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高考作文

时间:2021-02-26 11:45:34 高考 我要投稿

高考作文七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作文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考作文七篇

高考作文 篇1

  高考材料作文怎么写?给材料的作文类型,我们在审题上首先要对所给材料的文字“分而析之”,从中寻觅可供发挥的立意点。所关注的文字,叫“视点”,由此而确立的写作方向叫“立意点”。20xx年上海高考作文题,从题型上看,是给材料作文。作文原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要求:①自选角度,自行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他的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下面,我们对09年高考作文题所给材料文字作审题分析,原材料中的“视点”与对应概括出的“立意点”见下表:

  审题可见,09年作文题所给材料本身写作难度并不大,可供发挥的角度有很多,考生应该能结合自身的长处,写出个性化的思考。但从高考作文阅卷实际情况来看,却很遗憾发现分化严重,很多考生作文总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使总均分低于预期目标值。

  究其失误原因,我认为主要是不懂得“给材料作文”类型的写作基本规范,影响了作文效果,使阅卷者判分时左右为难,“想说爱你不容易”。

  09年高考作文阅卷中发现,考生在“给材料作文”类型的写作基本规范方面的失误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通篇不引用材料(既不明引,也无暗合)。

  给材料作文比之于命题作文,除了审题难度更大,不直接告诉你应该“写什么”之外,还隐含着一个潜台词:所给的材料是引发你写作的缘由。因此,如果写议论性的文章,就叫“缘事而发”,当然应该引用它,只是在什么位置引用,引用的技巧、水平因人而异,有所差别(只要不照抄原文就可以了)。当然,如果写记叙文,用事件或故事来印证、表现所给材料中隐含的某一事理,则无需也无法引用材料。

  2.戴帽穿靴式。有的考生虽然在文章头尾处引用了材料,但对材料不做分析;还有的考生展开论述的正文,与开头引用的所给材料之间毫无关联。

  例如,《梦想》。先引用板桥事例之后议论:“这是板桥的特点,而我呢?什么都没有。我从小有个梦想,做运动员,成为姚明、刘翔那样。”然后大段回忆14岁体校学棒球的受伤经历与恐惧。最后自我鼓励:“相信时间会冲淡一切,让我能实现梦想。”正文与板桥的材料毫无关系,属于典型的“戴帽”后就扔的类型。这样的文章我只会给38分。

  3、给材料作文的立意点应该是从材料中直接提炼后做的类似联想,观点与所诶材料间有必然联系。但有的考生拐了多个弯后,似是而非地渐行渐远,偏题跑题。文章是表达思想的,这种思维不严密的现象是会重扣分的。

  例如,《不可缺少的追求》,其结构与内容如下:

  (一)引用所给材料。

  (二)议论:字如其人。“板桥体”别有韵味,折射了郑燮的独特个性。是啊,他不畏世俗讥讽,坚持自己的追求,才走出了独特的发展道路。而我的追求是什么?我的价值在哪里?

  (三)叙述:我有一次读《老人与海》,桑迪亚哥……(概述小说情节)。议论:我明白,人,要追求尊严,绝不轻言失败。

  (四)议论结束:感谢《老人与海》,它教会了我哲理,是我独一无二的追求,会带我走得更远。

  这样的文章的确已“走得更远”了,我认为只能给35分。

  4.只抓只言片语,套用材料中的几个字眼,没有理解内涵,导致偏离题意。

  例如,《爱财而不过》,先议论开篇:爱财”这个词人们多少总有些鄙夷,我看不然。虽然“爱财”在有些人眼中是“歪歪斜斜”,但适当的爱财,能催人上进,受人尊敬,只要不过分。第二、三段举比尔盖茨追求财富也办慈善事为正例,举葛朗台敛财吝啬为反例展开论证。最后引孔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结束。文章只是与所给材料中“歪歪斜斜”这几个字面有关,而全文内容与板桥书法之事毫无关联,这样的文章我认为至多25分。

  5.用一个更幼稚的启蒙故事来诠释所给材料的深刻事理寓意。、这样写虽不偏题,只是欠深刻,所以可以得到及格分,但得分高不上去了。

  例如,有篇文章题为《梨树的四季》,讲述一位农夫让四个儿子分别在春夏秋冬去看梨树的模样,然后教育儿子们不要只关注一季,才能看出美丽与韵味。这里蕴含的道理暗合“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的寓理,表达出了“全面而整体地看问题”的观点。但这个故事属于低语境材料,在初中生的文章中或许算得上好作文,但相对于高三思维水平层次而言,只能算平平一般,得分在46分左右。

  6.套题。套题比偏题更恶劣,更易激起阅卷者“公愤”,将重罚在30分以下。

  例如,浦东新区09年模拟考试作文题也是给材料作文:人生当“藏锋”还是“露锋”?

  于是高考中有考生写了一篇套题作文《藏与露之显人生》;还有的考生套题其他区模拟考试作文《“半”是一种艺术》,这样做都将是得不偿失的。

  那么“给材料作文”应该遵守哪些写作规范?

  “给材料作文”的作文类型,其基本要求是先从所给材料中抽提出蕴含的事理,然后缘事而发,类似联想到社会、人生的思考,在思维方式上类似于演绎推理。基本规范要求:

  1.根据材料中的关键点,确立视点,从而确定立意方向。

  2.不要就事论事。抽提出事理后,要类似联想,同理类推到更深广的领域,写出层次感。(如:自然→社会→人生→治国→世界)

  3.写作时要引用材料,缘事而发(尽量引用,但不要照抄),以避免套题之嫌。(可以明引,也可暗合)

  4.充分利用所给材料,对材料本身要做分析与关联,以避免“穿靴戴帽”之嫌。例如:谈论“独一无二”,就要具体分析郑板桥是如何做到“独一无二”的?(比如他的博采众长,坚持不懈);再如谈“融合”,就要说明郑板桥是如何“融合”百家的?(比如:杂取众长——“用隶书参以行楷”;打破门户之见——“非隶非楷,非古非今”;借鉴他人也不失独立人格——“不可无一”)

  例如,《创新切莫弄巧成拙》一文,其结构内容如下:

  (一)分析“板桥体”的意义——追求创新。提出问题:应该如何追求创新?

  (二)分析郑板桥的通今博古,论证:创新是以积累为前提的。

  (三)分析郑板桥与“扬州八怪”的行为,是表现独立人格的,论证:创新是有丰富内涵为内容的。

  (四)分析“板桥体”的“非隶非楷,非古非今”,是以振兴书法为目的的,论证:创新是有高尚目的而不是标新立异搞怪出风头。

  这样的文章,紧扣中心论点,充分运用所给材料做具体分析,言之有物,言之成理,可以评为一类卷。

高考作文 篇2

  上海

  以“必须跨过这道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点评】

  今年上海依然是命题作文。和去年作文题“我想握住你的手”相比,体现了“稳中有变”的命题原则。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高中毕业生在他们不长的人生经历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坎”,对“人生坎坷”也有了一定的体验,因此,这道作文题有内容可写,有真情可抒发,可以写得生动感人,富有情味。

  但真要写好这篇看似人人能写的文章,选择什么样的“坎”至关重要,这是区别于文章境界和立意的关键。而“跨过这道坎”为什么“必须”,虽与个人的处境和经历有关,又应同社会的需要有关。从这一点来看,是否注意文章的选材和写出文章的深度,应是跨过这道作文题的一个“坎”。

  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冲破个人的“坎”,从关心社会发展、时代风云的角度去写种种必须跨过的“坎”,就得有高度了。记叙、议论、夹叙夹议均可。

  除了诗歌之外,文体没有明显的限制,作文题给考生发挥自己的特长也提供了条件。

  北京

  以“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为题材,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体裁不限,800字以上。

  【点评】

  这道作文题,在高考中,可以说是一个创新,它要求写评论文章。

  首先你要对“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比较熟悉,还有,你必须知道学术界对这句诗的不同评说。

  这对中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它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关心学术。

  另外,评论可以从内容方面写,也可以从形式及艺术方面写。内容方面,到底为什么这么兴奋,艺术方面,到底好在什么地方。

  能把握住这两点,文章也就自然形成了。

  天津

  题目:有句话常挂在嘴边

  800字以内,体裁不限。

  【点评】

  题目好像很通俗很粗浅。谁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这句话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要常挂在嘴边?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因而,可以从本人的接触来写,如妈妈或老师期望和激励自己的话,又如某一句格言或座右铭之类,都很有意义。当然也可以升华到写自己印象中的某个成功人士,反映出其精神面貌的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可以批评一些不良的口头语,对社会风气提点建议,文章记叙、议论,甚至小小说,都无不可。

  重庆

  话题:酸甜苦辣说高考

  话题作文,800字

  【点评】

  这肯定是个人人都有话说的题目。高考之重,在于不仅因为它将长远地影响考生的人生之路,而且高考也是全社会关注的大事。在高考过程中,考生体验到的是成功的喜悦,是挫折的沮丧,是奋斗的艰辛,是责任的沉重。在稚嫩的肩膀上,不仅肩负个人的命运,还承担着家庭的期望和社会的托付。考生要善于在平凡而琐碎的备考生活中发现意义,并赋予它们以色彩与诗意。

  写酸甜苦辣的高考,可以在叙述与情感抒发上做文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叙述它可与他人分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抒发它可以与人沟通。当然,精当的议论也可使这看起来很平凡的作文具有某些理性色彩。

  广东

  请以“传递”为话题,写一篇话题作文,800字,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点评】

  这是一个体裁不限、话题很广的作文。

  传递什么,如何传递,决不是那种表面的传递物品,一手来一手去那么简单,而是于传递中丰富而深刻的内容,总跟某个方面重要的事件、阶段、人物有关。

  学生都有过这种观察和体会,从传递火炬、旗帜和接力棒的具体情景生发开去,写奥运会,写长征镜头,写中国的球员,都无不可。也可以从身边联想开去,师长的教育、家风、校风、班风,甚至某项民间技艺的重视和传承,都是很好的题材。

  至于大到新一代肩负的责任,面对世界风云、祖国发展和民族振兴,都在精神的和物质的各个方面传递,这样写就很大气也可以很出彩了。因此,这个话题不难,叙论均可,但出彩不易。

  江苏

  题目:怀想天空

  【点评】

  一九九二年,上海高考作文题是“遥望星空”,不过后面有一个限制:宇宙是无穷的,人生是有限的。对此,你将引发怎样的思考。那一年出现了不少优秀作文。有一位同学说,当我阅读屈原诗歌时,屈原的血液在我的血管里沸腾,当我学习牛顿定律时,牛顿的智慧在我脑海中复活。

  个体生命虽然是有限的,但生命的延续,同样是无限的。江苏的这道题目与“遥望星空”很相似,但没有了限制,那么写起来更可以海阔天空。

  康德说,有两件事情深深打动我,一件是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另一件是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

  这是一种哲学的思考,头上的星空代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道德法则代表了人与人的关系。于是你可谈的东西便更多了。在你读过的书中,从你十八年人生的经历中,你有怎样的思考?写出来,都能成为好文章。

  山东

  请以“记忆永远不会风化”为题写800字文章。

  【点评】

  该命题要理解两个关键词:记忆,风化。

  “记忆”可以是生命个体的记忆,也可以是一个家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记忆甚至是整个人类的记忆。

  逝者如斯,“时间”如流水,在时间的长河里,人们大都习惯于遗忘并且安于遗忘,甚至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在遗忘中“瞒与骗”。

  所谓“风化,其实就是对过往的遗忘,对历史的无视,对经验的麻木。概括地说,就是“时间使记忆风化”。这恰恰是本作文立意的反面。

  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什么样的记忆才不会被时间风化?肯定是那些在人生路上烙下深刻印记的经历,或者是民族发展过程中刻骨铭心的事件。它们影响人生的走向,影响历史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意义。昨天在今天延续,历史活在今天,这样的记忆当然不会风化。

  从具体写作看,本作文写作角度可大可小。小者写一己之情感,发一时之感慨,可以抒情,可以议论;大者可写一个民族甚至人类的经历,思考那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历史意义。可写人生的光荣,可写历史的耻辱,总之,强调的是记忆的重要性,是尊重历史的重要性。

  辽宁

  “人生如登山,往上即使迈一小步,也是一个新的高度——我能。”

  请结合自己的感受和认识,以“我能”为题,写一篇作文,除诗歌外,体裁不限,800字。

  【点评】

  作为话题作文,“我能”的角度极其宽泛,考生应从自身出发,选择“能”的内容,而将“我”摆进去,写出文章的力度十分重要,需要注意的是脱离自身的生活体验去写“能”的话题,因为题中的“我”是对话题的“限制”。

  江西

  题目:心中的一泓秋水、要说爱你不容易两题任选。

  【点评】

  两选一的作文题,首先要在两番审题之后确定写的题目,而两个题目没有相通的地方,就很耗费考生的时间。

  “要说爱你不容易”不是一个好写的题目,爱,但是很难得到,是“不容易”;爱,但是爱不起来,也是“不容易”,考生想到的也许只能是哪门功课很想学好却学不好之类,就很难写好了。如果从人的角度,从爱好的角度,甚至从对手的角度去思索,有现实与历史的纵深感就视野开阔有分量了。

  “心中的一泓秋水”比较好写。学生面对浮躁繁华的社会,来自方方面面的学习压力和光怪陆离的诱惑,都可以从切身的体会中,寻求到内心一块纯洁、平静的地方。于是,凡是接触到有关按教育规律不恰当的东西,都可以抵制和感悟成文。

  福建

  题目:季节

  【点评】

  “季节”这个题目既实又虚。大自然有季节、人生也有季节。中学生处在生命的春天,是木欣欣以向荣的。

  在这个季节是会发生很多很多事,你的观察力如何?你的理解力如何?你作了怎样的思考?

  当然你也可写别人的季节,写两个不同的季节的碰撞。

  这篇文章以夹叙夹议的写法为上。

  陕西

  看图作文。

  场景:一个小孩跌倒了,周围有三个大人,分别代表了社会、家庭和学校,这三个人异口同声地说“出事了”。文体自拟,自命标题,800字以上。

  【点评】

  画面不难理解,难点在“出事”的含意上。选择“出”了什么“事”,作为写作的角度,是构思时必须考虑的。然后对“出事”应承担的责任须加以议论,并注意突出重点,而写出承担责任的目的,则能给“三个大人”以启示。

  湖北

  母语是一个人最初学会的一种语言,人人都有自己的母语。母语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生存发展之根。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竞争与交汇的时代,母语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人们交流思想感情,欣赏文学作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等,都离不开母语。

  可以说,我们每天都在感受母语,学习母语,运用母语。

  针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写篇作文。

  【点评】

  “母语”是个很感性的词语,将母语作为谈论的对象,不仅给写作提供了一个开阔的思想表达空间,也营造了一个情感抒发的空间。材料对母语作了比较全面的概括,涉及母语的内涵与性质、价值与意义,材料最后的几个词“感受”“学习”“运用”则概括了母语与我们的密切关系。只要认真揣摩材料,不难在其中发现很多写作的角度与线索。

  在这个意义上,本文的写作并不难。但是,今天我们谈论母语,毕竟有一个当下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问题,即“多元文化竞争和交汇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母语的现状如何,人们对母语的态度怎样,就格外具有思考和阐发的必要。

  以咱们的汉语为例,如何看待汉语受到的来自强势外语的冲击,如何看待网络文化对纯正母语的入侵,如何看待母语教育中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等等,都是有强烈时代色彩和丰厚内涵的命题。如能敏锐地洞察到材料的现实指向,在行文中表达对汉语以及民族的情感,对汉语处境的忧思或乐观,一定能具有更强的思想与情感冲击力。

  中学生多读过都德的《最后一课》,韩麦尔先生对法兰西语言的情感一定还记忆犹新。写作中不妨回味一下。

  湖南

  结合自己的经历,以“诗意的生活”为题,写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点评】

  帕斯卡尔说:人应该诗意地活在这片土地上。这是人类的一种追求一种理想。这道题目,正是要考生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对“诗意生活”的理解,谈谈自己的理想。由于现实生活有着诸多的烦恼,有着诸多不尽如人意的事,比如同学之间的矛盾,与父母的代沟,为了升学不得已去做很多重点的看似无意义的乏味的题目。那么,你是如何在这烦恼中提升自我,超越烦恼,在精神上,获得充分的自由?你这样做过没有,如果没有,那么,你觉得现在应该怎么做,将来应该怎样做。

  这道题目有两个限制,一、必须写自己的经历。二、必须写记叙文或议论文。如果写记叙文,写自己当然没有问题,如果写议论文,自然只能夹叙夹议了。否则,会违反第一个限制。

  凡是思想境界比较高的同学,凡是对人生有过深刻思考的同学,写起这道题目,应该是得心应手的。

  浙江

  题目:行走在消逝中

  体裁不限,800字以上

  提示: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有所感,有所发,比如:过去的生活、童年的经历、读书的日子所发生过的事,写心得体会。

  安徽

  题目:提篮春光看妈妈

  四川

  题目:从一步到一生

  海南

  法国化学博士别涅迪克,在一次实验中碰落了一个烧瓶,结果发现烧瓶没有碎,他发现这只烧瓶里放着一种叫硝酸纤维素的溶液,这种溶液会在玻璃表面形成一种薄膜,使玻璃不会碎裂,由此他发明了不会碎的玻璃,应用非常广泛,如挡风玻璃等。创新不是很神秘的东西,如果你用心发现,自己也会拥有创新能力。请以此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800字。

高考作文 篇3

  悬念,在古典小说里称为“扣子”或“关子”,即设置疑团,不做解答,以唤起读者“穷根究底”的欲望和急切期待的心理,借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悬念法一般运用于叙事性作品中,通常在叙事过程中有意结下一个“扣子”,以引起读者对事件的发展和人物命运的急切关心。这种写法容易引人入胜,形成波澜。悬念的设置一般要有三个环节:第一是提出悬而未决的问题,设置谜面,把读者置于悬念之中;第二是利用“悬”而有“念”的心理因素,使读者产生急切求解的心理;第三是拨开密布在读者心头的疑云,即解决矛盾,揭示谜底,让读者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艺术上的享受。

  设置悬念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标题法

  就是利用标题设置疑问,制造悬念。例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件事是谁干的》、《妈妈称职不称职》,看了这样的标题,读者就会急切地往下阅读。

  二、倒叙法

  即把事情的结果或情节中最精彩的部分特意提到文章的开头,使读者产生一种追根溯源的欲望,然后再叙述事件的来龙去脉。采用倒叙的方法,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如《背影》一文,读了开篇,我们不禁要问:父亲肯定有许多方面令作者不能忘怀,为何单单不忘父亲的“背影”呢?这就给读者造成悬念,吸引读者到文中去找答案。再如《杨修之死》,作者先写杨修猜解鸡肋令,曹操以“乱我军心”将之斩首,思贤若渴的曹操仅因这一事就会将聪颖过人的杨修处死吗?还有何因?为解这一悬念,文章接着叙述了杨修平时的为人以及他惹来杀身之祸的原因。采用倒叙应从内容和形式的需要出发,千万不可为倒叙而倒叙,当倒叙的部分叙述完毕回到顺叙时要交代清楚,要有过渡句或过渡段衔接,否则,会使文章头绪不清,脉络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

  三、插叙法

  即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在适当的时机再接上原来的情节,如鲁迅的《故乡》,当写到“我”回故乡准备拜访亲戚本家时,情节突然中断,插入一大段回忆少年闰土的文字,制造了悬念:“我”拜望亲戚本家了吗?闰土为什么很想见“我”一回面?读完插叙的内容以后,我们不禁又要问:“我”心目中的少年英雄闰土现在怎样了?“我们”见了面,闰土还会口若悬河,无话不谈吗?悬念一个接一个,一环扣一环,这样一方面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另一方面可以使文势曲折变化,跌宕起伏,读来趣味横生。

  四、误会法

  利用误会设置悬念,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读来妙趣横生。如《山中访友》,标题就能让人产生误会。看过文章的标题,读者一定以为作者要到山中访问自己的好朋友。然而读罢全文,读者方才明白,原来这个“友”指的不是人,而是山中的古桥、树林、山泉、溪流、白云、瀑布和悬崖等,这里作者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它们当做自己的朋友了。

  五、欲扬先抑法

  词典对欲扬先抑的解释是:要发扬、放开,先控制、压抑。“扬”和“抑”,都是一种强调手段,指作者本来要大力赞扬的对象,在文章开始的时候却贬抑他,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再颂扬他。运用此法,能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制造悬念,给读者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战国策》中有一个“冯谖客孟尝君”的故事,文章开头先把冯谖贬抑到最低处:他既无爱好,又无能耐,还爱发牢骚,可以说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读到这里,读者不禁要问:这样一个一无是处的人,孟尝君为什么还要礼遇他呢?不料接下来作者却笔锋一转,写他如何为孟尝君经营“三窟”,写出了他非凡的才能。原来作者是想利用开头的“抑”衬托后面的“扬”。这类例子在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中并不少见。

  六、设问法

  就是运用设问制造悬念。如《羚羊木雕》一文的开头这样写道:“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开头用妈妈的一句问话造成悬念:什么“羚羊”?妈妈问这干什么?这样,一下抓住读者,引出了故事,以下按事件发展变化的先后顺序交代了羚羊木雕的来龙去脉。这种写法,要比直接陈述事件的经过更让人感觉兴味无穷。

  七、描写法

  就是通过人物的外貌和神情描写造成悬念。如《最后一课》,设置悬念开头,对韩麦尔先生的外貌描写:“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还有对镇上其他人的描写:“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严肃。其中有郝叟老头儿,戴着他那顶三角帽,有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递员,还有些旁的人,个个看来都很忧愁。”韩麦尔先生穿着只有在督学来视察或发奖的日子才穿的漂亮礼服,镇上的人们个个都显得严肃、忧愁,这种外貌和神情描写,渲染了一种严肃的气氛,预示着将有不同寻常的事情发生。究竟是什么事?为解开这个悬念,读者就会带着一种探寻的心理,饶有兴致地读下去。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设置悬念要注意两点:第一,设置悬念贵在巧,巧于藏而不露,即设悬要根据情节的发展和全文的结构要求而定,如果脱离了这些而设悬,就会显得虚假,不可信,也就失去了设悬的作用。第二,设悬要早,解悬要迟。设悬早,抓住读者就早;解悬迟,就可以从容地表现人物,叙述事件。

高考作文 篇4

  路的两旁氤氲着乳白色的雾气,前面是一条悠长悠长的古道,迷离神奇。

  我准备沿着这条充满神秘的古道去找寻自己幸福的人生,一束极细的光芒从遥远的天际透射过来,抚摸着那历经悠悠岁月的古道刻痕,它闪耀着夺目的光芒。

  一串串脚印散落在岁月的路途中,我要去寻找那决定人一生的那一步,用心去发现一个刻满幸福的出口。

  我渐行渐远,我渐进渐远……

  终于,我发现路在此时分成了两个岔口,两扇高大的门摆在面前,它们的上面镌刻着“一步与一生”,苍劲的字体中流淌着充满理性的溪流。

  我打开其中一扇门,发现上面雕刻着许许多多的小字,我仔细凝视,仿佛时光在这里轮回翻转……

  “曾经的庄子从这里走过,为了摆脱一个屈从权势的社会,他推开了这扇门,然后决绝地跨了过去,做了一棵在夜里独自守望月亮的树”。

  “曾经的五柳先生从这里走过,为了摒弃官场的丑恶,他驾着破旧的马车从这扇门驶过,然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曾经的东坡先生从这里走过,为了遗忘痛苦的失意,他穿着粗衣淡定地走了过去,在荒凉的黄州‘倚杖听江声’,任凭人生的失意而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

  我品读着这曾经的故事,路旁的竹林也在歌唱,我要把他们谱写成一曲沧桑而美丽的歌谣。

  我又走到另外一个路口仰望另一扇门,它上面同样刻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字。

  “西楚霸王项羽面对刘邦的追兵从这里逃走,忆起昔日的鸿门宴,不禁哀叹‘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残忍阴险的秦桧从这里步入罪恶的深渊,杀岳飞,贬忠良,他的一生必定是让世人唾弃的一生,永远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高考作文 篇5

  20xx年高考作文陆续揭晓了,各种评论扑面而来,不少人吐槽作文题目奇葩,难写。然而下午我和一个微商聊天,发现微商早已看穿了一切。对于微商而言,20xx年高考作文一点也不难。

  全国卷:奖惩之后

  【微商不要害怕囤货】我有55万,你有100万,我拿这55万囤了货,而你拿100万来吃喝玩乐。三日不见,我这55万变成了61万,而你那100万变成了98万。想发展想改变就要勇敢,空手套白狼的套路不适合做微商!你没有货就没压力,就没有动力,怎么赚钱?机会永远留给有所准备勇于拼搏的人!

  全国卷:小羽的创业故事

  【小羽微商创业的故事】历经几年,小羽推出花茶新工艺,但是并不赚钱,后来心灰意冷的他将工艺公开,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转行做微商,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小羽成功的故事说明了什么?站在风口上才是正道。微商是大势所趋,没有为什么!

  北京卷:“老腔”何以令人震撼

  【微商何以令人震撼?】华阴老腔从民间走上春晚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人要坚持,要努力,要用心,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微商路就跟艺术的路一样,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有些半路就放弃了,有的人坚持着让别人从最初的藐视变成了后来的羡慕!路是自己的,走着走着就变得好宽敞!熬过被人屏蔽的时期,承受过被人埋怨的岁月,经历过被人删除的日子,迟早有一天,你会成功的。加油!

  浙江卷:虚拟与现实

  【虚拟与现实的微商】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当你周围的朋友都在做你认为不靠谱的.微商时,你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跟着苍蝇会找到厕所,跟着蜜蜂会找到花朵,跟着千万赚百万,跟着乞丐会要饭。活鱼逆流而上,死魚随波逐流。总有一天,你会发现微商能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收获,或是思想上,或是财富上!如果你现在还在嘲笑别人做微商,5年后你会更后悔!就像当初没有人看好马云一样!

  上海卷作文:评价他人的生活

  【不要评价微商的生活】谁以后再说微商这一行是传销,我一巴掌把你拍墙上去!你见过哪个传销的产品能上CCTV-1、CCTV-3、CCTV-7和TVB、湖南卫视,你见过哪个做传销的敢这么正大光明,大张旗鼓的安排各种大明星的见面会,你见哪个做传销的抢占各大媒体头条?你见哪个做传销的能像我们一样这么自由,像我们一样光明正大地赚钱!不要拿自己的无知制造话题,太可笑了!不懂就去问度娘!

  山东卷高考作文:备好的行囊

  【备好的行囊要装面膜】朋友们,出门旅行的时候行囊中一定要带面膜。知道《西游记》沙僧担子里挑的是什么吗?就是面膜,师徒四人经九九八十一难跨越十万八千里,颜值丝毫不降,秘诀就在此。风吹日晒,千万记得要带面膜。你是我的小呀小面膜儿,怎么用你都不嫌多,美美的小包装冰镇我的心窝,凉爽我生命的火火火火火。你是我的小呀小面膜儿,就像天边最美的极乐,夏天又来到了啊装满行囊,涂抹脸颈就钻进被窝,WO、WO、WO。

  江苏卷高考作文:话长话短

  【话长话短话微商】昨天两个陌生人同时咨询做代理,今天一个跟我说决定做了,另一个跟我说、我怕卖不出去。中国13亿人口,最不缺的就是人,你告诉我你怕卖不出去?宝贝,上帝给你一张嘴,一双眼睛,不是就让你吃喝玩乐的,还要去发现美丽的事物,通过嘴传播给其他人,这么好的两个零件都不好好利用吗?

  天津卷:我的青春阅读

  【青春要先学着让自己值钱】不管跟谁干,入哪一行,先别惦记着赚钱,先学着让自己值钱,通过不断学习把自己才智提升到更高的平台,赚钱是必然的事。 学的越少,价值越低,没有哪个行业的钱是好赚的。多付出,你会发现受益的是你自己,赚不到钱,赚知识,赚不到知识,赚经历,赚不到经历,赚阅历,以上都赚到了就不可能赚不到钱。 有价值,才升值,只有先改变自己的态度,才能改变自己的人生。

高考作文 篇6

  1.“做好事真的会上瘾”

  在河北石家庄,有一支近20xx人的公路爱心救援队。平时,救援队的成员默默无闻、隐于街市;而一旦有车辆电瓶亏电、轮胎被扎、陷入坑内,只要拨打救援队的电话,十几分钟,他们就会赶到事发现场,为素昧平生的车主处理好一切。

  互不相识却热心相助,河北爱心救援队被市民称作“城市游侠” 在河北爱心救援队,队员们从不对外透露自己的真实姓名,当市民问起时,常常以网名相告。队员们都有自己的职业,都是抽出业余时间进行救援。队员与队员之间,也不互问彼此的姓名和职业。大家谈论的只有一件事:救援。“有人说我们是打了鸡血的疯子,搭着汽油、耗着时间,着了魔似的在大街小巷里瞎蹿。但是,你帮助他人所获得的那份快乐,也是别人体会不到的。这种快乐能让人上瘾。”

  ——摘自《 人民日报 》( 20xx年04月25日 15 版)

  2.“汉语热”在美国持续升温

  4月的最后3天,由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与美国大学理事会、亚洲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九届全美中文大会在芝加哥举行。孔子学院总部总干事、中国国家汉办主任许琳在本届全美中文大会开幕式上介绍说,全美国有108所孔子学院、495个孔子课堂,约40万学生在学汉语。10多年来,通过与美国大学理事会与亚洲协会合作,国家汉办向美国共派出3330名汉语教师志愿者,向美国学生颁发了1068份孔子学院奖学金,邀请了7500多名美国校长、教师访问中国,同时还资助了1.15万余名美国高中生去中国参加夏令营。

  20xx年9月,在中美两国元首共同出席的联合记者会上,美国总统宣布将启动“百万强”计划。到20xx年,将实现100万名美国学生学习汉语。强调:“如果美中两国准备在全球各地采取更多行动,那么一个最好的开端就是学对方的语言、真正了解对方。”此次,美国联邦参议员柯克在给大会的贺信中说,美中关系是21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而通过语言来加强年轻一代的联系将确保两国关系的发展和繁荣。

  ——摘自《 人民日报 》( 20xx年05月03日 03 版)

  3.吃书的故事

  晚唐诗人张籍曾因为迷恋杜甫诗歌,把杜甫的名诗一样一样地烧掉,烧完的纸灰拌上蜂蜜,一天早上吃三匙。朋友见了不解,他解释说,吃了杜诗才能写出同杜诗媲美的好诗。吃纸长智只是笑谈,但古往今来,确有很多人“吃书”。清代袁枚有言: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痰瘤。莫言回忆童年时读书,“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恨不得把书一口吞到肚子里去”。台湾籍作家林海音在《窃读记》中也描写道:“一页,两页,我如饥饿的瘦狼,贪婪地吞读下去。”读书人的如痴如醉,正是求知欲的典型写照。

  ——摘自李斌:《打开求知的味蕾(青年观)》《 人民日报 》( 20xx年04月26日19 版)

  立诚君曰: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爱书、痴书乃至“吃书”,是把读书作为生命的一部分。唯其如此,方能把前人积累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精神生命,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浅阅读、轻阅读、碎片化阅读成为时尚的今天,提倡“吃书”精神,不仅有利于扭转阅读上的轻浮之风,而且有利于回归传统严谨的学风、安顿浮躁的灵魂、构筑精神的家园,延续人类文明之火,开拓人类思想和认知的新境界。

  素材应用主题:阅读、勤奋、学风、学与思、知识与成功、知识成就未来。

高考作文 篇7

  这几天晚上一直在床上辗转翻侧,彻夜难眠,为的只是那个姓“报”名“考”的东西。北外,这个梦幻般的国度,于我而言,真的有点可望不可求。它算是已经和我彻底断绝了关系了吧?可,我还是不甘心,不甘心将自己的未来定格成碌碌无为。于是我就报了它的“弟弟”——北二外,算是勉强了了个心愿。

  请不要说我这是在打退堂鼓,因为直到现在,我连棒子还没找到一条,怎么去打啊?没有过多的遗憾,也没有过多的自嘲,因为我真的不想被一些本就与自己扯不上关系的事物折磨得遍鳞伤。那样会很戆居。

  白天,我没有把太多的时间花正那件事上,因为我知道,手上已无任何砝码,唯一能做的只有努力,再努力。夜里,趁着那双已有千斤重的眼帘还没至于做自由落体,我翻着那两本“秘笈”,竟一翻就翻出双金睛火眼,一翻就翻出个人仰马翻,直到鸟倦知还,直到狐死首丘,直到夜阑人静,直到呼然入睡。

  受了某个补习老师的影响,我将目标物的分布范围越缩越小,从外省地区到淮北地带,从沿海城市到重要都会。无可避免地,我最终只好将自己那期许的眼神毫无保留地洒向了那个古色古香的古都-----北京。“一个大学的所在地,对你将来的影响是不容质疑的。你可以选择在这里读中大,但你不一定能换来你所设想的未来;你可以到北京上海读一些二三流的学校,即使到头来你一无所获,你也会受益终生”这是她的话。每每想起这话时,我就觉得自己真的不是一个安分的人儿,无时无刻都祈祷上帝能赐我一双无坚不摧的翅膀,有多远,飞多远。

  真的不知道自己是从何时起,变得如此势利。不是印有“3C”标志的食品我不吃,不是做过广告的服饰我不穿,不是装横典雅的发廊我不进,不是颇有名气的大学我不屑,我曾几何时的那份坚定哪去了?我曾几何时的那份执着哪去了?我曾几何时的那份纯真哪去了?难道我真的逃避不了那句“看着你大,看着你坏”的诅咒?

  记得一个初三的恩师在毕业典礼结束后,送了我一张纸,上面其中写道:“希望你永远都是一个单纯的好人”虽然那只是一张随便在某个笔记本里撕下来很普通的纸,可至今我还如获珍宝般将它保存得完完整整,不为什么,只是想留下些被欣赏的感动。

  我真的有努力告诉过自己要做一个单纯的孩子,做人谦虚,对人礼貌;可现实却老老实实地告诉了我,“忠忠直直,终需讨食”这个不变的定律。所以,我开始变了,变得不单不纯,变得野心勃勃。呜呼!此何异于“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因为有野心,所以有动力。我经常这样安慰自己,好让脂化了的血液缓慢硬化,好让离弦的心灵尽量靠轨,好让失真的灵魂找些托付。效果真的很不错。这样,我的野心更大了,大到简直连一般人都难以想象,大到简直就连我自己也没法形容。他们说,“很抱歉,我真的接受不了。”我说,“我又何曾不是?怎么说我还是一个孩子啊,只是有点不知天高地厚,有点变质罢了,”所以,我开始感觉到力不从心,我开始感觉到心力交瘁。我很想做的,往往难以实现,我不想做的,常常做了出来。

  有一种响声突然涌入耳蜗,有一种步伐随即迈了出来。我知道,那响声是来自凡尘的声浪,我知道,那步伐是源自俗世的追逐。完了,我随波逐流了。

  一度,我为我的随波而自卑,我为我的逐流而烦恼;但最近,我终于做回了件可以抚慰一下受伤心灵的事。它可谓“惊天地,泣鬼神,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报考“北二外”!!也许,在别人眼中,这只是一个多么多么多么多么多么多么多么多么可笑的笑料,甚至有时候,我还会附和他们道“傻仔啊~~”可,我并没为此而劳神伤驱,我并没为此而大动干戈。这不是随声附和,更不是妄自菲薄,因为我清楚知道,自己只不过是在特定的环境下与一些特定的人儿说一些特定的话来娱乐一下他们那特定的心态。老实说,我还曾为那样特别的我而感觉到特别骄傲呢!!

  同学甲说,“好样的!人生能有几回博,此时不博待何时!”

  同学已说,“你真的想清楚了吗?”

  同学丙说,“哎~又将有一个人被搁浅了~~~”

  这三个人说得都很有他们自己的见解和道理,或错或对,或褒或贬,我都无资格加以评论。无论如何,我都要感谢他们,起码我知道他们真的有曾经当我的话是件事儿,起码他们间接地让我知道有一个这样或那样的自己的存在。可以肯定的是,我不会再像当初那样,狠心地将自己的梦想再次抛到九霄云外。看到“云”,我突然又想起了一段文字:“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后来,看它们只有两句,诗不成诗,好像蛮怪的,所以就擅自为它们添上句:“兵来将挡,喜怒于无声无色水来土掩,浮沉在东来东往”我不会再相信“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毕竟,我真的还只是个孩子,真的还怀有一颗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心,真的相信某某某所说的——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高考作文七篇】相关文章:

1.有关我看高考作文七篇

2.关于我看高考作文七篇

3.全城高考作文七篇

4.我的高考作文汇编七篇

5.高考作文

6.我看高考作文

7.他们高考作文

8.早高考作文

9.高考作文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