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古诗原文和赏析

时间:2023-11-08 11:15:26 王娟 古诗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古诗原文和赏析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古诗原文和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古诗原文和赏析

  【诗句】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出处】

  唐·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意思】

  雨过天青松色显得更苍翠,路随山转见到溪流的水源。

  【全诗】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唐]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全诗赏析】

  这首诗题为“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诗人紧扣一个“寻”字来 写。寻的结果,自然是不遇。这类诗的写法大体如此,因为只有如此才能 突出道士的超迈出尘,譬如云中之龙,神乎其神。既然无法一睹仙容,只 好描写途中所见。诗人以生花妙笔,写幽静之景,而归之于禅意,藉此既 可见出诗人慧根不浅,又足暗示道士造诣精深。

  颈联所写,从“随山”句观 之,当是诗人寻人不遇后继续登 山所见,因为水源必在山之高处。“过雨看松色”,写一场雨后,观赏青松, 只见松色苍翠欲滴。山中雨急,常常使人不及防备,但诗人不写雨中仓皇 之状,只以“过雨”轻描淡写,而以闲情逸致观赏青松,可谓亦有青松气度。 “随山到水源”一句,“随”字颇佳,写出随心所欲之状。随意行走,竟得水 源,此所谓“不期然而然”,其中化机一片,与“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王维《终南别业》)有异曲同工之妙。

  注释

  ⑴莓苔:一作“苍苔”,即青苔。履痕:一作“屐痕”,木屐的印迹,此处指足迹。

  ⑵渚:水中的小洲。一作“者”。

  ⑶春草:一作“芳草”。

  ⑷“溪花”两句:因悟禅意,故也相对忘言。禅:佛教指清寂凝定的心境。

  译文

  一路上经过的地方,青苔小道留下鞋痕。

  白云依偎安静沙洲,春草环绕道院闲门。

  新雨过后松色青翠,循着山路来到水源。

  看到溪花心神澄静,凝神相对默默无言。

  创作背景

  大历(唐代宗年号,公元766—779年)前后,是个感伤时代,很多诗歌都着意表现感伤色彩,但更多的是摆脱时代失意、政治苦闷、人世困惑,而追求宁静、冲远、淡泊的心理。刘长卿此诗也反映了当时的“时代心声”。

  诗人兴冲冲步行山中拜访一位道士,不想却吃了个闭门羹,在居所远近寻找,仍未如愿,诗人非但没有产生失望惆怅,反而获得精神惬意和心理的满足。此诗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下所作的。

  名家点评

  《批点唐诗正声》:“芳草闭闲门”,绝好绝好。结句空色俱了。

  《唐诗镜》:幽色满抱。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起二句便幽,中联自然,结闲静,有渊明丰骨。

  《碛砂唐诗选》:敏曰:全首稳称,无一懈笔,清新俊逸,兼有其长,诗家正法眼也。

  《唐诗成法》:题是“寻常道士”诗、只“见履痕”三字完题。余但写南溪自己一路得意忘言之妙,其见道士否不论,与王子猷何必见安道问意。

  《唐诗三百首》:语语是“寻”。

  作者简介

  刘长卿(709—789),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古诗原文和赏析】相关文章:

《寻雍尊师隐居》古诗赏析08-18

《春晓》古诗原文和赏析01-22

《红豆》古诗原文和赏析06-05

《送别》古诗原文和赏析11-29

《佳人》古诗原文和赏析11-24

《江畔独步寻花》古诗原文赏析及诗意翻译11-27

《过故人庄》古诗原文和赏析03-14

《渭川田家》古诗原文和赏析11-03

《月夜忆舍弟》古诗原文和赏析02-24

《春宿左省》古诗原文和赏析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