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八年级上册《父母的心》教学反思

时间:2021-08-11 20:15:07 八年级上册 我要投稿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父母的心》教学反思

  《父母的心》教学反思第一篇

  阅读课的关键在于教会学生“读和悟”的能力,读是基础,只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触摸文字,感知文字,才能体会文字背后的感情。而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作品最大的特点在于表现小人物的的情感和心理世界,所以我选择通过“读”来“悟”,从而抵达人物内心世界。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父母的心》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我在讲授此课时,对教材和教法进行了深入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精心的设计了教案,并改了多搞, 找对话的句子反复的来朗读,用朗读来带动品析语言特色,从而达到感悟父母那颗至纯挚爱的心的目的。

  现将此次课总结如下:

  成功之处:

  一、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关注每一个学生有所习得的新课程理念。关注到了每一个学生听课的质量。

  二、培养了学生朗读的习惯,朗读的方法、朗读的技巧。

  三、让全班大部分的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鼓励学生表达。

  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课堂的主宰者不是教师真正的还给学生以主人公的身份。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品味感悟为主导,尽展学生的心声。是我们今后教学的一个发展趋势。

  四、无论多好的教学设计面对的都是学生,只有引导每一个学生参与到课堂上来,并在课堂上有收获,才是正真的体现以学生为主的理念,所以我临时根据学情及时的调整了教学重点和难点。

  不足之处:

  一、因为借班上课,对学生的学情估计不足,学生没有预习,给学生时间预习花了10分钟的时间,导致时间不够,课堂教学没有达到预设的目标。

  二、这个班的纪律不太好,学生读书、预习的习惯没有养成,圈点勾画生字词和段落标序号,5分钟过去了竟然有8、9同学什么都没有做,书本白白的,所以我只有等着这些孩子,时间就不够了,学生不在状态,导致课堂教学推进很慢。课后,我也向学生反馈了,学生说:连续4天来的公开课让他们觉得好累,加上又是早上最后一节课,所以学生配合度不高。

  虽然这节有诸多的不足,但是,我已经能够沉下心来等着孩子们,不会像刚刚工作的时候,为了赶完自己的教学设计而上课了。无论如何参与的.过程本身也是成长了,孩子们需要等待才能成长,我也努力静心成长吧!

  《父母的心》教学反思第二篇

  《父母的心》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颇具特色的一篇文章,它是日本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小说家川端康成的一篇小小说,作者以他惯有的柔腻的纤细笔触,怀着淡淡的哀怨,描写了在一艘轮船上发生的至亲至爱的故事,通过父母几次将孩子送走又要回的曲折情节,告诉我们再优越的条件也割舍不断父母对子女的情愫,纵然有千万个理由,也不能把自己的亲生骨肉送给别人,进一步体现了父母之爱的伟大,崇高,让我们窥见的是一颗真挚的爱子之心,平凡的故事,催人泪下。前四篇课文已对学生进行了父爱、母爱、兄弟之爱的亲情教育,本文被选为第五篇课文一是想让学生学习用一波三折的手法有力表现人物内心情感;二是想让学生通过情感升华获得新的感悟。 因为目前的初中生虽然被父母浓浓的爱包裹着,但往往忽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很少真切地体验一下父母的拳拳爱子之情,因此我希望让他们通过本文的学习能切身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从而能去试着理解、体谅父母。

  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我主要分三大块: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在导入新课这环节我提出一个学生很喜欢讨论的问题,即你们最崇拜的人是谁?提了一些学生日常关注的问题,引起了学生对父母的注意,唤醒了他们在生活中对“父母之爱”的亲身体验,我觉得到他们的内心情感世界动起来了。从而架起了文本与学生有效沟通的桥梁。

  二、品读课文,反弹琵琶激疑

  这一块我安排了四个步骤:

  第一步骤:“初读,理情节。”理清故事情节——本文是一篇小说,在小说的教学目标要求来看,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通过近5分钟的时间出色地完成了这一任务。

  第二步骤“二读,抓神态”在老师 引导下学生找出了文中在送换孩子时描写父母神态的词语如“难割难舍”、“无精打采”、“失魂落魄”、“ 痛哭失声”。讨论这对父母是否“心狠”,并结合文中这些关键的词语谈了自己的看法。通过分析这些描写神态的词语学生可以感悟人物内心世界。

  第三步骤“三读,析语言” 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在送换孩子时描写父母语言的词语。我自己认为学生解读文本还是比较到位的,有学生能够从父母的话中分析出换回,要回孩子的理由都出于对孩子的不舍,而且抓住了较关键的词句,如“我觉得他一定会永远记得我们的,想到这儿觉得他可怜的不得了”中的“可怜”一词,这是对孩子的怜爱之情,如“总担心她是不是这样那样”一个“总”字体现了父母时刻对孩子的牵挂。学生找出了能够表现父母内心的语言描写,通过语言、神态去揣摩人物的内心,父母的心不仅是一颗依依不舍之心,浓浓的爱子之心,而且还是一颗痛苦矛盾的心。

  第四步骤“四读,明主旨” 学生们讨论,并找出了相关的语句。感受到了这对父母的可怜又可敬。

  这一块我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文本,通过自主探究及合作交流对文本的理解立体起来了,大多数学生们走了进这对父母深沉的内心去感受、品读父母亲对子女那难以割舍的至爱真情。

  三、拓展延伸,讲故事谈感想

  让学生讲有关父爱、母爱的故事,目的是让他们通过对文本的学习内心深处受到情感的熏陶,达到情感的升华即要珍视亲情、珍爱父母。是情感教学目标的落实,从学生的发言中,我能够感受到,这篇课文对他们来说还是起到一定的教育意义的,最后一个教学目标也基本达到了。

  这堂课还有很多不足,比如在语言的表达上还不够简洁,对学生的鼓励上还缺乏技巧,在个别问题的总结上做的还不到位,学生展示的面还不够广,自己对文本的解读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 但我相信,只有反思才能提高,才会有进步!

【八年级上册《父母的心》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苏教版《父母的心》教学反思03-19

课文《父母的心》教学反思范文03-18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父母的心》教学案例05-06

《父母的心》教学反思(苏教版八上)06-05

八年级语文课《父母的心》教学反思03-18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父母的心03-30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父母的心》教案04-25

苏教版初二上册《父母的心》教学片断06-30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