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言默戒文言文及翻译

时间:2022-04-12 15:19:10 文言文名篇 我要投稿

言默戒文言文及翻译

  言默戒向我们传递着该说不说和不该说却说,都会招致灾祸,说话做事要适宜的道理。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言默戒文言文及翻译,相信能带给大家启发。

言默戒文言文及翻译

  言默戒文言文

  邻之人有鸡夜鸣,恶其不祥,烹之。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已而谓予曰:“吾家之鸡或夜鸣,或旦而不鸣,其不祥奈何?”

  予告之曰:“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鸣非其时也,则自为不祥而取烹也,人何与焉?若夫时然后鸣,则人将赖汝以时夜也,孰从而烹之乎?”

  又思曰:“人之言默,何以异此?未可言而言,与可言而不言,皆足取祸也。故书之以为言默戒。”

  言默戒文言文翻译

  邻人有一只鸡在夜里打鸣,厌恶它不吉祥,便把它烹吃了。过了几天,另一只鸡天亮了却不打鸣,便又把它烹吃了。过后(他)对我说:“我家的鸡有的夜里打鸣,有的早晨却不打鸣,对这种不吉祥怎么办?”我告诉他说:“鸡打鸣能对人不吉祥吗?只不过它们自作不吉祥罢了。有的夜里打鸣,鸣得不是时候;早晨不打鸣,不打鸣也不是时候,那是它们自己不吉祥而导致被烹吃的,同人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果它们按时打鸣,那么人将依靠它们报晓,谁还会烹吃它们呢?”我又想到:人的发言与沉默和这件事有什么不同呢?不应发言而发言,同应当发言而不发言,都足以招来灾祸啊。所以写下来作为发言和沉默的告诫。

  言默戒的字词解释:

  ①时夜:司夜,指打鸣报晓。时,掌管。

  ②或:有的。

  ③取:招致。

  ④书:写。

  ⑤恶(wù):厌恶。

  ⑥祥:吉祥

  ⑦欤(yú):文言助词,相当于“吗”,表示疑问、感叹、反诘等语气。

  ⑧足:足够,足以。

  ⑨故书之以为言默戒:所以写下来作为发言和沉默的.告诫。

  言默戒阅读原文及答案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①恶其不祥()②或旦而不鸣()

  ③故书之以为言默戒()④则人将赖汝以时夜()

  【小题2】下面各项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人之言默,何以异此?

  A、无鲜肥滋味之享

  B、弗之怠

  C、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D、当余之从师也

  【小题3】将下面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③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小题4】作者为什么认为鸡“鸣”与“不鸣”都是“自为不祥”?邻人烹鸡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①厌恶②有的③因此、所以④依赖、依靠

  【小题2】D

  【小题3】①鸡打鸣能对人不吉祥吗?只不过它们自作不吉祥罢了。(2分)

  ②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2分)

  ③原来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刻造的。(2分)

  【小题4】当鸣不鸣,不当鸣而鸣都是不合时宜的。(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鸣非其时也”) 该说不说和不该说而说,都会招致灾祸,说话做事要适宜。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文言字词的翻译。这几个词是重点字却又是常见的翻译,“恶、或、故”是一词多义现象,“赖”是课内文言词的延伸。对于文言文中的字词一定要注意背诵、积累及运用。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分析:本文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A为结构助词“的”;B为代词,代指“抄书这件事”;C为代词,代指“马生”;D项和例句一样都为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注意关键词的解释及语句的通顺。第一句中注意“祥、而已、以、若、盖、简、为”等词的翻译。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4】

  试题分析:本题用原文回答也可,自己总结也可以,只要明确文章意思,道理就不难回答。即该说不说和不该说而说,都会招致灾祸,说话做事要适宜。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言默戒文言文及翻译】相关文章:

高中必修二文言文翻译07-27

文言文南辕北辙及翻译03-17

岳飞文言文翻译及原文01-24

程门立雪文言文及翻译05-13

晋书文言文原文及翻译02-03

爱屋及乌文言文翻译及注释01-22

郑庄公戒饬守臣_左丘明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08-27

琢冰文言文翻译及注释06-04

苏秦刺股文言文翻译及注释01-14

磁针指南文言文翻译及启示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