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文言文也的用法

时间:2024-05-12 14:14:13 文言文名篇 我要投稿

文言文也的用法

  在日常的学习中,许多人都对一些经典的文言文非常熟悉吧?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的类型有哪些,你见过的文言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文言文也的用法,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文言文也的用法

文言文也的用法1

  (1)亦表示同样[also;too;aswell;either]。如:我高兴,你也高兴;也可以;也是。

  (2)也用,强调两事并列或对等[aswellas]。如:她会打篮球,也会打网球。

  (3)表示转折或让步[even]。如:即使失败十次,他也不灰心。

  (4)表示委婉。如:我也只好如此。

  (5)表示强调[even]。如:也须(也应当;也应该);连老人也干活。

  (6)表示选择,还是[or]

  你见我府里那个门子,却是多少年纪或是黑瘦也白净肥胖《水浒传》

  (7)又如:也是(还是)。

文言文也的用法2

  (1)用在句末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相当于啊、呀。

  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旋见一白酋英将也。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石钟山记》:此世所以不传~。

  (2)用在句中,表示停顿

  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3)用在句末,表示疑问,相当于呢、吗。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史记》

  (4)用在前半句的末了,表示停顿一下,舒缓语气,后半句将对前半句加以解说。对后半句有强调作用。

  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孟子告子下》

  《愚公移山》: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告之于帝。

  《屈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谗谄之蔽明~,邪曲之害公~,方正之不容~,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5)与者连用,判断句标志,表判断语气。

  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醉翁亭记》

文言文也的用法3

  (一)句末语气词

  1.表示判断语气。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司马迁《鸿门宴》)

  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例:

  ①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杜牧《阿房宫赋》)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①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贾谊《过秦论》)

  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欧阳修《伶官传序》)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石钟山记》)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③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贾谊《过秦论》)

  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

  ②当相与共谋之,勿令姊有穷途之虑也(冯梦龙《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二)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①是说也,人常疑之。(苏轼《石钟山记》)

  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韩愈《师说》)

  【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

  ①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例:

  ①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触龙说赵太后》)

  ②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龚自珍《病梅馆记》)

  ③岂独伶人也哉!(欧阳修《伶官传序》)

【文言文也的用法】相关文章:

文言文也的用法03-28

文言文焉的用法03-16

文言文焉的用法03-17

文言文中且的用法10-07

文言文中斯的用法05-20

文言文虚词于的用法12-19

文言文中安的用法06-10

文言文之的用法06-10

文言文虚词与的用法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