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实录附评析

时间:2021-08-06 09:13:37 九年级下册 我要投稿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实录(附评析)

  一、故事导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实录(附评析)

  师:19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做了一次著名的实验:他们把一只青蛙冷不防丢到沸油锅里,在那生死关头,青蛙用尽全力一下跃出了滚烫的油锅,安全逃生。隔了半个小时,他们使用了一个同样大小的铁锅,这回在锅里放了五分之四的冷水,然后把那只刚刚死里逃生的青蛙放到锅里。这只青蛙在水里来回地游动着,优哉游哉。接着,实验人员悄悄在锅底下用炭火慢慢加热。这只青蛙不明情况,仍旧悠然自在地在微温的水中享受“温暖”。等它感到承受不住水温,想奋力逃生时,却欲跃无力了,最后终于葬身热锅里……从这次实验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生1:恶劣的环境往往能激发生存的斗志和欲望。

  生2:一旦习惯了在暂时的安逸中沉湎,就不愿意提高和改变自己来适应环境的变化。

  生3:环境太舒适就是最危险的时刻。

  生4:对于突如其来的变化往往可以应对,对于悄悄发生的重大变化却无法发现。

  生5:如果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就会面临意想不到的危险。

  师:大家从中得到的启示,用孟子的一句名言来概述的话,就是——

  生:(齐声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师板书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短文。

  【关注点1】“导入”得有趣味,也有意义。不过,如果学习课文之前全班学生就已经熟知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名言,“导入”所用的故事或事例的针对性似乎应该更强些,也许应该更有些深度。

  二、整体感知

  师: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不读就难以领会文章的意蕴。因此,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你想提醒其他同学应该注意哪些字词的读音呢?

  生6:应该注意“畎亩”的“畎(qu2n)”,“傅说”的“说(yu)”字的读音。

  生7:还应该读准“曾益”的“曾(z8ng)”和“胶鬲”的“鬲(g)”字。

  生8:还有“拂士”的“拂(b#)”以及“拂乱”的“拂(f%)”。

  师:看得出来,大家预习课文很认真。掌握了字词读音,谁来朗读一下课文?

  (有十几位同学举手,老师请一位同学为大家朗读)

  生9:(朗读课文)

  师:谁来评价一下这位同学的朗读情况。

  生10:读音正确,但是个别句子停顿不明晰。

  师:你觉得哪些句子停顿不明晰,你可以试着读一下吗?

  生10:在第2段,我认为应该这样读“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师:你对句子的停顿把握得挺好。

  生11:我觉得他朗读的太平,让人觉得没有美感。

  (其他同学大笑)

  师:你试着读一下,读出你所期望达到的美感。

  生11:(朗读课文)

  师:读出了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真好!

  (同学们热烈鼓掌)

  师:听老师朗读课文,注意把握文章朗读的语速、语调。

  (师范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师:请大家把这篇文章集体朗读一遍。

  (学生齐声朗读)

  师:声音洪亮,整齐划一,读出了气势,读出了美感。

  通过反复朗读,大家得知,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师:同学们能异口同声说出中心论点,说明我们读的质量很高。

  【关注点2】“整体感知”这个环节很成功。诵读,是整体感知的基础,也是成功地获得整体感知的手段,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古训指导阅读古文,读出的是顺畅,是亲切。

  三、研读课文

  1.疏通文意

  师:请同学们以4人小组为单位,反复朗读课文,结合文下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章大意。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师:分小组来展示你们的学习成果。

  (两个学习小组的代表分别翻译全文,师生共同指正)

  师:请同学们以4人小组为单位,在笔记本上归纳整理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以及你们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提到的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师:分小组来展示你们的学习成果。

  (实物投影展示两个学习小组归纳、整理的笔记)

  (师生共同指正,全班归纳,实物投影呈现)

  (师板书重点字词)

  通假字:

  曾:同“增”,增加。

  衡:同“横”,梗塞,不顺。

  拂:同“弼”,辅佐,辅弼。

  词类活用:

  劳(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劳累)其筋骨

  饿(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饥饿)其体肤

  空乏(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穷困缺乏)其身

  所以动(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惊动)心忍(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坚韧)性

  行拂乱(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受到阻挠)其所为

  人恒过(名词活用为动词,犯错误、犯过失)

  入(动词活用为名词,国内)则无法家拂士,出(动词活用为名词,国外)则无敌国外患者

  古今异义:

  举于版筑(今义:建筑、修路古义:捣土用的杵)之间

  举于士(今义:士兵古义:狱官)

  一词多义:

  于:舜发于畎亩之中(从)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给)

  征于色(在)

  生于忧患(在)

  而:而后作(承接连词)

  而死于安乐也(并列连词)

  发:发于畎亩(举,被任用)

  发于声(表现)

  拂:行拂乱其所为(阻挠,违反)

  拂士(同“弼”,辅佐,辅弼)

  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字、词:举市故所以征作

  句子: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师:整理得很好,还需要大家在学习中进一步巩固落实。

  【关注点3】在读顺、读通的基础上疏通文义,才能够确保“疏通”的质量,才能够确保学一点文言语法知识有助于文义的理解,而不至把文言文阅读课上成文言语法课。

  2.质疑释疑

  师:请大家提出你们在预习、学习中的疑惑,我们共同来探讨。

  生12:老师,我认为课本第2段中的“行拂乱其所为”一句断句不正确。

  师:哦!敢于向课本挑战,那你认为应该怎样断句呢?

  生12:我认为“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句应该断到“其”字后。

  师:根据你理解的断句方法,该怎样读呢?

  生12:“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样,“其”字之前分别运用使动词“苦”“劳”“饿”“空乏”“拂乱”,节奏更鲜明,语气更流畅。

  师:你不但敢于质疑,而且有自己充分的见解,真好!

  生13:我认为他说得不对,我通过查找资料,认为应该这样停顿:“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样更合理些。

  师:对于这个句子断句的理解,争议很多,课后我们都再查查资料,力争得出最合理的解释。

  【关注点4】初中生从语法、逻辑的角度“争论”文言文断句的正误,甚至还带点训诂的意味,我对这种学生有没有代表性表示怀疑,进而对这样的“争论”与深化课文理解有什么关系、起什么作用表示怀疑。

  生14:开头这段作者一下子列举了6位名人,是不是太多了?

  师:是啊!为什么列举这么多例子?

  生14:用排比的句式使文章显得很有气势,读来琅琅上口,好读易记。

  生15:其实也是为下文的议论提供充分的论据。

  师:说得很好,同学们再思考一下,这6个人有些什么共同点?

  生16:他们出道之前都曾遭受过艰难困苦的磨炼,吃过不少苦头。

  生17:这6位名人: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他们是传说中的圣君、贤相、才臣,他们在成为名人之前,要么经受磨难,要么工作地位低贱,要么默默无闻……

  师:你说得更具体了,同学们能否联系全文再思考一下?

  生18:用排比的修辞方式,使文章读来气势逼人,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用了6个“于”、5个“举”字,来概括列举6位名人的事例,也为了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

  师:你具有全局目光,考虑得挺全面。还有疑问吗?

  生:没有,都理解啦!

  【关注点5】这一番讨论,其实是在体会、理解文章第1段所举事例的特点,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有着怎样的表达效果和作用,与“为什么列举这么多例子”没有关系呀!

  3.理解成诵

  师: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宋朝时,孟子被批准配享孔庙。元朝时,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明太祖朱元璋年轻时读《孟子》,认为将孟子称为“亚圣”,把其牌位供奉在圣庙里,实在不配。于是下令将孟子牌位撤出圣庙。晚年,他的人生阅历丰富了,再读《孟子》一书,尤其当他读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一段时,禁不住拍案叫好,夸赞孟子果然不愧为圣人,就下令将孟子牌位重新移回圣庙。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篇值得人一生品读的好文章,好文章应该把它背下来。我们试着在较短的时间里背诵这篇文章。

  (师生共同背诵)

  四、争辩引申

  师:孟子列举了6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现在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预习时,同学们都查阅了资料,下面试着谈谈你的看法。持相同观点的同学可以相互交流一下,再推选代表发言。

  (学生交流,教师指导)

  生19:司马迁遭受宫刑,忍辱负重,顽强拼搏,写出了“成一家之言”的鸿篇巨制《史记》。明代散文家归有光八次参加科考八次落第,但他没有在挫折面前低头,而是执著于《项脊轩志》的写作,最终获得成功。正如泰戈尔所言:“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炼,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时间的绝唱。”“逆境能成才”,这些都是明证。

  (热烈的掌声)

  生20:我想举一个人人皆知的例子:李泽楷,出生于香港,李嘉诚次子,盈科拓展集团主席、和记黄埔有限公司副主席,1991年,投资四亿美元创办香港卫视;1993年10月,创立盈科拓展集团。1994年,被《时代》选为全球100位领袖之一;被称为“小超人”。正是优越的家庭条件,使他在创业初期就站在了别人无法企及的制高点,才使他成就了今天的伟业。如果他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里,可能奋斗很多年,也很难取得像今天的成就。这不就证明了我们的观点吗?所以我要说:“顺境也能成才。”

  (热烈的掌声)

  生19:李泽楷只是少之又少的特例,殊不知,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中的这些充满哲理的话,促人深思,催人奋进。

  (掌声)

  生20:看来对方同学是抓住司马迁不放手了。(笑声,掌声)那我来说说谢霆锋——不少同学的偶像。他出身一个有名的演艺家庭,他的父亲谢贤,母亲狄波拉都是杰出的艺人。在他八岁的时候,谢霆锋与他的双亲和妹妹就移民到加拿大的温哥华居住,他一直就读在温哥华的私人寄宿学院直到15岁。16岁时投身乐坛,开始歌唱事业。1997年5月推出首张个人专辑。出身演艺家庭,环境优越,是他取得事业成功的基础。这是很多少年成名的明星故事所印证的真理。

  (热烈的掌声)

  生19:松下幸之助说过: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炼机会。只有经得起环境考验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强者。自古以来的伟人,大多是抱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从逆境中挣扎奋斗过来的。贝多芬,失聪不失望,不悲观,而是要扼住命运的咽喉,最后创作出举世闻名的《命运交响曲》。高尔基从小就饱尝人间的辛酸,即使做活累得腰酸背痛,也不肯放弃一刻时间去看书,还常常在老板的皮鞭下偷学写作,终于成为著名的作家。爱迪生通过勤奋地学习,终于成了一个举世闻名的科学家。

  (掌声)

  生20:你可知道:徐志摩出身望族,他的父亲是浙江巨富、有名的银行家。影星章子怡,从小喜爱唱歌、演戏,第一次歌唱就得奖,第一次舞蹈就出名……

  生19:有位名人说,厄运是一所最好的大学……“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这句至理名言,道出了逆境与成才的联系。人,也只有经历过逆境的磨砺,才会有更加绚丽多彩的人生。

  师:大家的`辩论精彩纷呈。老师想综合大家的观点说几句:一个人能否成才,关键在于自身的主观愿望和努力程度,环境只是起辅助作用。人生的处境我们很难由自己决定,在顺境中,我们要懂得珍惜,充分利用各方面的条件,发展自己。当我们不幸处于逆境时,更要奋发努力,要经得起磨难,通过自身不息的努力去改变现状。唯有这样,我们的意志才能得到锤炼,我们的能力才能得到锻炼,我们才能走上成才之路,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丰富多彩。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关注点6】这是本节课最值得研讨的一个教学环节。

  五、结束新课

  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被一部部国家兴亡史和人才成败史所印证的醒世恒言。孟子的思想,论积千年,正在散发着光彩,正在期待更多的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老师把易卜生的一句话送给大家:不因幸运而故步自封,不因厄运而一蹶不振。真正的强者,善于从顺境中找到阴影,从逆境中找到光亮,时时校准自己前进的目标。谢谢大家,下课!

  生:谢谢老师,老师再见!

  【评析】

  这是一节很有特点的课,有可圈可点的智慧与学识的展示,也有不能不正视的缺点甚至问题。

  “整体感知”,是这节课精彩的一笔。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语气,进而读出气势,读出美感;学生个体朗读,教师范读,自由朗读,全班齐读。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教师发问了:“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瓜熟蒂落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脱口而出。什么叫做“大体读懂”一篇文言文?怎样做才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李志龙老师作了实实在在的诠释。

  于是,“疏通文意”就如水到渠成般顺畅,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这些文言语法知识的梳理自然而扎实,全班同学都能“理解成诵”也令人信服。至此,可以说,教师已经引领学生把课文读懂了,主要的教学任务完成了。

  可以断言,“争辩引申”是李志龙老师得意的一笔,我则认为是本节课的一个败笔。“生于忧患”尽管与“逆境成才”有些关联,但相通而已,引申为相同则有些牵强;至于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引申出“逆境成才”与“顺境成才”的争辩,更是无从谈起的事情。热热闹闹地把学生从研读文本引向了哪里呢?也许,教师在追求“人文教育”的效果;也许,教师认为这叫做“读写结合”;也许,教师想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我真诚地希望大家重新审视这样做是否取得了预想的效果。我在几个“关注点”中还谈到了其他一些意见,当然,这些仅仅是个人意见,很可能是错误的,供大家参考而已!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实录附评析】相关文章:

《石榴》教学实录(附评析)06-20

《观潮》教学实录及评析03-18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反思11-20

《ie üe er》课堂实录附评析06-17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05-21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2-09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09-06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05-21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