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刘半农创造“她”字的故事

时间:2021-08-10 18:06:40 诗人大全 我要投稿

刘半农创造“她”字的故事

      刘半农创造“她”字的故事

  “她”字在汉语中出现的历史不过95年,这个大家都知道;“她”字是怎么被刘半农发明出来的?这背后的故事大多数人都不一定了解。江阴作家唐麒、原文联副主席邬丽雅经过研究和查阅多部文献,终于厘清了刘半农先生当时创造这个“她”字的背景。近日,记者在江阴档案馆采访了作家唐麒。

刘半农创造“她”字的故事

  用“他”表示

  所有第三人称终嫌笼统

  唐麒说,新文化运动以前,一个“他”字表示所有第三人称终嫌笼统,怎么来区分性别呢?对语言问题极有研究的刘半农在一番思索后,主张造一个新字“她”来承担表示女性第三人称的任务。

  不过,当时他的这个想法并未急于公布,因为对这个字应怎样定位,怎样发音等问题,还没有想好,因而只是在朋友交谈中说了一下。但不久,周作人在《新青年》第五卷第二号译文《改革》一文中,就透露刘半农的这个想法。

  一经透露,刘半农的这个想法立刻引起了人们的争议。然而,却也因为了这个争议,促使刘半农加快速度更深入地去思考和探讨这一问题,并使“她”字真正诞生,最终获得社会的认可。

  “她”在上海文坛

  掀起口水战

  江阴档案馆馆长、江阴文史研究员卞宏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1920年初,上海《新人》杂志上刊登了一篇署名寒冰的文章《这是刘半农的错》。

  这篇文章,针对刘半农创造的“她”字说话,认为大可不必。他认为,第一,第二人称的“我”“汝”等字,都没有男女性别区分;另外,“她”和“他”字,只能在阅读时分别,而读音上并不能区分,所以没必要新造一个“她”字。

  寒冰的'文章出来没多久,上海《时事新报》的“学灯”栏中,随后发表了一篇署名孙祖基的《她字的研究》,孙祖基大力支持刘半农关于“她”字的创造,接着还发表了一篇针对性文章《驳她字的研究》。

  因为“她”字,文坛开始口水战。这样一来,“她”字问题更引人注目。而此时,刘半农已到英国留学。他在伦敦读到了登在《时事新报》上的两篇文章,这使他不由对此事进一步研究,并写出《“她”字问题》一文来。

  作者介绍:

  刘半农(1891年5月29日-1934年7月14日),江苏江阴人,原名寿彭,后名复,初字半侬,后改半农,晚号曲庵,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文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

  清宣统三年(1911年)曾参加辛亥革命,民国元年(1912年)后在上海以向鸳鸯蝴蝶派报刊投稿为生。民国六年(1917年)到北京大学任法科预科教授,并参与《新青年》杂志的编辑工作,积极投身文学革命,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民国九年(1920年)到英国伦敦大学的大学院学习实验语音学,民国十年(1921年)夏转入法国巴黎大学学习。1925年获得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所著《汉语字声实验录》,荣获法国康士坦丁·伏尔内语言学专奖。民国十四年(1925年)秋回国,任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讲授语音学。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在北京病逝。主要作品有诗集《扬鞭集》、《瓦釜集》和《半农杂文》。

【刘半农创造“她”字的故事】相关文章:

刘半农生平和作品精选05-15

忆刘半农君-短文阅读05-03

刘半农现代诗歌精选06-07

现代诗歌:刘半农诗选06-07

现代诗精选:刘半农《敲冰》06-07

尝试派刘半农的趣事和人物评价05-15

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原文与赏析01-14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忆刘半农君04-22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忆刘半农君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