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武松打虎》同步练习

发布时间:2017-04-14  编辑:沈舒文 手机版

  语文是社交的工具,是展示个人能力的手段。语文很美,可以培养我们的情操,值得我们去品味,去欣赏。下面小编整理的一份练习题,希望能帮助同学们提高学习兴趣!

  ⊙收获平台

  一、注意下列加点字词,它们的意思可与现代汉语。你能说出它们在句中的意思吗?

  1.还有些贴钱与你 ( )

  2.武松走了一直( )

  3.那里提得动( )

  4.武松把那打大虫的本事,再说了一遍( ) ( )

  5.把那打虎的身分拳脚,细说了一遍( )

  6.众猎户先把野味将来与武松把杯( )

  二、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为什么要反复出现官府榜文?

  答:

  2.一个打虎英雄,“尽平生气力”“双手轮起梢棒”竟没打中老虎而“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 ,那条梢棒也“折做两截”,有人认为这样写损害了英雄形象,你赞同吗?请简述理由。

  答:

  ⊙发展空间

  阅读《水浒传》第四十三回“黑旋风沂岭杀四虎”,回答问题。

  (李逵)叫了几声不应,李逵心慌,丢了香炉,定住眼四下里看时,并不见娘。走不到三十余步,只见草地上团团血迹。李逵见了,一身肉发抖;趁着那血迹寻将去,寻到一处大洞口,只见两个小虎儿在那里舐一条人腿。李逵把不住抖,道:“我从梁山泊归来,特为老娘来取他。千辛万苦,背到这里,倒把来与你了!那鸟大虫拖着这条人腿,不是我娘的是谁的?”心头火起便不抖,赤黄须早竖起来,将手中朴刀挺起,来搠那两个小虎。这小大虫被搠得慌,也张牙舞爪,钻向前来;被李逵手起,先搠死了一个,那一个望洞里便钻了入去。李逵赶到洞里,也搠死了。李逵却钻入那大虫洞内,伏在里面,张外面时,只见那母大虫张牙舞爪望窝里来。李逵道:“正是你这孽畜吃了我娘!”放下朴刀,跨边掣出腰刀。那母大虫到洞口,先把尾去窝里一剪,便把后半截身躯坐将入去。李逵在窝里看得仔细,把刀朝母大虫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戮,正中那母大虫粪门。李逵使得力重,和那刀靶也直送入肚里去了。那母大虫吼了一声,就洞口,带着刀,跳过涧边去了。李逵拿了朴刀,就洞里赶将出来。那老虎负疼,直抢下山石岩下去了。李逵恰待要赶,只见就树边卷起一阵狂风,吹得败叶树木如雨一般打将下来。自古道:“云生从龙,风生从虎。”那一阵风起处,星月光辉之下,大吼了一声,忽地跳出一只吊睛白额虎来。那大虫望李逵势猛一扑。那李逵不慌不忙,趁着那大虫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大虫颔下。那大虫不曾再掀再剪:一者护那疼痛,二者伤着他那气。那大虫退不彀五七,只听得响一声,如倒半壁山,登时间死在岩下。那李逵一时间杀了母子四虎,还又到虎窝边,将着刀复看了一遍,只恐还有大虫,已无有踪迹。

  1.文中写李逵“一身肉发抖”“把不住抖”“心头火起便不抖”,你怎么理解他心理变化的过程?

  答:

  2.“只听得响一声,如倒半壁山”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艺术效果?

  答:

  3.武松与李逵你更喜欢哪一个形象?武松打虎与李逵打虎,你更喜欢哪一个过程?与同桌交流一下,说不定你俩可以展开一场辩论呢。

  答:

  ⊙轻松一刻

  1 2

  3 4

  3 武松打虎

  ⊙收获平台

  一、1.找零的钱。

  2.一段路程。

  3.哪里。

  4.虎。 事情的经过。

  5.体态动作。

  6.拿来。

  二、1.渲染紧张气氛;“大虫”扰民已久,过往客人被吃的不计其数,连猎户“也折了七八个”,官府十分重视又无计可施,在这种人心惶惶的情况下,武松只身一人,片刻时间就解决了众人不能解决的问题,猎户、官府就烘托出武松的英雄形象。

  2.没打中目标,乍看挺让英雄没面子的,细细品味就会觉得这是歪打正着,反而成就了英雄的形象:①因慌张而出的差错使英雄更象个常人而不是无所不能的“神”;②没了梢棒,赤手空拳打虎,更显英雄气概。

  ⊙发展空间

  1.刚开始看到“团团血迹”,不由得心慌,又担心老娘有什么意外;当看到“两个小虎儿在那里舐一条人腿”时,担心得到了证实,又气又急,控制不了自己,所以“把不住抖”;当满腔怒火化为义无返顾、坚定的报仇信念时,反而不抖了。

  2.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让读者在宏大的声音中想象这只白额虎既壮且大,对手的强大就衬托出李逵的英雄气概。

  3.开放题,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