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文言文作文

时间:2023-11-12 14:18:46 文言文名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文言文作文8篇(精品)

  在年少学习的日子里,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文言文了吧?文言文是与骈文相对的,奇句单行,不讲对偶声律的散体文。那么问题来了,你还记得曾经背过的文言文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文言文作文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文言文作文8篇(精品)

文言文作文 篇1

  阳春景晚,先父驾鹤归去,吾辈始知古人所谓“九回肠”云者也。 匠人何德何能,敢劳动四方圣贤之驾?先父独一农夫,岂能蒙六艺传人之泽?虽九叩首,其吾父子所能报耶!

  先妣罹难,吾呱呱而未满月,先父怀抱孤儿奔走乡里,乞乳百家,自此鳏居。童年,父视儿为心,儿无以报;少年,父视儿为肝,儿亦无以报;青年,父视儿为骄傲,每夸于人前,儿犹无以报;而立,吾以超生去职,远离故井,浪迹沿海,儿更无以报;不惑,吾只身来修水,就职琴海,始取吾父于鄂南,阖家团圆,虽不曾一日而废离,奈何吾父年已古稀,与吾所报之日无几矣……父八十之年犹奔走于街道,编篮换钱,分文储之,以遗二孙。孰知一日遽然长逝,枕下尚存数千金。呜呼,吾自此莫能尽孝于膝下,岂不痛哉!天下有不孝之子,吾为首也。

  先父尝谓余曰:“尔吮百家奶,食千家粮,故千百父母,当谨记大恩!……”吾不悔之年作《百家奶》一诗成名,父欣喜若狂;明年,又作《唱给江南》以颂母爱无疆,父泣涕沾襟;又二年,作《太阳树下的歌唱》,誓以终身许三尺讲台,父容光焕发……而今,吾已知天命,齿动鬓苍而视茫茫,瞻顾遗迹,养育之恩有如涌泉,涓涓而灌注吾心田,而吾竟无以报,何其哀也!

  世云“厚养薄葬”,至理之言!吾能薄葬吾父,而未能厚养之,忤也。视之厚养而厚葬者,是为不孝;视之薄养而厚葬者,是为不道;视之力莫能厚养而亦能厚葬其父母者,是为不仁也!吾力能厚养而未厚养,力能厚葬亦未厚葬,古语“自取其辱”,实我之谓也!

  呜呼,服丧之期,作此文以示一女一男谨记祖德。吾自此日三拜于灵前,唯此而已,唯此而已。

文言文作文 篇2

  余读《左传》、《汉书》、《三国志》,寻寻觅觅以求运道,成功诸法,然每见古之名士不得其主未尝不废书而叹焉。至如三国之李萧远作《运命论》曰:“夫治乱,运也;穷达,命也;贵贱,时也。”余未尝不涕泗横流,扼腕叹息曰:“古今之士、之贤、之圣岂受制于三者乎?至如仲尼受困陈蔡,李广难封,哀哉。”后余饱览古今贤士之文,远近名圣之迹,乃释怀,有三叹作焉:一曰士运在此不在彼,再曰士运在勤不在求,三曰士运在我不在他。谓予弗信,请见陈词如下:

  昔者仲尼学富五车、胸藏礼乐,遍施仁义欲以正道援天下于溺,学于郯子、师襄、老聃之徒欲以广其闻,周游天下欲以布其道。其志壮哉,其行壮哉,其言壮哉。然其时运不济,命运多舛,遍历七十国而不一遇其主,岂不叹哉!然其尊庠序之教,而有颜回出;修古之圣典,而有六艺作。其志彰矣,不然以我百代后一孤陋书生,岂得闻其名而后深赞哉。孟子曰:“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人有不弃于壮志之道而后必有不知有处得之。此余所谓“士运在此不在彼。”

  战国之时,齐有孟尝田文,赵有平原赵胜,楚有春申黄歇,魏有信陵无忌。当是时,有志之士投之则中,未有不得意之人。余以为弗是也,孟尝之徒独养鸡鸣狗盗之徒,未有匡扶国家之才贤。是故苏秦散尽资才而不说听其言,后起六国而权倾天下。曩时其所孜孜求之而不得,当时尽有矣;曩时其所躞蹀之公卿门,当时尽开矣。富埒人主,权衡国君,谁得而当之?是矣王勃曰:“老当益壮,守(宁)移白道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此非余所谓“士运在勤不在求”乎?

  伯牙遇子期乃畅其意,相如因得意逐名汉武,商鞅得景监方说秦王。士运在人手乎?奈何以我之力,以我之学,以我之滔滔雄辩需假人之手?余思淳于髡闻之必仰天大笑,疑缨索绝。俞伯牙有绕梁之音,司马相如蕴绝世之才,公孙鞅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变法。韩退之云:“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窃以为余为千里马亦先已于伯乐矣。“士运在我不在他”昭矣。

  《诗》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言天下皆慕圣德。《运命论》曰:“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又曰:“通之斯为川焉,塞之斯为渊焉,升之于云则雨施,沉之于地则土润,体清以流(洗)物,不乱于浊;受浊以济物,不伤于清。”又曰:“是以圣人处穷达如一也。”是也夫。余訚訚于此,欲作沛然之辞以广余意,终日孜孜不倦于古今典籍,所为何事?所拥何志?张载《日知录》志曰(《近思录》记张载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文言文作文 篇3

  尚记两千年前,贾公过长沙,自慨命运之不济,悒郁思索,而做斯赋。竟有同命相似之感叹,其悲叹人才之不为用,而忠言不被纳之意,盖与君之所行谬矣。命吾于考场之上,端午佳节,重做斯赋,以吊先生之灵

  呜呼,君虽为楚王之同姓,其血缘之亲.可谓近矣,君累世为官,与楚王之忠心,可谓昭然也,然竟为世人所不易,被君王黜免,终于郁郁而沉于汩罗矣。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有日月齐辉之才,一旦被疏,不复被用,虽心系楚国,胸怀天下,岂不枉然。(易当为客字之误)。

  余叹其感情之无用焉,君临天下,当以理为重,奈何信奸谗之语,而疏远信臣忠义之士也,怀王不用汝击,终招患祸,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吾惟惜其不以事理相推,而竟以感情之草草行事也。

  故天下之成就大事者,莫不恪守理,而自制于情也,人情莫不好悦己者,而恶直言者也,故庄宗虽有天下而终自谬(戳)于伶人之手,其沉溺于私情使然也。夫奸谗当道,以美色*之,丝竹乐之,财物乱之,使其远正直而近谗邪,虽已似日之昏昏,而不自知,至于祸已至矣,乃有悔色,岂不晚哉?

  人情有远近.而缘有亲疏,而公理无远近,正道无偏邪,君于九天之上,可忆及昔日否,子兰之流,力劝怀王之秦求和,终使怀王之魂留他乡,子兰岂不为楚王之亲近哉,有骨肉之亲,却不能远谋,有远谋之臣,未有骨肉之亲,情理相较,于情于理,竞何如哉,怀王屈理从情,终至斯地,虽有天地为其悲惜,然流(留)笑柄子青史矣。

  君沉汩罗,去今两干余载矣,夫两千余载之中,屈理而从情者,不可尽数,今日光华闪耀大地,然此事仍无有断绝之时,余作此文,毕汝可知,展汝之盛德,示汝之才华,以警戒世人,使其屈情从理,如此,则官不贪,如此,则民不奸,如此则百姓直田享用不尽矣。

  怀王于冥冥之中,定当后悔不迭,特以为情乃理之末,而理为情之始也,理从情而家不立,则国不治,则天下难平,情从理,则行路之人,可为骨肉之亲,邂逅之人,可助成大事,岂不如此哉?

文言文作文 篇4

  云雾缭绕,山峰高耸入云,在这座山崖上矗立着一座竹亭。飞鸟尽去,在这空荡的山间,飞雁扑棱翅膀的声音显得格外突兀。

  突然一道琴声打破天际,继而传来不断的琴声,铮铮——音调低沉缓和,如江流般一泻千里,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忽而音调突变,豪放昂扬,如山峰般高峻挺拔,突生一种磅礴之气。琴声时高时低,时起时伏,令飞禽走兽驻足痴望。铮一曲终毕,抬手抚琴,但见此人呈现毫不拘泥之态,举手投足间尽显潇洒之气,原来是调琴高手俞伯牙。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好!随即一阵鼓掌声从远方传来。俞伯牙缓缓睁开双眸,诧异地抬眼望去,只见一位素衣男子伫立在不远处,外貌清秀,低眉浅笑,神态中满怀欣佩之情。正疑惑间,面前男子作揖道:打扰了,在下姓钟名子期,先生这等高超的'琴技,想必是闻名天下的俞伯牙俞先生吧。俞伯牙起身,抱揖回道:正是鄙人。钟子期笑道:久仰久仰,方才我听到先生的琴声,感觉时而置身于崇山峻岭中,徒生浩然之气,又时而置身于流水潺潺中,泰然自若,不禁心生喜爱,不免驻足于此。听到这一番话,俞伯牙不禁一喜:这天下竟有人能会意吾的琴旨,实是能称得上我的知已啊。于是说道:过奖了,先生可愿每日来这里倾听鄙人的琴声?钟子期回道:幸甚至哉。

  于是,每日于这竹亭之中,俞伯牙备琴等待,热上一壶浓茶,在这茶香氤氲中,钟子期如约而至,不必言语,相视一笑便可会意。愈伯牙专注调琴,手指快速飞动,婉转动听的音乐倾泻而出。而钟子期则手执清茗,浅酌低尝,表情时而悲伤;时而欢笑;时而激帛;时而低沉。变幻无常,仿佛置身于琴声之境中。一曲终了,钟子期稍作点评,二人饮茶作乐,谈笑风生,实是欲界之至乐。

  然而一日,俞伯牙照旧备琴等待,热茶也已备好。日渐黄昏,却迟迟不贝钟子期的到来,心甚焦虑,翘首楚盼,等待的人依旧未来。这时正值秋季,空谷清幽,猿鸟哀啼,旁边的老树落叶纷纷,佝偻的枝干无力地伸展着,远处的斜阳置于山间,却显孤独寂寥之感。俞伯牙长叹一声,失望离去。

  飞雁传书,却带来不幸的消息,得知好友病逝,俞伯牙携琴再次来到了竹亭中,正襟危坐,双手覆于琴弦上,铮——琴声却与以往的激昂豪放格然不同,悲沉婉转,似对知己的悼念,又似对往日的追忆,终不解意。曲毕,物是人非,望着周围空荡的氛围,俞伯牙悲从中来,抬手挥袖,檀琴被打翻在地,仰天大叹:知己已不在,吾要这琴何用!一滴清泪泫然落下。

  此生若能得一知己,无悔,足矣。

文言文作文 篇5

  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鹧鸪天·西都作 朱敦儒

我是清都①山水郎②,天教分付与疏狂。 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流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 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注)①清都:传说中天帝的居所。②山水郎:为天帝管理山水的侍从。

  (1)上阕中有一词为全词的词眼,请找出,并说明理由。(4分)

  (2)本词运用多种手法,表现出浪漫主义色彩,请选择其中一种手法作简要分析。(2分)

  参考答案:

  (1)词眼:疏狂(1分)。上阕写自己“为天帝山水郎”,上书请求留云借月等,表现其远离世俗,热爱自然,不受拘束(1分)。下阕“几曾着眼看侯王”表现其傲视权贵之“狂”(1分);写偏爱梅花,表现其不拘世俗,独守高洁(1分)。

  (2)答案一:想象手法(1分),想象自己为天帝管理山水的官,承办天帝诏书的'批示,多次向天帝献上奏章(1分)(从“玉楼金阙”一句思考回答亦可);

  答案二:夸张手法(1分),“诗万首,酒千觞”,表现自己的豪情。(1分)

文言文作文 篇6

  【读书与作文】

  读书如销铜,聚铜入炉,大鞴扇之,不销不止,极用费力。作文如铸器,铜既销矣,随模铸器,一冶即成,只要识模,全不费力。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者此也。

  【读书与作文翻译】

  读书就像熔化铜一样,把铜聚集起来放进火炉里,用大皮制鼓风器扇火炉,铜没有熔化鼓风器就不能停止,很费力气。写文章就好像浇制器皿,铜已熔化了,(人们只需)按照模具铸造器皿,一冶炼就能成功。只要知道模型,就根本不费力气。这叫做在读书时多用功,写作时就会轻松。

  【读书与作文字词注释】

  1.销:熔化。

  2.鞴(bèi):古代皮制鼓风器。

  3.铸:浇铸。

  4.既:已经。

  5.矣: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了”。

  6.冶:此指冶炼,即使金属熔化后铸器。

  7.模(mú):模具。

  8.所谓:这叫做。

  9.劳于读书:在读书上多用功。

  10.逸:轻松。

  读书与作文文言知识

  逸。“逸”是个多义词。一指“安逸”“轻松”。上文“逸于作文”中“逸”,即指“轻松”,意为在作文时就会感到轻松。二指“逃跑”“奔跑”。如“兔逸”,意为“兔子逃跑了”;“盗逸”,意为小偷溜走了。三指“超过一般”,现代汉语中有“超逸”“逸群”。

  读书与作文启发借鉴

  不少学生怕作文,不是他们没有生活内容,没有可写材料,而不知道如何表达。原因在哪里?在于读书太少,或者没有认真读书。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遍,不会写诗也会吟”,意思是书读得多了,表达自然会流畅起来,写作材料也会丰富起来。上如上文所说,只要“识模”--即掌握文章体裁及基本结构,就能轻松写出好或较好文章。所以,要写好作文,首先要多读书。

  读书与作文原文选自《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

  中国元代一部论述家塾教学程序著作史称读书工程”或进学规程”编撰者程端礼(1271~1345),字敬叔、敬礼,号畏斋、庆元,鄞县(今浙江鄞县)人曾任广德建平县(今安徽郎溪县)、池州建德县(今浙江建德县)儒学教谕,台州路(今浙江临海)、衢州路(今浙江衢州)儒学教授,集庆路(今江苏江宁)江东书院山长。生徒甚众,学宗朱熹。他作此书目,是依朱熹“读书明理”思想,纠正当时读书人“曾未读书明理,遽使之学文”、“失序无本,欲速不达”缺点,认为注重教学程序,才能“使理学与举业毕贯于一”书首录朱熹等所订学规作为纲领。全书共三卷。第一卷依朱熹读书法,规定读经程序: 8岁入学之前,读程逢原增广《性理字训》; 8岁入学之后,读朱熹《小学》,次读《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孝经》,再读《易》、《书》、《诗》、《仪礼》、《礼记》、《周礼》及《春秋》并三传;15岁后再“以朱子法读四书注”,并抄读以上经书 第二卷规定在读经基础上学史学文程序:先看《通鉴》,读韩愈文章,读《楚辞》;之后“以二三年之工专力学文,既有学识,又知文体,何文不可作”,练习“科举文字”,准备应试。二卷末附五种表格,注明每日功课纲要。第三卷录王柏辑《正始之音》,以明辨音义之方法;最后阐明朱子读书法六条:循序渐进 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当时国子监曾将此书颁行郡邑学校,明代诸儒读书亦奉为准绳,清代陆陇其曾刊刻此书以资流传。此书可说是中国古代家塾一个详细读经学文教学计划。它注意教学程序,重视基本功训练,强调经常复习和考查,这对当时及后代家塾教学有一定影响。

文言文作文 篇7

  伊人独醉,相思瘦;落花悠悠,谁把痴情守?

  深宫秋月,不知人间,几何轮回转?夜半风声,露湿阶,空将诗语,榭纷沓。一片寂静,瘦是影悲转凉。几番凝吟,几轻弹? 几多繁华,久倾城?几多情愁,染指寒?夜凉,心落愁,无处莺歌,凭栏对。独坐小楼,西风凉。一处茫然,不知谁帘卷?踏澜衾闲,晚风月,一地轻纱,谁轻舞? 落红花开,点滴愁,半箩香玉,碎了谁的心?寒香衣别,多少青燕,早已是,悄然岸边,离散。一指凝香断,各自天涯,伦红袈裟,细作他人门前花。蒂落一声风骨,换的红颜水。落幕芳馨,情似远 冷颦画月,谁将心染的碧玉透?

  蹙暮绮雨,几知音?思念留影烟花碎,一曲断魂,谁雨蝶?雨露,空寂,秋风寒。唔梦思源,残红深,一片潇湘,簪花冷。画暮一轮秋月凉,谁将白露吟成霜?玉楼画春,阶几何? 秋风梓涵,问一卷,风云愁。临寒娇筱,谁将花语,颦眉榭?冰清若曦,一纸捻红,水中花。梳妆凝红,问谁肯一纸袖红,缇萦?残红吟月,衣香冷。庭院深深深,有几许?点滴清萼,都是愁。古来瘦词,寂寞添衣,心还寒。空霖尘雪,西风又凉,谁把轻愁捻?

  夜色倾城,开不完的相思花,滴不尽的相思泪。梦回断桥边,伊人独醉,相思瘦。落花悠悠,谁把痴情守?已是碎梦守无边恨,最是红颜痛今生。花满楼,情满裳,看不透,烟花绽放,明月冷。望月凌波, 寸肠断,繁华一季转身空。望断红尘,琉璃空,谁把红妆秀?秋水茯苓,月华如指尖沙漏,心事残绻,梦如残红落。雨蝶飞花,愁满楼。记当年云台,你我红尘碧影共沾花。一身青衣染得粉黛美。一帘花轿映红烛。而如今早已是,人去楼空。只剩紫薇花儿凝香,伴的`孤山独绫影。哪去寻你万千尘?等我朱砂泪,点的胭脂碎。花开花落有落看,一年又一年,红颜寒香,冰凝花,泪落尽……

文言文作文 篇8

  从新文化运动开始,中国人便用上了白话文。白话文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大伙要不是有教育,怕是要把文言文抛到脑后。

  如同大多数零零后孩子一样,我第一次接触文言文是家长们拿着一个启蒙读物,指着一只白天鹅一遍又一遍地念道:“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湖绿水,红掌拨清波。”当时那么小,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哪里会知道诗里说的是什么,只知道跟着一起念:“鹅鹅鹅,曲项向天歌……”,也当知道了一种新动物——鹅。

  上小学后,接触的文言文就是古诗。当时感觉真是神奇,这么一句诗,一个字的意思竟是一个词,虽只有20个字,却一下子描绘了四幅画面。当然,一开始肯定喜欢,毕竟以前要背的东西是一篇课文,现在可只有四行字,背起来开心多了。甚至后来也开始模仿着那些诗写一些打油诗,内容大多都是恶搞别人,发牢骚,以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为名骂一骂日本。可能我当时自己都不知道,这可是我最爱为文言文的时候了吧。

  到了中学,文言文可就变成噩梦了。一篇文言文,足足有一页纸,又看不懂,还要背,这对于当时的我还真是个不容易的事。对于题目更是无语——对于一首古诗的赏析,每一个人的理解应该是不一样的,也也不应当有人能够准确说出当时古人的想法,所以每一个文言文赏析题都应该是开放的答案,只要符合当代价值关即可,而当时的老师却要我们把文言文赏析的答案背下来,以便考试的时候规范作答。

  文言文,的`确传播了传统文化。但我认为,对于文言文的学习,不能够像以前那样八股取士一样禁锢思想,他应当容许不同时代拥有不同价值观的人们对于他不同的评判、不同的理解。

  像文言文等这样的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是我们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延续。多看文言文,多读文言文,把我们自己的东西传下去,让中华文明更加闪亮,熠熠生辉!

【文言文作文】相关文章:

文言文《兰亭集序》文言文赏析05-17

文言文阅读09-08

文言文的阅读09-12

郑人买履文言文08-21

杯弓蛇影文言文01-02

以柔克刚文言文01-14

《惠子家穷》文言文翻译文言文赏析04-19

文言文知识点的复习:文言文阅读分09-13

古代文言文座右铭精选11-02

简短的文言文座右铭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