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古诗及赏析

时间:2023-07-20 12:04:31 古诗大全 我要投稿

古诗及赏析(热)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诗及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古诗及赏析(热)

古诗及赏析1

  《江上吟》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

  美酒樽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作品赏析

  诗题一作“江上游”,大约是李白三四十岁客游江夏时所作。这首诗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是很能代表李白特色的篇章之一。

  唐汝询讲这首诗的主题是“此因世途迫隘而肆志以行乐也”(《唐诗解》卷十三)。虽然讲得不够全面、准确,但他指出诗人因有感于“世途迫隘”的现实而吟出这诗,则是很中肯的。读着《江上吟》,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楚辞》的《远游》:“悲时俗之迫厄兮,愿轻举而远游。”

  这首诗以江上的遨游起兴,表现了诗人对庸俗、局促的现实的蔑弃,和对自由、美好的生活理想的追求。

  开头四句,虽是江上之游的即景,但并非如实的记叙,而是经过夸饰的、理想化的具体描写,展现出华丽的色彩,有一种超世绝尘的气氛。“木兰之枻沙棠舟”,是珍贵而神奇的木料制成的;“玉箫金管坐两头”,乐器的.精美可以想象吹奏的不同凡响;“美酒尊中置千斛”,足见酒量之富,酒兴之豪;“载妓随波任去留”,极写游乐的酣畅恣适。总之,这江上之舟是足以尽诗酒之兴,极声色之娱的,是一个超越了纷浊的现实的、自由而美好的世界。

  中间四句两联,两两对比。“仙人“一联承上,对江上泛舟行乐,加以肯定赞扬;“屈平”一联启下,揭示出理想生活的历史意义。“仙人有待乘黄鹤”,即使修成神仙,仍然还有所待,黄鹤不来,也上不了天;而我之泛舟江上,“海客无心随白鸥”,乃已忘却机巧之心,物我为一,不知何者为物,何者为我,岂不是比那眼巴巴望着黄鹤的神仙还要神仙吗?到了这种境界,人世间的功名富贵,荣辱穷通,就更不在话下了。因此,俯仰宇宙,纵观古今,便得出了与“滔滔者天下皆是也”的庸夫俗子相反的认识:“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泛舟江汉之间,想到屈原与楚王,原是很自然的,而这一联的警辟,乃在于把屈原和楚王作为两种人生的典型,鲜明地对立起来。屈原尽忠爱国,反被放逐,终于自沉汨罗,他的词赋,可与日月争光,永垂不朽;楚王荒淫无道,穷奢极欲,卒招亡国之祸,当年奴役人民建造的宫观台榭,早已荡然无存,只见满目荒凉的山丘。这一联形象地说明了:历史上属于进步的终归不朽,属于反动的必然灭亡;还有文章者不朽之大业,而势位终不可恃的这一层意思。

  结尾四句,紧接“屈平”一联尽情发挥。“兴酣”二句承屈平辞赋说,同时也回应开头的江上泛舟,极其豪壮,活画出诗人自己兴会飚举,摇笔赋诗时藐视一切,傲岸不羁的神态。“摇五岳”,是笔力的雄健无敌;“凌沧洲”是胸襟的高旷不群。最末“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承楚王台榭说,同时也把“笑傲”进一步具体化、形象化了。不正面说功名富贵不会长在,而是从反面说,把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来一个假设,便加强了否定的力量,显出不可抗拒的气势,并带着尖锐的嘲弄的意味。

  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基本上是积极的。另一方面,诗人把纵情声色,恣意享乐,作为理想的生活方式而歌颂,则是不可取的。金管玉箫,携酒载妓,不也是功名富贵中人所迷恋的吗?这正是李白思想的矛盾。这个矛盾,在他的许多诗中都有明白的表现,成为很有个性特点的局限性。

  全诗十二句,形象鲜明,感情激扬,气势豪放,音调浏亮。读起来只觉得它是一片神行,一气呵成。而从全诗的结构组织来看,它绵密工巧,独具匠心。开头是色彩绚丽的形象描写,把读者立即引入一个不寻常的境界。中间两联,属对精整,而诗意则正反相生,扩大了诗的容量,诗笔跌宕多姿。结尾四句,极意强调夸张,感情更加激昂,酣畅恣肆,显出不尽的力量。王琦说:“似此章法,虽出自逸才,未必不少加惨淡经营,恐非斗酒百篇时所能构耳”(《李太白文集》卷七《江上吟》注)。这是经过细心体会后的符合创作实际的看法。

古诗及赏析2

  《清明》

  南北山头多墓田,

  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

  泪血染成红杜鹃。

  月落狐狸眠冢上,

  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

  一滴何曾到九泉。

  赏析:

  闲来无事,捧起一本民国时期某书局出版的竖排书——《千家诗释注》,读到卷下时,一首宋人高菊磵的七律诗映入眼帘,诗名曰《清明》,在古朴的书页映衬下,那娟秀的行楷字令人赏心悦目,那繁体的诗句仿佛也有了灵性,读来也令我荡气回肠了。

  这首七律是作者高菊磵,在距今1000年左右,以清明为题写就的。清明节气在我国是个重要节气,这时的气候在我国的大多数地区来说,已进入到春和景明之时:万物生发,草长莺飞,人们穿着的衣物也逐渐单薄起来。清明节又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又名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战国时期的介之推设定的。清明节的前三天,人们在吃饭中不动火,就吃些寒凉的食物,顾名思义“寒食”是也。清明节又是民间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的前三天或后四天,都可以到先人的'坟上摆些祭品,烧些纸钱,以示祭拜。民间有前三后四的说法,只有在这几天里,阴间才向我们阳间敞开了大门;假若你想给先人送些东西,或者交流一下,这几天里这可能是可以的。也许是高先生在清明这一天也带了些祭品和纸钱,到他家的先人坟上凭吊了一下,晚上归来,回到了家中,妻子置办了几个下酒小菜,他端上了二两小酒,开始了反思。这时,堂中烛明,儿女欢笑,其乐融融。

  二两小酒下肚,想起了先人的抚育之恩,不免悲从中来,感怀下涕,哭出了声来。在悲泣中,诗意也在他的心头开始萌发,草长莺飞了!

  他的思绪又回到了墓园之情景。首联吟道: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颔联吟道: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把酒感怀,怅惘凄然。现已入夜,村中灯火阑珊,先人们却夜宿荒冢,只有狐狸为伴。颈联吟道: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不因世事的儿女们是不知道大人们的心思的,他们只管享乐,他们什么时候能真正地理解大人的心事呢?

  酒过三巡,夜过五更,碟中残豆几粒,壶中几许省酒,高先生宽带薄衣,其间昏昏,伏案睡去,醒来后,不觉身感寒凉。他把仅有的省酒倒入杯中,吟出了尾联: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高菊磵先生醉了,在1000年后我看到了他的醉,他暂且把读书人的理想和追求抛到了九霄云外,他竟然吟出了“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的诗句,他能对得起列祖列宗吗?他在坟上摆的那些祭品,他给先人们烧的那些纸钱,不都成了骗人的玩具了吗?

  掩卷沉思,前段时间我也看到一个醉的,那毕氏竟然在某国大使馆设立的酒宴上买醉,不知道是真醉还是假醉,在清明期间,公然辱没我们共和国的先人和共和国的缔造者和当今的保护者——人民解放军,公然对地主阶级喊冤叫屈,我想,他不是真醉,他是假醉。

  5月9日,我们高调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俄罗斯在莫斯科红场举行了规模空前的阅兵式,欧洲部分国家在5月8日也举行了相应的仪式。举办这些仪式的目的,是纪念我们的胜利,纪念那些为夺取胜利死去的将士。死者长已矣,再隆重的仪式他们都不会知道了,那些祭祀的美酒,正如高菊磵先生所说,一滴也不会到九泉了。

  我想,纪念的真正的目的:一是对今人的安慰;二是对未来的恐惧。

古诗及赏析3

  出自盛唐诗人岑参的《寄左省杜拾遗》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赏析

  诗人悲叹自己仕途的坎坷遭遇。诗中运用反语,名义上赞朝廷无讽谏之事,实是暗含讥讽。肃宗朝此事甚多,岑参和杜甫对此都不满。只因不受器重,不得不少写谏书而已。表达了一代文人身处卑位而又惆怅国运的复杂心态。

  诗题中的杜拾遗,即杜甫。岑参与杜甫在公元757-758年(唐肃宗至德二年至乾元元年)初,同仕于朝;岑任右补阙,属中书省,居右署;杜任左拾遗,属门下省,居左署,故称左省。拾遗和补阙都是谏官。岑、杜二人,既是同僚,又是诗友,这是他们的唱和之作。

  前四句是叙述与杜甫同朝为官的生活境况。诗人连续铺写天仗、丹陛、御香、紫微,表面看,好像是在炫耀朝官的荣华显贵;但揭开荣华显贵的帷幕,却使读者看到另外的一面:朝官生活多么空虚、无聊、死板、老套。每天他们总是煞有介事、诚惶诚恐地趋(小跑)入朝廷,分列殿庑东西。但君臣们既没有办了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也没有定下什么兴利除弊、定国安邦之策。诗人特意告诉读者,清早,他们随威严的仪仗入朝,而到晚上,唯一的收获就是沾染一点御香之气而归罢了。晓、暮两字说明这种庸俗无聊的生活,日复一日,天天如此。这对于立志为国建功的诗人来说,不能不感到由衷的厌恶。

  五、六两句,诗人直抒胸臆,向老朋友吐露内心的悲愤。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这两句中,悲字是中心,一个字概括了诗人对朝官生活的态度和感受。诗人为大好年华浪费于朝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的无聊生活而悲,也为那种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的木偶般的境遇而不胜愁闷。因此,低头见庭院落花而倍感神伤,抬头睹高空飞鸟而顿生羡慕。如果联系当时安史乱后国家疮痍满目、百废待兴的时事背景,对照上面四句所描写的死气沉沉、无所作为的朝廷现状,读者就会更加清楚地感到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两句,语愤情悲,抒发了诗人对时事和身世的无限感慨。

  诗的'结尾两句,是全诗的高潮。阙事,指缺点、过错。有人说这两句是吹捧朝廷,倘若真是这样,诗人就不必悲花落、羡鸟飞,甚至愁生白发。这圣朝无阙事,是诗人愤慨至极,故作反语;与下句合看,既是讽刺,也是揭露。只有那昏庸的统治者,才会自诩圣明,自以为无阙事,拒绝纳谏。正因为如此,身任补阙的诗人见阙不能补,自觉谏书稀,一个稀字,反映出诗人对文过饰非、讳疾忌医的唐王朝失望的心情。这和当时同为谏官的杜甫感慨衮职曾无一字补(《题省中壁》)、何用虚名绊此身(《曲江二首》),是语异而心同的。所以杜甫读了岑参诗后,心领神会,奉答曰:故人得佳句,独赠白头翁。(《奉答岑参补阙见赠》)他是看出岑诗中的潜台词的。

  这首诗,采用的是曲折隐晦的笔法,寓贬于褒,绵里藏针,表面颂扬,骨子里感慨身世遭际和倾诉对朝政的不满。用婉曲的反语来抒发内心忧愤,使人有寻思不尽之妙。

古诗及赏析4

  古诗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精华, 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中的名篇佳作千古流传,魅力无穷,时至今日,它在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和精神面貌方面仍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里也选录了大量古诗词,让小学生在学习、背诵古诗中,丰富语言积累,提高感悟能力、提高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使孩子终生受益。

  古诗之所以耀眼璀璨,就在于它题材丰富广泛。它像一幅绚丽的画卷,涵盖了社会的各个角落,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苏教版所选录的古诗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写景抒情诗。这类题材的最多,其中根据 选取景物来看又可分为以下几种 :

  1、描写花草树木

  他们借写花草树木来或赞其色彩或夸其形态或誉其精神。如贺知章的 《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短短几行就将春柳那“万条垂下绿丝绦”的婀娜多姿的形象根植在了读者心中。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浅草才能没马蹄”和韩愈《早春》 中的“草色遥看近却无”两句将小草萌发的景象写的生动形象至极。同样写春草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不仅写出了“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的自然美,还赞誉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精神美。同样王冕的《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也巧妙的将梅的色和“只留清气满乾坤”的精神有机的融为了一体。王安石的《梅花》不仅有“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清香,更有“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傲骨。郑燮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显示出了不可动摇的坚定意志力。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的《青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更是展露出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2、描写祖国大好河山

  湖光山色最能激发诗人诗兴,难怪诗人说“自入春来无好句, 杖藜到此忽成诗。”刘禹锡的《望洞庭》与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一个说“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一个说“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如同两幅色彩斑斓的画卷展现在读者的眼前,给人无穷的遐想。白居易的《忆江南》更是直抒胸臆,直呼“江 南 好,风 景 旧 曾谙。 日 出 江 花 红 胜 火, 春 来 江 水 绿 如 蓝。能 不 忆 江 南。” 令古今多少身居北国的人们产生“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向往。如果说水的轻快灵动激发诗兴,那么山的挺拔苍翠更能令文人诗兴大发,正所谓“酒人得此添狂兴,诗句从天泼下来。”古诗里的山既有王维《鹿柴》中“空 山 不 见 人,但 闻 人 语 响。返 景 入 深 林,复 照 青 苔 上。”的空灵美,又有李白《独坐敬亭山》中“众 鸟 高 飞 尽,孤 云 独 去 闲。相 看 两 不 厌,只 有 敬 亭 山。”的静态美,更有诗仙笔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的冲天气势和雄奇壮观美。

  3、描写优美四季

  在这类诗中尤以写春最盛 ,春天万物复苏的季节,诗中的春天更是热闹非凡。你听“春眠 不 觉 晓,处处 闻 啼 鸟。”“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这是多么悦耳动听的春天 啊。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更是农民播撒的好时节,你看,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绿满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大人忙小孩也不闲,你看“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是多么生机盎然的春天呀!难怪诗人叶绍翁说:“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夏诗多以荷花、疾风、骤雨为写作对象,如杨万里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展示了明媚清新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同样写夏天而他的另一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盛夏时节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诗人以夏天特有的自然景象“黑云”、“白雨”、“卷地风”为描写对象,即景赋诗,绘成一幅“西湖骤雨图”。而“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两句又把天气由骤雨到晴朗前转变之快描绘得令人心清气爽,眼前陡然一亮,境界大开。

  秋诗中多以霜、月为载体表达悲秋之情。“伤春悲秋”是中国古代文人一种带有颓废色彩的情结!这种情结,基本上影响了中国古代所有的文人。特别是刘禹锡的一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更是将悲秋写入了中国的诗坛。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和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都借水乡秋夜的幽寂清冷,一个“客愁新”,一个“对愁眠”把羁旅者的孤孑清寥的感受渲染到了极致。杜牧的《七夕》“轻罗小扇扑流萤。银烛秋光冷画屏,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虽没直言愁,但这一“冷”一“凉”写尽了失意宫女生活的孤寂幽怨。但也有反其道而行之的,认为天高气爽的秋天使人心胸开阔,更有诗意。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就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为大自然别开生面。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全诗构思新颖,布局精巧,于萧瑟秋风中摄取绚丽秋色,与春光争胜,令人赏心悦目。

  相比其他三个季节描写冬天的诗数量较少,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里也只选录了两首,一是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 暮 苍山 远,天 寒 白 屋 贫。柴 门 闻 犬 吠,风 雪 夜 归 人。”另一是柳宗元的《江雪》“千 山 鸟 飞 绝,万 径 人 踪 灭。孤 舟 蓑 笠 翁,独 钓 寒 江雪”两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格调清雅淡静,写出了暮色苍苍和环境的静寂,却具有悠远的意境与无穷的韵味。

  二、友人送别的诗

  诗人李白重情重义从他写给朋友的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赠汪伦》中,就流露出了和友人难舍难分的依依惜别之情。 尤其是“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更是成了友谊万古长青的典范。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杯酒里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而高适的《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两句很是豁达,用白描手法表达对朋友的真挚情怀,没有悲凄,只有豪迈,这是对友人的宽慰和劝勉,催人奋进与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寄托思乡之情的诗

  在异乡异土生活的孤身远客,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触动诗人思乡怀人情感的诱因,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就连浪迹天涯,率性洒脱的诗仙李白也逃不脱对家乡的思念,一首《静夜思》“床前 明 月 光,疑是 地 上 霜。举头 望 明 月,低头 思 故 乡。”成了思乡的千古绝唱!《唐诗笺注》评论此诗是:“即景即情,忽离忽合,极质直却自情至。”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更是书写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的杰作,《茧斋诗谈》评论道:“不说我想他,却说他想我,加一倍凄凉。”常年居官在外的王安石 禁不住问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 个“绿”字将无形的春风化为鲜明的形象,极其传神,成了千古名句。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一笑问,给久居他乡后回了故乡的诗人又平添了一份反主为宾的悲哀。

  四边塞诗

  边塞诗是唐诗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以及表达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边塞诗一般出自于出征的将领或随军文官之手。通过对古战场的艰辛生活和自然风光的描写表达思乡之情以及保家卫国的高尚情操。苏教版小学语文主要编选了以下四首:卢纶的《塞下曲》、王昌龄的《出塞》、《从军行》和王翰的《凉州词》。

  五哲理诗

  哲理诗是表现诗人的哲学观点、反映哲学道理的诗。这种诗内容深沉浑厚、含蓄、隽永,多将哲学的抽象哲理含蕴于鲜明的艺术形象之中。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朱熹的《观书有感》和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就是这类诗的代表作。

  六爱国诗

  爱国是炎黄子孙的不解情结,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无数诗人慷慨激昂,感叹悲歌,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告诫不知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有表现爱国情操和民族气节的,如文天祥的《正气歌》;有表现结束战乱、迎接和平的强烈愿望的,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有表现生命垂危,仍心系国家的赤子情怀的,如陆游的《示儿》等。这些诗思想高尚,情感纯真,艺术性强,文质兼美,成为古代文学一道亮丽的风景。

  古诗里有剪不断,理还乱的爱恨情愁,有永不褪色的多彩四季,有绵延千古的离愁别绪有发人深省的人生哲理,有--------诗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诵读诗文,受益终身.教材中的古诗文,都是经典之作.通过诵读,学生能从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读出做人的境界,读出生命的辉煌,读出人生旅途中灿烂的自我。

古诗及赏析5

  寄王琳

  庾信

  玉关道路远②,金陵信使疏③。

  独下千行泪,开君万里书④。

  [注释]

  ①王琳是南朝梁的武将,受到梁元帝的猜忌,但他仍然忠心耿耿。陈霸先建立陈朝后,王琳操练军队,试图恢复梁朝,后来战败被杀。庾信是梁朝著名的文学家。侯景之乱初步平定时,梁元帝派他出使北方的西魏,被西魏留下不许南归。庾信十分思念南方的故国。这首诗是他在北方收到王琳寄给他的.信以后写的。

  ② 玉关,即“玉门关”,关名,在今甘肃省敦煌(dūn)(huáng)西北的小方盘城,汉武帝设置,在汉代是通往西域(yù)各地的门户。这里是比喻自己身在北方,就像是在遥远的玉门关。

  ③ 金陵,今南京的别称,指梁朝都城建邺(yè)。信使,送信的人。疏,稀少。

  ④ 书:信。

  [解说]

  庾信留在北方时,南北对峙,很少信使往来,忽然收到王琳万里之外的书信,唤起了他对故友和故国的思念,千愁万恨化作难以遏(è)制的泪水。后两句既自然,又有丰富的内涵,一个“独”字表现了庾信在北方思念故国而又难以表达的孤独处境。

  [作者简介]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兰成。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庾信可以说是南北朝文学的集大成者。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

古诗及赏析6

  读不懂诗词,“捷径”来解答

 “赏析的基础首先是理解诗文的意思。”张树铮教授说,虽然命题材料都是考纲规定的“浅易的古代诗”,但解答高考古诗试题的瓶颈还是读不懂诗,考生遇到古诗文读不懂不要慌,先看一下作者名字,回忆一下作者诗文的创作风格,熟悉其作品的.主体风格及主流思想。例如,李白的诗炽烈奔放,怀才不遇;杜甫的诗沉郁凝重,忧国忧民;王维的诗含蓄生动,闲适空寂;杜牧的诗含蓄绰约,借古讽今等。

  张树铮教授说,鉴赏诗歌要知人论世,所谓“知人”就是明确作者的生平、思想和风格。如果考生不熟悉试题中的作者,还有一个方法就是“论世”。试题会在注释中交代诗人所处时代背景,这些注释内容恰是解题所需的关键信息。考生们要了解历史,弄清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这样即使在读不懂诗文的情况下,也能找对整体方向,快速答题。

  情感表达题重在把握题材

“任何一首古诗文的考察无非就是两个内容,思想情感和艺术手法。”张树铮教授说,做古诗词试题注意其中的“情感语”,即古诗标题或正文中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语言。许多诗歌中不仅交待诗歌所咏对象和事件,还常以“怨、愤、哀、喜、别”等词语点明全诗感情基调和写作目的。高考所选古诗大多具有篇末点题的特点,因此把握全诗主旨的捷径就是深入探究诗词中末几句含意。

  张树铮教授说,考生们最好要熟悉古诗词的题材类型。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送别诗、思乡诗、咏物诗、咏史诗等七类古诗抒发的情感是有规律可循的。山水诗抒发喜爱山川美景之情;田园诗抒发怡然自得的闲适情趣,表达远离污浊官场的洁身自好情怀;边塞诗表达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征人久戍边关的乡思或壮志未酬的怨愤;送别诗抒发黯然销魂的离愁别绪,表达对情人或亲人的依恋,寄托对友人诚挚的安慰和祝愿;思乡诗表达客居他乡游子和远戍边关征人的思乡怀人,熟悉这些对考生答题有很大的帮助。

古诗及赏析7

  赠从弟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注:从弟,堂弟。

  【试题】

  ⑴三、四两句诗中的两个一何,表达上各有什么不同?

  ⑵全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诗是怎样表现松树不畏凝寒而有本性的品质的?(4分)

  (4)诗人如此描绘松树的形象,结合诗题,说说作者写作的用意。(3分)

  (5)这是一首咏物诗,诗歌标题是《赠从弟》而内容却写松,请你简要分析作者的用意何在。(3分)

  【参考答案】

  ⑴第一个一何突出谷中风的迅疾凶猛,第二个一何突出青松的雄健挺拔(意近即可)

  ⑵象征手法全诗借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自喻高洁、坚贞的情怀,在自勉中也勉励从弟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意近即可)

  (3)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又如此的刚劲!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2分)诗人采用反衬的手法,(1分)把松柏放在恶劣的环境,通过描画它与狂风、冰雹的搏斗,突出了松树的经寒不衰、凛然正气的品质、形象。(1分)

  (4)诗人以松柏托物言志,(1分)勉励他的`堂弟要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即使处于乱世也要有一种坚定的人格追求。(2分)

  (5)(1)本诗以松柏为喻(使用象征手法),赞颂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顽强生命力,表达了作者自己坚守的品格及对从弟的劝勉之意。

  阅读练习二:

  (1)三、四两句诗用了什么手法?风声松枝各有什么含义?(4分)

  答案:三四句用了衬托手法(或者是对比),用谷中风的迅疾凶猛衬托出青松的雄健挺拔。(意近即可)(2分) 风声象征险恶的环境(1分), 松枝象征正直的君子(1分)。

  解析:第一步,先通读全诗明确诗中运用衬托手法(或者是对比);第二步,抓主要意象风声松枝;第三步,结合作者情感具体点明其效果。第四步,整合答案,注意答案表述的简明、连贯。

  (2)全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松柏形象?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案:塑造了一个雄健挺拔、挺立风中而不倒,端正、历经严寒而不凋(1分),本性高洁、内心坚劲的松柏形象(1分)。作者借松树的高洁来自勉,并借以勉励从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2分)。

  解析:抓住诗歌的主要意象松柏 风冰霜等,再由从象征的角度,以及诗人的情感角度思考作者的思想感情。

古诗及赏析8

  《游褒禅山记》是宋仁宗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通判时写的一篇游记式的说理文章。作者以游褒禅山的见闻为喻,阐发了富有哲理性的见解,说明了在生活中要实现远大抱负,成就一番事业,或者是做学问,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意志,充沛的精力,坚持不懈,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这篇文章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品格和他的治学态度,是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全文分为三个部分。从开头至“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之”为第一部分,只写游山的见闻和经过;从“于是予有叹焉”至“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为第二部分,主要写游山的感想体会;从“四人者”至“临川忘某记”为第三部分,记游山的同伴和时间,第三部分为古人写游记常用的格式,第一部分记游和第二部分说理则是文章的主体。

  第一部分又可分为两层。第一层即第一自然段。文章首句开门见山点明所游之地,照应题目。接着,文章介绍了褒禅山名称的来历,考证了禅院的`由来,引出了华山洞的位置及其命名原由的说明,为下一层记游叙述作铺垫。文章进而辨明碑文音读之误,为第四自然段的议论铺设伏线。作者没有运用彩笔去描绘山水的明媚秀丽,而着重通过事物本原的考查和探索,使景物方位分明,作者行踪清楚。这段文字看上去似乎显得“平淡”,但是,这都是作者妙笔独运之处。读者可以从“平淡”的记叙中领略景物各自不同的特点,也能从中体会到作者严谨的治学精神。细究这段文字,读者便可发现文章的条理非常清晰。

  第二层即第二自然段。这一层作者紧扣一个“游”字,继续游华山洞的经过。第一句写“前洞”,仅用了十九个字便概括了它的特征,并为下文游“后洞”作比较、发议论做好准备。第二句写“后洞”,处处与前洞作对照,强调了后洞的“窈然”、“甚寒”,以及“好游者不能穷”的奇景。两调相互映衬,险者更险,夷者更夷,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用简洁的语言略写了前后洞的概况,便顺势而下,详细地记叙游后洞的情景。为了探求后洞的奥秘,“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这句话既是游后洞经过的概括叙述,又是下文议论的事实依据。由于作者不以记游为文章重点,而是借题发挥,抒发感想,所以下文没有继续写后洞之“深”、“难”、“奇”。作者笔锋一转,叙述出洞的原由:“有怠而于出者,曰:‘石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这一“入”一“出”,作者深有感触。他发现洞越深而游者越少,“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只因同游者欲出,自己盲目跟随,为自己“不得极夫游之乐”而悔之莫及;同时,从反面引出了生活中的哲理:无志者,难以事成。作者未能极尽游兴,游的方面内容叙述得少些是很自然的。而游前洞、后洞的继续也都是为下文说理议论作铺垫。

  第二部分亦可分为两层。第一层即第三自然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承上启下,文章由记游过度到议论。作者先分析“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往往有得”,是因为他们不只是观,而更重要的是他们能“求思之深而无不在”。接着,作者联系自己游洞的所见所闻,感到“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由此,作者体会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人们要想在“险以远”的道路上前进,到达预想的境地,“非有志者不能至”,“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作者在这里揭示了“志”、“力”、“物”这三者的辨证关系。首先必须有坚定的志向,其次必须有足够的能力,此外还得有外物的帮助,三者缺一不可。这是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借助记游所要阐明的一个重要道理。作者还认为,有力量可以到达险远境地而未至,他人就会嘲笑,自己也应悔恨;如果尽了自己最大努力而未能到达,别人就不能嘲笑,自己也于心无悔。“此予之所得也”一句,是对这一层议论作结,照应这一层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文章前后呼应,首尾联贯。

  第二层即第四自然段。这一层作者回应第一自然段中“有碑仆道”而就仆碑再作文章,提出了本文另一条重要道理:“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在写法上,作者先引自己想到许多年代久远的古书未能流传下来,致使“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为例证,最后得出“做学问必须深思而慎取”的结论。这一层阐明的做学问须深思而慎取的道理,是对前面提出的要到达险远境地,“志”、“力”、“物”三者缺一不可观点的补充,使其更为充实、周密。研究学问除有志、有力、有物相助以外,还得讲究方法──“深思而慎取之也”。至此,读者可以理解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选取与治学态度有关方面记游的匠心。

  第三部分为文章的结尾,记同游者姓名和游山的时间,这是古代游记散文的常用格式。这段文字既是对“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补叙,又照应了前文,文字紧凑,富有感染力。

  清代刘熙载认为王安石写文章在取材和立意方面有其独到之处。他说“荆公文是能以品格胜者,看其人取我弃自处地位尽高”。又说:“介甫文于下愚及中人之所见,皆剥去不用,此其长也”(《艺概·文概》)。《游褒禅山记》在取材与立意上,确实与众不同。它没有像一般游记详细描绘山景,而只是记了一块仆碑和游华山后洞的情景,其余一概略写或不写。一般游记文章往往寄情山水,娱心悦目,或者抒发羡慕隐逸之情;而这篇游记则是通过游记形式来谈论生活中的哲理和治学精神,蕴意深刻。

  这篇文章记叙和议论紧密结合,记叙时句句为后面议论做伏笔;议论时,又处处紧联前面记叙,前后呼应,环环相生,记叙使议论的抽象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议论使具体的记叙增加思想深度。无论记叙还是议论,作者运笔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游华山洞,作者以后洞为记游重点。第二部分所阐述的两条道理中,说明第一条道理作者用墨如泼,极力渲染;说明第二条道理作者惜墨如金,高度概括。这样详略得当的写法,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重点。

古诗及赏析9

  《论诗》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译文】李白和杜甫的诗篇曾经成千上万的人传颂, 现在读起来感觉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 我们的大好河山每代都有才华横溢的人出现, 他们的诗篇文章以及人气都会流传数百年。

  【赏析】这两句诗不仅饱含着深刻的哲理,更从文学发展的角度,揭示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从诗的前两句看:“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大意是说:李白、杜甫的诗坛地位尽管光焰万丈,他们的诗作经过历朝历代也一直万口相传,但随着时代的推移,这些作品也未免使人感到已有些许陈旧。于是承着这两句,作者提出了“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一颇有历史唯物史观的.结论。历史的发展向来是新陈代谢,推陈出新,后浪超过前浪。时代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每个历史时期都会有新的人才涌现,但他们的影响也不过几百年而已。作者这两句话,不仅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更从文学创作的角度上,提出了文学创作上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准则:后人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同时,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在求变创新上下功夫,如果只是一味模仿,跟在古人后面亦步亦趋,那么在文学上将不会留有个人的印记。

古诗及赏析10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姜夔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

  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

  人间别久不成悲。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姜夔词作鉴赏

  这是一首情词,与姜夔青年时代的合肥情事有关,词中怀念和思恋的是合肥的旧日情侣。可以看出,白石是一个至情至性的人,虽往事已矣,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转换,加上人事变幻的沧桑,并没有改变白石对合肥情侣的深深眷恋。所以在长期浪迹江湖中,他写了一系列深切怀念对方的词篇。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元夕之夜,他因思成梦,梦中又见到了旧日的情人,梦醒后写了这首缠绵悱恻的情词。这一年,上距初遇情人时已经二十多年了。

  头两句揭示梦的原因,首句以想象中的肥水起兴,兴中含比。肥水分东、西两支,这里指东流经合肥入巢湖的一支。明点肥水,不但交待了这段情缘的发生地,而且将词人拉入到遥远的沉思。映现在词人脑海中的,不仅有肥水悠悠向东流的形象,且有与合肥情事有关的一系列或温馨或痛苦的回忆。东流无尽期的肥水,在这里既象是悠悠流逝的岁月的象征,又象是在漫长岁月中无穷无尽的相思和眷恋的象征,起兴自然而意蕴丰富。正因为这段情缘带来的是无穷无尽的痛苦思念,所以次句笔调一转翻怨当初不该种下这段相思情缘。种相思的种字用得精妙无比。

  相思子是相思树的果实,故由相思而联想到相思树,又由树引出种字。它不但赋予抽象的`相思以形象感,而且暗示出它的与时俱增、无法消除、在心田中种下刻骨镂心的长恨。正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心头,又上眉头。(李清照)不合二字,出语峭劲拗折,貌似悔种前缘,实为更有力地表现这种相思的真挚深沉和它对心灵的长期痛苦折磨。

  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三四两句切题内有所梦,分写梦中与梦醒。刻骨相思,遂致入梦,但由于长期睽隔,梦中所见伊人的形象也恍惚迷离,觉得还不如丹青图画所显现的更为真切。细味此句,似是作者藏有旧日情人的画像,平日相思时每常展玩,但总嫌不如面对伊人之真切,及至梦见伊人,却又觉得梦中形象不如丹青的鲜明。意思翻进一层形成更深的朦胧意蕴。下句在语言上与上句对仗,意思则又翻进一层,说梦境迷蒙中,忽然听到山鸟的啼鸣声,惊醒幻梦,遂使这未比丹青见的形象也消失无踪无处寻觅了。如果说,上句是梦中的遗憾,下句便是梦醒后的惆怅。与所思者睽隔时间之长,空间之远,相见只期于梦中,但连这样不甚真切的梦也做不长,其情何堪?上片至此煞住,而相思、梦见,意脉不断,下片从另一角度再深入来写,抒发梦醒后的感受。

  换头春未绿关合元夕,开春换岁,又过一年,而春郊尚未绿遍,仍是春寒料峭:鬓先丝说自己辗转江湖,蹉跎岁月双鬓已斑斑如霜,纵有芳春可赏,其奈老何!两句为流水对,语取对照,情抱奇悲,造意奇绝。

  接下来人间别久不成悲一句,是全词感情的凝聚点,饱含着深刻的人生体验和深沉的悲慨。真正深挚的爱情,总是随着岁月的积累而将记忆的年轮刻得更多更深,但在表面上,这种深入骨髓的相思却并不常表现为热烈的爆发和强烈的外在悲痛,而是象在地底运行的岩浆,在平静甚至是冷漠的外表下潜行着炽热的激流。又象是地表之下的地下河,深处奔涌激荡,外表却不易觉察。特别是由于年深岁久,年年重复的相思和伤痛已经逐渐使感觉的神经末梢变得有些迟钝和麻木,心田中的悲哀也积累沉淀得太多太重,裹上了一层不易触动的外膜,在这种情况下,就连自己也仿佛意识不到内心深处潜藏的悲哀了。多情却似总无情(杜牧《赠别二首》),这不成悲的表象正更深刻地反映了内心的深切悲痛。而当作者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时,悲痛的感情不免更进一层。词人在几天前写过的一首同调作品中有少年情事老来悲,正与此同。这是久经感情磨难的中年人更加深沉内含、也更富于悲剧色彩的感情状态。在这种以近乎麻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刻骨铭心的伤痛面前,青年男女的卿卿我我、缠绵悱恻便不免显得浮浅了。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红莲夜,指元宵灯节,红莲指灯节的花灯。欧阳修《蓦山溪·元夕》:剪红莲满城开遍,周邦彦《解语花。元宵》:露浥红莲,灯市花相射,均可证。歇拍以两地相思、心心相知作结。与李清照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相同。岁岁照应首句无尽。这里特提红莲夜,似不仅为切题,也不仅由于元宵佳节容易触动团圆的联想,恐怕和往日的情缘有关。古代元宵灯节,士女纵赏,正是青年男女结交定情的良宵,欧阳修的《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柳永的《迎新春》可以帮助理解这一点。

  因此年年此夜,遂倍加思念,以至有所梦了。说沉吟而不说相思,不仅为避免重复,更因沉吟一词带有低头沉思默想的感性形象,颇有李商隐月吟应觉月光寒的意境。各自知,既是说彼此都知道双方在互相怀念,又是说这种两地相思的况味(无论是温馨甜美的回忆还是长期别离的痛苦)只有彼此心知。两句用谁教提起,似问似慨,如泣如诉,象是怨恨某种不可知的力量使双方永远睽隔,又象是自怨情痴不能泯灭相思。正是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在深沉刻至的人间别久不成悲句之后,用谁教二句作结,这是一句提空描写,变实为虚、化人为物,词的韵味显得悠长深厚,含蕴空灵。

  情词的传统风格偏于柔婉软媚,这首词却以清健之笔来写刻骨铭心的深情,别具一种峭拔隽永的情韵。全篇除红莲一词由于关合爱情而较艳丽外,都是用经过锤炼而自然清劲的语言,可谓洗净铅华。词的内容意境也特别空灵蕴藉,纯粹抒情,丝毫不及这段情缘的具体情事。所谓意愈切而词愈微,感慨全在虚处,正是此词的特

古诗及赏析11

  朱熹赞美春天的古诗:春日

  胜日②寻芳③泗水④滨⑤,

  无边光景⑥一时新。

  等闲⑦识得东风⑧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

  题、春日:春天。

  2、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诗人的好心情.

  3、寻芳:游春,踏青。

  4、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5、滨:水边,河边。

  6、光景:风光风景

  7、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8、东风:春风。

  【译文】

  我选择了一个春光明媚的美好日子观花赏草来到泗水河边,只见无边无际的风光景物一时间都换了新颜。轻易就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简析】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游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名句赏析】

  ——“万紫千红总是春。”

  首句点明出游的时令、地点,下三句写“寻芳”的所见所识。春回大地,诗人耳目一新。正是这新鲜的感受,使诗人认识了东风。仿佛是一夜东风,吹开了万紫千红的鲜花;而百花争艳的景象,不正是生机勃勃的春光吗?诗人由“寻”而“识”,步步深化,统率全诗的则是一个“新”字。但泗水在山东,孔夫子曾在泗水之滨讲学传道;而南宋时那地方早已沦陷于金国,朱熹怎能去游春呢?原来这是一首哲理诗。诗中的“泗水”暗喻孔门,“寻芳”暗喻求圣人之道,“东风”暗喻教化,“春”暗喻孔子倡导的“仁”。这些意思如果用哲学讲义式的语言写出来,难免枯燥乏味。本诗却把哲理融化在生动的形象中,不露说理的痕迹。这是朱熹的高明之处。

古诗及赏析12

  登幽州台歌

  作者:陈子昂 朝代:唐 体裁:七言古诗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释】

  ①悠悠:无穷无尽的意思。

  ②怆然:悲痛伤感的样子。

  ③涕:眼泪。

  【译文】

  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地流下眼泪。

  【赏析】

  公元六九六年,契丹攻陷了营州,陈子昂奉命出征,带兵的将领是个草包,接连打了几次败仗,陈子昂提了很多建议,也未被采纳,眼看着报国的.良策无法实现。有一天他登上了幽州台,想起了战国时广招天下的燕昭王,悲愤之极,写下了这首《登幽州台歌》。诗人俯仰古今,深感人生短暂,宇宙无限,不觉中流下热泪。这是诗人空怀抱国为民之心不得施展的呐喊。细细读来,悲壮苍凉之气油然而生,而长短不齐的句法,抑扬变化的音节,更增添了艺术感染力。

古诗及赏析13

  《子夜吴歌》

  作者: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赏析鉴赏】

  月色如银的京城,表面上一片平静,但捣衣声中却蕴含着千家万户的痛苦;秋风不息,也寄托着对边关思念的深情,读来让人怦然心动。结句是闺妇的期待,也是征人的心声。诗人的手法是先景语后情语,而情景始终交融,“长安一片月”,是写景同时又是紧扣题面写出“秋月扬明辉”的季节特点。而见月怀人乃古典诗歌传统的表现方法,加之秋来是赶制征农的季节·故写月亦有兴义,此外,月明如昼,正好捣衣,而那“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表砧上拂还来”的月光,对思妇是何等一种挑拨呵!制表的布帛须先置砧上,用杵捣平捣软,是谓“捣衣”。这明朗的月夜,长安城就沉浸在一片此起彼落的砧杵声中,而这种特殊的“秋声”对于思妇又是何等一种挑拨呵!“一片”“万户”,写光写声,似对非对,措语天然而得咏叹味。秋风,也是撩人愁绪的',“秋风人窗里,罗帐起飘扬”,便是对思妇第三重挑拨。月朗风清,风送砧声,声声都是怀念玉关征人的深情。著“总是”二字,情思益见深长。这里,秋月秋声与秋风织成浑成的境界,见境不见人,而人物俨在,“玉关情”自浓。此情之浓,不可遏止,遂有末二句直表思妇心声:“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使诗歌思想内容大大深化,更具社会意义,表现出古代劳动人民冀求过和平生活的善良愿望。全诗手法如同电影,有画面,有“画外音”:月照长安万户,风送砧声,化人玉门关外荒寒的月景;有插曲:“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这是多么有意味的诗境呵!须知这俨然女声合唱的“插曲”决不多余,它是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画外亦在画中,它回肠荡气,激动人心。李白作诗追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本诗拟民歌,语言极为朴素但却十分准确,富有张力。因此可以说,本诗正面写到思情,而有不尽之情。

【古诗及赏析】相关文章:

古诗及赏析01-13

古诗及赏析(经典)07-20

《佳人》古诗赏析08-20

古诗赏析《牧童》08-14

《清明》古诗的赏析03-21

《登楼》古诗赏析03-22

《饮酒》古诗赏析11-11

《春日》古诗赏析08-05

古诗相思的赏析08-10

古诗《云山》赏析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