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刘彻《秋风辞》原文翻译解析

时间:2022-08-01 10:01:35 古诗大全 我要投稿

刘彻《秋风辞》原文翻译解析

  开篇写道:“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阵阵秋风卸白云而飞,岸边的树木已不复葱郁,然而纷纷飘坠的金色的落叶,为秋日渲染了一副斑斓的背景。大雁苍鸣,缓缓掠过樯桅……短短两句,清远流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刘彻《秋风辞》原文翻译解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秋风辞》

  西汉 刘彻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注释

  ①兰、菊:比拟佳人。

  ②秀:此指颜色。

  ③芳:花的香气。

  ④楼船:上面建造楼的大船。

  ⑤汾河:起源于山西宁武,西南流至河津西南入黄河。

  ⑥棹:船桨。这里代指船。

  译文1:

  秋风又至啊白云飘飞,草木枯黄啊大雁飞往南方。兰花多么秀丽啊菊花多么芬芳,想念逝去的佳人啊永不能忘。乘坐楼船啊畅游汾河,横越中流啊激起白色波浪。吹萧击鼓啊唱着船歌,欢乐到了极限啊伤心事也就越多。任你再身强体壮荣华富贵啊又怎抵挡老的到来。

  译文2:

  秋风萧瑟而起啊,朵朵白云飞扬, 草木摇落黄叶满地啊,南回的雁在空中翱翔。

  兰草透着秀丽啊,金菊放着芳香, 怀想心中的佳人啊,我日夜思念难忘。

  驾驶楼船溯流而上啊,再东渡汾河, 又冲过中流啊,激起白色而美丽的浪波。

  萧鼓一齐奏响啊,引领船夫们用划船号子唱和,那欢乐达到了极点啊,会萌生出哀情许多。

  少壮之年能有多少时候啊,老年将到,那时真会是无可奈何!

  赏析

  开篇写道:“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阵阵秋风卸白云而飞,岸边的树木已不复葱郁,然而纷纷飘坠的.金色的落叶,为秋日渲染了一副斑斓的背景。大雁苍鸣,缓缓掠过樯桅……短短两句,清远流丽。

  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三:“秋风百代情至之宗。”秋日乃惹人思情,虽有幽兰含芳,秋菊斗艳,然凋零的草木,归雁声声,勾起汉武帝对“佳人”不尽的思念之情:“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此句写的缠绵流丽乃一诗之精华,正如张玉谷《古诗赏析》卷三:“此辞有感秋摇落系念仙意。怀佳人句,一篇之骨……”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萧鼓鸣兮发棹歌”三句,竭力描写汉武帝泛舟中流、君臣欢宴景致。当楼船在汾河中流疾驶,潺缓的碧水,顿时扬起一片白色的波浪。在酒酣耳热之际,不禁随着棹橹之声叩舷而歌。

  紧接着却出现了“欢乐极兮哀情多”。君临天下,当藐视一世,俯视天地之间,应慨然得意忘形尔。何来如此幽情哀音?王尧衢《古诗合解》卷一一语道破:“乐极悲来,乃人情之常也。愁乐事可复而盛年难在。武帝求长生而慕神仙,正为此一段苦处难谴耳。念及此而歌啸中流,顿觉兴尽,然自是绝妙好辞”原来,即便是君王也免不了生老病死,眼前的尊贵荣华终有尽时,人生老之将至,所有一切也会随着死亡不复存在,所以又怎能不因为“少壮几时兮奈老何”而忧伤呢?

  全诗共有九句,可分作四层: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为第一层,点出季节时令特点,秋高气清,天上飘飞着几团白云,那一行行的大雁鸣叫着向南归去,大地上树叶凋落,草木枯黄,是深秋的时候了。这两句状物描景,有色彩形象,有流动感,念来自然平易,而句式结构又十分紧促干练,起、飞、落、归这几个动词的组合,直给人以物换星移的紧迫感。此后曹“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和唐诗“秋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等诸如此类的佳句,无不受到《秋风辞》的启示,而兀出一定的继承、借鉴关系。

  三、四句“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为第二层,是作者的因景联想和中心情思,兰草的秀丽,菊花的清香,各有千秋,耐人品味。春兰秋菊自有盛时,作者观赏的情趣和心态可以相见。接着作者由对花木的观赏,引发起对佳人的怀念,这种由物到人的移情,在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是常用的手法,如屈原《离骚》有“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句子。“怀佳人兮不能忘”里的“佳人”不仅仅局限在字面的本身,它也可以包容了作者对事业的追求心愿,正象屈原以美人比喻自身理想的高洁一样。难怪沈德潜读后要批出“《离骚》遗响”的四个字来。

  五、六、七句“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为第三层,是泛舟中流的生动描绘。汉武帝与群臣祭祠后土之后,坐着楼船渡过汾河,但见河中心翻滚起白色的鳞鳞水波,这时楼船上宴饮正酣,箫鼓齐鸣,乐工歌伎们唱着舞着,与那艄公划船的声音上下相应和,不绝于耳。这一层每句均包含两个动词,依次泛、济、横、扬、鸣、发的排列开来,将“忻然中流”的热烈场面彩绘得声情并茂,呼之欲出。

  八、九句“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为第四层,是作者本次行幸河东,乐极哀来的深沉感慨。过分的欢乐之后,又带给人哀怨的心绪,青春难再,老之将至,因而不得不及时行乐了。这一描状自然景物后的思想归结,仍没有摆脱了古代骚人墨客的低沉情调。正象汉武帝本人一样,既有平南越、斥匈奴、兴太学、崇儒术的文治武功,又有敬神仙、请方士,因横征暴敛至使“流民愈多,盗贼分行”的过错(见《汉书》卷四十六《石庆传》),所以这首《秋风辞》既有不少自然流畅,使人成诵难忘的秀句,又有叹息人生短暂的虚无色彩。

  创作背景

  据《汉书·武帝纪》,汉武帝刘彻到河东汾阴(今山西省万荣县西南)祭祀后土(土地神),共有五次。只有一次在秋天,即元鼎四年(前113)十月。这时刘彻四十四岁,即位已二十七年。他实行武力打击匈奴,已胜利解

  除了数代以来的北部边患。他采取的国家专卖(盐铁、均输、平准)、统一货币、重农贵粟三大政策,卓有成效,克服了长期用兵造成的生产破坏和财政危机。西汉王朝无论军事、经济、政治、文化都达到全盛高峰。但他的雄才大略,还要打通西域,开发西南,平定南越和东越,振威名于世界。

  这次出巡,途中传来南征将士的捷报,而将当地改名为闻喜,沿用至今。时值秋风萧飒,鸿雁南归,汉武帝乘坐楼船泛舟汾河,饮宴中流。当时场面热闹,气势恢弘,听说汾水旁边有火光腾起,还下令在那里立了一座后土祠来祭祠大地。身为大汉天子的刘彻,一生享尽荣华,又同常人一样,无法抗拒衰老和死亡。宴尽之余,遂作此篇。

  作者简介

  汉武帝刘彻(前156-前87),景帝之子,公元前140年即位,在位五十四年,承文景之治,对内实行政治经济改革,对外用兵,开拓疆土,建太学,设置五经博士,为一代有作为的君王。在位期间为西汉极盛时代。但迷信鬼神。封禅求仙,挥霍无度,加以徭役繁重,致使农民大量破产流亡,起义屡次发生。他始创年号,并改元十次。长于诗赋,存诗七首。明人王世贞以为,其成就在“长卿下、子云上”(《艺苑卮言》)其他存留的诗作,《瓠子歌》、《天马歌》、《李夫人歌》也“壮丽鸿奇”(徐祯卿《谈艺录》),为诗论家所推崇。

【刘彻《秋风辞》原文翻译解析】相关文章:

木兰辞的原文及翻译07-29

《木兰辞》原文及翻译01-17

《宋书·刘粹传》原文及翻译06-24

《宋书·刘粹传》原文及翻译12-27

《晋书·刘殷传》原文及翻译03-08

《晋书·刘弘传》原文及翻译09-15

刘彻《李夫人赋》欣赏09-14

刘彻《李夫人赋》赏析12-14

刘宽文言文原文及翻译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