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文言文小故事

时间:2024-05-15 17:28:56 文言文名篇 我要投稿

[通用]文言文小故事15篇

  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文言文吧?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是不是有很多人在为文言文的理解而发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言文小故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通用]文言文小故事15篇

文言文小故事1

  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当成宝贝。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出自汉·刘珍《东观汉记·光武帝纪》和陆游的《秋思》诗。

  成语傅毅和班固两人文才相当,难分伯仲,然而班固心高气傲,轻视傅毅,他在写给弟弟班超的信中说:“傅武仲(傅毅)因为能写文章当了兰台令史的'官职,(但是却)下笔千言,不知所指。” 但凡人总是善于看到自己的优点,然而文章不是只有一种体裁,很少有人各种体裁都擅长的,因此各人总是以自己所擅长的轻视别人所不擅长的,乡里俗话说:“家中有一把破扫帚,也会看它价值千金。”这是看不清自己的毛病啊。

文言文小故事2

  沈麟生云:其友某翁者,夏月昼寝,朦胧间见一女子搴帘入,以白布裹首,缞服麻裙,向内室去,疑邻妇访内人者。又转念,何遽以凶服入人家?正自皇惑,女子已出。细审之,年可三十余,颜色黄肿,眉目蹙蹙然,神情可畏。又逡巡不去,渐逼近榻。遂伪睡以观其变。无何,女子摄衣登床压腹上,觉如百钧重。心虽了了,而举其手,手如缚;举其足,足如痿也。急欲号救,而苦不能声。女子以喙嗅翁面,颧鼻眉额殆遍。觉喙冷如冰,气寒透骨。翁窘急中思得计:待嗅至颐颊,当即因而啮之。未几果及颐。翁乘势力龁其颧,齿没于肉。女负痛身离,且挣且啼。翁龁益力。但觉血液交颐,湿流枕畔。相持正苦,庭外忽闻夫人声,急呼有鬼,一缓颊而女子已飘忽遁去。

  夫人奔入,无所见,笑其魇梦之诬。翁述其异,且言有血证焉。相与检视,如屋漏之水流浃枕席。伏而嗅之,腥臭异常。翁乃大吐。过数日,口中尚有余臭云。

文言文小故事3

  孔文举有二子,大者六岁,小者五岁。昼日父眠,小者床头盗酒饮之。大儿谓曰:「何以不拜?」答曰:「偷,那得行礼!」

  说到偷,孔融有俩儿子,五六岁时趁孔融睡着了,偷他的酒喝。因为古有明训啊,长辈赐酒喝要行礼的,叫「酒而成礼」。于是大儿子就说,你怎么不行礼,小儿子表示嗤之以鼻,偷还讲什么形式主义?

文言文小故事4

  指晋王祥卧冰求鲤事,后因以“冻浦鱼惊”为孝亲之典。出自《晋书·王祥传》:“王祥字休徵,琅邪临沂人……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汤药必亲尝。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成语故事: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一直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史上有行孝道成仙的东晋道士许逊,还有晋时为母卧冰求鲤的王祥,等等。后来,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演变为成语“冻浦鱼惊”,为孝亲之典。

  王祥,字休征,琅邪人,是个至孝之人。他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待他不慈,数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不好,于是失去了父爱。他每天被责命清扫牛房。父母有病,他衣不解带地事奉他们,毫无怨色。有一次,继母重病,要以鲤鱼做药。当时天寒冰冻,王祥不顾严寒,来到河中,解开衣服,卧冰求鲤。这时,冰忽然自动裂开,一双鲤鱼跃出河面,王祥持鱼而归。一片孝心,如愿得偿。乡人惊叹,以为是他的一片孝心感动上天所致。

文言文小故事5

  《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恂恂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译文

  《论语》讲:“一个在上位的人,他自己行为正直,不下命令,教化也能推行;他自己行为不正,即使下了命令,人们也不会听从。”这正好用来说明李将军。我看李将军诚诚恳恳严肃认真,像一个质朴的乡下人,不善于讲漂亮话。但是当他死的时候,普天下的人,不论是认识他的还是不认识他的,全都沉痛地哀悼他。这是因为他那忠诚朴实的.品德,实实在在地展现在士大夫面前啊。谚语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话讲的虽是平常小事,却说明了一个大道理。

文言文小故事6

  王荆公知制诰。吴夫人为买一妾。荆公见之,曰:“何物也?”女子曰:“夫人令执事左右。”安石曰:“汝谁氏?”曰:“妾之夫为军大将,部米运失舟,家资尽没犹不足,又卖妾以偿。”公愀然曰:“夫人用钱几何得汝?”曰:“九十”公呼其夫,令为夫妇如实,尽以钱赐之。

  译文

  王荆公做知制诰这个官职。吴夫人给他买了一名小妾。王荆公看见了后,说:“这是什么东西?”女子回答道:“夫人让我在您身边伺候您。”王荆公说:“你是谁的妻室?”女子说:“我的丈夫是军中的.大将,队里运米船丢了,家里的财产被没收了还不足以偿还,又把我卖了来赔偿。”王荆公感叹道:“夫人买你花了多少钱?”女子说:“九十。”王荆公叫来了她的丈夫,让他们再结为夫妇,把钱全赐给他们了。

文言文小故事7

  孙太白尝言,其曾祖肄业于南山柳沟寺。麦秋旋里,经旬始返。启斋门,则案上尘生,窗间丝满,命仆粪除,至晚始觉清爽可坐。乃拂榻陈卧具,扁扉就枕,月色已满窗矣。辗转移时,万簌俱寂。忽闻风声隆隆,山门豁然作响,窃谓寺僧失扃。注念间,风声渐近居庐,俄而房门辟矣。大疑之,思未定,声已入屋。又有靴声铿铿然,渐傍寝门。心始怖。俄而寝门辟矣。忽视之,一大鬼鞠躬塞入,突立榻前,殆与梁齐。面似老瓜皮色,目光睒闪,绕室四顾,张巨口如盆,齿疏疏长三寸许,舌动喉鸣,呵喇之声,响连四壁,公惧极。又念咫尺之地势无所逃,不如因而刺之。乃阴抽枕下佩刀,遽拔而所之,中腹,作石缶声。鬼大怒,伸巨爪攫公。公少缩。鬼攫得衾捽之,忿忿而去。公随衾堕,伏地号呼。

  家人持火奔集,则门闭如故,排窗入,见公状,大骇。扶曳登床,始言其故。其验之,则衾夹于寝门之隙。启扉检照,见有爪痕如箕,五指着处皆穿。

  既明,不敢复留,负笈而归。后问僧人,无复他异。

文言文小故事8

  王敦初尚主,如厕,见漆箱盛乾枣,本以塞鼻,王谓厕上亦下果,食遂至尽。既还,婢擎金澡盘盛水,琉璃碗盛澡豆,因倒箸水中而饮之,谓是干饭。群婢莫不掩口而笑之。

  权臣王敦刚和公主结婚的时候,就闹过这样的笑话。人贵族上厕所,怕臭,用枣子堵鼻孔,王敦不知道啊,还乐呵,上个厕所还有果子吃,结果把人枣子吃完了。出来,侍女端着装水的金澡盘和装澡豆的琉璃碗让他洗手,这澡豆,就跟我们今天用的.香皂一样,可王敦没见过啊,以为是吃的,倒进水里搅合搅合吃了,还以为是干粮。

文言文小故事9

  王戎有好李,卖之,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

  竹林七贤中的王戎,是个抠门的人。抠门到什么程度呢?他家有好李子,要卖掉,心里想啊,别人要是把我这种子拿走了种该如何是好?愁啊,晚上睡不着啊。后来他做了一件颇有毅力的事情,把每一个李子的.果核都抠出来留着了。这下睡得着觉了。

文言文小故事10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注释】

  候:拜访,问候。

  履行:实践,做。

  绥:安,安抚。

  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

  师:学习。

  【方言证古】

  老父:对父亲的敬称。老,表示敬称的词头。

  家君:对他人父亲的尊称。

  君:对他的尊称。

文言文小故事11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之,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返为其患。

  【注释】

  食:食物。

  闻已:听罢。

  益:增加。

  更:改变。

  空:空口。

  口爽:口味败坏。

  返:同“反”,反而的意思。

文言文小故事12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旁。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

  【注释】

  舍:家。

  嬉:游戏。所以:用来。

  处子:安顿儿子的地方。

  墓间之事:指埋葬,祭扫一类的事。

  贾人:商贩。

  炫卖:沿街叫卖。

  俎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此指祭祀仪式。

  揖让进退:打拱作揖,进退庙堂等礼节。

文言文小故事13

  魏武捉刀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崔琰)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译文:

  武帝将要会见匈奴使臣,认为自己形象丑陋,不能够威慑远方的国家,让崔季珪代替,魏武帝亲自举着刀站在床边。见面完毕以后,让间谍问(匈奴使臣)“魏王怎么样?”使臣回答“魏王风雅威望不同常人,但床边举着刀的那个人,才是真英雄。”魏武帝听到之后,派人追杀这个使臣。

  先主念张飞

  初,飞雄壮威猛,亚于关羽,魏谋臣程昱等咸称羽、飞万人之敌也。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先主常戒之曰:“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飞犹不悛。先主伐吴,飞当率兵万人,自阆中会江州。

  临发,其帐下将张达、范强杀之,持其首,顺流而奔孙权。飞营都督表报先主,先主闻飞都督之有表也,曰:“噫!飞死矣。”追谥飞曰桓侯。

  译文:

  先前,张飞雄壮威猛,比关羽稍差。魏的谋臣程昱等人都称关羽、张飞可以敌万人。关羽善待士卒,但是面对名士却十分倨傲,张飞崇敬有才能的名人而对部下十分粗暴。刘备经常告戒张飞,你用刑和杀人过于严厉,又经常鞭打部下,且对这些部下继续使用,让他们留在你的身边,这种做法会引起祸端。张飞没有听取这个意见。刘备起兵攻打东吴,张飞应率领万人,从阆中而行,与刘备会师江州。

  出发前,张飞手下的将领张达和范疆将张飞杀死,拿着张飞的头顺水而下,投降孙权。张飞军营的都督将这件事表奏给刘备,刘备听说张飞军营的都督有表送来,就说,噫!一定是张飞死了。张飞被追谥为桓侯。

  孙坚死于岘山

  初平三年,术使坚征荆州,击刘表。表遣黄祖逆于樊、邓之间。坚击破之,追渡汉水,遂围襄阳,单马行岘山,为祖军士所射杀。兄子贲,帅将士众就术。术复表贲为豫州刺史。

  坚四子:策、权、翊、匡。权既称尊号,谥坚曰武烈皇帝。

  译文:初平三年(192),袁术派孙坚出征荆州攻打刘表。刘表派黄祖在樊、邓一带迎击。孙坚击败黄祖,追过汉水,于是包围了襄阳,孙坚单身匹马登上岘山,被黄祖的军士用箭射死。孙坚的侄儿孙贲,率领将士投奔袁术,袁术又上表,推荐孙贲为豫州刺史。

  孙坚有四个儿子:孙策、孙权、孙翊、孙匡。孙权称帝登基后,追谥孙坚为“武烈皇帝”。

  虎求百兽

  原文: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

  江乙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今王之地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于昭奚恤,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

  译文:楚宣王问群臣,说:“我听说北方诸侯都害怕楚令尹昭奚恤,果真是这样吗?”群臣无人回答。

  江乙回答说:“老虎寻找各种野兽来吃。找到了一只狐狸,狐狸对老虎说:‘您不敢吃我,上天派我做群兽的领袖,如果您吃掉我,这就违背了上天的命令。您如果不相信我的话,我在前面走,您跟在我的后面,看看群兽见了我,有哪一个敢不逃跑的呢?’老虎信以为真,就和狐狸同行,群兽见了它们,都纷纷逃奔。老虎不明白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奔的,却以为是害怕狐狸。

  现在大王的国土方圆五千里,大军百万,却由昭奚恤独揽大权。所以,北方诸侯害怕昭恤,其实是害怕大王的,这就像群兽害怕老虎一样啊。”

  马肝峡

  十二日,过东灵滩,入马肝峡。石壁高绝处,有石下垂如肝,故以名①峡。其傍②又有狮子岩,岩中有一小石,蹲踞(jù)张颐(yí),碧草被之,正如一青狮子。微泉泠冷(líng),自岩中出,舟行急,不能取尝,当亦佳泉也。溪上又有一峰孤起,秀丽略如小孤山。晚抵新滩,登岸宿新安驿。夜雪。

  ——(选自《陆游集·入蜀记》)

  译文

  十二日,经过东灵滩,进入马肝峡。在石壁极高的地方,有一块像马肝的石头垂下来,所以就用它来命名这个峡谷。在它旁边又有狮子岩,狮子岩的中央有一块小石头,蹲着张开下颌,表面上长满了绿草,真像一头青狮子。又有细泉发出泠泠的声音,从岩石中流出,船走得很急,不能够去取泉水来品尝,想来泉水也是不错的。溪流上又有一座孤峰拔地而起,清秀美丽略像小孤山。晚上到达新滩,登上岸留宿在新安驿站。夜里下起了大雪。

  欧阳修苦读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孙膑脱险

  【原文】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参考译文】孙膑曾经跟庞涓一起学习兵法。庞涓在魏国做官,成为魏惠王的将军,自己认为才能比不上孙膑,就暗中派人把孙膑叫到魏国来。孙膑到了(魏国),庞涓害怕他才能超过自己,嫉妒他,就用办法惩罚(他),弄残了他两条腿,并在他脸上刺了字,想让他埋没不被发现。齐国的使者到了魏国,孙膑以受刑者的身份暗中拜见(使者),说服齐国使者。齐国使者认为(他)才能出众,偷偷的用车把他带到齐国。齐国的`将军田忌对(孙膑)很友好,以宾客的待遇来接待他。

  陶母责子退鲊

  【原文】陶公少时,作鱼梁吏。尝以坩鮓饷母。母封鮓付使,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

  【参考译文】晋代陶侃年青时,曾经担任监管鱼池官员,他将一些腌鱼送给母亲。母亲封好鱼干交给送来的人,反而写信责备陶侃说:“你当官,把官府的东西送给我,不仅没有好处,反而增加我的忧虑啊!”

  画鬼最易

  【原文】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日:“画孰最难者?”日:“犬马最难。”“孰易者?”日:“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参考译文】有人为齐王作画,齐王问他:“画什么最难?”他说:“狗、马最难画。”齐王又问:“画什么最容易?”他说:“画鬼怪最容易。”狗、马是人们所熟悉的,早晚都出现在你面前,不可仅仅画得相似而已,所以难画;鬼怪是无形的,不会出现在人们面前,所以容易画。

  子墨与耕柱子

  【原文】子墨子怒耕柱子。耕柱子曰:“我毋俞于人乎?”子墨子曰:“我将上大行,驾骥与羊,我将谁驱?”耕柱子曰:“将驱骥也。”子墨子曰:“何故驱骥也?”耕柱子曰:“骥足以责。”子墨子曰:“我亦以子为足以责。”

  【参考译文】墨子对耕柱子发怒,耕柱子说:“难道我就没有胜过旁人的地方吗?”墨子问:“假如我要上太行山去,用一匹良马或一头牛来驾车,你预备驱策那一乘呢?”耕柱子答道:“那我当然用良马了。”墨子问:“为什么要良马呢?”耕柱子说:“因为良马可以负得起责任。”墨子说:“我也以为你是负得起责任的。”

  唐太宗赐绢惩顺德

  【原文】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受人馈绢,事觉,上曰:“顺德果能有益于国家,朕与之共有府库耳,何至贪冒如是乎。”犹惜其有功,不之罪,但于殿庭赐绢数十匹。大理少卿胡演曰:“顺德枉法受财,罪不可赦,奈何复赐之绢?”上曰:“彼有人性,得绢之辱,甚于受刑。如不知愧,一禽兽耳,杀之何益?”

  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接受他人赠送的丝绢,事情被发觉后,唐太宗说:“顺德确实是对国家有益的,我和他共同享有官府仓库的财物,他为什么贪婪到这地步呢?”因为吝惜他有功绩,不惩罚他了,不过在大殿中赠送丝绢几十匹。大理少卿胡演说:“顺德违法接受财物,所犯的罪行不可赦免,怎么还再送他丝绢?”唐太宗说:“他是有人性的,获得丝绢的侮辱,超过了接受刑罚。如果不知道惭愧,就是一只禽兽了,杀了他又有什么益处呢?”

  狐假虎威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译文:

  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抓到一只狐狸。狐狸说:“您不敢吃我!天帝派遣我来做各种野兽的首领,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续文:

  某日,虎遇狐于径,怒其绐己而哂于百兽,擒而得之。狐曰:“子欲何为?”虎曰:“若,蕞尔兽哉,吾,万兽尊也,安能见欺于女?今必偿旧怨以噬之。”狐曰:“吾非欺君,天帝使者然也。非是,请入谷中以明吾言。”虎从之谷,道狭塞尻骨,不得首尾相顾,而狐以躯区入虎腹下,尽食其脏腑以杀之。虎为天下笑。

  掩耳盗铃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也!

  译文:

  范氏逃亡的时候,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谁知,刚砸了一下,那口钟就“咣”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继续敲。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声音,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不到了,这就太荒谬了。

  续写:

  某日道中遇钱囊,收而还家,启之数百金也,喜于形色。妻曰:“妾闻君子守操明志,无义之财一毫莫取。今得金丧德,何喜之有?”曰:“拾之未视,固非盗也。”

  买椟还珠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羽。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鬻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译文:

  有一个楚国人卖他的珠子给郑国人,用木兰做了一个匣子,用桂椒熏染它,用珠玉装饰它,再用火齐珠镶嵌它,最后用翠鸟的羽毛点缀它。但那个郑国人买了他的匣子却退还了他的珍珠。这可以说是善于卖匣子了,不能说是善于卖珍珠。

  闻鸡起舞

  原文: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续写:

  逖引兵数退北虏,军势稍振,日附之者以千数。是时众欲复社稷,迎宗庙,归黔首于水火,建不世之功业。请之,睿令军江南,不得行进。深恐沮将士,乃擢祖逖中郎将,以下皆拔,使课黎民,董军事,主三老豪杰事。卒无北向之事。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续写:

  后十年,贼起薄诸郡县,令丞不能止,民苦之甚矣。贼至掳掠,戕戮官军,夺掳妇女,大笑自若。一人援弓引矢数中,贼大惊惧,相与曰:“是养由基侪,吾等非敌手也,可速去。”于是珠宝妇人尽遗于路,遁走。未几,令得其人,学弈于秋废者也。

  揠苗助长

  原文: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续写:

  明日,宋人市雉于市,暮反。居旬日,雉雏不异初。宋人食以食,旧态也。曰:“必多啖以成鸡。”复进食于舍,日以十计,强雏者甚。子日于陇归,怪而请父。曰:“是物也,躬亲养之,奈何亡者重?”俱以前事对,子怅然矣。

文言文小故事14

  解 释 “绝妙”二字的隐语,与绝妙好辞一意,。出自《世说新语·捷悟》。成语东汉时,浙江上虞地区有一个14岁的少女,名叫曹娥。因为她的父亲在江里淹死,曹娥投江寻觅父亲的尸体,最后也被淹死了。这件事很快传扬开来,并被加上迷信的色彩。曹娥也因此成为封建社会“孝女”的典型。当时的“上虞长”度尚为曹娥立了纪念碑。这个碑就是后世所传的名碑——《曹娥碑》。

  据说碑文是邯郸淳所作,当时,邯郸淳年仅13岁。他当着众人之面,略加思索就将碑文一挥而就,写得相当出色。著名文学家蔡邕路过上虞时,曾特地去看这个碑,可是他到达时已是傍晚时分。在苍茫的暮色中,蔡邕用手抚摸着读完碑文,然后在碑的背面题了八个大字:“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当时谁也不明白这八个字是什么意思。据《世说新语》载,蔡邕题字后的一天,魏武和他的“主簿”(类似现在的秘书)杨修路过上虞,便一同去看《曹娥碑》。魏武指着蔡邕的题字,问杨修:“这八个字的'意思你知道吗?”杨修回答:“知道。”魏武说:“你先不要讲出来,让我想一想。”走了30里路,魏武才明白过来,说:“我也想出来了。咱们各自把自己的理解写出来吧。”杨修于是写道:“黄绢,色丝也,这是一个“绝”字;幼妇,少女也,这是一个“妙”字;外孙,女之子也,这是个“好”字;齑臼,受辛也,这是一个“辞”(“辤”同“辞”)字。这八个字的意思是“绝妙好辞”!”魏武一看,跟自己写的完全一样,便十分感慨地对杨修说:“我的才能不及你!”

  后来,人们便以“黄绢幼妇”或“绝妙好辞”作为文才高、诗词佳的赞语。

文言文小故事15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急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注释】

  过于江上:经过江边。

  方:正在。

  引:带着,抱着。

  故:缘故。

  善:擅长。

  岂:难道。

  遽急:立即。

  以此任物:用这种观点来对待事物。

  悖:违反常理,错误。

  【含义】

  世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否则,就可能做出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文言文小故事】相关文章:

文言文小故事06-13

(精选)文言文小故事07-23

[热]文言文小故事07-24

【集合】文言文小故事07-24

文言文小故事[精]07-24

(通用)文言文小故事07-25

【精品】文言文小故事07-22

文言文小故事(集合)07-23

(热门)文言文小故事05-13

文言文小故事(精选20篇)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