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古诗及赏析

时间:2023-07-20 10:41:26 古诗大全 我要投稿

古诗及赏析(经典)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及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古诗及赏析(经典)

古诗及赏析1

  原文:

  凫鹥

  凫鹥在泾,公尸来燕来宁。

  尔酒既清,尔肴既馨。

  公尸燕饮,福禄来成。

  凫鹥在沙,公尸来燕来宜。

  尔酒既多,尔肴既嘉。

  公尸燕饮,福禄来为。

  凫鹥在渚,公尸来燕来处。

  尔酒既湑,尔肴伊脯。

  公尸燕饮,福禄来下。

  凫鹥在潀,公尸来燕来宗,既燕于宗,福禄攸降。

  公尸燕饮,福禄来崇。

  凫鹥在亹,公尸来止熏熏。

  旨酒欣欣,燔炙芬芬。

  公尸燕饮,无有后艰。

  译文:

  野鸭鸥鸟河中央,公尸赴宴多安详。你的美酒清又醇,你的菜肴味道香。公尸赴宴来品尝,福禄大大为你降。

  野鸭鸥鸟沙滩上,公尸赴宴来歆享。你的美酒好又多,你的菜肴美又香。公尸赴宴来品尝,助你福禄长安康。

  野鸭鸥鸟在洲诸,公尸赴宴来居住。你的美酒已滤清,你的菜肴有干脯。公尸赴宴来品尝,为你降下大福禄。

  野鸭鸥鸟港汊中,公尸赴宴位居尊。已在亲庙设酒席,福禄降临你家门。公尸赴宴来品尝,福禄不断降你身。

  野鸭鸥鸟在峡门,公尸赴宴醉醺醺。美酒饮来欣欣乐,烧肉烤肉香喷喷。公尸赴宴来品尝,从此太平无艰辛。

  注释:

  1.凫(fú):野鸭。鹥(yī):沙鸥。《诗经集传》:“凫,水鸟,如鸭者。鹥,鸥也。”

  2.泾:径直前流之水。

  3.尸:神主。燕:通“宴”,宴饮。宁:享安宁。《诗经传疏》:“燕,燕饮也。”

  4.尔:指主祭者,即周王。

  5.肴(yáo):古同“肴”,菜肴。馨:香气。

  6.来成:《诗经通释》:“来成,犹言来崇,成亦重也。”成,成就,成全。

  7.沙:水边沙滩。

  8.宜:顺,安享。《诗经通释》:“凡神歆其祀通谓之宜。”

  9.为:帮助。《郑笺》:“为犹助也。助成王也。”

  10.渚(zhǔ):河流湖泊中的沙洲。

  11.处:安乐。这里指坐。

  12.湑(xū):指酒过滤去滓。酒去滓后则变清,故有清意。《诗经传疏》:“尔酒既湑,犹云尔酒既清矣。”

  13.伊:语助词。脯(fǔ):肉干。《说文·肉部》:“脯,干肉也。”

  14.潨(cóng):港汊,水流会合之处。《毛传》:“潀,水会也。”

  15.宗:借为“悰(cóng)”,快乐。一解为尊敬,尊崇。《毛传》:“宗,尊也。”李樗、黄埙《毛诗集解》:“来居尊位也。”

  16.宗:宗庙,祭祀祖先的庙。

  17.崇:高,此作动词,加高,增加。《毛传》:“崇,重也。”

  18.亹(mén):峡中两岸对峙如门的地方。《诗经集传》:“亹,水流峡中,两岸如门也。”

  19.熏熏:同“薰薰”,香味四传。一解为和悦的样子。何楷《诗经世本古义》:“熏熏,当依《说文》作醺醺,谓尸醉也。”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以为当与下句之“欣欣”互易,谓“古书多口授,误倒其文耳”。

  20.旨:甘美。欣欣:《毛传》:“欣欣然,乐也。芬芬,香也。”

  21.燔(fán)炙:指烧烤肉。燔,本义是焚烧,引申为烧烤。芬芬:肉味香浓貌。

  22.艰:灾难,不幸。

  赏析:

  此诗是《大雅·生民之什》的第四篇。关于此诗的主旨,《毛诗序》在解《生民之什》的第一篇《大雅·生民》为“尊祖也”,解第二篇《大雅·行苇》为“忠厚也”,解第三篇《大雅·既醉》为“大平也”之后,解此篇为“守成也”,云:“大平之君子能持盈守成,神祇祖考安乐之也。”

  此诗分五章,,每章四句,除每章的第二句为六言外,其余均为四言句。其结构有如音乐中的装饰变奏曲:将一个结构完整的主题进行一系列的变奏,而保持主题的旋律。就诗而言,此歌主题旋律便是:野鸭沙鸥在水泽畔欢快地嬉戏觅食,公尸来到宗庙接受宾尸之礼就像野鸭沙鸥自得其所那样恬适愉悦,人们答谢公尸,献给公尸的酒清醇甘甜,献给公尸的'食香酥鲜美,希望公尸沟通献祭的人们与受祭的神灵,并祈求神灵赐福。

  此诗首句的“在泾”“在沙”“在渚”“在潨”“在亹”,其实都是在水边。《郑笺》分别解释为“水鸟而居水中,犹人为公尸之在宗庙也,故以喻焉”,“水鸟以居水中为常,今出在水旁,喻祭四方百物之尸也”,“水中之有渚,犹平地之有丘也,喻祭地之尸也”,“潨,水外之高者也,有瘗埋之象,喻祭社稷山川之尸”,“亹之言门也,燕七祀之尸于门户之外,故以喻焉”,虽对每章以“凫鹥”起兴而带有比意看得很透,但却误将装饰变奏看作主题变奏,其说不免穿凿附会。每章的章首比兴,只是喻公尸在适合他所呆的地方接受宾尸之礼而已,用词的变换,只是音节上的修饰,别无深意。以下写酒之美,用了“清”“多”“湑”“欣欣”等词,写肴之美,用了“馨”“嘉”“芬芬”等词,从不同角度强化祭品的品质优良,借物寄意,由物见人,充分显示出主人宴请的虔诚。正因为主人虔诚,所以公尸也显得特别高兴,诗中反覆渲染公尸“来燕来宁”“来燕来宜”“来燕来处”“来燕来宗”“来止熏熏”,正说明了这一点,语异而义同,多次装饰变奏更突出了主旋律。因为公尸高兴,神灵也会不断降福给主人,这就是诗中反覆强调的“福禄来成”“福禄来为”“福禄来下”“福禄攸降”“福禄来崇”。只有诗的末句“无有后艰”,虽是祝词,却提出了预防灾害祸殃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前引《毛诗序》“大平之君子能持盈守成,神祇祖考安乐之也”的发挥倒是值得注意的。居安必须思危,这一点至今能给人以很大的启发。

古诗及赏析2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昨日之日”与“今日之日”,是指许许多多个弃我而去的.“昨日”和接踵而至的“今日”。每一天都深感日月不居,时光难驻,心烦意乱,忧愤郁悒。诗人的“烦忧”既不自“今日”始,他所“烦忧”者也非止一端。

古诗及赏析3

  《浣溪沙·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

  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译文翻译

  重叠的彤云低压着,连大雁也吓得不肯啼叫了。当航船经过石塘西畔时,我心中的愁苦更加浓重。船儿被迎头打来的风浪恶作剧地摆布着。

  迎着归棹,春天的河岸上已逐渐生出一层嫩绿;小小的梅树,新枝该长得压着门楣了吧?一年一度的灯节已经开始了,仿佛在催促我:快点回来啊!

  注释解释

  浦:水滨。

  棹(zhào):划船的'工具,船桨,也指船。

  长(zhǎng)亚门:长得靠近门楣。

  一年灯火:指春节至元宵节的灯笼、焰火之类。

  要:通“邀”。陶渊明《桃花源记》:“便要还家。”

  重云:重重云层。

  石塘:在苏州的小长桥。

  恶(wù):猛,厉害。

  禁(jīn)持:“禁”通“今”,摆布。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还家过年之情。姜夔一生布衣,以清客身份依人篱下,辗转飘泊,除夕不能回家过年,已是常事。宋宁宗庆元二年丙辰除夕前五日,姜夔从无锡乘船归杭州(当时白石移家杭州,依张鉴门下),途中经过吴松,遂作此词。

  诗文赏析

  “雁怯重云不肯啼。”起笔写向空中。大雁无声,穿过重云,飞向南方。南方温暖,对大雁来说,是一温馨的家,用比喻的手法表现作者归家的情景。长空彤云重重密布,雁儿心情紧张,故说“怯”字。但雁儿急于回家,一个劲往南飞,故不肯啼。此一画面,恰成词人归心似箭的写照。“画船愁过石塘西”,次句写出自己,句中著一愁字,便似乎此一画船,是载了满船清愁而行,又妙。作者既然归家但是描写的却都是惨淡景象,“打头风浪恶禁持”,作者巧妙的写出了实情,大风阻挡词人归路,人间有风浪猛打船头。天上有重云遮拦鸟道,对于思家心切的作者忧愁更深一步。

  “春浦渐生迎棹绿”,过片仍写水面,意境却已焕然一新。浦者水滨,河水涨绿,渐生春意,轻拍桨橹。虽云渐生,可是春之一字,冠于句首,便觉已是春波骀荡,春意盎然。歇拍与过片,对照极其鲜明。从狂风恶浪过变而为春波荡漾,从风浪打头紧接便是春波迎桨,画境转变之大,笔力几于回天。真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诗)的突兀感和欣悦感。笔峰骤转,却不显得生硬,两相对照,只觉笔意轻灵,意境超逸。时犹腊月,词人眼中之河水已俨然是一片春色,则此时词人之心中,自是一片温暖。“小梅应长亚门枝。”下句更翻出想象。离家已久之词人,揣想此时之家中,门前小梅,新枝生长,几乎高与门齐了。此一意境,何其馨逸,又何其温柔。小梅之句,颇似有一番喻意,暗示儿女之生长。经年飘泊在外之人,每一还家,乍见儿女又长高如许,其心情之喜慰,可想而知。小梅应长亚门枝,正是这种人生体验之一呈现。“一年灯火要人归。”结笔化浓情为淡语。除夕守岁之灯火,一年一度而已矣。灯火催人快回家,欢欢喜喜过个年。一笔写出家人盼归之殷切,亦写出自己归心之急切。此是全幅词情发展之必然结穴,于淡语中见深情。

  此词的显著艺术特色,是以哀景写欢乐,以淡笔写浓情。上片以雁怯重云,画船载愁,浪打船头等惨淡景象反衬归家之欢欣,下片的春浦渐绿,小梅长枝,灯火催归等热闹景象突出了作者归心似箭的心情。

古诗及赏析4

  山中 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山中》名师翻译:

  薄雾散尽。荆溪如一块越扯越长的银飘带,向远山中淡淡隐去。水很薄、很清,涓涓细流轻轻弹奏着石头的琴键,一路吟唱,蜿蜒而出。

  冬蹑手蹑脚的来了。这位顽皮的孩子,用寒风的十指收集秋天张贴在树上的五颜六色的卡片,然后,又毫不怜惜地甩在地上。

  几片枫叶躲过了它冷冷的视线,竟勇敢地昂起红朴朴的脸,如长夜里的火把,顿时照亮了整个季节。诗人为她们大胆的举动一阵惊喜,心中盛满了温暖和激动。

  山路似有似无,在青葱蓊郁的苍松翠柏中躲躲闪闪。阳光企图伸长手指溜进来,最后仍让一层一层的叶片挡住了去路。

  空明的山色苍翠欲滴。这秦岭的初冬呵,尽管无雨,却被满眼的绿色打湿了目光和衣裳,以及心灵深处的那个静谧的梦。

  赏析:

  这首小诗以诗人山行时所见所感,描绘了初冬时节的山中景色。

  首句写山中溪水。荆溪,本名长水,又称浐水,源出陕西蓝田县西南秦岭山中,北流至长安东北入灞水。这里写的大概是穿行在山中的上游一段。山路往往傍着溪流,山行时很容易首先注意到蜿蜒曲折、似乎与人作伴的清溪。天寒水浅,山溪变成涓涓细流,露出磷磷白石,显得特别清浅可爱。由于抓住了冬寒时山溪的主要特征,读者不但可以想见它清澄莹澈的颜色,蜿蜒穿行的形状,甚至仿佛可以听到它潺潺流淌的声音。

  次句写山中红叶。绚烂的霜叶红树,本是秋山的特点。入冬天寒,红叶变得稀少了;这原是不大引人注目的景色。但对王维这样一位对大自然的色彩有特殊敏感的诗人兼画家来说,在一片浓翠的山色背景上(这从下两句可以看出),这里那里点缀着的几片红叶,有时反倒更为显眼。它们或许会引起诗人对刚刚逝去的绚烂秋色的遐想呢。所以,这里的“红叶稀”,并不给人以萧瑟、凋零之感,而是引起对美好事物的珍重和流连。

  如果说前两句所描绘的是山中景色的某一两个局部,那么后两句所展示的却是它的全貌。尽管冬令天寒,但整个秦岭山中,仍是苍松翠柏,蓊郁青葱,山路就穿行在无边的.浓翠之中。苍翠的山色本身是空明的,不像有形的物体那样可以触摸得到,所以说“空翠”。“空翠”自然不会“湿衣”,但它是那样的浓,浓得几乎可以溢出翠色的水分,浓得几乎使整个空气里都充满了翠色的分子,人行空翠之中,就像被笼罩在一片翠雾之中,整个身心都受到它的浸染、滋润,而微微感觉到一种细雨湿衣似的凉意,所以尽管“山路元无雨”,却自然感到“空翠湿人衣”了。这是视觉、触觉、感觉的复杂作用所产生的一种似幻似真的感受,一种心灵上的快感。“空”字和“湿”字的矛盾,也就在这种心灵上的快感中统一起来了。

  张旭的《山中留客》说:“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沾衣”是实写,展示了云封雾锁的深山另一种美的境界;王维这首《山中》的“湿衣”却是幻觉和错觉,抒写了浓翠的山色给人的诗意感受。同样写山中景物,同样写到了沾衣,却同工异曲,各臻其妙。真正的艺术是永远不会重复的。

  这幅由白石磷磷的小溪、鲜艳的红叶和无边的浓翠所组成的山中冬景,色泽斑斓鲜明,富于诗情画意,毫无萧瑟枯寂的情调。和作者某些专写静谧境界而不免带有清冷虚无色彩的小诗比较,这一首所流露的感情与美学趣味都似乎要更健康一些。

古诗及赏析5

  原文:

  咏荆轲

  燕秦不两立,太子已为虞。

  千金奉短计,匕首荆卿趋。

  穷年徇所欲,兵势且见屠。

  微言激幽愤,怒目辞燕都。

  朔风动易水,挥爵前长驱。

  函首致宿怨,献田开版图。

  炯然耀电光,掌握罔正夫。

  造端何其锐,临事竟趑趄。

  长虹吐白日,仓卒反受诛。

  按剑赫凭怒,风雷助号呼。

  慈父断子首,狂走无容躯。

  夷城芟七族,台观皆焚污。

  始期忧患弭,卒动灾祸枢。

  秦皇本诈力,事与桓公殊。

  奈何效曹子,实谓勇且愚。

  世传故多谬,太史征无且。

  译文:

  燕国秦国势不两立,燕太子丹为这块心病十分忧虑。

  决定用樊於期脑袋作信物奉行刺秦王的短浅计谋,让荆轲带上匕首赶赴秦地。

  整年里卑词厚礼,奉养荆轲,恰逢人们将受屠戮,军事形势十分危急。

  微言大义激起樊氏深怨,献出人头,荆卿圆睁双眼怒气冲冲辞别燕国首都。

  北风里一曲悲歌,易水送行场面壮烈,洒酒祭祀天地登车挥鞭长驱。

  把密封樊於期首级的匣子送给宿敌秦王,当面打开燕国的地图割让土地。

  突然间闪闪电光,图穷匕首见,可惜拿匕首的人不是行家,耳热心悸。

  开始行事时锐气何等锋利,到紧要关头他却犹豫无计。

  突然间似长虹横贯太阳,匆忙中反而自遭诛杀。

  秦王拔剑而起,盛怒伐燕,号呼声似风雷贯耳,秦军向燕地进发。

  燕王斩下太子丹头颅讨好秦国,仍被追伐得到处奔跑,没有容身之舍。

  秦兵铲平城邑除掉燕王亲姻家族,燕国的官署宫观都被烧毁践踏。

  开始行事时指望消除灾祸,最终反而触动了灾祸的机匣。

  秦王的兼并靠的是诈力,与讲信义的齐桓公大相径差。

  怎能仿效勇士曹沫劫齐桓公的故事呢,实在叫做有勇无谋又愚有加。

  世间流传的史事本来就多有谬误,太史公已从秦侍医夏无且那里早有叹嗟。

  注释:

  1.荆轲:战国时著名侠客。战国时期卫国人,好读书击剑,入燕,燕之处士田光亦善待之,后受燕太子丹所遣,入秦刺秦王嬴政。

  2.不两立:不能同时并存。《战国策·燕策三》:“燕秦不两立,愿太傅幸而图之。”

  3.太子:即燕太子丹,燕王喜之子。虞(yú):忧患,引申为心病。

  4.千金:指代秦将樊於期之首级。短计:浅陋的计谋。

  5.荆卿:即荆轲。

  6.穷年:整年。徇(xùn):顺从。

  7.且见屠:将要被屠杀。

  8.微言:密谋;暗中进言。

  9.燕(yān)都:指燕国首都。

  10.朔风:北风,寒风。

  11.爵(jué):古代酒器。长驱:向前奔驰不止。

  12.函(hán)首:将首级装入匣子。宿怨:指代秦王。

  13.迥(jiǒng)然:明亮貌。电光:指匕首。

  14.罔(wǎng):没有,不是。正夫:这里指行家。正:一作“匹”。

  15.造端:开始;开端。

  16.趑(zī)趄(jū):犹豫,不进貌。

  17.仓卒(cù):即仓猝,匆忙急迫。

  18.“按剑”二句:指秦王发怒攻打燕国事。

  19.“慈父”二句:指燕王杀太子丹仍被追逃事。

  20.芟(shān):割草,引申为除去。七族:指亲姻家族。

  21.台:古代官署名。焚污:谓焚毁玷辱。

  22.弭(mǐ):消除、停止。

  23.枢(shū):枢纽,机关,关键。

  24.诈力:欺诈与暴力。

  25.桓(huán)公:齐桓公,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以信为号召,与秦之并兼诈力不同。

  26.曹子:即曹沫,春秋时期著名刺客。

  27.故:通“固”,本来。

  28.太史:指太史公司马迁。徵(zhēng):证明、应验。无且(jū):指秦王侍医夏无且。

  赏析:

  历史故事“荆轲刺秦王”,历代都有名人歌咏。晋代左思作有《荆轲饮燕市》,借歌咏荆轲以抒发对豪门权贵的蔑视;晋代陶渊明作《咏荆轲》,以诗的形式不仅再现了当年荆轲刺秦王的悲壮经过,而且以“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表明自己的叹惋颂赞之情;而柳宗元作的这首《咏荆轲》内涵更为丰富,作者用具有高度概括性和巨大包容性的语言成功地描述了这一重大事件的错综复杂的情节,精心制造了一个接一个的高潮。特别是绘声绘色地描写了荆轲临行时的悲壮场面和刺秦王的紧张激烈场面,生动体现出荆轲的勇敢、真诚、刚毅、愚狂的性格特征,从而使荆轲的.形象跃然于纸上。而此诗的新意更在于诗人对荆轲作出了“勇且愚”的评价。秦国虐待作为人质的燕太子丹,杀戮樊於期的父母宗族,特别是秦军滥施武力,任意侵凌其他国家的种种暴行,引起了人们的强烈不满。对于像荆轲那些抵抗强秦,进行自保的人和事,则应给予一定的同情和颂赞;但是,对秦王采取暗杀等恐怖手段,不能不说是一种愚蠢而又危险的行径。因为这类行径无论如何不会改变历史发展的趋势。诗人对荆轲刺秦王这一愚昧盲动之举,表示了深深的叹惋。燕太子丹错误地将燕国的命运完全寄托在荆轲一人身上,诱使荆轲充当牺牲品,而荆轲却乐于效法古人,铤而走险,终于丧命,这是历史的悲剧。其实,荆轲即使能杀死秦王,也不能迫使秦国退还侵占各国的土地,从而挽救大势已去、行将灭亡的六国。

  唐代侠风犹盛,安史之乱后,皇室与强藩之间矛盾剧烈,借刺客之手除掉对方阵营中的要人一时成了热门话题与首选的手段。此诗即反映了柳宗元对这种政治上的短视与盲动的轻蔑,也表达了作者在国家统一上排斥“诈力”的观念。

古诗及赏析6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卷六)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艺圃撷馀》)怎样才算“自然”,才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呢?这首《静夜思》就是个样榜。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妙绝古今”。

  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经常看到的。例如梁简文帝萧纲《玄圃纳凉》诗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于李白的唐代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里流霜不觉飞”来写空明澄澈的月光,给人以立体感,尤见构思之妙。可是这些都是作为一种修辞的手段而在诗中出现的。这诗的“疑是地上霜”,是叙述,而非摹形拟象的状物之辞,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不难想象,这两句所描写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象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围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净!这时,他完全清醒了。

  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

  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

  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从这里,读者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古诗及赏析7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杜甫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

  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

  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

  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洞昏王室。

  梨园子弟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

  金粟堆前木已拱,瞿塘石城草萧瑟。

  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赏析:

  观公孙大娘的'弟子舞剑器,却重笔放在描绘公孙大娘的高超舞技上,再联想到从开元盛世,到天宝变乱,五十年间,兴衰反掌,感时追昔,令人凄然。此诗的一大特色,在于用博喻的手法,来描绘公孙大娘剑器舞的高超。“观者如山……”以后六句,历来为人称赏。

古诗及赏析8

  《女冠子·四月十七》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译文

  今天是四月十七,去年这个日子,正是与你离别的时候。忍住泪水假装着低下脸,含羞皱着眉头。

  自别后我魂销肠断,如今只能在梦里与你相见。我的相思之情,除了天边的月亮,又有谁知道呢?

  注释

  佯(yáng羊)低面:假装着低下脸。

  敛眉:皱眉头。敛(liǎn脸):蹙。

  赏析

  这首词在《草堂诗余别集》中题作《闺情》,写女子追忆与情人的相别以及别后相思,抒发了闺中少女的相思之情。词句质朴率真,哀惋动人,是历来广为传诵的名篇。上片忆与郎君相别。“四月十七,正式去年今日。”连用记载日期的二句,在整个词史上少见。似乎是脱口而出,有似乎是沉醉之中的惊呼。“正是”二字用得传神,表现出记忆之深,让人如闻其声。“别君时”非常直接地点明让这个少女如此痴迷的`原因。原来是与郎君分别了,痴迷、沉醉于苦苦的相思忘了时间的飞逝,忘了四季的轮回,忘了身在何处。好像是在一觉醒来,忽然发现,别离已一年,相思也一年了。然而,这一年似快又慢,快是指别离太快,相聚太短,慢是蕴涵了无数煎熬,无数牵挂。“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佯”是掩饰,但不是故意做作,是基于感情的真挚。害怕郎君发现脸上的泪水,而牵挂、担心,而假装低头;“含羞”是别时有千言万语却有无从说起,欲说还休,难于启齿。这两句通过白描手法,生动地再现了送别时女子玲珑剔透的面部表情,细腻真实的心理活动。

  下片抒别后眷念。“不知魂已断”,是过片。“魂断”即“魂销”,江淹《别赋》云:“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紧扣上片“别君时”,承上;只好“空有梦相随”,启下,过渡自然,不留痕迹。“不知”故作糊涂,实指知,但比知更深更悲。知是当时,是如今,还是这一年,却又不知。事实上,三者已融于一起,无从分别,也无需分别。君去人不随,也不能随,只好梦相随。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但这里的梦是凄苦的,是在无法选择的前提下,不得不选择聊以慰藉的方式,可见相思之深,相思之苦,相思之无奈。“除却天边月,无人知。”“天边月”与首句“四月十七”在时间上相应。“无人知”即是不知,重复上文,加强凄苦。魂销梦断都无法派遣相思之苦,那就只有对月倾诉了,这是古人常用的寄托方式,没有人知道,但明月知道,不仅知,还理解,更会把这一切记住,作为见证。在少女的心目中,月竟成了她在人间的唯一知己,这是十分无奈的选择,更见其孤独,寂寞。况且明月的“知“,本是子虚乌有。寄托相思,相思却更浓,排遣相思,相思却更深。真是欲哭无泪,欲罢不能。少女受相思折磨,为相思煎熬,楚楚动人,愈发憔悴的形象跃然纸上,让人为之流泪。

  这首词也可以看成是男子的回忆。刘永济先生《唐五代两宋词简析》评道:“此二首(包括后一首《女冠子·昨夜夜半》)乃追念其宠姬之词。前首是回忆临别时情事,后首则梦中相见之情事也。明言‘四月十七’者,姬人被夺之日,不能忘也。”

古诗及赏析9

  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注释

  1、夜光杯:一种白玉制成的杯子。

  译文

  新酿成的葡萄美酒,盛满夜光杯;

  正想开怀畅饮,马上琵琶声频催。

  即使醉倒沙场,请诸君不要见笑;

  自古男儿出征,有几人活着归回?

  赏析

  诗是咏边寒情景之名曲。全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首句用语绚丽优美,音调清越悦耳,显出盛宴的豪华气派;一句用欲饮两字,进一层极写热烈场面,酒宴外加音乐,着意渲染气氛。三、四句极写征人互相斟酌劝饮,尽情尽致,乐而忘忧,豪放旷达。这两句,蘅塘退士评曰:作旷达语,倍觉悲痛。历来评注家也都以为悲凉感伤,厌恶征战。清代施补华的.《岘佣说诗》评说: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从内容看,无厌恶戎马生涯之语,无哀叹生命不保之意,无非难征战痛苦之情,谓是悲凉感伤,似乎勉强。施补华的话有其深度。千古名绝,众论殊多,见仁见智,学人自悟。

古诗及赏析10

  【教例】

  师:……看来,同学们都被诗中那伟大的母爱深深打动了,让我们有感情地把全诗吟诵一遍。

  生:老师,我有疑问——孟郊为什么不带母亲一起出门,让她老人家享享清福呢?(一生突然站起来发问,还有些语无伦次,显然他对孟郊很有看法。)

  师:多有见解!谁听懂他的话了?能把他的意思表达得更清楚吗?

  生:他的意思是说,孟郊口口声声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他明明已考取功名,完全可以让母亲享享清福,却把老母亲扔在家中不管。他的行动和诗句意思不吻合。

  师:(转向提出异议的同学)是这样的意思吗?(该生连连点头称是)

  多会听话,多会理解呀!看来,这确实是个问题。(师凝神思索起来)

  生:我知道孟郊没带上母亲的原因,那是因为他母亲太老了,一路上经不起颠簸。

  生:我反对他的意见。在交流资料时,我们知道孟郊的母亲为了让儿子静心苦读,把家里所有的活儿都揽下来,可见她的腿脚仍很灵便。

  生:我有补充。从诗句中、插图中可知,孟郊的母亲眼睛还很好使,还能缝制衣服呢!至少可以说明不至于经不起颠簸。

  师:这么说来,这孟郊也确实没良心。可他的诗倒是写得句句含情,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师显得很困惑)

  生:我想孟郊在出门前一定想把母亲带上,但母亲不想拖累他,希望他能更好地建功立业。

  生:还有,可能是母亲习惯了田园生活,不愿离开生活了那么多年的故乡。而孟郊十分理解母亲,不想为难母亲。哦,我想他一定会常回家看望母亲的。

  生:我觉得他俩的推测都成立:母亲,不想拖累儿子;儿子,不想为难母亲。这是非常高尚的境界,非常伟大的情感!

  师:(深为学生的见解折服,十分激动)让我们把这一凝聚着深情的诗句反复吟诵,永远记在心间!(生吟得声情并茂)

  【启示】

  1、教师要善于捕捉、利用课堂教学过程中生成的资源。教学将近尾声时,学生突然发问:“孟郊为什么不带上母亲一起出门,让她老人家享享清福?”教师及时抓住了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充分利用这一稍纵即逝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展开对话,在探究、讨论中深化认识,升华情感,教学层层推进,直至达到最高潮。假如教师对学生所提问题充耳不闻或敷衍塞责,那么,这堂课也就失去了其精彩之笔。让可贵的教学资源白白流失,不能不说是莫大的遗憾。当然,课堂上学生的质疑问难并不一定都能作为资源,都能用来点石成金,关键在于教师要独具慧眼,进行甄别,筛选。

  2、倾听,是对话之前提。有了倾听,对话才能传达至每位学生的心灵,才能产生巨大能量,真正实现面向全体学生,课堂也才有可能因此而变得厚重。综观这一教学片段,“我反对他的意见”,“我有补充”,“我觉得他俩的推测都成立”,从反驳到补充再到总结,可见学生有着良好的倾听习惯,过硬的倾听能力。这一切,离不开教师平时有意识的引导。在这一教学片段中,也有一定体现。如“谁听懂他的'话了?能把他的意思表达得更清楚吗”再如,“多会听话,多会理解”,

  这些看似多余的问话及常被教师忽略的肯定,都在不断强化着学生的倾听意识。

  3、对话,并不仅仅局限于师生之间。只有让师生、生生这些个体间互动、互激,课堂才能经纬交错,浑然一体。然而,传统的课堂,对话往往只局限于师生之间,学生缺乏与学习同伴对话的意识。这样,课堂的单薄势必导致教学之低效。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对话意识呢?一句话,教师要进行有意识地引导。起始阶段,“谁有不同意见?”“谁能进行补充?”“谁能进行总结?”……这些问话可以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语言。当生生对话成为学生的自觉意识与行为时,这些语言就可以从课堂上悄然隐退,生生对话也就“不待教师之谓也”。

古诗及赏析11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姜夔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

  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

  人间别久不成悲。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姜夔词作鉴赏

  这是一首情词,与姜夔青年时代的合肥情事有关,词中怀念和思恋的是合肥的旧日情侣。可以看出,白石是一个至情至性的人,虽往事已矣,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转换,加上人事变幻的沧桑,并没有改变白石对合肥情侣的深深眷恋。所以在长期浪迹江湖中,他写了一系列深切怀念对方的词篇。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元夕之夜,他因思成梦,梦中又见到了旧日的情人,梦醒后写了这首缠绵悱恻的情词。这一年,上距初遇情人时已经二十多年了。

  头两句揭示梦的原因,首句以想象中的肥水起兴,兴中含比。肥水分东、西两支,这里指东流经合肥入巢湖的一支。明点肥水,不但交待了这段情缘的发生地,而且将词人拉入到遥远的沉思。映现在词人脑海中的,不仅有肥水悠悠向东流的形象,且有与合肥情事有关的一系列或温馨或痛苦的回忆。东流无尽期的肥水,在这里既象是悠悠流逝的岁月的`象征,又象是在漫长岁月中无穷无尽的相思和眷恋的象征,起兴自然而意蕴丰富。正因为这段情缘带来的是无穷无尽的痛苦思念,所以次句笔调一转翻怨当初不该种下这段相思情缘。种相思的种字用得精妙无比。

  相思子是相思树的果实,故由相思而联想到相思树,又由树引出种字。它不但赋予抽象的相思以形象感,而且暗示出它的与时俱增、无法消除、在心田中种下刻骨镂心的长恨。正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心头,又上眉头。(李清照)不合二字,出语峭劲拗折,貌似悔种前缘,实为更有力地表现这种相思的真挚深沉和它对心灵的长期痛苦折磨。

  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三四两句切题内有所梦,分写梦中与梦醒。刻骨相思,遂致入梦,但由于长期睽隔,梦中所见伊人的形象也恍惚迷离,觉得还不如丹青图画所显现的更为真切。细味此句,似是作者藏有旧日情人的画像,平日相思时每常展玩,但总嫌不如面对伊人之真切,及至梦见伊人,却又觉得梦中形象不如丹青的鲜明。意思翻进一层形成更深的朦胧意蕴。下句在语言上与上句对仗,意思则又翻进一层,说梦境迷蒙中,忽然听到山鸟的啼鸣声,惊醒幻梦,遂使这未比丹青见的形象也消失无踪无处寻觅了。如果说,上句是梦中的遗憾,下句便是梦醒后的惆怅。与所思者睽隔时间之长,空间之远,相见只期于梦中,但连这样不甚真切的梦也做不长,其情何堪?上片至此煞住,而相思、梦见,意脉不断,下片从另一角度再深入来写,抒发梦醒后的感受。

  换头春未绿关合元夕,开春换岁,又过一年,而春郊尚未绿遍,仍是春寒料峭:鬓先丝说自己辗转江湖,蹉跎岁月双鬓已斑斑如霜,纵有芳春可赏,其奈老何!两句为流水对,语取对照,情抱奇悲,造意奇绝。

  接下来人间别久不成悲一句,是全词感情的凝聚点,饱含着深刻的人生体验和深沉的悲慨。真正深挚的爱情,总是随着岁月的积累而将记忆的年轮刻得更多更深,但在表面上,这种深入骨髓的相思却并不常表现为热烈的爆发和强烈的外在悲痛,而是象在地底运行的岩浆,在平静甚至是冷漠的外表下潜行着炽热的激流。又象是地表之下的地下河,深处奔涌激荡,外表却不易觉察。特别是由于年深岁久,年年重复的相思和伤痛已经逐渐使感觉的神经末梢变得有些迟钝和麻木,心田中的悲哀也积累沉淀得太多太重,裹上了一层不易触动的外膜,在这种情况下,就连自己也仿佛意识不到内心深处潜藏的悲哀了。多情却似总无情(杜牧《赠别二首》),这不成悲的表象正更深刻地反映了内心的深切悲痛。而当作者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时,悲痛的感情不免更进一层。词人在几天前写过的一首同调作品中有少年情事老来悲,正与此同。这是久经感情磨难的中年人更加深沉内含、也更富于悲剧色彩的感情状态。在这种以近乎麻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刻骨铭心的伤痛面前,青年男女的卿卿我我、缠绵悱恻便不免显得浮浅了。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红莲夜,指元宵灯节,红莲指灯节的花灯。欧阳修《蓦山溪·元夕》:剪红莲满城开遍,周邦彦《解语花。元宵》:露浥红莲,灯市花相射,均可证。歇拍以两地相思、心心相知作结。与李清照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相同。岁岁照应首句无尽。这里特提红莲夜,似不仅为切题,也不仅由于元宵佳节容易触动团圆的联想,恐怕和往日的情缘有关。古代元宵灯节,士女纵赏,正是青年男女结交定情的良宵,欧阳修的《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柳永的《迎新春》可以帮助理解这一点。

  因此年年此夜,遂倍加思念,以至有所梦了。说沉吟而不说相思,不仅为避免重复,更因沉吟一词带有低头沉思默想的感性形象,颇有李商隐月吟应觉月光寒的意境。各自知,既是说彼此都知道双方在互相怀念,又是说这种两地相思的况味(无论是温馨甜美的回忆还是长期别离的痛苦)只有彼此心知。两句用谁教提起,似问似慨,如泣如诉,象是怨恨某种不可知的力量使双方永远睽隔,又象是自怨情痴不能泯灭相思。正是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在深沉刻至的人间别久不成悲句之后,用谁教二句作结,这是一句提空描写,变实为虚、化人为物,词的韵味显得悠长深厚,含蕴空灵。

  情词的传统风格偏于柔婉软媚,这首词却以清健之笔来写刻骨铭心的深情,别具一种峭拔隽永的情韵。全篇除红莲一词由于关合爱情而较艳丽外,都是用经过锤炼而自然清劲的语言,可谓洗净铅华。词的内容意境也特别空灵蕴藉,纯粹抒情,丝毫不及这段情缘的具体情事。所谓意愈切而词愈微,感慨全在虚处,正是此词的特

古诗及赏析12

  “往日出门去,萧森十里松。

  梅花因太祖,香水自神龙。

  烟雨窑城暗,霉苔辇路封。

  兴亡无限恨,消得一声钟。”

  ——《灵谷寺》

  屈大均生于明清易代的社会鼎革时期。知识分子生活遭际十分复杂,他们的思想观念变革也是空前的。面对异族统治集团的对本民族的侵略和屠杀,他们只能走向反抗异族侵略,力图恢复故国河山的斗争道路,即使斗争失败,他们也能保持操守,誓死不降。屈大均在顺治四年(1647)参与广东高明陈邦彦的抗清起义斗争。失败后,顺治七年(1650)清兵再陷广州,他便在番禺园冈乡雷峰海云寺削发为僧,法名今种,字一灵。此后,他斗志不减,以僧人身份,四处奔波,视死而归,为匡复明朝而战斗。

  顺治十六年(1659),永历帝被清兵追赶,逃到缅甸;屈大均在江南一带参加抗清斗争也遭到失败,暂避在灵谷寺。灵谷寺位于南京市东郊紫金山东南坡下,中山陵以东约1.5千米处,灵谷寺初名开善寺,是南朝梁武帝为纪念著名僧人宝志禅师而兴建的“开善精舍”,明初因兴建孝陵,将开善寺从独龙阜迁过来,明太祖朱元璋亲自赐名“灵谷禅寺”,并封其为“天下第一禅林”因而改名“灵谷寺”。因为灵谷寺风景幽雅,朱元璋亲笔题写“天下第一丛林”圣匾;自此,灵谷寺与孝陵在明朝曾经是金陵重要景物,人们不时前来参拜。而易代之后,这些景物呈现出荒芜衰败之态。诗人屈大均此时面对灵谷寺四周景物,触景伤情,写下这首《灵谷寺》诗。

  南京曾是朱明王朝开国首都,有明太祖的陵寝,南明弘光朝亦建都于南京。南京无疑是故国的象征,此处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会引发遗民诗人的兴亡之恨。这首咏“灵谷寺”的诗,诗人显然是借题发挥。

  诗的开首两联主要写景。首联写自己常常出门所见,灵谷寺周围古木参天,历来有“灵谷深松”的美誉。近处十里幽深的松林,宁静之极。

  颔联写远处,梅花因为明太祖得决定,花开得特别得绚丽;灵谷寺得泉水潺潺,芬芳香味来自神龙得恩赐。灵谷寺得东边是孝陵,这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皇陵,其附近有三国时孙权的墓地梅花山。起初,兴建孝陵时,有大臣提议将孙权墓地搬走,但朱元璋慕孙权威名,没有同意。所以,梅花山因明太祖朱元璋的决定,在孝陵内的梅花开放得特别茂盛。

  诗歌表面写寺外的灵谷深松、梅花山的梅香,实质是抒写山河变易,景物已非的感慨,从而表现出南明旧都金陵的肃森景象。诗中特别强调“梅花因太祖,香水自神龙。”这是因为灵谷寺的东边是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皇陵,其附近有三国时孙权的墓地梅花山。起初,兴建孝陵时,有大臣提议将孙权墓地搬走,但朱元璋慕孙权威名,没有同意。所以,梅花山的梅花是因明太祖朱元璋的决定,才开放得如此特别灿烂。

  诗人接着写灵谷寺旁边泉水潺潺,其芬芳香味,这是孝陵内神龙的恩赐。接着,诗中借物拟人,表现灵谷寺已呈现出烟雨弥漫,窑城昏暗;连发霉的苔鲜也将道路封闭了,怪不得皇上的车马不能来参拜了。这里诗人以“霉苔辇路封”着意渲染昔日的气氛,暗示着现实中南明旧都金陵的肃森景象。诗意显得辛酸含蓄,悲凉凄楚,抒写了江山易主之际诗人异常悲痛的民族情感。诗歌为了突出诗人自己虽然弃俗从僧,但是仍然不忘记匡复明朝的决心和斗志,没有从正面描写,而是运用逆笔从反面写“兴亡无限恨,消得一声钟”,辛酸含蓄地将诗人坚强斗志表达得更加真切感人,艺术上达到了深邃含蓄的境界。

  这里诗人着意渲染往日的气氛。从另一侧面反映现实中南明旧都金陵的肃森景象。

  诗歌的后两联则是抒写诗人内心的深情和感受。颈联写诗人遥望四周,窑城烟雨昏暗;皇上的'车子很久没有来过,道路被发霉的苔藓封住了,走不得了。易代之后,灵谷寺已经不再有过去的那种繁华兴旺景象了。往日的景物依然历历在目,但人的心境却大不相同。灵谷寺的肃森景象,正是南明旧都金陵肃森景象的真实写照,也是诗人心境的反映。

  尾联,诗人写自己弃俗从僧之后,已经不问凡间之事,超脱得很。兴亡之恨,在一声声晨钟暮鼓中消失了。钟,金属制成品。佛教徒以击钟来警悟自我。据《百丈清规。法器章》云:大钟“晓击则破长夜警睡眠;暮击则觉昏衢疏冥昧。”

  然而,兴亡之恨真的能够在这声声晨钟暮鼓中消失掉么?不可能。诗人其实是运用了逆笔的表现手法。正面不写,写反面,使得诗歌显得更加含蓄,更加深刻。屈大均归隐空门,并非逃避现实,而是一种保持操守的斗争策略。

  这首诗表面写寺外的灵谷深松、梅花山的梅香,实质是表现出南明旧都金陵的肃森景象。山河变易,景物已非,显得悲凉凄楚。辛酸含蓄,反映了江山易主之际诗人异常悲痛的民族情感。诗歌为了突出诗人自己虽然弃俗从僧,但是仍然不忘记匡复明朝的决心和斗志,没有从正面描写,而是运用逆笔从反面写“兴亡无限恨,消得一声钟”,辛酸含蓄地将诗人决定斗志表达得更加真切感人,艺术上达到了深邃含蓄的境界。

  钱谦益在论诗时曾经提出易代之际诗歌的美学思想。如他在《冯定远诗序》中称,“悲忧穷蹇”之情“诗人以为美”。这首诗正是体现了易代之际“悲忧穷蹇”之情的美学思想。

古诗及赏析13

  唐诗《子夜吴歌·秋歌》赏析

  《子夜四时歌四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写秋景,戍妇为征人织布捣衣之事。

  子夜吴歌·秋歌

  作者: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赏析

  《秋歌》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丈夫免于离家去远征。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着真挚情意;虽没有高谈时局,却又不离时局。情调用意,都没有脱离边塞诗的风韵。

  笼统而言,诗人的手法是先景语后情语,而情景始终交融。长安一片月是写景,同时又是紧扣题面,写出了秋月扬明辉的季节特点。而见月怀人是古典诗歌传统的表现方法,加之秋来是赶制征衣的季节,所以写月也有起兴的意义。此外,月明如昼,正好捣衣,而那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月光,也容易勾起思妇的相思之情。制衣的布帛须先置砧上,用杵捣平捣软,是谓捣衣。这明朗的月夜,长安城就沉浸在一片此起彼落的砧杵声中,而这种特殊的秋声,对于思妇又是一种难耐的挑拨。一片万户,写光写声,似对非对,措辞天然而得咏叹味。秋风,也是撩人愁绪的,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便是对思妇的第三重挑拨。月朗风清,风送砧声,声声都是怀念玉关征人的深情。用总是二字,情思益见深长。这里,秋月秋声与秋风织成浑成的境界,见境不见人,而人物却好像真的在,玉关情也很浓。此情之浓,不可遏止,于是有了末二句直表思妇的心声: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后世的某些人偏爱含蓄,认为删去末二句作绝句更好,其实未必是这样。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大子夜歌》),慷慨天然,是民歌本色,原本不必故意使用那种吞吞吐吐的用语。而从内容上看,末二句使诗歌思想内容大大深化,更具社会意义,表现出古代劳动人民冀求能过和平生活的善良愿望。全诗手法如同电影,有画面,有画外音。月照长安万户、风送砧声、化入玉门关外荒寒的月景、插曲: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这是十分有意味的诗境,这种犹如女声合唱的插曲决不多余,它是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画外也在画中,它回肠荡气,激动人心。因此,这首诗从正面写到思情,而有不尽之情。

  注释

  ①子夜吴歌:六朝乐府吴声歌曲。《唐书·乐志》:《子夜吴歌》者,晋曲也。晋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声过哀苦。《乐府解题》:后人更为四时行乐之词,谓之《子夜四时歌》。李白的.《子夜吴歌》也是分咏四季,这是第三首《秋歌》。并由原来的五言四句扩展为五言六句。

  ②一片月:一片皎洁的月光。

  ③万户:千家万户。捣衣:洗衣时将衣服放在砧石上用棒捶打。

  ④吹不尽:吹不掉之意。

  ⑤玉关:玉门关。这两句说飒飒秋风,驱散不了内心的愁思,而是更加勾起了对远方征人的怀念。

  ⑥平胡虏:平定侵扰边境的敌人。

  ⑦良人:指驻守边地的丈夫。罢:结束。

  译文

  秋月皎洁长安城一片光明,

  家家户户传来捣衣的声音。

  砧声任凭秋风吹也吹不尽,

  声声总是牵系玉关的亲人。

  什么时候才能把敌人平定,

  丈夫就可以结束漫长征途。

【古诗及赏析】相关文章:

古诗及赏析01-13

古诗原文及赏析08-17

古诗原文及赏析10-25

《登楼》古诗赏析03-22

夏至的古诗赏析12-09

金缕衣古诗赏析08-06

《出塞》古诗的赏析08-05

《佳人》古诗赏析08-20

古诗《浣溪沙》赏析01-17

登高古诗赏析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