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杜甫《春望》的课堂实录

时间:2021-08-12 08:28:00 八年级上册 我要投稿

杜甫《春望》的课堂实录

  :同学们,今天,孙老师和大家一起走进历史的隧道,去感受历史上一位苦难诗人、人民诗人、伟大诗人--杜甫的心理历程。

杜甫《春望》的课堂实录

  (屏幕上出现《春望》全诗)

  师:今天学习《春望》一诗。大家知道唐朝曾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昌盛的朝代,可是,到了公元755年,唐朝的历史上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那就是“安史之乱”。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叛军攻入了长安城,在长安城烧杀抢掠,把繁华的长安城糟蹋得几乎成了一片废墟。“安史之乱”使多少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杜甫也被叛军抓到长安,他孤身一人远离亲人,在第二年的春天来到长安的街头,目睹长安城满目荒凉的景象,触景生情,挥笔写下了《春望》这首千古绝唱。

  师:听老师把这首诗朗诵一遍。(配上音乐,教师有感情地朗读《春望》。)

  师:请同学们放声自由地把这首诗朗读一遍。(配音乐,学生自由地朗计。)

  师:读诗,首先要读题,题目是什么?齐读--

  生:(齐读)春望。

  师:“春望”是什么意思呢?

  生:在春天的时候所看到的景色。

  师:说得真好!谁在春天的什么地方看到的景色?加上去把句子说完整。(生纷纷举手)

  生:(大声地)杜甫在国都长安春天的时候看到的景象。

  师:诗人在长安街头看到的是什么景象呢?看到了这样的景象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我们齐读诗的前四句。(生齐声朗读诗的前四句)他看到了什么?

  众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断断续续地)山河、草木、花、鸟。

  师:这是诗人在长安街头看到的景色。“国破山河在”,“国破”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说长安城遭攻打。

  生:这里的“破”是指灭亡的意思。

  生:还可以理解为攻破。

  生:破还可以说成破败,破败不堪。繁华的长安城被叛军烧杀抢掠之后破败不堪。

  师:“国破山河在”连起来什么意思?谁说一说?

  生:虽然国都长安城被叛,但大好河山还在。

  生:虽然山河还在,但是国都长安城已经被叛军给占领了。

  师:眼前的景象是一片凄凉,破败不堪。破败到什么程度呢?读第二句。(生齐声朗读第二句)

  师:这里的“深”是什么意民?

  生:“深”指茂盛。

  师:“深”指茂盛,草木长得茂盛就是草木深。如果跟前面的破败联系起来,这里的“深”“草木深”还可以解释成什么?

  生:杂草丛生,草木茂盛。

  师:你想象当中的和年代繁华的国都是什么景象?

  生:应该是城内人来人往,非常繁荣。

  生:长安的街道非常热闹,而且人们没有苦恼。

  师:人山人海,熙熙攘攘,街上是比肩接踵,集市上人声喧哗,一片繁荣的景象。而今,被叛军占领的长安城,放眼望去,看到的是杂草丛生。只看到草木,看不到人呀,人到哪里去了?

  众生:人都被叛军给捉走了,人都去逃难了,他们都被杀戮了。

  师:死的死,逃的逃,放眼望去长安街上空无一人,满目凄凉,杂草丛生。怎么把这种感情读出来?自己练练看。(生自由练习朗读)

  师:谁来读读?(生读)感情有了。看到这样凄惨的景象,心里是无比的悲痛。语调要低沉一些,速度要慢一点。谁再来读。(生声情并茂地朗读)

  师:掌声献给他。一起来试一试。(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声情并茂地朗读前两句)

  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什么意思呢?

  生:是指非常感动的时候眼泪滴到花朵上面。

  师:(屏幕出现诗文)“感时”是感动的时候,这个“时”还有别的理解吗?

  生:“时”当“时局”讲,为当时的时局而感伤。

  师:为这样的时局而感伤得见花落泪。下面一句“恨别鸟惊心”里的“别”是什么意思呢?

  生:是分别的意思。

  师:他跟谁分别?

  生:和亲人分别。

  师:听到鸟的声音,诗人都感到心惊肉跳,心惊胆战。跟亲人分别不是很平常的吗,怎么跟亲人分别,听到鸟叫会心惊肉跳呢?

  生:和平常不一样,有可能是永别了。

  师:就仿佛像永别!战乱当中,不知道哪一天诗人杜甫就会被叛军杀害,这里的别可不是一般的分别,有可能是生离死别,有可能就是永别,所以诗人才产生了这样的感情(指着第三、四句),读。(生齐声朗读第三、四句)

  师:在这样动荡的年代,鸟语花香是最美好的东西,但在诗人的眼中却是触目惊心啊。连起来把前面四句读一读。(生齐声朗读前四句)

  师:此时诗人对花落泪,落的是什么泪?

  众生:诗人落的是伤感之泪,与家人分别之泪,激动之泪。

  师:他激动?为什么激动?

  生:那不叫激动,那叫什么泪?

  众生:痛苦之泪,愤怒之泪。

  师:愤怒之泪。他对谁愤怒呢?

  生:他对叛军愤怒。

  师:对叛军愤怒呀,你说。

  生:他是看到原来繁荣的长安现在已经变得破败不堪,他叹息,所以流下了叹息的眼泪。

  师:流下了叹息的眼泪,说得真好。想到原来的长安城是那么的繁华昌盛,可是今日,一夜之间,长安城变得这样破败不堪,草木丛生,他流下了伤心的、痛苦的、激愤的泪水。我们再来把四句读一读。(生齐声朗读前四句)

  师:在这样动荡的年代,在这样“恨别鸟惊心”的年代,诗人最盼望的是什么叫?请男同学把后面四句读一读。(全体男生大声朗读后四句)

  师:“烽火连三月,家书的万金”什么意思?

  生:“烽火连三月”是指和叛军连续战斗了三月。

  师:“烽火”指的什么?

  生:战乱。

  师:“烽火连三月”怎么解释?

  生:三个月都在打仗。

  师:那么你连起来说一说看,

  生:战乱已经连续三个月。

  师:接下去。

  生:“家书抵万金”是指再多的金银财宝都比不上家人的来信。

  师:“家书抵万金” 的“抵”是什么意思?

  生:值的意思。

  师:值,封薄薄的家书怎么能说值万两黄金呢?我不理解,你说。

  生:因为那时候和家人团聚是很重要的,所以我觉得家书可以抵万金。

  师:和家人团聚是很重要的,还没有讲得我心服。为什么一封薄薄的家书比万两黄金还要珍贵呢?你说。

  生:因为这样可以确定自己的家人还平安,可以亲人团聚。

  师:让亲人知道我还平安,还健在,亲人的生命是胜过万两黄金的,万两黄金能胜得过亲人的生命吗?

  生:胜不过。

  师:所以亲人的平安,亲人的健康比万两黄金还要宝贵。刚才同学们讲的“烽火连三月”是指的三个月,这个“三月”还可以怎么理解,请你说。

  生:这个三月还可以说是很久的意思。

  师:对“三月”这个“三”是表示复数,表示时间很长,战乱已经持续了很长的时间了,在这样战乱的动荡当中,如果能得到一封有家人报平安的书信,那抵得上万两黄金啊。

  诗人盼啊盼,他多么希望战乱早日平复,他多么希望能够得到一封报平安的家书啊。他盼望到了什么程度呢?读最后两句。(生齐声朗读七、八两句)

  师:这两句什么意思?互相讨论,可以把发的讲义看一下。(生同座位相互议论)

  师:好,集中交流一下。“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什么意思?你来说。

  生:就是说等家书的家人,已经等到白头发都很少了,少到连发簪都插不上了。

  师:是写家人,还是写诗人杜甫本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