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古诗自宣城赴官上京赏析

时间:2018-02-27 11:15:10 古诗大全 我要投稿

古诗自宣城赴官上京赏析

  原文

古诗自宣城赴官上京赏析

  自宣城赴官上京

  作者:唐·杜牧

  潇洒江湖十过秋,酒杯无日不迟留。①

  谢公城畔溪惊梦,苏小门前柳拂头。②

  千里云山何处好,几人襟韵一生休。③

  尘冠挂却知闲事,终把蹉跎访旧游。④

  《自宣城赴官上京》注释

  ①潇洒:不拘谨的或无拘束的;不矫揉造作。明 高攀龙《与卞子静书》:“兀坐家中无事,襟怀虽得潇洒,而触目民艰,未免时复攒眉。”

  ②谢公:谢朓(464-499年),字玄晖。陈郡阳夏(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著名诗人,495年(建武二年),出任宣城太守,故有“谢宣城”之称,后称谢公。

  苏小:苏小小,南齐时钱塘一带的著名歌女,才情独具,容貌绝美,其家门前种植着很多杨柳。那些春风杨柳在浩瀚时空中飘拂了三百多年.此泛指名歌女。

  ③襟韵:襟怀韵致。

  休:指吉庆、美好、福禄。《诗经·商颂·长发》:“何天之休”郑玄笺:“休,美也。”

  ④尘冠:尘,六尘,佛教所谓色、声、香、味、触、法。引申为尘世。冠,帽子。尘冠,在世做官时的官帽。

  ⑤挂却:挂,悬挂:却,退却。挂却,表示推却,即辞官。

  ⑥蹉跎:指时间白白地过去;虚度光阴。 《晋书·周处传》:“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 三国 魏·阮籍《咏怀诗》:“白日忽蹉跎,驱马复来归”。

  《自宣城赴官上京》赏析

  830年(唐大和四年),杜牧随宣歙观察使沈传师幕僚于宣城,到839年(唐开成四年)杜牧内调为左补阙,在宣城时达十年。这年春天,杜牧告别宣城,踏上赴官上京的途中,正巧又遇见从舒州回宣城的好友裴坦。杜牧是个重情谊的人,和故人的再次邂逅相遇,又要匆匆离别,回首自己十年两度在宣城的幕府生涯,诗人感慨唏嘘,写下了这首《自宣州赴官上京》,赠好友裴坦。

  这是一首七律,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 首联两句,作者概写在宣城的十年美好生活。“ 潇洒江湖十过秋”, 828年(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进土及第。同年又考中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授弘文馆校书郎、试左武卫兵曹参军。冬季,入江西观察使沈传师幕,后随其赴宣歙观察使任,为幕僚。833年(唐大和七年),淮南节度使牛僧孺辟为推官,转掌书记,居扬州,颇好宴游。835年(大和九年),为监察御史,分司东都。837年(唐开成二年),入宣徽观察使崔郸幕,为团练判官。旋官左补阙、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员外郎。839年(唐开成四年)杜牧内调为左补阙,春天告别宣城,整整十年。这十年间,杜牧公务之暇,呼朋唤友,天天喝酒,游山玩水,赏曲听歌。“酒杯无日不迟留”,是说作者没日无不饮酒赋诗,“不迟留”,即“不停留”。十年美好生活,值得回味。诗“萧洒”两字领起,具有统领全篇的作用,也为全诗定下了自由自在的.基调。

  第二层,中间四句,对宣城十年美好生活的具体回忆,表达离对宣城的不舍之情。颔联“谢公城畔溪惊梦,苏小门前柳拂头”,写诗人在宣城游山玩水、拂柳踏歌的欢快生活。自唐以后,宣州城区以纪念谢脁命名的建筑还有:条风、清署、迎春、观风、双溪、怀谢、云齐(以谢脁《游敬亭山》“合沓与云齐”诗句命名)、绮霞(以谢诗“余霞散成绮”句命名)、澄江(宋时建,以谢诗“澄江静如练”句命名,故作者说“谢公城”。苏小小,南齐时钱塘一带的著名歌女,才情独具,容貌绝美,其家门前种植着很多杨柳。那些春风杨柳在浩瀚时空中飘拂了三百多年.此泛指名歌女。作者在谢公城尽情游玩,并在宛溪、句溪嬉戏,醉卧溪边,梦惊游迥,并出入歌楼,把歌问盏,时有“宛溪垂柳最长枝,虽被春风尽日吹。不堪攀折犹堪看,陌上少年来自迟” (《溪柳有感》)的景象。颈联“千里云山何处好,几人襟韵一生休?”,道出了作者对这自由生活的无限怀念。“千里云山何处好?”是一个疑问句,“云山千万里”,哪里好呢,说是“疑问”,实际上诗人心中早有答。 “几人襟韵一生休。”这是一个感叹句,是对上句问题的回答,说是没有多少人的襟怀韵致而能与山河一样开阔、美好。而我,在宣城的十年,算得上啊。作者在这里用否定来作肯定。

  第三层,尾联两句,写对自己前去做得如不如意,还是要回来重游故地的,进一步表达自己对宣城的念念不舍。“尘冠挂却知闲事,终把蹉跎访旧游。” “尘冠挂却”是指辞官的意思。作者说,假如将来有一天,官做得不如意,辞去官职,抛开政务,还要来与人们促膝谈心,家长里短。到那时,我还会回来的,再来和大家相聚,故地重游。

  这首诗自始至终,表达诗人对宣城的眷念、不舍之情。在写作上诗人首先将现实生活中许多事物的形态和生动形象,加以概括,表达主观上的情感波谰,集中而凝练。中间引兴托喻,借物抒怀,抒发自己宣城许许多多的美好记忆,进一步表达对宣城的眷念。最后,作者的思路开阔,视通万里,思接千载,想象丰富,自由洒脱,又不偏离主题,再一次表达对宣城的不舍。

  《自宣城赴官上京》作者介绍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的代表作有《江南春》、《泊秦淮》、《过华清宫》等。杜牧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他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晚唐诗多柔靡,牧之以峻峭矫之。其七绝尤有逸韵远神,晚唐诸家让渠独步。 牧之有抱负,好言兵,以济世之才自诩。工行、草书。《宣和书谱》云:“牧作行、草,气格雄健,与其文章相表里。”董其昌《容台集》称:“余所见颜、柳以后,若温飞卿与(杜)牧之亦名家也”,谓其书“大有六朝风韵”。传世墨迹有《张好好诗》。著作甚富,主要著有《樊川文集》,《旧唐书》卷百四十七、《新唐书》卷百六十六皆有传。《张好好诗》,行草墨迹,系太和八年(834)32岁时所书。帖为麻笺,纵28.2厘米,横162厘米,46行,总322 字。从整幅诗卷中可以看出,其书法深得六朝人风韵。真迹现藏故宫博物院。此篇书法作品气势连绵,墨笔酣畅,因是诗稿,所以更得朴实无华之美。卷首尾有宋、元、明、清人的题签、题跋印章。曾经宋直和分府、贾似道、明项子京张孝思、清梁清标、乾隆、嘉庆、宣统内府及张伯驹收藏。曾著录于《宣和书谱》、《容台集》、《平生壮观》、《大观录》等。杜牧由于以诗称著,故其书名为诗名所掩盖。此书刻入《秋碧堂法帖》。延光室、日本《昭和法帖大系》均有影印。

  自宣城赴官上京简繁对照

  卷522_11自宣城赴官上京杜牧

  瀟灑江湖十過秋,酒杯無日不淹留。

  謝公城畔溪驚夢,蘇小門前柳拂頭。

  千裏雲山何處好,幾人襟韻壹生休。

  塵冠掛卻知閑事,終擬蹉跎訪舊遊。

【古诗自宣城赴官上京赏析】相关文章:

1.《秋登宣城谢朓北楼》古诗赏析

2.《君自故乡来》古诗赏析

3.李白古诗《秋登宣城谢朓北楼》赏析

4.古诗-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赏析

5.古诗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古诗翻译赏析

6.古诗送勤照和尚往睢阳赴太守请古诗赏析

7.送别古诗《送李侍御赴安西》赏析

8.送李判官赴东江古诗原文意思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