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中考模拟语文试卷

时间:2021-08-11 16:58:44 九年级 我要投稿

2017中考模拟语文试卷

  【2017中考模拟语文试卷】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

2017中考模拟语文试卷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霎时(shà) 独俱慧眼 屏息(bǐng) 葱笼

  B、花圃(pú) 锋芒毕露 嘷鸣(háo) 幽寂

  C、愧怍(huì) 穷愁潦倒 庇荫(yīn) 箱箧

  D、窥伺(kuī) 引颈受戮 蓬蒿(hāo) 清吟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原创)

  A、在困难面前,只要坚持不懈、永不放弃,一定会柳暗花明,获得成功。

  B、遇到困难不要怕,我定会鼎力相助。

  C、现在,日月光华,周道如砥,已无人知道有过这么一棵树。

  D、要是开了这一个恶例,以后谁都可以借口有例可援。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原创)

  A、紧张的复习迎考阶段,班主任提出了考前复习迎考。

  B、“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个道理不言而喻就明白。

  C、男教师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D、几个学校的班主任带领同学参加理化实验操作考试。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原创)

  ①《萧红,我的姐妹》一文的描写在字里行间浸润着作者对萧红的挚爱,这些描写有力地凸显了萧红的形象。②在写作中对人物进行多方面的立体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有着重要的作用。③如“多年前,也是阳春三月,在那个蒲公英刚刚发芽,河冰消融的地方,曾经留下过一个顽皮、聪颖而又倔强的小女孩的身影” “萧红正穿着一身素白的旗袍,穿过呼兰河,在空旷的原野上独行”。④萧红女士坎坷而悲情的形象,在作者细腻的立体描写中凸显在读者眼前。⑤从文中发现作者用细腻的感情、轻柔的笔法对萧红的形象进行塑造。

  A、②⑤①④③ B、②①⑤③④ C、①②⑤③④ D、①⑤③④②

  5.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一道又一道菜从小谢厨师的手中送出,就像精美的艺术品。老顾客们安静地、细细地品尝着, 。

  A.就像欣赏彩画 B.就像鉴赏珍宝

  C.他们就像咀嚼山珍海味 D.他们就像品味专家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6-7题。(4分)

  踏莎行•候馆梅残 欧阳修

  候馆⑴梅残, 溪桥柳细。 草薰风暖摇征辔⑵。 离愁渐远渐无穷, 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 盈盈粉泪。 楼高莫近危阑⑶倚。 平芜⑷尽处是春山, 行人更在春山外。

  ⑴候馆:驿馆舍。⑵摇征辔(pèi):指策马远行。⑶危阑:高楼上的栏杆。⑷平芜:绵延不断的草地。

  6、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离愁渐远渐无穷, 迢迢不断如春水。”这两句为全词之眼目,把离愁拟人化,化抽象为具体。

  B、上片写游子旅途中的离愁。

  C、开头之句描绘了一幅早春行旅图。

  D、春山本无内外之别,词人将其界定,实际收入出居者念远的迷茫心境。

  7、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下片写想象中的闺中少妇的离愁,“寸寸”“盈盈”写出了思绪的缠绵。

  B、“楼高莫近危阑倚”这是行人的劝慰之辞,深情而体贴。

  C、最后两句写少妇的凝望和想象,是游子想象闺中人凭高望远而不见所思之人的情景。

  D、全词笔调平实质朴,清新雅致,寓情于景,含蓄深沉。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8-11题。(12分)

  褚裒,字季野,康献皇后父也。“裒虽不言,而四时之气亦备矣。在官清约,虽居方伯,恒使私童樵采。顷之,征为卫将军,领中书令。裒以中书铨管诏命,不宜以姻戚居之,固让,诏以为左将卦、兖州刺史、都督兖州徐州之琅邪诸军事、假节,镇金城,又领琅邪内史。季野初渡江,尝入东,至金昌亭,吴中豪右燕集亭中。褚公虽素有重名,于时造次不相识别,敕左右多与茗汁,少著粽,汁尽辄益,使终不得食。褚公饮讫,徐举手共语云:“褚季野。”于是四坐惊散,无不狼狈。永和初,复征裒,将以为扬州、录尚书事。吏部尚书刘遐说裒曰:“会稽王令德,国之周公也,足下宜以大政付之。”长史王胡之亦劝焉,于是固辞归藩,

  季野南下,孙长乐于船中视之。言次,及刘真长死,孙流涕,因讽咏曰:“人之云亡,邦国殄瘁。”褚大怒曰:“真长平生何尝相比数,而卿今日作此面向人!”孙回泣向褚曰:“卿当念我!”时咸笑其才而性鄙。永和五年卒,年四十七,远近嗟悼,吏士哀慕之。赠侍中、太傅,本官如故,谥曰元穆。

  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敕/左右多与茗汁 B、吴中豪右燕/集亭中

  C、时/咸笑其才而性鄙 D、于是/四坐惊散

  9、解释文中加点词。(3分)

  (1)敕( ) (2)辄( ) (3)咸( )

  10、翻译文中句子(4分)

  (1)、褚公虽素有重名,于时造次不相识别。(2分)

  (2)、会稽王令德,国之周公也,足下宜以大政付之。(2分)

  11、结合文章内容,评价选文中的褚太傅?(3分)

  (三)古诗文积累(8分)

  12.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每空1分)

  (1)学而不思则罔 , .

  (2) ,悠然见南山。

  (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4) ,学诗谩有惊人句。

  (5)念天地之悠悠, 。 中/华-资*源%库

  (6) ,英雄末路当磨折。

  (7)白居易《观刈麦》中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写出了劳动人民的矛盾心理,同样在《卖炭翁》中也有一句异曲同工的句子: ,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3-16题。(16分)

  酒的怀念

  酒,给我的记忆,始于那诱人的糖。

  每次家里来了客人,去合作社打酒的差使总由祖母交给我。灌满一瓶酒,多余的零钱总被我大胆地换成花花绿绿的糖。口含着糖将酒交给祖母,祖母总要问我口里含着什么,每当此时,我赶紧逃开,身后传来佯装的骂声。

  吃饭的时候,客人举起杯用嘴抿出悦耳的声响,响声还没停止,客人便迫不及待问是什么酒。坐在桌旁的父亲虽不善饮,但对酒似乎知道得颇多,连声说:“饶州酒,饶州酿的酒。”客人大都是邻县的都昌县人,不甚了解饶州,于是父亲主人般地说开来。客人有味地听着,当然不忘眯着眼抿干杯中的酒,当饶州轶事讲完,满满的一瓶饶州酒也喝干了。

  于是,我很小就知道了饶州,那里除了有酒,还有响着机器的铁船,有很长很长的石桥,有好高好高的楼房,还有许许多多买不完东西的商店。北京遥远得没给我任何想象,它仅是一个课本上响亮的词语,它的全部意义被饶州代替,走了一回饶州的人,似周游了世界般被孩子们盘问和尊敬。

  我向往着饶州,甚于那甜死人的糖,这一切都缘于那酒。在大人的怂恿下,我也试着喝酒,酒的滋味远没有想象中的饶州美好,直至一次微醉在如血的残阳里,梦见画般的饶州,才似乎明白酒的妙处了。

  学会喝酒,便开始替代不善饮的父亲陪客,慈祥的祖母满心欢喜地在旁看着。她对我们管教甚严,来了客人小孩是不能上桌的,然而因为酒,我是一个例外,并得到赞赏。我也学着大人抿酒,说些应酬的话,忽然间发觉自己已长大,似乎也该给客人讲些饶州的事。

  中考那年第一次走进饶州,然而来不及去与想象中的饶州印证便被老师带进考场,考完后又陶醉在答对试卷的喜悦之中,饶州给我留下的大概只有那美丽的设考点的一中校园了。第二次走进饶州,带着一份激动与一位女笔友走在东湖的夕阳里,耳边响着妇人捣衣的回响。离开饶州,竟想不起饶州的街道,只是清楚地记得那轮美丽的夕阳和夕阳里那位女孩醉酒般的笑靥。

  与那位女孩的故事演绎至今,我们相聚在异地的一座小城,小城刚办一家酒厂,酒的美丽的灯箱广告把小城的夜晚点缀得同样美丽,我们陶醉在酒般的爱情河里,忘却饶州,忘却饶州的酒。

  一天傍晚,我们像往常一样在那人工筑起的亭园里漫步、聊天……

  亭园中央有座高耸的灯塔,园中的一切都蒙在它撒下的轻纱下。

  “那是什么?”她突然大叫起来,掩不住兴奋。

  我顺指望去,看见塔身上有则酒广告——饶州酒。它孤儿般蜷缩在这寂静的角落!

  我的心一震,继而泪水浸淹上来。饶州已被洪水冲刷掉了她往日的辉煌,饶州酒也在洪水般的商场中苦苦挣扎。看着那幅不起眼的广告,我似乎遥望到家中的母亲正一日日老去,心如刀绞。忽而,我觉得对不起饶州了。

  我默默离开那亭园,穿越异乡酒的广告灯箱投下的柔暗浮华,心中一直固执地认为:最纯最美的酒在饶州。

  13、联系全文内容,简要列出作者喜爱酒的原因。(3分)

  14、文中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

  15、这篇散文语言清新自然,试赏析下面语句,体会其特色。(4分)

  (1) 北京遥远得没给我任何想象,它仅是一个课本上响亮的词语,它的全部意义被饶州代替,走了一回饶州的人,似周游了世界般被孩子们盘问和尊敬。

  (2) 饶州已被洪水冲刷掉了她往日的辉煌,饶州酒也在洪水般的商场中苦苦挣扎。

  16、文章按照什么顺序行文的?找出相关词或短句加以佐证。(4分)

  17、这篇文章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1题。(14分)

  被遗忘的战国秦东长城遗址

  ○1在蒲城县平路庙乡后阿坡村西南洛河北岸,有一段完整的长城遗址,在它陡峭、布满荆棘杂草的坡道上,在它墙体垮塌的缺口上,岁月流逝的印记清晰可见。由于其地理位置偏僻,没人贴近它、理会它,甚至都叫不上它的名字。

  ○2位于蒲城境内的这段长城遗址修筑于战国秦简公时期,北起蒲城县西头乡,向南经东陈庄、平路庙至钤饵乡,全长约50公里。当时秦国为加强防御,保障国内改革而修筑长城,它是战国时期最早的长城,也是秦国数条长城中的.重要长城,又称秦东长城。蒲城段长城遗址共发现两处:一处位于晋城村东北洛河右岸最高处的源头,遗迹为东西走向,长约400米,上夯下堑城墙遗址,基部利用自然地形;另一处位于晋城村北的一条冲沟的南侧,其夯层清晰、纯净。在这些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战国时期的绳纹瓦片、云纹瓦当、生活器皿陶片和陶水槽残体。残存城墙多为下垫上夯,以自然河沟为倚托,用自然河岸堑削为城。就地取材,利用原有的长梁地形,上部施以夯筑。它是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因此又称为“堑洛”长城。

  ○3秦长城,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作为战争防御工事而存在的;“因地形,用险制塞”是修筑长城的一条重要经验;另外,作为科学的、有效的军事防御工程,秦长城不单防御邻近国家,而且后期成为防御匈奴和少数民族入侵的一道屏障。长城多利用山川险要和河流为屏障而建,城上制高点设有烽火台,白天燃烟,夜间举火,快速传递消息,较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也为后来的军事防御工程提供了样板。显示了当时人们的高度智慧和科学文化水平。

  ○4长城,一个让千万人畅想的载体,一段久远历史的痕迹,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象征,也是中华文化魅力的集中体现。“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是昨日长城,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天,面对这断墙残亘的长城遗址,我们又该做些什么呢?

  18.根据第二段内容,概括秦东长城又称为“堑洛长城”的原因。(3分)

  19.概括全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秦东长城。(3分)

  20. 当时秦国为加强防御,保障国内改革而修筑长城,它是战国时期最早的长城,也是秦国数条长城中的重要长城,又称秦东长城。具体说说“当时”“最早”在句中有什么作用?(4分)

  21.“‘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是昨日长城,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有人认为这句话运用了引用的说明方法,你觉得这种说法对吗?请说明理由。(4分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22.综合性学习(6分)

  扶贫开发是贫困地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保障改善民生的关键措施。目前,国家又提出“精准扶贫”,到2020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请你根据这一内容,完成下面两小题:

  (1)为扶贫开发拟一则宣传标语(2分)

  (2)。当你跟随扶贫工作队,到贫困户家中慰问时,请你对贫困户说说鼓励他们克服困难,早日走上致富之路的话。(要求:一百字以上,至少要运用一种修辞方法)(4分)

  (二)写作(50分)

  23.请以“特别的_______”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4.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1 D 2 B 3 C 4 B 5

  二、6 A 7 D 8 B

  9、(3分)(1)命令 (2)就 (3)都

  10、(1)(2分)褚太傅虽然一向有很高名声,可是当时大家匆忙中不认识他。

  (2)(2分)会稽王德行昭著,是国家的周公,足下应把国家大政交给他。

  11、(3分)褚太傅是一个谦让、有气度、耿直的人。

  12、(1)思而不学则殆 (2)采菊东篱下 (3)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4)我报路长嗟日暮 (5)独苍然而涕下 (6)俗子胸襟谁识我

  (7)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三、13、(3分)(1)小时候买酒就能吃到糖;(2)学会喝酒后得到祖母赞赏,并且以小孩身份例外上桌。(3)饶州酒代表家乡酒。

  14、(2分)(衬托)通过客人对饶州酒迫不及待的追问,衬托突出饶州酒的美好与回味无穷。

  15、(1) (2分)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再繁华的大都市也不及酒乡饶州在我幼小心灵中的份量。

  (2)(2分)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用饶州酒的苦苦挣扎写出了饶州酒在日益功利的现代化进程中逐渐淡出大众视野,同时表现出作者的无比痛心。

  16、(4分)时间顺序 佐证(1)我很小就知道饶州 (2)中考那年 (3)至今

  17、(3分)表达了作者对酒的怀念,对祖母父亲的想念,更是对故乡的怀念。

  18. 秦东长城残存城墙多为下堑上夯,以自然河沟为倚托,用自然河(洛河)岸堑削为城。就地取材,利用原有的长梁地形,上部施以夯筑。它是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因此又称为“堑洛”长城。

  19.(1)被遗忘的原因(2)概况(长度、走向、位置、建筑特点)(3)作用。

  20.“当时”指战国秦简公时期,起到限制作用,特指修筑长城的时间;“最早”指秦东长城修筑时间之早;两个词语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引用“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的目的在于感叹长城以往的雄伟气势,不是为突出说明对象的特点服务的,因此不能说它是文章的说明方法。


【中考模拟语文试卷】相关文章:

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06-03

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02-24

2017广东中考语文模拟试卷06-29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06-16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真题02-22

中考语文冲刺模拟试卷及答案02-22

苏教版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03-07

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及答案06-16

2017苏教版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06-29

2017苏教版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以及答案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