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文言文焉的用法

时间:2023-03-17 14:30:33 振濠 文言文名篇 我要投稿

文言文焉的用法

  在平日的学习中,许多人都接触过很多经典的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那么问题来了,你还记得曾经背过的文言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文言文焉的用法,欢迎阅读与收藏。

文言文焉的用法

  文言文焉的用法 1

  (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荀子《劝学》)

  ③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②非再至,焉知其若此?

  ③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二)代词。

  1.相当于之。

  ①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韩愈《师说》)

  ③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张溥《五人墓碑记》)

  2.哪里,怎么。

  ①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②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三)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苏洵《六国论》)

  ②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③则牛羊何择焉?(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韩愈《师说》)

  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苏轼《赤壁赋》)

  3.、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杜牧《阿房宫赋》)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苏轼《石钟山记》)

  文言文焉的用法 2

  作为名词的用法

  1、象形。小篆字形。像鸟形。本义:焉鸟

  2、鸟名。

  旦,北而徂山之曲,乃见苍翠一林,其中则楮烟墨宇,椒枥坎地,群焉胙充,飞而不举。——唐·黄滔《唐城客梦》

  黄凤谓之焉――《禽经》

  3、通“颜”(yán)。额。

  身长七尺,面长三尺,焉广三寸,鼻目耳具,而名动天下。——《荀子·非相》。高亨云:“焉,盖颜之借字。”

  作为副词的用法

  1、如何。表示承接上文,得出结论。如:焉能;焉得;焉敢;焉知;焉用。

  于是,就,乃,则。表示两件事或数个事接连发生。

  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焉作信宫渭南。——《史记》

  作为连词的用法

  于是。表示前后承接,古代汉语中多与“乃”连用。

  西王母为王谣,王和之,其辞哀。焉乃观日之出入,一日行万里。——《列子》

  作为助词的用法

  表示结构,用于前置的宾语之后,相当于“之”,“是”。

  今王播弃黎老,而孩童焉比谋。——《国语》

  后缀,表示状态,用于形容词、副词之后,相当于“然”、“样子”。

  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书·秦誓》

  盘盘焉,囷囷焉。——《阿房宫赋》

  作为语气词的用法

  1、用于句中表示停顿,相当于“啊”。

  且以五帝之圣焉而死,三王之仁焉而死……——《史记》

  用于句尾,表示陈述或肯定,相当于“矣”、“呢”。

  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史记》

  用于句尾,表示疑问,相当于“乎”、“吗”

  嗟行之人,胡不比焉?——《诗·唐风》

  用于句尾,表示感叹,相当于“呢”、“啊”。

  使其中无可欲者,虽无石椁,又何戚焉?——《史记》

  作为代词的用法

  1、指示代词,相当于“之”。

  草木无知,叩焉何益?——明·马中锡《中山狼传》

  2、代词,指代人物、地点、前文等。

  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焉,代词,那里,指南海。)——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若甚怜焉,而卒以祸。(焉,代词,指代百姓)——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3、什么。

  今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焉故必知哉?——《墨子》

  4、怎么。

  食其禄,焉避其难?——《三国志》

  5、兼有介词“于”加代词“此”的.语法功能,相当于“于是”、“于此”。

  二陵焉。——《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不择事而问焉。——清·刘开《问说》

  伏焉。——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兼词,于何,在哪里。

  6、疑问代词,哪里。

  且焉置土石。——《列子·汤问》中的《愚公移山》

  文言文焉的用法 3

  一、副词:

  1、多用在动词前作状语,表反问。可译为“怎”、“怎么”。

  例:《论语·先进》:“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译文:人还不能服侍,怎么能去服侍鬼神呢?

  2、用于叠音形容词后面,相当于“然”,可译为“……的样子”、“……的”。

  例:唐代杜牧《阿房宫赋》:“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译文:楼阁盘结交错,曲折回旋,如密集的蜂房,如旋转的水涡,高高地耸立着,不知道它有几千万座。

  3、前边有“如”、“若”相应,中间插入词或词组,组成“如……焉”、“若……焉”的格式,相当于“一样”、“那样”。

  例:宋朝苏轼《石钟山记》:“如乐作焉。”

  译文:好像音乐演奏。

  二、代词:

  1、用在动词后面直接作宾语,表他称,相当于“他”、“他们”,“它”、“它们”。

  例:明代张溥《五人墓碑记》:“吴之民方痛心焉。”

  译文:苏州的老百姓正在痛恨他。

  2、表远指,相当于“那”、“那里”。

  例:宋代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然力足于至焉。”

  译文:然而力量足够到达那里。

  3、疑问代词,一般在疑问句中动词之前,可译为“哪里”。

  例:《孟子·滕文公上》:“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译文:哪有仁人做了君主,可以安下罗网坑害百姓的做法。

  三、兼词:

  1、兼有介词“于”和代词“之”或“是”的作用,相当于“于是”、“于之”,可译成“在那里”、“从这里”,多用于缺补语或宾语的陈述句末。

  例:唐代李朝威《柳毅传》:“故钱塘之人日日候焉。”

  译文:所以钱塘的`人每天都盼他回去。

  2、相当于“于何”,可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例:先秦列子《愚公移山》:“且焉置土石?”

  译文:况且把土石放在哪里啦?

  四、语气词:

  1、用于句末表示叙述情况或行为的目的,有时可译为“了”、“呢”等,有时可不译。

  例:唐代柳宗元《捕蛇者说》:“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

  译文:和我父亲住在一起的,现在十家剩下不到二三家。

  2、用在句中,表示语气上的停顿或起舒缓语气的作用,无义,可不译。

  例:唐代韩愈《师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

  译文: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

  文言文焉的用法 4

  (1)疑问代词。

  相当于“怎么”、“哪里”(多用于反问句)。

  例句: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译文:再说,挖下来的土和石头又安放在哪里?例句: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富贵不能淫》译文:这哪里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

  (2)代词。

  相当于“之”、“此”。

  例句:谨食(sì)之,时而献焉。——《捕蛇者说》

  译文:我小心地喂养蛇,到规定的日子把它献上去。

  例句: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译文:所以我写了这文章,以期待那些朝廷派遣的来考察民情的`人得到它(这文章)。

  例句: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捕蛇者说》

  译文:焉:指代捕蛇这件事。估计一年当中冒死的情况只是两次,其余时间我都可以快快乐乐地过日子。

  例句: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译文:焉:他。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

  例句: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译文:焉:他们。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

【文言文焉的用法】相关文章:

文言文焉的用法03-16

文言文焉的用法(3篇)03-17

文言文实词方的用法12-15

文言文“为”字的用法03-31

中考文言文虚词“以”用法讲解04-02

初中文言文虚词而的用法讲解03-17

寂寞焉如烟12-08

心不在焉的造句01-15

心不在焉造句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