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案例

时间:2021-03-30 12:08:46 九年级下册 我要投稿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案例汇编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案例一

  古文学习向来是令学生厌烦、老师头疼的一个问题。面对佶屈聱牙,生涩难懂的文言文,学生既没兴趣又没耐心,课堂气氛死气沉沉,令人昏昏欲睡,老师一个人独角戏难唱,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但是中国上下五千年悠久文化的一脉传承,古典文史知识的学习研究,又必然需要沉浸于前人抒写的典籍之中,无法绕开几千年的精华沉淀而一步迈入相对肤浅浮躁的白话世界。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案例汇编

  初中阶段已经接触了一些简单古诗词和文言文,进入初二自然提高学习要求了,需要我们带领学生深入接触古文学习,既为今后攻关作好实力积累,更为他们将来的深造作好铺垫。因此,如何师生同乐学好古文,成了当务之急。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在日常古文教学中我积极实践,尝试能在前人的基础上开拓出一片轻松愉快的学习天空。《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的教学谈谈对于古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1、学生主动学习,引进竞争机制:

  我们习惯了把备课中的所有知识点倾倒给学生,尤其是古文,认为学生水平不够,只要能听、记下来就可以了。本身学习内容深奥艰涩,加上被动学习,剥夺主动权这是许多学生厌恶古文学习的重要原因。所以要把课堂还给学生,特别是古文学习。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的字词翻译等基础知识,全部让学生自己解决,老师只在知识点归纳和文章思想内容上给予引导。首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要求必须完成转注任务。这一条我班学生已经养成习惯,我只要适当监督检查就是。为了提高预习效率增强预习效果,在学生自主学习前,我会告诉学生预习完要求若干位同学上黑板完成重点字词的注音注释,要求脱离书本,挑战自己的记忆力。这常常成为课堂的第一个兴奋点,好多学生自告奋勇的上台,然后还是由学生评改。或者用更明显的竞争机制,让各小组互相挑战,那就更热闹了,为了难倒对方,学生会把书本和教参吃透,充分讨论充分自主学习。老师只要注意提醒学生提问时不可进行无意义的挑衅和刁难,专挑怪、难、偏的提问,那将会影响该组的最终成绩。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的教学中,这种方法效果甚好。

  2、创设真实情境,积极参与课堂:

  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的教学中,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参与课堂,自导自演。在如此真实的情境中,学生既理解了文章内容,又准确把握了人物心理。最主要的是,没有一个学生感到无聊,无事可做,而且竞争杠杆依旧刺激着学生们的神经,大家在不知不觉中就学完了课文。如果在下课铃响时,师生都情不自禁地说:“这么快?”这不正是我们想要的吗?

  3、多种教学方式,挖掘学生潜能:

  古文学习,我们可能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势,每堂课按着字音──词义──句意──段落分层──文章思想内容──写作方法的套路带着学生一路小跑,下课时间到了,好,任务完成。至于学生在被老师固定的思路牵了40分钟后,所得几何,那就不得而知了。我们固然要形成我们的教学特色,却也不能拘泥于此,一成不变。不妨多做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我们的引导下而不是死拉硬拽下学习古文,是一种风行水上,水到渠成的境界。

  在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时,我让学生小组竞赛,自己表演,开展辩论,查阅资料,围绕教学任务多样方式同时展开,充分挖掘学生潜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都有表现机会。好多学生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不再惧怕古文,不再惧怕表现。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案例二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比较难的文言文。在二期课改试验本时,它是作为高一教材中的课文,后来到二期课改教材修订时,把它移作初二上的课文。课文篇幅较长,虽然整个故事内容上不是特别难,但是文字疏通是需要花比较大的.力气的。因此,我课前设想,让学生在文句疏通上做充分的预习工作。利用课外时间让学生自习和质疑及交流解疑,然后抽十分钟时间师生共同解答自主学习时无法解决的疑问,这样使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了充分的熟悉。同时也要求学生课外反复的朗读课文直至熟练。再这样的基础上,花一课时来解读课文,体会人物说话艺术,感悟类比说理的魅力,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目的】

  1、反复朗读,借助工具书和课文下面的注释通译全文。通过师生交流,对文字上的障碍共同解疑。(课前解决)

  2、通过反复朗读人物的语言,体会人物说话时的心态,从而能把握人物说话时的语气神情。

  3、通过对文章的分析,体会邹忌的性格和齐王的性格。同时也领悟邹忌说话的艺术,体会类比说理的作用──委婉。

  4、借助文中人物的特点自然渗透情感教育:勇于接受他人的批评,有艺术的委婉指出他人的缺点和错误。

  【教学重点】

  品读人物语言,把握人物说话时的心态。分析人物语言和行为,把握人物的性格。

  【教学难点】

  体会和学习类比说理的方法,并能运用它。

  【教学流程】

  一、教学目标一,利用课外时间学生自主解决。

  二、直截了当,切入课题

  三、对学生自学能力作个小测试

  四、分析课文

  1、由解题切入课文分析:

  问题1:题目的意思?

  问题2:邹忌由什么想到给齐王进谏?

  2、角色朗读文中人物的对话,体会人物说话时的心态。

  3、分析邹忌的性格特点,领会邹忌说话的艺术,感受类比说理的魅力。

  4、分析齐王的性格特点。

  5、情感教育的渗透: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说说从邹忌和齐王身上得到的启示。

  五、作业

  1、字词句的解释。(练习卷)

  2、比较阅读《召公谏厉王弭谤》

  3、练笔:针对班级中的某一不良现象用类比说理的方法提出批评和建议。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我觉得这节课最成功之处,是板书设计比较合理。媒体板书设计和传统的手写板书相辅相成。这样,整堂课所学的知识重点很清楚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有条有理,重点突出又没有使答案僵化。其次是这节课教学流程应该还是比较合理的,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前落实文言字词知识,做得比较扎实,这一点通过检查得到验证。再次,针对这样一篇相对初中生来说,比较难的文言文,采用“难文浅教”的设想,自己觉得还是比较行得通的,抓住初中生应该掌握的几个知识点和能力点重点落实,不求面面俱到,只求学生学得实在。

  失败之处:最大的失败,还是我的老毛病,教师教学语言不够精确精练,有些罗嗦。作为语文教师,总觉得自己的教学语言语文味不浓。在讲课过程中,预设的学生活动因为学生的紧张没有完全的展开。而面对学生的这种状态没有非常灵活有效地改变策略来消除学生紧张心理,调节课堂气氛。在传授知识过程中,虽然类比说理这种方法我们在前两篇课文中已经学过,但在这堂课中作为知识重点理应再次复习强调,再次体会类比说理的委婉说理的特点,但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也没有很冷静的考虑到这一点,因而没有处理好,感觉没有把重点突出的加以落实。在整堂的教学中,师生情感交流还不足,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互动中生存新的知识,这些做的都不够。教师说的太多,学生说的不够多。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在这一课中没有充分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