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古诗原文及赏析

时间:2022-04-15 08:35:39 古诗大全 我要投稿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古诗原文及赏析

  赏析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古诗原文及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古诗原文及赏析

  【诗句】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出处】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意思】海曙:大海边上;大海深处。

  此联的意思是:霞光万道的太阳似乎是从大海深处升起来的,梅花柳树一到江边就到处开放,春意盎然。后用来歌颂大自然的美是无与伦比的。

  【鉴赏】天上的白云和彩霞从海面上出来,这时天色已经破晓了;江边的梅花和杨柳,带来了春天的气象。

  【赏析】破晓时分,云霞烘托着的太阳,从东海中冉冉升起。江南的早春,梅花片片,在晨风中翩翩起舞,柳条也开始吐出淡淡的鹅黄色。诗句写出江南春天的晨景。红日与朝霞齐出,春风柔和地抚弄着大地,梅柳呈现出一派新姿。前句用一“出”字,把太阳和朝霞互相映衬出海的壮观点染得灿烂绚丽之极。后句着一“渡”字,与北方迥然不同的江南早春盎然生气活现眼前。两句诗对仗工稳,遣词精湛,清新典雅。

  注:曙,天刚亮。

  【全诗】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唐].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萍。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注释】①晋陵:唐时为江南东道毗陵郡治所,即今江苏省常州市。陆丞:作者武则天永昌元年(689)前后在江阴县任职时同郡县的僚友,名不详。《早春游望》:本篇所和陆丞原作的诗题。②宦游人:离家飘游在外作官或求仕宦的人。偏惊:特别惊心。物候:指自然界由于季节变换而产生的不同景物和气候。③曙:曙光。④淑气:暖和的气候。催黄鸟:催促黄鸟早鸣。黄鸟,即黄莺,又名黄鹂、仓庚儿。晴光:晴暖的阳光。蘋:水生植物绿萍,浮萍。⑤古调:指陆丞原作诗,其格调高雅接近古人。归思(si):还乡的念头。

  【鉴赏】

  《全唐诗》在杜审言和韦应物名下都收录此诗,只异二字。按今本《韦苏州集》10卷无此诗,而宋本、明本《杜审言集》均载之。当以杜作为是。

  这是一首和诗。晋陵,即今江苏常州市。武则天永昌元年(689)前后,杜审言曾在江阴县任县丞、县尉一类小官。晋陵、江阴,唐时同属毗陵郡。晋陵县丞陆某作有《早春游望》诗,杜审言以同郡僚友,作此诗赓和。

  首联点题,起势警拔。“独有”句应“游望”,交代人物身份;“偏惊”句应“早春”,点出时令节物。“偏惊”由于“宦游”。只有游宦在外的`人,才会对异乡节物气候的变化特别敏感。“宦游人”是一篇关键。中间四句所着力描绘的,全是从宦游人眼中看到的异乡早春物候的变化,一切都使他感到新奇,也格外使他惊心动魄。作者《经行岚州》诗云:“北地春光晚,边城气候寒。往来花不发,新旧雪仍残。”与此相反,江南却是春来早。江阴地处长江下游南岸,浩瀚的长江滚滚东流,喷薄而出的朝日,映红满天云霞,水天交映,绚丽多姿,景象何等壮观!在和煦阳光的照耀下,“梅花落处疑残雪,柳叶开时任好风”(《大酺》),江南已是一派春意盎然了。那温馨的春的气息,不仅催春花早开,而且催春鸟先鸣。黄鸟,即黄莺,又名黄鹂,亦名仓庚。陆机《悲哉行》云:“蕙草饶淑气,时鸟多好音。翩翩鸣鸠羽,喈喈仓庚吟。”“淑气催黄鸟”,正是化用陆机诗意。

  而一个“催”字,将江南蓬勃的春意写得跃然纸上。“晴光转绿蘋”,则是化用江淹诗句:“江南二月春,东风转绿蘋。”(《咏美人春游》)以“晴光”易“东风”,直接诉诸人的视觉,使你仿佛亲眼看到在明媚春光的沐浴下,那水中的蘋草由嫩绿转为深绿,色彩更加鲜艳了,而春意也更浓了。春江、春花、春鸟、春草,点染成一幅春天的美丽图画,合谱成一曲春天的交响乐。这花香鸟语的大好春光,对当地人来说,自然是赏心悦目的了,但对于游宦他乡的作者来说,却是惊心怵目的。那美丽的景色,非但不能使他欢愉,反而勾引起他的思乡之愁来了。“古调”,即指陆丞之诗,“忽闻”云云,反映了诗人刹那间的情绪变化。异乡物候之“新”,已使作者“惊心”,而“忽闻”陆丞怀归之诗,不免触动自己的乡愁,此时此情此景,诗人禁不住泪洒衣襟了。这就是陆机所说的“伤哉客游士,忧思一何深。目感随气草,耳悲咏时禽”(《悲哉行》)。异乡春景越美,游子思乡之情越切,此之谓“愁思看春不当春”(《春日京中有怀》)也。

  杜审言为唐代近体诗奠基人之一,尤擅长五律。这首诗就是他五律的代表作。首尾两联抒情,中间两联写景,相辅相成,情景交融。云霞、梅柳、黄鸟、绿蘋,色彩艳丽,有声有色。这正是“独”使“宦游人”“偏惊”的异乡“物候”之“新”。“独”字、“偏”字,用得精警。“忽闻”远承“独有”,照应题中“和”字,结句点出归思,又与起句宦游相应。全诗起结转承,章法严密,对仗工整,句律精严。难怪明人胡应麟推此诗为初唐五律第一,盛赞其“气象冠裳,句格鸿丽。初学必从此入手,庶不落小家窠臼”(《诗薮》内编卷四)。

  【鉴赏】

  开头二句写宦游人对早春的感受。“物候新”三字,紧扣诗题的“早春”,是全诗诗眼所在。“宦游人”兼指作者和陆丞,为结尾所述“归思”作了伏笔。中间四句写“游望”,具体描绘了新的物候。三四句写远望所见春景。先写春云。黎明,云霞似从海上升起,描写了江南水乡的曙光与朝霞。继写春树,诗人曾在一首诗中写道:“梅花落处疑残雪,柳叶开时任好风”。梅花柳叶,在江北还伴着残雪,在江南却迎来早春。五六句写近望所见春景。先写春鸟,天气转暖,黄莺鸣叫。再写春草,春光明媚,青萍灿然。这四句既描写了春天的景物,又描写了春天的气候,再加上出、渡、催、转四个动词的活用,表现了一幅幅早春物候的图景。

  结尾二句点出“和”意,表现了归思。沈德潜《唐诗别裁》卷九说:“末二句指陆丞之诗,言陆怀归,并动己之归思也。”古调句,是对陆丞诗的赞美;归思句,表现了作者的共鸣。

  王夫之《薑斋诗话》说:“近体,梁陈已有,至杜审言而始叶于度。”杜审言对五言律诗的形成是作了贡献的。这首诗中间二联对仗工整,全诗平仄韵脚均符合五律规则,可见五律至此已经定型。

  创作背景

  杜审言在唐高宗咸亨元年(670)中进士后,仕途失意,一直充任县丞、县尉之类小官。大约武则天永昌元年(689)前后,他到江阴县任职。此时他宦游已近二十年,诗名甚高,却仍然远离京洛,在江阴这个小县当小官,心情很不高兴。在江阴县任职时,杜审言与陆某是同郡邻县的僚友。他们同游唱和,可能即在其时。陆某原唱应为《早春游望》,内容已不可知。此诗是杜审言为唱和而作。

  作者简介

  杜审言,唐代诗人。字必简,祖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杜甫在诗法上颇受其影响,曾自豪的宣称“吾祖诗冠古”。高宗咸亨进士,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晚期和沈佺期,宋之问相唱和,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自然,其五言律诗,格律谨严。

  【作者小传】

  杜审言(645?—708),字必简,祖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属河南)。咸亨元年(670)登进士第,任隰城尉,转洛阳丞,坐事贬吉州司户参军。与同僚不睦,被诬下狱,其子杜并刺杀仇人,冤获雪,武后召见,甚加叹异,授著作佐郎,迁膳部员外郎。因谄附张易之,中宗神龙元年(705)流放峰州,次年召还,为国子监主簿,加修文馆直学士,卒于任。两《唐书》有传,今人傅璇琮有《杜审言考》(见《唐代诗人丛考》)。少时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其诗擅长五律,属对谨严,对近体诗之成熟颇有贡献。今存诗一卷。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古诗原文及赏析】相关文章:

唐诗赏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04-02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教案「优秀篇」05-17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译文及鉴赏01-14

《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唐诗鉴赏06-30

苏教版高二选修《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表格式导学案06-02

《早行》古诗原文及赏析10-02

望天门山的古诗原文及赏析05-30

早梅原文及赏析08-20

《过景陵》古诗原文及注释10-16

古诗原文及赏析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