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文言文的运用以及翻译

时间:2021-03-31 11:09:40 文言文名篇 我要投稿

文言文的运用以及翻译

  篇一:幽默语言在文言文教学中运用

  摘要:教育是人生的启蒙,而语文教学更是教育天地中的土壤和空气。纵有千古,横有八荒,语言艺术似春似梦,总在人间绽放,又似诗似葩华美只在那一瞥之间。文学随时代变更,古汉语给了新世纪新一代的孩子们更多发挥的空间,也给了他们探索的疑惑。网络时代的学生把玩文字叫人啧啧称奇,又叫人哭笑不得。如何运用好新时代的幽默语言活跃语文课堂,这又是否会影响文言文的学习呢?我认为这二者辩证统一,非但不可偏废,综合利用更有相得益彰之妙。

文言文的运用以及翻译

  文言文在整个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新课程标准对初中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是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基于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指导学生理解文中常用的实词和虚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指导学生能翻译文言文中重要语句的意思,简要分析和评价作者的观点或态度。所以,虽然对字词句的准确理解是文言教学的基础,也是文言文中教学的极为重要的内容,但教师如果认为仅此一个目标就错了。我们还得引导学生全面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表现形式等。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整体意蕴与宗旨以及先贤的内在寄托和感悟,这就不得不运用更为现代化的语言工具。在这里我简单谈谈把幽默语言运用于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篇二:文言文语句翻译

  1.官人疑策爱也,秘之。 译文:过路的官人怀疑陈策舍不得骡子,便把它藏了起来。 . 2.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 译文:徐有功特意开脱谋反的人,论罪应当处死,请审理他。 .

  3.高祖遣使就拜东南道尚书令,封吴王。 .

  译文:高祖派来使者授予(杜伏威)东南道尚书令的官,封他为吴王。

  4.府省为奏,敕报许之。 译文:有关部门为此上奏,(后主)下诏回复同意了这件事。 . 5.齐孝公伐我北鄙。 译文:齐孝公进攻我国北部边境。 ..

  6.大败李信,入两壁,杀七都尉。 译文:大败李信的军队,攻下两座军营,杀死七名都尉。 . 7.尧民之病.

  水者,上而为巢,是为避害之巢。 译文:尧的百姓担心水患,因而在水上筑巢,这就是避免灾害的巢。

  8.焕初除 .市令,过谢乡人吏部侍郎石琚。 译文:刘焕刚被授职市令,拜访同乡吏部侍郎石琚。

  9.师进,次.于陉。 译文:诸侯的军队前进,驻扎在陉地。

  10.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 译文:天下真正有大勇的人,灾难突然降临也不会惊恐。

  11.王趣.见,未至,使者四三往。 译文:楚王赶快接见(尊卢沙),(尊卢沙)没有到,(楚王派)使者多次前去(邀请)。

  篇三:文言文句读知识梳理

  今天我们讲的标点、断句,古人称句读(dòu)。“读”指句子中间的合理停顿,“句”指一句话终结的停顿。明辨句读,是对古文阅读的基本要求,它需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因而断句能力高低,成了阅读文言文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断句标点的题型,高考基本考查有两种:一是要求用“/”给一段没有标点的文字断句;二是要求给一段没有标点的文言文加标点。

  一、断句标点的`原则、步骤

  断句标点古书要遵循三个原则:①符合原文文意。②符合文言文的语言实际。③符合当时社会生活(包括典章制度)的实际。

  断句标点可分三步走:

  1.通览全文,弄清文章大意,知道写的是什么人、什么事,表现了什么内容;第一遍没读懂,再读第二遍第三遍,切忌匆匆下笔,一错到底。

  2.由粗到细,根据文意,结合句子结构、语气与词语的性质和作用进行断句,在断句的基础上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3.反复咏诵,仔细推敲,在咏读中检查修正。

  二、断句标点的常见误区

  1.不懂词义。

  不懂句中的多义词或兼类词的含义。

  例1.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囊以与之。(《左传》)

  此断句错误是因不明“与”的意义。一个词除有本义之外,还有语法意义。例句中的“与肉”的“与”是连词。“以与之”中的“与”是动词,当“给予”讲。因此,应该这样标点:

  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囊以与之。

  2.不明语法。

  (1)给省略主语的语句断句,将前一句的宾语或补语误认为后一句的主语。 例2.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送东阳马生序》)

  “日再食”是一个省略句,其主语应该是“余、吾”之类当作代词,“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描述作者求学过程中的艰辛。“寓逆旅主人”即“寓(于)逆旅主人”。因此,应该这样标点: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2)给含有介词结构的语句断句,割裂介词结构与动词之间的关系。

  例3.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

  褒禅山记》)“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是动词“观”的状语,这样断句,语意就被割裂了。正确的标点应该是: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不晓句式。

  文言文句子成分组合方式、特殊句式、固定结构等,理解不透、掌握不牢。

  例4.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一氓尽力而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柳河东集》)

  文中的“绝湘水”“中济”是两个具有顺承关系的短句,由于不明句式,标成“绝湘水中”,语意大有不同。“不应”“摇其首”也是两个顺承关系的短句,“不应摇其首”,则标成了一个否定句。

  4.不知名物制度。

  例5.彗星复见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史记·秦始皇本纪》)

  此例断句显然不对。这句话是说,彗星又一次在西方出现,一共经过十六天;不是说夏太后死于十六日那天。东汉前古人用干支记日,数字和“日”连用,并非说某某日。正确标点如下: 彗星复见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

  正确断句还需要了解天文、地理、职官、科举、宗法、称谓、避讳等等典章制度和行文习惯。

  三、断句标点的实用技法

  1.根据文言虚词断句标点。句首语气助词“夫、盖、今夫、若夫”等,这些词在朗读时稍加停顿即可,后边不加标点。句末语气助词“者、也、矣、哉、乎、耳、耶、欤”等,其中“哉”常表感叹,后用感叹号,“耶、乎、焉、欤”经常表疑问,后用问号。“矣、耳”多表陈述,后边一般用句号。“也、者”多表停顿,可酌情使用逗号或句号。

  2.根据对话标志断句标点。文言文中一般都有“曰”“云”“问”字作为对话标志,其后可加冒号。对话的内容加引号,引号内句子的标点,则视内容和语气酌情而定。

  3.根据对称、排比句式断句标点。文言文比较讲究凝练和语势,对称、排比是文言文的常见句式。这类句子要在对称、排比句间用逗号或分号,最末用句号。

  4.根据专用名词断句标点。人名、字号、时间、地名、年号、官职名、朝代名、事物名等专用词,经常用于句子的开头或结尾,可以作为断句标点的依据。

  5.根据语法关系断句标点。文言文中的句法,往往有一定的特征,如判断句用“……者……也”式,被动句用“……见……”式,疑问句用“奈……何”式。复句中,“遂”“于是”“至于”表顺承关系,“故”“是以”“而”“因”表因果关系,“然”“顾”表示转折关系。一般在关联句之间用逗号或分号,关联句末用句号。

  (是问句则用问号)

  掌握以上五种方法,结合文意综合考虑,断句标点就很容易进行了。

【文言文的运用以及翻译】相关文章:

推敲的文言文以及翻译02-05

杞人忧天的文言文以及翻译01-27

口技文言文以及翻译02-23

文言文翻译以及注释02-26

狂泉文言文以及翻译05-20

说虎文言文以及翻译01-18

学弈的文言文以及翻译07-19

扮鬼文言文原文以及翻译02-21

关于杯弓蛇影的文言文以及翻译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