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赏析

时间:2022-03-29 11:42:32 宋词精选 我要投稿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赏析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是北宋词人王观创作的一首词。这是一篇送别友人之作。上片用“眼波”“眉峰”比喻浙东山水,表明行人去处是令人向往的山青水秀之地;下片点明送别是在暮春时节,写离别思绪和对友人的深情祝愿,叮嘱友人“千万和春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赏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原文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注释

  1、之:到,往。浙东:宋代置浙江东路,管辖绍兴以及婺、温、台、明、处、衢六州,即今浙江省钱塘江以东地区。

  2、"水是"句:古人常以秋水喻美人之眼,这里反用。眼波:比喻目光似流动的水波。

  3、"山是"句:《西京杂记》载 卓文 君容貌姣好,眉色如望远山,时人效画远山眉。后人遂喻美人之眉为远山,这里反用。

  4、盈盈:美好的样子。

  参考译文

  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要问远行的人去哪里?山水交汇处。

  才送春天归去了,又要送君(鲍浩然)回去了。要是到江南赶上春天,千万要把春天留住。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词。上片着重写人。以眼波和眉峰比喻水和山。“眉眼盈盈”四字有两层意思,即写江南水的秀美,同时又写了他要见到的人物的脉脉含情,语带双关,扣得天衣无缝。可看出手法的`高明。

  下片着重写季节。而这季节又同归家者的心情配合得恰好。暮春时节春归人也归。结尾两句中的“春”,不仅是指季节方面,不要辜负大好春光,一定同它同住,而且又是指人事方面的。所谓人事方面的“春”,便是与家人的团聚,是家庭生活中的“春”。语带双关,聪明俏皮。

  这首词,轻松活泼,比喻巧妙,耐人寻味,几句俏皮话,新而不俗,雅而不谑。

  作者简介

  王观(公元1035—1100年) ,字通叟,出生在如皋集贤里(今冒家巷)一个书香门弟。他少负盛名,邻里称奇。公元1051年,与堂弟王觌到京师求学于胡瑗门下。公元1057年,他进士及第,初任单州团练推官,不久改任秘书省校书郎。公元1073年,他因进《扬州赋》,受到神宗帝的赏识,赐“绯衣银章”,跻身于文武百官之列;接着提拔他任大理寺丞,掌管刑狱。后因《清平乐》一词,家王观委婉劝喻神宗帝不要沉湎于歌舞,见罪于帝母宣仁太后,被贬为江都知县。从此自号“逐客”,游历名山大川,笔耕不辍,逝于任所。著作有《诗文集》50卷,《天鬻子》、《冠柳集》、《维扬芍药谱》各1卷。

  王观在宋代坛的璀璨群星中,是引人注目的一颗,与高邮秦观齐名。《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是王观词作中有代表性的一首。全文是:“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往。”前人吟咏别绪离愁的诗文多矣,大多离不开寓情于景,借物抒情,而王观则独辟蹊径,以拟人手法,将惜春伤别的心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堪称词林之上乘。

  【拓展内容】

  名家点评

  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六:王逐客送鲍浩然游浙东,作长短句,云云。韩子苍在海陵,送葛亚卿诗断章云:“今日一杯愁送春,明日一杯愁送君。君应万里随春去,若到桃源问归路。”诗词意同。

  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山谷词云:“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王逐客云:“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体山谷语也。

  近现代词学家夏承焘、盛静霞《唐宋词选》:这首词语言流利,情景交融。写江水,也是写离人的心情;写送春,也是写惜别。

  原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周笃文《宋百家词选》:眼横秋水,眉展春山。以清嘉之山水形容美人之颦盼,是人们所熟知的。这里反用,以眉眼喻山水,便觉格外亲切,一切如在目前,好像缩短了距离。语言亦明白家常,打点匀净,具有很浓的民歌意味。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赏析】相关文章: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翻译赏析01-19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词赏析01-31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原文及赏析01-14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的诗歌赏析05-16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09-27

宋词赏析之卜算子春透水波明05-17

鲍防《杂感》古诗赏析06-15

卜算子赏析05-17

唐诗《送魏万之京》赏析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