛钻心。但我哪敢休息片刻,只怕晚了一步,枫叶便被摘走。我忍着疼痛向上爬,眼泪,只好悄悄地流进肚里。

  ……

  “高考”这道家常菜,说来平常,却风味十足。酸甜苦辣样样俱全。虽然,我确实不肯多尝一次,然而它的味道已经刻骨铭心了。

  当多年后的某一天,高考的味道再次回味在嘴里时,更会百感交集,意味深远。

高考作文 篇4

  于丹大姐在央视“百家讲坛”火爆时,我没有留意;于丹大姐被一些所谓的“孔子忠实传人”围剿时,我只当作新闻;近日,偶阅于大姐《〈论语〉心得》后,突发感慨:于丹大姐的《〈论语〉心得》简直就是高考作文的制胜法宝。

  纵观近些年的高考作文题目以及更多的高考模拟作文题目,几乎都围绕“人生”的“心态”。谈心境,说理想,话交友,论处世,大到宇宙,小到心灵,无外乎一个字,那就是“心”。于丹大姐的《〈论语〉心得》,恰恰就是谈人的“心”。

  这么多凡夫俗子喜欢于大姐的心得,源于于大姐把《论语》当作了心的灵台。于大姐通俗的说教,让大众深深地感受到,“心”在人生中的重要地位。在当今芜杂纷扰的环境里,一颗“静心”弥足珍贵。

  说于大姐的心得是作文的制胜法宝,主要在于于大姐解读论语时“引的经据的传”。这里的“经传”不是“孔子传人”们的唯恐凡夫俗子看明白的经传,而是那些启发大众心智的小故事、小寓言。于大姐不擅长枯燥的长篇大论,她能把隐晦的经传用通俗的故事来阐释。这绝对对高三的学子有重大启发。

  作文靠什么服人?靠“理”;“理”从哪里来,靠“据”;“据”是什么?就是故事。什么是好“据”?就是经典的故事。阅卷老师不喜欢泛泛的说理,更不喜欢无病的呻吟。于丹大姐的《〈论语〉心得》不是泛泛的说理,更不是无病的呻吟,她是靠经典的小故事来阐释《论语》,感化人心。

  无论话题作文也好,给材料作文也好,都要对题目所给材料蕴含的道理进行阐释。谁阐释的好,谁的文章就能得高分。多数学生明白蕴含的道理,可是如何把这些道理阐述的深刻而不枯燥,通俗而不庸俗,那可得讲些手段。于丹大姐的《〈论语〉心得》可谓高考学子的灵丹妙药。

  高三学子心中总有放不下的东西,背着这些包袱,多么的累!这些包袱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强行加在自己身上的。于丹大姐在心得里讲了个故事:

  小和尚跟老和尚下山化缘,走到河边,见一个姑娘正发愁没法过河。老和尚对姑娘说,我把你背过去吧。于是就把姑娘背过了河。小和尚惊得瞠目结舌,又不敢问。这样又走了二十里路,实在忍不住了,就问老和尚说,师父啊,我们是出家人,你怎么能背着那个姑娘过河呢?老和尚就淡淡地告诉他,你看我把她背过河就放下了,你怎么背了二十里地还没放下?

  有些学子的包袱已经背了三年了,难道还能像故事中的小和尚,别人早就不当回事了,你还念念不忘,非要背着包袱过高考桥?

  临近高考自信最重要,要相信自己的心理暗示的能量。于丹大姐在心得举了一个例子。

  一个女孩非常自卑,总觉得自己没有别人漂亮,没有好衣服,没有好首饰。十八岁圣诞节那天,妈妈给了她20美元,让她去给自己买一份圣诞礼物。看到路上的人都比自己漂亮,女孩更自卑了。来到商店,女孩看上了一个头花,戴在头上,女儿惊诧于自己原来这么美丽。女儿买了头花后,内心无比陶醉、无比激动。她跑到了小镇最中间的`大路上,她听到人们在议论说,没想到这个镇子上还有如此漂亮的女孩子,她是谁家的孩子呢?有个令她心仪的男孩竟然邀请她做圣诞舞会的舞伴?这个女孩子简直心花怒放!她想我索性就奢侈一回,用剩下的这四块钱回去再给自己买点东西吧。于是她又一路飘飘然地回到了小店。结果,她的头花还在柜台上。

  这就是心理暗示的力量。充分的自信抵得上千万朵头花。这不是高三学子最需要的吗?

  于大姐在心得里说:

  孔夫子最喜欢的一个学生叫颜回,他曾经夸奖这个学生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就是说,颜回家里很穷,缺衣少食,住在非常破烂的小巷子里。这么艰苦的生活对别人来说简直难以忍受,而颜回却能够自得其乐。也许很多人会说,生活就是这样,穷日子富日子都得过,那有什么办法?颜回真正令人敬佩的,并不是他能够忍受这么艰苦的生活境遇,而是他的生活态度。在所有人都以这种生活为苦,哀叹抱怨的时候,颜回却不改变他乐观的态度。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质生活所累,才能始终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宁。

  同样。高考战场上真正的成功者,就是那些始终保持心境从容的人。

  不用再举例子了,于大姐的这些话都是在阐释良好的人生心态,作为即将参加高考的学子,此时的心态是最最重要的。

  我希望,学子们趁这几天,把于丹大姐的《〈论语〉心得》好好的看一编,一定能对你的心态有所帮助。

  也许有些学子比较深沉,根本不为这些所动。这不要紧,要知道,我写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不是给大家调整心态,我是想告诉大家,《〈论语〉心得》书里的经典小故事几乎可以用来对付一切高考作文题目。要知道,任何作文题目都能归属到人生的心态上,而于丹大姐的《〈论语〉心得》就是谈心态最好范本。

  还等什么?赶紧看吧!不要等高考完了,再向于大姐购买后悔药!

  高考作文制胜法宝——于丹大姐《〈论语〉心得》,信不信由你,山里人如是说。

高考作文 篇5

  我登上烽火台,俯瞰被黄沙侵蚀的战场。轰隆的战鼓声和将士们的怒吼声从天边传来,在空旷辽远的天地间回响。我的心,静如湖面,渐渐泛开一圈圈的涟漪。一滴水,被我紧紧地攥在手心。对我而言,这滴水,就是我的整个世界。

  一滴水,在漫漫黄沙中,少了一分清澈,多了一分浑浊﹔少了一分甘甜,多了一分苦涩。那不是一滴水,而是一滴泪。

  仿佛还是昨天,一匹瘦马、一个包裹和一把长刀就是我的全部行囊。我喝过黄河的水,看过黑山的落日,跋山涉水而来,只为替父从军。花木兰,我把这个名字从千里之外带到了这里。战场,无疑是刑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或被逼,或自愿,或无奈,来到这儿。他们只有两个结果——活着回去,尚可承欢膝下,聊尽孝心﹔死在这里,与黄土做伴,化为漫天风沙中的一粒沙子。在这个弥漫着鲜血、悲伤和绝望的地方,我度过多少个无眠之夜,思念从四面八方涌来,死死地纠缠着我,让我窒息。我轻轻地问自己,这值得吗?虽然长发被绾起,换上男装,可我终究还是一个需要被爹娘宠爱的女子,我不想要戎马生活。时间在挣扎、痛苦和思念中逃走,当白皙的肌肤变得像干涸的土地一样,当柔嫩的双手长出厚厚的老茧,我意识到,自己已经无路可逃了。十年的青春骤然消逝,我什麽也没剩下,只有手中的一滴眼泪,它是我生命的全部。

  水,无声地滑下,浸润了肆虐的黄沙﹔泪,悄悄地落下,晕染了闺阁中苍白的绢帛。我缓缓地摊开手,那滴眼泪就静静地躺在我的手心,阳光从四面八方涌来,在手心里折射成无数个世界。我似乎看见坐在门外盼望我归来的爹娘,看见对着我的红装暗自垂泪的阿姐……那一切,都蓄积在这滴眼泪中。

  我猛地一个趔趄,“啪”的一声,泪滴坠地,声音是如此之轻,我却听到了心碎的声音。刹那间,我的整个世界支离破碎,碎片被风沙吹散到空中,消失﹔或渗进黄土,不见。

  一滴眼泪,折射十年好容颜﹔一捧黄土,埋葬多少英雄命?

  伸出微微颤抖的手,我透过指缝凝望大漠的太阳,刺目的阳光让我睁不开眼,又是一滴水。我已没有力气再留下它,最珍贵的一滴已经被命运一时的玩笑——伸脚绊了我一下,十年如一瞬,我的世界就像那滴水一样永远消失了。

  失去一滴水,一个趔趄,已经足够……

高考作文 篇6

  一、题目的哲理性

  如1986年的《树木?森林?气候》和1995年的《鸟的评说》的寓言故事,都渗透了深刻的哲理性。“树木、森林和气候”之间蕴含着一种朴素浅显而又深邃的哲理,这个哲理没有超过考生的生活知识及理解能力所达到的范围;《鸟的评说》同样涉及到哲学范畴的问题,潜伏着生活中深层的课题,即全面地看待人与事等。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平时就要有针对性的训练。要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引导他们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事物之间的相互制约性和联系性,并以小见大,见微而知著,掌握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基于上述认识,我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曾拟了以下题目:《从<项链>中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刻舟求剑>中得到的启示》———切忌形而上学看问题;《从<落叶>中悟到的……》———见微而知著;《中国青年为什么穿日本和服拍照》———学会抓事物的主要矛盾等,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收到了较好效果。

  二、题目富于现实性

  近年来,高考作文的命题很多要求考生能对生活、社会问题发表见解。有的由自然现象引向生活,有的由生活现象过渡到社会问题,有的从寓言故事引发出社会弊病,有的从生活琐事中折射出引人深思的课题。而且命题涉及到的各种门类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如1985年的作文题是关于“三废”治理问题,涉及到环卫方面的知识;1986年作文题触及到林业、气象和生态学等方面的知识;1990年的就一对孪生姑娘对玫瑰园的不同看法,写一篇议论文,联系到如何看待社会本质和主旋律的思想方法问题;1994年的《尝试》,辐射出更多的生活常识及悟出诸多的人生真谛。所以,教师一定要打破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将作文教学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土壤之中,帮助学生真正地深入生活,了解生活,养成良好的观察生活的习惯,善于采撷生活中丰富的素材,从而达到“以小见大”地剖析事物,反映现实生活。并要不断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引导他们多读书、多看报,抓好写作素材的积累,使之写作视野极度地开阔起来。

  三、题目的极大可塑性

  首先是内容上的可塑性大。行文可深可浅,取材极其广阔,不必临场搜索枯肠。例如1988年的作文试题为《习惯》,这是继1982年之后的又一次直接命题作文,它尽管是采取了我国传统的命题方式,但仍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它有极大的可塑性和灵活性,其外延极为广阔,考生既可以写个人生活、学习和工作方面的习惯,也可以写社会、民族,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既可以写日常生活中浅表性的问题,也可以触及社会中较深层性的重大命题;既可以大胆地抨击传统的陈规陋习,也可以讴歌赞美时代的新风;既可以透视社会

  的焦点问题,也可以赞颂改革开放后的新人新事。因此,这是一个完全开放的题目,考生完全可以自由驰骋自己的笔墨,以达到淋漓尽致的“吞吐”,无拘无束的“歙张”。其次是表达形式上的可塑性大。1986年的《树木?森林?气候》,行文体裁可以不拘,可以议论为主,也可以夹叙夹议,只要吃透精神,把握中心,持文有据,言之成理即可。至于如何运用题目所提供的材料,如何布局谋篇,便待考生随心驾驭自行安排了。1995年的高考作文题是寓言诗《鸟的评说》,这是一种“一题多体,一题多向”的设计,也是一种多层次的写作考查。考生可在不同的文体中,从不同的角度尽情挥洒,驾轻就熟,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发挥其写作才能。基于这样,高中毕业生的作文训练,就必须尽可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抓好写作素材的积累,要指导学生博览群书,要让学生触及各种文体。既要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又不能忽视形象思维;既要培养顺向思维,又要倡导逆向思维;既要培养实体思维,又要注重空间思维。平时要把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各种应用文和散文等文体的训练务必强化,作到一“专”、二“博”、三“活”,才有希望达到成功之彼岸。

高考作文 篇7

  在短小的诗歌里,我读到的是一种生命不息的力量和那坚强、不怕困难的精神。在大千世界里,大麦很渺小,但在强劲的大风里,无数生灵被刮倒、吹走,眼看它也早早弯下了腰,却不曾倒下。大风吹过,它又挺起身子,不折不挠。

  挫折是一阵大风,我们可以是柔软而有韧性的大麦,也可以是任风吹散的花瓣, 吹散与否,就看自己。

  在强劲的大风里,很多人也许早早地选择了妥协,折断了自己的腰,抑或停止歌唱,但也有人如大麦一般俯身,然后又高傲地挺起。正如“达人秀”中的刘伟,上帝折断了他的双臂,却给了他一颗不服输的心。面对生活飓风的侵袭,他弯下腰去,但绝没认输。他暗暗发力,勤奋练琴,常人花一分的心血,他就花百分、千分,在拼搏进取中他的技艺不断得到提升,最终在“达人秀”的舞台上证明了自己存在的意义。他如同大麦一般坚定。可见,俯下身去面对现实又有何妨。

  在大风里,无数人痛苦、悲伤,从而弯下了腰,可更有人“不折不挠”,痛苦过后又挺起身来。球星卡卡从20xx年赛季开始就一直由于身体原因,之后几度未曾出现在球场上,面对自己的伤病,卡卡俯下了身,选择了暂时从球场上消失,但意志坚定的巴西人怎会甘心就此隐退?次次的状态不佳过后,他从没放弃,如今他回到了米兰,又成了绿茵场上的焦点!他“俯身”多年,不过这又何妨?弯腰又挺起,更难能可贵!

  在大风中,逞一时之勇,争一时之气,不愿俯下身去,往往会断送长远发展的机遇。项王乌江自刎是历史性的瞬间,他一直被世人所惋惜。惋惜于一代英雄的终结,惋惜于项王为何“不肯过江东”。我要赞美楚霸王宁死不屈的精神,却要悲痛于他不肯“俯下身去”从而东山再起。实际上,俯下身去又何妨呢?像有远见的韩信受了胯下之辱,却在未来有了不凡的成就。楚霸王要是选择东山再起,历史的格局或许就截然不同了。可见,俯下身去有时候是必要的。

  我们在大风里俯下身去又何妨呢?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即使俯下了身,也一定有朝一日能再度挺起。

  如果在挫折中受到了痛苦,俯下了身,那也定要咬紧牙关,“把我的悲伤,变作歌唱。”

【关于高考作文汇编七篇】相关文章:

1.【精品】高考作文汇编七篇

2.我的高考作文汇编七篇

3.【热门】高考作文汇编七篇

4.关于我看高考作文七篇

5.高考作文七篇

6.有关我看高考作文七篇

7.全城高考作文七篇

8.【实用】高考作文汇总七篇

9.关于高考作文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