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五年级下16《桥》导学案

时间:2021-04-05 15:17:47 五年级下册 我要投稿

五年级下16《桥》导学案

  《桥》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会认、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淀情感,在塑造的情境与氛围中感情朗读课文,得到语感的有效提升。

  3、领悟课文在表达上运用设置悬念、环境烘托等来刻画人物的特点。(重点)

  4、品味语言,深刻感受老汉危急时刻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自己扛起来的人格与精神。在语言情境中,体验生命的意义,促进生命的成长。(难点)

  二、导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解决字词。

  1、看拼音,写出下列词语。

  Páo xiào fēng kuáng níng xiào liú tǎng fàng sì

  jiū chū bào zi shēn yín xiōng táng jìdiàn

  2、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势不可当:

  跌跌撞撞:

  祭奠:

  (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三)细读课文,解决问题。

  1、用“——”画出描写自然环境(大雨和洪水)的句子,读一读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2、下列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1)、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

  (2)、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

  (3)、水渐渐窜上来,放肆的舔着人们的腰。( )

  (4)、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

  (5)、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的呻吟。( )

  好处:

  3、默读课文的第7~23自然段。用“ ”划出描写老支书语言的句子。“~~~~” 划出描写老支书神态的句子。用“====” 划出描写老支书动作的句子。认真的读一读,抓住句子中的词语想一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并用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

  4、默读最后四个自然段(24~27)这篇课文的结尾,你读懂了吗?老汉和小伙子,他们是一对亲生的父子啊!那么,当时老汉的揪和推;小伙的瞪和推,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内心世界呢?写一写,老汉与儿子的内心独白。

  ①父亲从队伍里揪出儿子,

  父亲:儿子,

  ②儿子瞪了父亲一眼,

  儿子:父亲,

  ③儿子推了父亲一把,

  儿子: 父亲,

  ④父亲推了儿子一把,

  父亲:儿子,

  (四)合作探究

  1、小组内讨论,解决上面不会做的题目

  2、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三、延伸升华1、英雄远离我们而去,一位位被救的村中百姓,站在老支书的墓前,泣不成声;他的亲人更是肝肠寸断,长跪不起。请你撰写一段老支书的墓志铭,让后人永远铭记老支书的英雄事迹。

  是啊,老汉作为一名党员,他像一座山,一座镇定、威严的大山,作为一名父亲,还是一座大山,父爱如山!为了表达对老汉的敬意和怀念。让我们一起深情朗诵一首小诗!

  一座山

  我不知道

  你的姓,你的名

  但我知道

  你有一个动人的称呼——老汉!

  哦,老汉!

  你是一座山

  一座镇定的山

  征服了肆虐(nüè)的洪水

  一座刚毅的山

  抵挡了可怕的灾难

  更是一座深情的山

  留下了高贵的人格

  哦,老汉!

  你将牢牢驻留在我们心间

  永远,永远!

  【课堂小结】

  水,一遍遍写水,让我们一次次看到人们的恐惧、人们的慌乱、;场面的紧急,场面的危险。可是同样是水,却有一个人和人们的表现不一样,谁?老汉!他的镇定、威严、沉着、临危不惧。

  【课堂检测】

  二.看拼音,写汉字。

  páo xiào féng kuáng níng xiào liú tǎng fàng sì

  ( ) ( ) ( ) ( ) ( )

  jīu zhù bào zi dèng yǎn xiōng táng chān fú

  ( ) ( ) ( ) ( ) ( )

  jì diàn shēn yín

  ( ) ( )

  《桥》课课练

  一、看拼音,写词语。

  páo xiào nínɡ xiào fànɡ sì

  ( ) ( ) ( ) ( ) ( ) ( )

  bào zi shēn yín chān fú

  ( ) ( ) ( ) ( ) ( ) ( )

  jì diàn xiōnɡ tánɡ

  ( )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

  咆( ) 狞( ) 淌( )

  饱( ) 拧( ) 倘( )

  揪( ) 呻( )

  瞅( ) 伸( )

  三、按要求写词语。

  1.近义词:

  逼近——( ) 拥戴——( ) 吵哑——( )

  2.反义词

  惊慌——( ) 痛苦——( ) 乱哄哄——( )

  四、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带点的词语,试着写一写这样的句子。

  1.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

  2.他像一座山。

  3.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4.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五、修改病句。

  1. 乱扔垃圾是一种不文明的人。

  2. 要求人们不要挤,要排好队。

  3. 小红穿着一件汗衫和一顶草帽。

  4. 今天,校长和全体师生参加了文艺晚会。

  ]

  六、课内阅读。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常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了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1.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2.用“ ”画出文中的拟人句。

  3.用“ ”画出自己最感动的地方,并说说理由。

  4.文中的'“老汉”和“小伙子”是什么关系?从哪儿可以看出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七、课外阅读。

  感 动

  去年冬天,沈阳某商厦突发大火,三层楼都被滚滚的浓烟和熊熊的烈火围住了,大火逐渐向上蔓延,即将吞噬着商厦三楼趴在窗口呼救人的性命,有的人不顾危险选择跳楼逃生,有的渐渐被浓烟熏倒了,正在这危急时刻,一位头戴坦克帽的叔叔不顾消防队员的劝阻,身穿厚厚的皮袄硬是闯进了随时都会爆炸的火海中。据一位被救者回忆,当她感觉自己离鬼门关不远时,忽然看见一个模糊的身影——“坦克帽”来 。“坦克帽”背起她,探索着向外走去。在“坦克帽”的背上,她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因为她知道,自己有救了!当她被消防员接过时,心想:我一定要报答我的救命人。可是,等她转过身准备问问“坦克帽”姓什么,住在哪儿时,却看见“坦克帽”又冲进火海中,只留下那永远印在她心里的背景。就这样,“坦克帽”一次又一次地深入火海,先后从鬼门关抢回11条性命。

  当“2005——中国骄傲”节目主持人将“坦克帽”叔叔请上台时,我才发现他是那么瘦弱、矮小,可是他留给我的形象却是无比崇高、伟大。虽然电视画面上我们只看到了冲天的烈火、滚滚的浓烟,还有一个头戴坦头帽的瘦弱背影,但正是这样一个瘦弱的背影不顾个人安危,从大火中连续救出了11个人;正是这样一个瘦弱的背影用并不宽阔的肩膀,托起了这11个人希望的明天;正是这样一个瘦弱的背影,在救过人后,选择了默默离开,默默地忍受着救人时吸入大量有害气体而引起的肺部后遗症。

  他接过主持人的话筒,没有任何豪言壮语,但那番朴实的话语,却令我感动得热泪盈眶:“当我冲进去救人时,并没有多想,我知道,危险的确存在,可我只要多进去一趟,就能多救一个人的性命,多出一个完整的家庭。是啊,中国需要感动,但更需要有“坦克帽”这样奋不顾身、全身为人民的好叔叔,他们,正是我们中国的骄傲!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吞噬:

  (2)豪言壮语: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叠词。

  ( )的浓烟 ( )地承受

  ( )的烈火 ( )地蔓延

  ( )的皮袄 ( )地摸索

  3.用“ ”画出文中的排比句。

  4.“坦克帽”叔叔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冲入火海?从中可以看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5.写出本文的中心句。

  八、写出下列四句各用了哪种语气

  1.红豆生南国 ( )

  2.春来发几枝 ( )

  3.愿君多采撷 ( )

  4.此物最相思 ( )

  《桥》课课练参考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páo xiào nínɡ xiào fànɡ sì

  (咆) (哮) (狞) (笑) (放) (肆)

  bào zi shēn yín chān fú

  (豹) (子) (呻) (吟) (搀) (扶)

  jì diàn xiōnɡ tánɡ

  (祭) (奠) (胸) (膛)

  二、比一比,再组词。

  咆(咆哮) 狞(狞笑) 淌(流淌)

  饱(吃饱) 拧(拧断) 倘(倘若)

  揪(揪住) 呻(呻吟)

  瞅(瞅见) 伸(伸展)

  三、按要求写词语。

  1.近义词:

  逼近——(靠近) 拥戴——(爱戴) 吵哑——(嘶哑)

  2.反义词

  惊慌——(镇定) 痛苦——(幸福) 乱哄哄——(静悄悄)

  四、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带点的词语,试着写一写这样的句子。

  1.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

  略。

  2.他像一座山。

  略。

  3.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略。

  4.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略。

  五、修改病句。

  1. 乱扔垃圾是一种不文明的人。

  乱扔垃圾是一种不文明的习惯。

  2. 要求人们不要挤,要排好队。

  执勤的警察要求人们不要挤,要排好队。

  3. 小红穿着一件汗衫和一顶草帽。

  小红穿着一件汗衫,戴着一顶草帽。

  4. 今天,校长和全体师生参加了文艺晚会。

  今天,全体师生参加了文艺晚会。

  六、课内阅读。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常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了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1.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2.用“ ”画出文中的拟人句。

  3.用“ ”画出自己最感动的地方,并说说理由。

  略。

  4.文中的“老汉”和“小伙子”是什么关系?从哪儿可以看出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父子关系。从课文的结尾可以看出来。这样虽让人感到在“意料之外”,但联系前文仔细想想,又觉得在“情理之中”。这样安排达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七、课外阅读。

  感 动

  去年冬天,沈阳某商厦突发大火,三层楼都被滚滚的浓烟和熊熊的烈火围住了,大火逐渐向上蔓延,即将吞噬着商厦三楼趴在窗口呼救人的性命,有的人不顾危险选择跳楼逃生,有的渐渐被浓烟熏倒了,正在这危急时刻,一位头戴坦克帽的叔叔不顾消防队员的劝阻,身穿厚厚的皮袄硬是闯进了随时都会爆炸的火海中。据一位被救者回忆,当她感觉自己离鬼门关不远时,忽然看见一个模糊的身影——“坦克帽”来。“坦克帽”背起她,探索着向外走去。在“坦克帽”的背上,她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因为她知道,自己有救了!当她被消防员接过时,心想:我一定要报答我的救命人。可是,等她转过身准备问问“坦克帽”姓什么,住在哪儿时,却看见“坦克帽”又冲进火海中,只留下那永远印在她心里的背景。就这样,“坦克帽”一次又一次地深入火海,先后从鬼门关抢回11条性命。

  当“2005——中国骄傲”节目主持人将“坦克帽”叔叔请上台时,我才发现他是那么瘦弱、矮小,可是他留给我的形象却是无比崇高、伟大。虽然电视画面上我们只看到了冲天的烈火、滚滚的浓烟,还有一个头戴坦头帽的瘦弱背影,但正是这样一个瘦弱的背影不顾个人安危,从大火中连续救出了11个人;正是这样一个瘦弱的背影用并不宽阔的肩膀,托起了这11个人希望的明天;正是这样一个瘦弱的背影,在救过人后,选择了默默离开,默默地忍受着救人时吸入大量有害气体而引起的肺部后遗症。

  他接过主持人的话筒,没有任何豪言壮语,但那番朴实的话语,却令我感动得热泪盈眶:“当我冲进去救人时,并没有多想,我知道,危险的确存在,可我只要多进去一趟,就能多救一个人的性命,多出一个完整的家庭。”

  是啊,中国需要感动,但更需要有“坦克帽”这样奋不顾身、全身为人民的好叔叔,他们,正是我们中国的骄傲!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吞噬: 吞食;并吞。

  (2)豪言壮语: 气魄很大的话。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叠词。

  ( 滚滚 )的浓烟 ( 默默 )地承受

  ( 熊熊 )的烈火 ( 悄悄 )地蔓延

  ( 厚厚 )的皮袄 ( 慢慢 )地摸索

  3.用“ ”画出文中的排比句。

  4.“坦克帽”叔叔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冲入火海?从中可以看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因为“坦克帽”叔叔想到只要多进去一趟,就能多救一个人的性命,多出一个完整的家庭。舍己为人,无私奉献。

  5.写出本文的中心句。

  是啊,中国需要感动,但更需要有“坦克帽”这样奋不顾身、全身为人民的好叔叔,他们,正是我们中国的骄傲!

  八、写出下列四句各用了哪种语气

  1.红豆生南国 ( 陈述 )

  2.春来发几枝 ( 疑问 )

  3.愿君多采撷 ( 祈使 )

  4.此物最相思 ( 感叹 )

【五年级下16《桥》导学案】相关文章:

苏教版语文五下《早》导学案03-04

《在烈日和暴雨下》导学案设计06-30

苏教版四下《黄羊》导学案(推荐)03-05

苏教版四下《最佳路径 》导学案03-04

初一语文《地毯下的尘土》导学案04-29

一下《小蝌蚪找妈妈》导学案06-03

苏教版八下《核舟记》导学案04-05

成语“人琴俱亡”导学案05-21

《吆喝》导学案设计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