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高三下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时间:2021-04-02 08:16:22 高三 我要投稿

高三下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高三下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第Ⅰ卷 阅读题

高三下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无聊话题为何总能席卷网络

  封寿炎

  社交网络上,当大家还在为一条裙子的颜色吵得不可开交时,“duang”的一声,更无聊的来了。这个没有文字,连发音都搞不太清楚的拟声词,一夜之间就席卷网络。

  网络永不会消停,隔段时间就会引爆一个话题。大多数话题都非常无聊,那么问题来了,这些无聊透顶的话题,为什么就能席卷网络?

  从社会学角度说,参与某个众人讨论的 话题,其实是个体在寻找归属感和身份认同。人类是社会性种群,不但在物质世界里采用群居模式,在精神情感世界里也要集结成各种共同体。维系精神共同体的纽带,既有亲情友情,也有志同道合,还有各种各样的公共话题。当人们参与到同一个话题的讨论之中,他们就结成了某种虚拟的共同体,参与者就获得身份确认,“我没有落单,我属于这一群体”。

  对人类而言,被孤立、落单,是一种痛苦的惩罚。然而在工业化、城市化的现代社会里,个体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容易被孤立、落单。我们都渴望属于某个团体,获得归属感。对于普罗大众而言,他们只能寻找外在的确认。比如住什么房子、开什么汽车、穿衣用度选择什么品牌,借助商业品牌来彰显个性,缓解泯然于众人、湮灭于人海的焦虑。而关心新闻资讯、追逐流行文化、参与公共话题,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对归属感的确认手段。

  公共话题是联结个体的纽带,它可以整合社会,形成精神感情的共同体。在现代传媒出来之前,公共话题在客厅、里弄、餐馆等场合被讨论;在现代传媒出现之后,公共话题在更广泛的舆论场上被讨论。但传统媒体的采编体制,基本杜绝了大规模讨论无聊话题、甚至是无意义话题的可能性。而当网络尤其是社交类网络出现之后,由于其兼有公共性和私密性的特征,每个人都可以直接发声、直接参与,无聊话题的风行就具备了可能。

  无聊话题的周期性喷发,对于健康的舆论生态肯定是伤害。但也不能因为“裙子颜色”不可开交的争吵,以及“duang”的持续刷屏,就指责人们愚不可救。事实上,这些话题来得快也去得快,比如眼下关于“两会”的讨论,已经轻而易举取代了“duang”,成为社交媒体上最强势的公共话题。涉及公共利益的公共话题,往往比无意义的无聊话题更能吸引公众热情,也更符合营造健康舆论生态的要求。对于这类话题主动沟通、充分讨论,进而逐步形成共识,这是现代社会极具效力的整合剂。如果它们不缺位,“裙子颜色”和“duang”之类的无聊话题,也只能是昙花一现罢了。

  2015年3月9日《解放日报》

  1.下列关于“无聊话题”的相关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无聊话题”是指社交网络上,隔段时间就会引爆的诸如“裙子颜色”和“duang”之类的大多数都非常无聊的话题。

  B.“无聊话题”的风行与兼有公共性和私密性特征社交类网络的出现有关,因为每个人都可以直接参与。

  C.“无聊话题”的周期性喷发,虽然对健康的舆论生态会产生伤害。但也不能因此而指责人们愚不可救。

  D.“无聊话题”的特征是来得快也去得快,因此像“裙子颜色”和“duang”之类的话题,只能是昙花一现罢了。

  2.下列各项属于“无聊话题总能席卷网络”的原因的一项是( )(3分)。

  A.从社会学角度说,人们参加无聊话题的讨论是个体在寻找归属感和身份认同,参与者会获得身份确认。

  B.在工业化、城市化的现代社会里,个体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容易被孤立、落单,人们渴望属于某个团体,获得归属感。

  C.参与无聊话题的讨论和关心新闻资讯、追逐流行文化一样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对归属感的确认手段。

  D.现代传媒出现之后,公共话题可以在更广泛的舆论场上被讨论,但传统媒体的采编体制,基本杜绝了无聊话题的大规模讨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类是社会性种群,在精神情感世界里要集结成各种共同体,而公共话题就是维系精神共同体的纽带之一。

  B.公共话题讨论的场合和内容与现代传媒的发展关系密切,在网络出现之前传统媒体上基本没有无聊话题、甚至是无意义话题出现。

  C.关于“两会”的讨论,已经轻而易举取代了“duang”,是因为“两会”涉及公共利益、更能吸引公众热情、也更符合营造健康舆论生态的要求。

  D.涉及公共利益的公共话题不缺位,对于这类话题主动沟通、充分讨论,进而逐步形成共识,就会避免无聊话题的出现。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洙,字原叔,应天宋城人。初举进士,与郭稹同保①。人有告稹冒祖母禫②,主司欲脱洙连坐之法,召谓曰:“不保,可易也。”洙曰:“保之,不愿易。”遂与稹俱罢。再举,中甲科。晏殊留守南京,厚遇之,荐为府学教授。召为国子监说书,改直讲。校《史记》、《汉书》,擢史馆检讨、同知太常礼 院,为天章阁侍讲。专读宝训、要言于迩英阁。累迁太常博士、同管勾国子监,预修《崇文总目》成,迁尚书工部员外郎。修《国朝会要》,加直龙图阁、权同判太常寺。坐赴进奏院③赛神④与女妓杂坐,为御史劾奏,黜知濠州,徙襄州。徙徐州。时京东饥,朝廷议塞商胡,赋楗薪⑤,输半而罢塞。洙命更其余为谷粟诱愿输者以餔流民因募其壮者为兵,得千余人,盗贼衰息。有司上其最,为京东第一,徙亳州。夏竦卒,赐谥文献。洙当草制,封还其目曰:“臣下不当与僖祖⑥同谥。”因言:“前有司谥王溥为文献,章得象为文宪,字虽异而音同,皆当改。”于是太常更谥竦文庄,而溥、得象皆易谥。尝使契丹,至靴淀。契丹令刘六符来伴宴,且言耶律防善画,向持礼南朝,写圣容以归,欲持至馆中。洙曰:“此非瞻拜之地也。”六符言恐未得其真,欲遣防再往传绘,洙力拒之。及卒赐谥曰文,御史吴中复言官不应得谥,乃止。预修《集韵》、《祖宗故事》、《三朝经武圣略》、《乡兵制度》,著《易传》十卷、杂文千有余篇。子钦臣。

  (选自《宋史·韦伦传》,有删节)

  【注】①同保:同为一人保荐。②禫:古代丧家脱去丧服的祭礼。③进奏院:一种娱乐场所。④赛神:一种娱乐活动。⑤楗薪:柴草。⑥僖祖:对先帝的.尊称。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主司欲脱洙连坐之法 脱:逃脱

  B.有司上其最 上:上报

  C.洙当草制 草:草拟

  D.向持礼南朝 向:以前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洙命更/其余为谷粟诱愿输者/以餔流民/因募其壮者为兵

  B.洙命更其余为谷粟/诱愿输者以餔流民/因募其壮者为兵

  C.洙命更其余为谷粟/诱愿输 者以餔/流民因募其壮者为兵

  D.洙命更其余为谷粟/诱愿输者以餔/流民因募其壮者为兵

  6.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王洙初仕不顺。少年时聪明博学,学问记忆超过常人。王洙初仕因受郭稹谎称已为祖母服完丧的牵连被取消参试资格。

  B.王洙受到器重。王洙受到晏殊礼遇,被推荐为府学教授;在迩英阁专读宝训、要言;死后赐谥号“文”。

  C.王洙政绩突出。王洙曾校订《史记》、《汉书》、参与修订《崇文总目》、修撰《国朝会要》,还曾出使契丹。

  D.王洙遵从礼制。夏竦去世,赐谥号“文献”与僖祖皇帝的谥号相同,王洙认为不可,因此更改了夏竦的谥号,也因此更改了王溥、章得象的谥号。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坐赴进奏院赛神与女妓杂坐,为御史劾奏,黜知濠州,徙襄州。(6分)

  (2)时京东饥,朝廷议塞商胡,赋楗薪,输半而罢塞。(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下面宋诗,完成8——9题。(11分)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箨龙:竹笋。木笔:一种植物。

  8.诗歌前六句描写的初夏之景最大的特征是什么?诗人是通过什么手法表现这一特征的?(5分)

  9.简要分析此诗表达的情感。(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中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 , 。

  (2)《登高》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 , 。

  (3)《赤壁赋》中写箫声的作用和力量,不要说是人听了,就是动物蛟龙听了也飞舞起来了,一个寡妇独处孤舟中,听到箫声想到自己身世凄凉,不禁泣下的语句是: ,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涂按所答第一大题评分;多做按所答的第一大题评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灯

  邵昌玺

  母亲老了,让她一个人住在乡下,杨亮放心不下。于是,在征得母亲的同意后,他把母亲接到城里同住。

  杨亮的房子不大,周围还有一片垃圾场,夏天一到,蚊蝇特别多。可当时就是考虑到能省些钱,所以,他最后还是决定在这里买了。

  母亲住进来后,虽然有拥挤,但是,杨亮再也不用来回跑了,也方便照顾母亲。

  谁曾想,还没出一个月,妻子彩凤就对母亲颇有微词。起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一盏灯,母亲房间里的那盏床头灯。

  彩凤说:“你整夜亮着灯是为了写作,可她一不读书,二不看报,干嘛硬要开着灯睡觉?!再说了,这大热天的,开着个灯不更热吗……还把卧室的门大开着,让人晚上起来方便都得穿好衣服,你说这有多别扭……”

  对于彩凤说的这些,杨亮之前倒没太在意。每次,他只好打着圆场说:“母亲多年生活在农村,乍到城里,可能有点不习惯,开着灯,也算有个伴儿。”

  之后的几天,杨亮留心了一下母亲房间的灯,果真如彩凤所说,那盏灯每天都亮到很晚。

  一天,他又写作到凌晨。其间,去卫生间的时候,杨亮看到母亲房间的门开着,灯也亮着,母亲和衣躺在床上,看样子像是睡着了。于是,他踮着脚来到母亲床前,轻轻地把灯关上了,临出门的时候,顺手也把房门带上了。

  可是,等他完成稿件哈欠连天地准备去卧室睡觉的时候,无意间瞥到母亲房间有亮光。同时,他也看到刚才关好的门,此刻又大开着,母亲床前的灯依然亮着。

  杨亮纳闷:刚才不是把灯给关了,门也带上了吗?

  第二天,他问母亲:“妈,昨晚我看您睡着了,就把您的床头灯给关了,门也带上了。可是,后来怎么又都开了?”

  母亲抬头看了看杨亮,像个做错事的孩子,嗫嚅地说:“后来我又起了一次,可能是忘关了。”

  杨亮忙说:“哦,没什么,我就随便问一下。您看这大热天的,开着灯多热,以后您睡觉的时候还是把灯关 了吧。”

  母亲点着头 ,没再说什么。

  一个周末,杨亮的姐姐来看母亲。吃罢晚饭,姐姐要回去的时候,外面正好下起雨。杨亮说:“姐,今晚就在这里睡下吧,正好陪咱妈说说话。再说,你也有好长时间没跟妈一起睡了吧?”

  一旁的母亲笑着说:“可不有年月了!自打你们成家后,都忙,好不容易回趟家,也都没空住。”

  姐姐对着杨 亮悄悄地吐了下舌头,然后,摇着母亲的手臂说:“好,今晚就不走了,跟咱妈一起睡,再让咱妈给我讲那过去的故事,呵呵。”

  “还跟个孩子一样,什么时候才能长大?”母亲边说边轻轻地拍着姐姐的头,笑了,笑得很开心。

  之后,姐姐陪着母亲聊天,杨亮继续来到书房写作。

  不觉间,夜已深了。杨亮揉了揉眼睛,合上书稿。当他走到母亲房门口,看到门开着,灯依旧亮着,母亲和姐姐也都没睡,正有一搭无一搭地说着话。姐姐说:“这大热天的,开灯干嘛,既热还招蚊子……哎呀!妈,看你身上这么多小红疙瘩,快把灯关了吧,蚊子还能少点。”

  这时,只听母亲急忙说道:“别关灯,没看到小亮还在写东西吗?这么热的天,一写就是好几个小时,他打小身子骨就弱,怎么受得了……这里蚊子多,可小亮对杀蚊子的药过敏,家里也没法喷药,蚊子都围着他转……我在这里开着灯,能把蚊子招过来点,这样,也让你弟弟少给蚊子咬几口……”

  此刻,母亲像是自言自语地说着。不知什么时候,姐姐眼里噙满了泪水,门外的杨亮早已泪流满面。

  (摘自2014年《中国小小说欣赏》,有删节)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文章中交代“妻子彩凤就对母亲晚上开灯一事颇有微词”,显示了“我”对妻子不理解老人的不满,也是现实生活中婆媳关系的缩影。

  B.文中“母亲抬头看了看杨亮,像个做错事的孩子,嗫嚅地说”,“嗫嚅”一词用的较有分量,反映出母亲怕儿子埋怨自己晚上开灯的心理。

  C.文中母亲留姐姐住下时说“可不有年月了!”,反映出母亲对子女的观念,同时也隐含表达母亲对姐姐的埋怨。

  D.文章抓住生活中的一个小事,塑造了鲜明的“母亲”的形象,表现了“母爱无疆”这一永恒的主题,感人至深。

  E.文章的结尾点明母亲晚上开灯的原因,出乎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使文章结构严谨,可谓独具匠心。

  (2)简要分析文章第二段中画线句子的作用。(6分)

  (3)结合文章分析母亲的形象特征。(6分)

  (4)结合全文分析“灯”在文中的作用。(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中国核农学的开创者——陈子元

  叶辉

  陈子元1924年出生于上海,大学毕业后便进入上海四维化学农场,跟随匈牙利籍植物生理学家蔡古从事无土栽培试验。然而,陈子元却未能沿着成为“中国无土栽培第一人”的路走下去,他走上的是一条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学术之路。

  1956年,我国第一个12年科学发展规划制定,原子能和平利用被列为重点发展项目之一,原子能 在农业上的应用随即被提上议事日程。陈子元和同事来到上海中苏友好大厦参加了“原 子能和平利用讲习班”,讲习班分设10个专题组,陈子元被分在同位素农业应用组并任组长。两个月的培训结束,陈子元受命组建我国农业高校第一个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室,开始了我国核农学艰苦卓绝的先驱之旅。

  1959年,浙江农学院同位素实验室 虽然建成,但条件异常简陋,实验仪器短缺。实验室没有任何经验可循,只能边建设边工作,边开展科研边培养人才。同位素实 验室建成后,在当时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劲夫的支持下,他们获得了放射源。

  1959年10月,农学院谢学民等两位青年教师受命从北京将放射源取回。放射源被送到实验室后,陈子元亲自上阵操作。“你们还没有结婚,我已经有孩子了,我来吧。”他穿上防护服,取出 放射源进行实验。中国核农学的探索就此开始。

  就在中国核农学刚刚蹒跚起步时,中苏关系突然恶化,苏联停止了对中国的援助,撤回全部专家。核农学研究由热转冷,一些高校刚成立的农业物理系纷纷下马,教师也纷纷离岗。在一片寂寥中,陈子元顽强地坚持着。

  1962年,美国学者蕾切尔·卡森的惊世之作《寂静的春天》出版,立即引起轰动。此书向人类破坏环境的行为发出了警报,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而在大洋彼岸,中国学者陈子元也开始关注卡森所关注的环境污染问题,并且着手研究应对办法——当卡森提出农药污染将对人类造成危害时,陈子元等已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开始对农药残留问题进行研究。

  20世纪60年代初,农药的广泛应用虽然减轻了病虫害造成的损失,使粮食增产,但大量使用农药也导致农作物产品的污染,农药残留导致人畜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如何减少农药污染?使用农药必须要有安全标准。而要制订标准,就必须搞清楚农药在作物体及周边环境中的动态、数量、质量的变化,获取农药残留的所有信息,要获取农药残留的所有信息,就必须对农药从农作物生长、收获、储存到进入人体的全过程进行了解,而要跟踪全过程,就必须给农药做上标记,自此,陈子元开始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农药的合成研究。这是一条前无古人的新路,陈子元成为我国最早把同位素应用于农药残留研究的专家。

  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农药公害问题越来越严重。农药残留是不当使用农药造成的,而原因是农民缺乏农药安全使用知识。可是,当时我国还没有一个农药安全使用的标准。因此,农业部决定,立即制订一部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1973年初,全国农药安全使用标准课题正式下达,这是一个需要全国农业及有关系统科研人员协作的大课题,农业部决定由陈子元总负责,统领全国有关科研机构协同作战。

  陈子元在研究中引入动力学过程的概念,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与动力学结合的示踪动力学理论和方法,为我国农药安全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整整6年,陈子元运筹帷幄,决策千里,协调各方,戮力同心,课题组共编制出29种农药与19种作物组合的69项农药安全使用标准。1979年,我国第一部农药安全使用标准草案编制完成。1984年,国家正式颁布,这部农药国标一直沿用至今。

  (选自2014年03月28日《 光明日报 》,有删节)

  材料链接:

  1985年陈子元被国际原子能机构科学顾问委员会聘为委员,他是该机构的第一个中国科学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 员院士,是中国核农学第一位院士。

  2004年,中科院前院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路甬祥在陈子元80华诞时发来贺信称:“您是我国著名的核农学家。在从事科学研究的五十多年中,您热爱祖国、献身科学、兢兢业业、治学严谨,为祖国的科技事业倾注了大 量的心血。您培养教育的一大批优秀科技人才,已成为我国农学事业的骨干力量”。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陈子元大学毕业后跟随蔡古从事无土栽培试验成为“中国无土栽培第一人”,但后来他却走上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学术之路。

  B.1956年,陈子元受命组建我国第一个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室,开始了我国核农学艰苦卓绝的先驱之旅。

  C.1959年,浙江农学院同位素实验室建成,虽然条件简陋,仪器短缺、没有任何经验可循,但陈子元他们还是获得了放射源。

  D.1962年,美国学者蕾切尔•卡森的惊世之作《寂静的春天》出版,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这时,陈子元等对农药残留问题进行研究。

  E.由于农民缺乏农药安全使用知识,我国的农药公害问题越来越严重,20世纪70年代,农业部决定,由陈子元总负责制订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2)陈子元在减少农药污染和安全使用农药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请简要概括。(6分)

  (3)陈子元被成为“中国核农学的开创者”,请结合原文分析原因。(6分)

  (4)2004年,中科院前院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路甬祥在陈子元80华诞时发来贺信,对陈子元的优秀品质给予高度的评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1)遭遇盗贼的赣州47岁的汪女士,不愿联系家人,选择走回赣州,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汪女士却 ,从南昌一路向北,直到今年1月30日,才被浙江衢州警方发现。

  (2)安倍政府目前再推出新大纲,已经彻底改变日本“不允许支援他国军队”的基本原则,与“和平宪法”和二战后长期坚持的和平方向 。

  (3)无论我们在何时何地去鉴定书画之真伪,唯书画本身才是关键,书画本身以外的任何东西都只能充当次要的参考物使用,否则就是工作方法的 。

  A.背道而驰 南辕北辙 本末倒置 B.南辕北辙 本末倒置 背道而驰

  C.南辕北辙 背道而驰 本末倒置 D.背道而驰 本末倒置 南辕北辙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加快资金入库,规范资金出库;完善国库单一账户管理体系、支付系统和核算系统;加快制度创新和管理理念,是我国国库现金管理的主要工作之一。

  B.乡愁是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现实点说就是不能当饭吃,但问题是生态环境的破坏,水源土壤的污染,自然资源的匮乏,已经快到了“无饭可吃”的地步。

  C.当地时间8日,莫斯科巴斯曼地区法院对两名涉嫌枪杀涅姆佐夫的嫌疑人正式提起指控,分别是来自高加索地区的绍尔·达达耶夫和安佐尔·库巴舍夫。

  D.自2月26日至3月8日,ISIS相继在伊拉克尼尼微省摩苏尔、尼姆鲁德和豪尔萨巴德大肆毁坏珍贵的亚述文化遗址、遗迹,引发一片震惊、愤怒和惋惜之声。

  15.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一说实为讹传, 。

  ①就在正月里不剪发以表示“思旧”

  ②但又不敢公开与清朝政府对抗

  ③其中的“死舅”其实是“思旧”的变音

  ④并一直流传下来

  ⑤于是就有了“正月剪头死舅舅”的说法

  ⑥清朝成立后,当时不少汉人为怀念明朝

  A.③①⑥②⑤④ B.⑥②①③⑤④ C.③⑥②①⑤④ D.⑥②①⑤③④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l5个字。(6分)

  通常在低层大气中, (1) ,但某些情况下会出现逆温现象,气温会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逆温层是 (2) 大气层。 (3) ,较暖而轻的空气位于较 冷而重的空气上面,形成一种极其稳定的空气层,笼罩在近地层的上空,严重地阻碍着空气的对流运动。

  17.根据下面表格的内容,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2014年河北省语文高考选做题答题情况统计表

  题目

  分值

  选作人数

  所占比例

  平均分

  得分率

  小说

  25

  9032

  2.37%

  10.05

  40.2%

  传记

  25

  352871

  97.63%

  19.69

  78.76%

  (1)简要分析2014年河北省高考学生答选考题的特征。(4分)

  (2)如果从引导学生均衡选课的角度,您对命题人提点建议。(1分)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014年“星光大道”总决赛中一心想用自己的力量给妈妈买一套房子的杨帆最后以一首《烛光里的妈妈》结尾,一举夺得总冠军,当时梁宏达的点评是“评价一首歌曲的好坏主要通过两方面,第一是歌唱的技巧,是否有真功夫,其二是情感,歌曲是否能表达真情,杨帆的《烛光里的妈妈》在这两方面达到了完美,尤其在真情的流露上更是无可挑剔,理所当然的是最好的”,实际上我们在平时做事上不也是这样吗?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三下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相关文章:

高二语文下第二次月考试卷03-30

高二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试卷09-08

高一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09-18

高二下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10-03

高二下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人教版)03-30

2017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08-31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11-15

高三下3月语文月考试卷03-28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人教版)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