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时间:2023-03-20 09:15:59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精选1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精选15篇

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1

  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词语训练,提高形象地运用语言的能力,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

  2 通过综合性学习,激发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兴趣,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二、 课前准备:

  1 搜集关于乡村生活的图片、文字以及自己独特的感受。

  2 实物投影仪。

  第一课时

  一 、复习词语:

  1 认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 听写词语。

  3 同学们,在学习完本组课文后,你们一定有很多新的发现,试着说一说。

  二 、我的发现:

  ·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几个句子,看你有什么发现。

  1 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

  2 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3 组内交流。

  4 换一换,将加点的部分换成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再读一读,你还会发现什么?

  5 试一试,说一个或几个这样的句子。

  三、 日积月累:

  1 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2 同桌互读,体会诗意。

  3 拓展延伸,搜集整理。

  课后反思:

  第二、三、四课时 口语交际 习作 展示台

  一、 谈话引入:

  ·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大家在综合时间活动中又集了课外资料,一定有很多新的收获吧!这节课,我们就再次走进田园,去看看你们对田园生活的学习成果吧!

  二、 口头交流展示:

  1 小组交流,互说互评,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边说边展示课外学习的成果,如:搜集图片、文字或自己的感受、有关农村生活的人、事或故事等等。

  2 代表交流,师生共评。评一评谁的收获大,感受深。

  三、 习作:

  1 精彩回放:

  · 读一读:上节课整理好的好词佳句。

  · 想一想:作者是怎样运用这些词句的。

  · 写一写:你感受最深的内容。

  · 用一用:本组课文作者抓住生活中最平凡的事情、最普通的场面来展现乡村生活的表达方法。

  2 学生习作:

  · 教师启发思路。

  · 教师个别指导。

  · 同桌互相交流

  · 推荐代表交流

  · 师生共同评议。

  · 独立进行修改

  3 展示台:

  将自己的习作展示在“学习园地”中,请同学们观看、评议。

  反映自己农村家的 景象和生活的文字、画展或照片。

  课后反思:

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2

  复习引入

  1、出示第二自然段:“鹅的高傲,更体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吃相中。”

  齐读。

  2、引入:上节课咱们通过学习,知道了作者从“姿态、叫声、步态、吃相”四方面表现白鹅高傲的特点。那么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些特点的?咱们今天还是用读书、讨论的方法来解决你们提出的这个问题。

  自学探究

  你觉得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的呢?请在感受较深的词句边上写旁注,并尝试读出自己的体会。

  讨论交流

  1、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体会。全斑交流。

  2、理解“叫声”

  a、出示:“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

  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说说你对这三个词的理解。

  (声音严肃、大声斥责、大声叫喊吵闹、放开喉咙大叫)

  b.联系生活,想象“狗的狂吠”是怎样的情景?(让人害怕)

  作者说鹅的`叫声不亚于狗的狂吠,为什么要这样写?

  (突出白鹅看守门户的本领;突出对白鹅的喜爱。)

  c、小结:从字面上看,作者好像并不喜欢白鹅,实际上恰恰是对它“看守门户”的本领的赞美。

  d.有感情朗读。

  e、你们喜欢这样的描写吗?文中还有多处这样的描写,你能找出来说一说、读一读吗?

  3、理解“步态”

  a、(VCD播放京剧中净角出场的情景):同学们仔细看这段影片,这是京剧中净角出场的情景,看后谈谈你的体会。(交流中结合理解“步调从容、大模大样”)

  b.朗读第四自然段,加深体会。

  c、小结:作者发现了鹅与鸭的步态的些许差别,并准确地描写出鹅的步态特点,写得这么贴切,他平常该多仔细观察啊1

  d.你在读文中,还有没有这样的体会?能不能举例说说呢?

  4、理解“吃相”。

  a、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说说鹅“三板一眼、一丝不苟”的吃相。读出自己的体会。

  b.想象“狗偷吃、鹅咬狗”的情景,并读出其中的趣味。

  c、交流“人伺候鹅”的情景。

  5、小结:作者仔细观察,细致描绘,有详有略,这种写作方法值得大家学习。

  课堂练习

  1、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找出来,并抄一抄,读一读。

  2、四人小组内交流。

  拓展活动

  简介丰子恺,推荐丰子恺作品。

  板书设计

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读懂课文内容,知道什么是幸福,同时加强学生热爱劳动、乐于助人方面的教育。

  教学重点:

  1.初步形成自己的幸福观。

  教学难点:

  1.初步形成幸福观。

  2.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1.这篇是阅读课文,主要由同学们通过自学来读懂。现在就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看你能读懂什么。

  2.认读生字。

  3.学生交流,并谈谈自己的幸福观。

  一、了解文章内容

  1.牧童们开始时,认为幸福是什么?(不知道)

  2.十年后他们做了什么?他们认为幸福是什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自由发言。)

  3.小结:正是因为他们从自己的`劳动中感受到了帮助别人,使别人快乐,才是自己的幸福。

  4.智慧的女儿是怎样回答三个牧童的?(她肯定了三个牧童的体会,指出: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5.反复读:“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来理解这句话。

  6.谈谈你的幸福观。

  7.分角色朗读。

  作业布置:

  阅读自己喜欢的童话。

  本课小结

  板书设计:10x幸福是什么

  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4

  知识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并学习例叙的写作方法。

  能力训练: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文中的4个生字。

  价值观目标:

  阅读本文,体会同学之间纯真的友谊和对这种友谊的珍惜。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纯真的友谊和对这种友谊的珍惜。

  难点:

  学习例叙的写作方法

  一、导入

  请同学们先来读一组词语。(课件)发现这组词语有什么特点了吗?(都是赞美人的好思想,好品质的.词语)。在这个单元里,我们结识了战场上挺身而出、奋不顾身、舍生忘死的黄继光,访识了海滩中镇定自若、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哈尔威船长,这节语文课,就让我们走进快乐书屋,到《断尺》一课中去认识一位乐于助人的小女孩。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快快打开书,读读课文,注意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四要:要读准字音,要读通句子,要把握长句停顿,要不动笔墨不读书。

  2、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指名分段读。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想:(课件)一把普通的断尺,却让“我”格外珍惜,这是为什么呢?

  三、细读文本,感悟友情。

  1、围绕断尺讲了几件事?(断尺的由来,失而复得)

  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第一件事?[通过前两篇课文的学习,我们学到了在安排材料时,要做到详略得当,使中心突出。]

  这几个自然段中哪个自然段是详写?

  生:第二自然段。

  2、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地方?生:考场上。

  就让我们一起伴着铃声走进紧张的数学考场,你看到了谁?

  课件出示:“我胸有成竹......

  “胸有成竹”是什么意思?“毫不在乎”呢?

  “毫不在乎”是说我一点也不在意这次期末考试自己考多少分吗?

  生:我胸有成竹,所以显出一种毫不在乎的神态。

  师:与什么形成了对比?

  生:紧张的考试气氛

  3、师:正因为我的毫不在乎,所以我漏听了老师和蔼的叮嘱。“叮嘱”是什么意思?

  你能用“叮嘱”说一句话吗?在家里谁最爱叮嘱你?妈妈会叮嘱你什么事?

  生:妈妈经常叮嘱我要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师:老师会经常叮嘱你什么?

  4、正因为没留意老师叮嘱我们的话,所以此时的“我”,与之前的“毫不在乎”相比,神态又是怎样的?(课件:“我简直急得不知所措,头上……办?”)

  5、作者通过几种描写,突出了“我”着急的心情?应该怎么读?

  6、正当我急得直冒汗时,(课件出对对话),指名读,大家译议,着一段对话应该怎样读?这是在考场上,考试时要求我们不准大声喧哗,不准交头接耳,所以这里应该这样读。指名朗读对话。

  7、与考场上的小声对答相比,孩子们可还记得哈尔威船长那威严的声音?(出示课件:洛克机械师在哪儿……)师生合作读对话。

  这两处对话描写有什么异同?

  生:情急之下的对话,没有提示语,《哈尔威船长》简短有力,《断尺》轻声细语。

  这把断尺,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王瑶?

  乐于助人,做事果断。

  8、我接过断尺,也接到了一份珍贵的友谊,她留下了断尺,也留下了一段难忘的回忆。可是有一天断尺却不翼而飞了,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出示课件)指名读对话。

  对比尺子丢了和尺子找到后的对话描写,分别用怎样的语气去读。

  9、我为什么会紧张地找那把断尺?

  生:珍惜断尺,珍惜友谊

  10、古往今来,关于友谊的故事很多,我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播放故事:她是我的朋友)

  四,总结写法:本单元我们学习了《黄继光》《哈尔威船长》,这两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断尺》一课却先写了什么?(齐读第一自然段(课件),在些事情的起因经过,这种写法叫倒叙。

  五、课堂练笔。

  《断尺》是一位学生的习作,记述了发生在她生活中的一件事。相信在你的生活中也会有许多难忘的事情。学习本文倒叙的写法,写一件使你难忘的事。

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5

  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匍、匐等五个生字,掌握牺、臂十二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黄继光的英雄事迹。

  3、经过课前搜集抗美援朝背景资料、课上品读探究、感情朗读升华情感、课后拓展阅读的学习过程,继续巩固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品格的阅读方法以及借助语言、动作、神态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

  4、感受英勇献身的战斗英雄黄继光的光辉形象,学习他的意志品质。

  5、在合作学习中能主动交流,积极反馈。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用无数革命先烈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你都了解那些革命英雄?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以为战斗英雄的感人事迹(板书黄继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注意要用普通话把课文读得正确、通顺、流利。

  (1)小组成员对读,比一比谁读得更好。

  (2)推选优秀者班内朗读。

  (3)默读课文,把难读的句子或你认为重要的段落多读几遍。

  2、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探究问题一: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带着以下问题再一次默读,完成。

  (一)、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根据以下提示和要求简单的概括。

  温馨提示:

  (1)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

  (2)主人翁是谁?

  (3)他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事?

  (4)他为什么要去做?

  请把上面内容连接成一小段话。

  请用几个词描述一下你心中的黄继光。

  (二)、交流初读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叙事顺序,先概括后具体。

  3、默读课文,并思考:

  (1)从第一、二、三自然段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2)用几个词语旅顺文章顺序,看着这些词语为同学们在讲一讲英雄的故事

  三、交流展示。

  四、反馈检测。

  5、我能根据上面4道题的`答案说一说本课主要写了什么。

  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只要意思对即可。

  4、交流初读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写的是谁?写了他的什么事?

  三、小组合作,自学生字词。

  1、小组内合作自由读课文,自学本课生字、新词,组内合作检查。

  2、分析记忆字形,注意“毅”的笔顺,“炼”的偏旁别弄错,“锻”与“陪”“狭”与“耀”都是左窄右宽的字,注意书写。

  四、盘点收获。

  五、反馈检测。

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在自主梳理,合作交流补充的过程中,展示想画面的本领,尝试用小标题概括,在老师的指导下关注遗漏或合并,进而读懂这篇散文的主题是为了表现乡村生活。

  2.在交流中,尝试运用本单元想象画面的方法来感受乡村生活的情趣。

  3.读文后,同桌检查文中要求认识的“畔、兜、穗、裹、嚼、肺、腑、撩”这八个生字,分类积累描写声音及“吃茅茅针”的语句,并尝试运用。

  一、谈话导入,回顾阅读方法。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读一篇略读课文,题目是《麦哨》。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以前你们的略读课文你们是怎么读的?

  师:看来大家很关注略读提示。但有一点同学们忽略了。从精读课文学到的读书方法更能帮我们把略读课文读好。请看,这是《乡下人家》的课后习题,哪些读书方法呢?

  生:我们要有感情地朗读。

  生:还要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生:我们要想象画面。

  师:想象画面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走进文中,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是吗?

  师:光想画面,还不过瘾,还要走进画面。怎样走进画面呢?这个单元的导读可以帮助我们。我们来看看。

  师:当我们读到描写瓜果芳香的句子时,你该怎么读?

  师:我们就要想象着用鼻子去【板书:闻】。当读到描写青蛙歌唱的句子,我们又该怎样做?

  生:我们应该想象着用耳朵去【板书:听】。

  师:当我们读到描写辽阔的草地,成群的牛羊的句子,我们又该怎样做?

  生:我们应该想象着用眼睛去【板书:看】。看都不够,得欣赏。

  师:对呀,调动我们的感官,用鼻子闻,用耳朵听,用眼睛看,甚至是用嘴巴【板书:尝】,用手去【板书:触】摸,这样才能让我们走进画面。

  师:想画面,走进画面,这两方法你学会了吗?下面我们读《麦哨》这篇课文来检验一下同学们的读书本领。首先要看同学们想画面的本领。看看你能看到几幅画面?开始读吧!

  二、初读课文,梳理画面。

  1.师:大家都读完了吗?请把书扣过去,看到几幅画面?用手势告诉老师。看到一幅的,可以得六十分,看到三幅画面的请举手,可以得八十分,看到五幅画面的,可以打一百分。

  师:老师想先请看到一幅画面的同学来展示,现在不说,后面可就没机会了。

  (第三自然段)

  生:我看到了孩子的穿着这幅画面。

  师:看来,你在读第三自然段的时候,眼前浮现出这些孩子们的样子?

  师:那在你们眼前的画面中,这群孩子在干什么呢?对,这就是割草的孩子们的画面。翻开书,找到这段,写下来。

  (第四自然段)

  生:我看到了有许多植物,有麦子,油菜花……

  师:看来,你们明白这个意思,但把他们叫做植物或农作物,感觉就像科学书上的插图,冷冰冰,这是风景呀!这是哪里的风景,还记得吗?翻开书快看。田野的风光。好,把田野圈起来,在上面写上风光两个字。这就又是一副画面了。

  (第五自然段)

  生:我看到的是孩子们翻跟头、竖蜻蜓、摔跤的画面。

  师:你们看到了孩子们竖蜻蜓、摔跤、翻跟头,这些都是孩子们在——游戏

  师:这活动的地点太特别了,知道在哪吗?!那这幅画面可得改改了,对,那这就是在草地游戏。好,批注在书上。

  在这幅画面中,我们还能看到什么?那你觉得这幅画面应该叫什么呀!那这个画面可以改成什么?

  (第六自然段)

  生:我还看到了孩子们吃茅茅针的画面。

  师:你在读书时看到了孩子们吃茅茅针,这个画面不仅有吃茅茅针,还能看到什么?看看书。有采集的,有品尝的,还有茅茅针的样子。

  师:那合起来就是采集茅茅针的画面,不仅有采集的,有品尝的,还有茅茅针的样子。记在书上。

  师:刚才老师不是说了吗?五幅得100分,除此之外,同学们还看没看到其他的画面?

  (第一二、七八自然段。)

  师:除了这四幅画面,还有没有其他的画面啦?看看书,还有哪些段落你没有关注到。

  师:对,孩子们吹麦哨的画面。记在书上。

  梳理:

  师:我们来看,你们最开始看到的几幅画面和现在我们看到的画面一样吗?

  师:有没有五幅画面都看到的。了不起,你真是阅读高手。

  师:其他同学请起立,哪个画面,你在最开始读书的时候漏掉了?快说说,要诚实呀!在比如说,在割草的孩子这个画面中,谁只注意孩子们,而没有注意到割草啦?草地玩耍这个画面,谁只注意玩耍,而没注意到草地的?把看到的画面打上对号,没看到的画面打上重点号。以后读书细致点,你们也一定能成为读书高手。

  2.师:我们看,文章一会写吹麦哨,一会写孩子割草,一会写田园风光,一会写孩子们草地游戏,然后又写孩子们采集茅茅针。看起来是不是感觉挺零散的。再想想,其实这些内容都是写什么?不知道啊,略读提示可以帮我们的忙,有一个词告诉我们这些都是在写什么的?

  生:都是在写孩子们的生活。

  师:对,这样读书才对,读略读课文一定要先读文章,有一定理解了再读导读,你就会发现自己什么读懂了,什么没读懂,明白了吗?

  师:作为一个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看着这样的乡村生活画面,你有什么想法?什么感受?

  三、想象体会,感受乡村生活。

  1.你羡慕他们什么?到底是什么让大家羡慕、向往、甚至是想体验一下他们的生活呢?

  2.默读课文,批注交流。你读书用……干什么啦!读是能读到,但会读的人,会闻到,看到,听到,尝到。

  师:来我们来交流一下,说说你的感受。

  第五自然段(玩耍之乐)

  生:最吸引我的是第五自然段,“孩子们跑到铺满青草的'土坡上面,翻跟头,竖蜻蜓,还有摔跤比赛。草地柔软而又弹性,比城里体育馆的垫子还要强,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读到这,我感觉他们玩的太开心了,可以自由自在地做他们想做的游戏。

  点评:同学们知道他为什么羡慕吗?因为他都想象着用脚去踩那片草地了,太舒服了。

  听着他的话,我们都感受到你已经跑到草地上翻跟头、竖蜻蜓去了。

  听你一说,都感觉到他的身子都到草地上打滚了。他在读书的时候都会调动整个身子来想象啦。来给我们读,让我们也想象着打个滚。

  呀,你的手都已经拄在草地上了,你才知道他有多软啊!

  同学们,他简直是用脚在踩着草地来读书啊,让我们也踩着那柔软舒适有弹性的草地来读一读。

  第四自然段(丰收之乐)

  师:他做到了在读田园风光的时候,用眼睛去看,看到金黄的油菜花的样子了,还有谁在读这段的时候,想象着用眼睛看了。

  师:让他再给我们读一读,我们也来用眼睛细细的看,看看你还能看到什么?

  师:是呀,你看,你不仅看到了田野的样子,还看到了田野的色彩。

  师:多好,只有用眼睛想象着看到这些美景,才能这么羡慕呀!你再读一读,看看我们能不能看到这样的景色。

  师:闭上眼睛,老师再给你读一读,看看这次你又看到了什么?

  师:同学们,你们看,读书的时候,你们注意到颜色的词,你看到的就是颜色,你注意到姿态样子的词,你看到的就是姿态和样子,你注意到表现变化的词语,你就能让眼前的画面活起来。看来要想把画面看全,真得每一个词都要细细琢磨。

  第六自然段(舌尖之乐)

  师:文中还有哪些部分是你所喜欢的,我们接着交流。读书呀,读书就能让你尝到。

  师:都有谁在读到茅茅针的描写时,好像尝到了它的滋味。展开想象,用我们的嘴去尝,那就能感受到。

  师:你羡慕吗?通过读书,想象着用自己的嘴去尝,你就能尝到茅茅针的滋味。

  师:谁能读一读,让我们感受到你尝到的那种滋味。

  师:看到他们吃茅茅针的样子了吗?老师来读,大家做动作,让我们看看孩子们尝茅茅针的样子。

  师:不仅要看到孩子们吃茅茅针的样子,我们还得想象着用嘴去尝,品品这天然饮料的滋味。我们再来读读这句,品一品。

  师:谁读读,让我们也尝尝,品品茅茅针的滋味?什么味?什么感觉?

  师:你们看,刚才我们是用嘴尝着来读这段,是不是越读越有乐趣。越读越羡慕。你要是不用嘴尝,你是不会有这么多感受的。

  第三自然段(劳作之乐)

  师:还有哪些地方吸引了你,我们继续交流。

  生:看来你真的看到了孩子们那淳朴的生活,看来你真正看到了孩子们脸上的细汗,

  一、二自然段和七、八自然段(吹哨之乐)

  师:刚才我们用眼睛看,看到了乡村让我们羡慕的田园风光,刚才我们用嘴去想象着品尝,尝到了乡村独特的美味——茅茅针,刚才我们用手去摸,用脚去踩感受到草地上玩耍的乐趣,现在,我们再读读课文,用耳朵去听,看看还有什么让我们羡慕的?

  师:你是一边读一边想象着用耳朵听啊。谁听到麦哨的声音啦,来读一读第一段,让我们也来听一听。

  师:同学们要记住,展开想象还有个基础,一定要注意里边关键的词语。现在你们就来吹麦哨。读一声呼一声应,要是用耳朵听,发出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声音呢?吹给我听。来男同学一声呼,女同学一声应。

  忽高忽低,听到的又该是什么样的声音呢?

  那此起彼伏,你听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声音呢?你们来学一学。

  欢快柔美呢?

  看来同学们真的会用耳朵在听了。怎么样,这回真的感受到吹麦哨的乐趣了吧,羡慕吧!

  会想象的孩子才会真的羡慕乡村孩子的生活。

  只有真的羡慕才会在读这段的时候想象着用身体去触摸。

  师:同学们,刚才大家调动这些感官去想象,去体验,看出来了,你们已经享受到他们生活的情趣啦!

  四、回忆课文,无意识积累语言

  A师:好,这回让我们把书轻轻扣,这篇文章写得太美了,写美景让你如同置身其中,写美味让你感受身受,仿佛亲口尝到,写游戏让你热血沸腾,想要参与其中,写声音,让你感觉就在耳畔回响,轻声附和。知道为什么吗?作者词语用得好,句子写得传神呀!还记得哪些语句呀,看来同学们从前没有这么学习过呀!老师教你们好不好。还记得描写麦哨声音的词语吗?

  生:一声呼,一声应,你呼我应,忽高忽低,此起彼伏。传得很远很远。

  师:对,把这次词语放在一起,归类积累。

  师:再比如,大家还能记得吃茅茅针的情景吗?来,大家试着填填空。

  师:怎么吃茅茅针,同学们都记住了,老师现在把所有内容都省去了,让这样的画面浮现在我们每个人的脑海中?

  师: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让我们也尝尝这甘蔗的滋味,好吗?谁描述好,谁就可以吃到。

  师:……是呀,不撕开袋子怎么吃呀!说得多准,这么一大块甘蔗我的嘴可吞不下去,所以得咬下一口。

  B师:这是你们刚才读错的,老师随机记录下来了,刚才读错的同学注意了。我擦一个,同学们读一个。标在书上,老师给的任何一种提醒,同学们都应该注意到。放到课文句子中,你还能读准吗?来读一读。老师把拼音擦了,大家还能读准吗?

  师:读书还能让我们认识好多的字。在刚才的阅读中,你们认识了吗?读给同桌听听。如果读错了,给他纠正。谁在刚才同桌互读的时候读错了哪个词,请起立,领大家读读你错的词。那可能也是大家容易出错的。

  五、教学小结:

  师:同学们,我们读书不仅要看到画面,还要通过这样的方式走进画面,让画面活起来。成为你的真实的生活。不仅体验到乡村孩子令人羡慕的生活,感受到乡村生活的情趣,而且还收获了这么语文的知识,这也是阅读的乐趣。

  板书:

  麦哨(生活)想画面

  吹麦哨闻

  割草的孩子走进画面听

  田野风光看(欣赏)

  草地割草尝

  采集“茅茅针”触

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7

  一、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4、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从叶老对《一张画像》的修改中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2、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1、同学们,我们在第二单元学过一篇课文《爬山虎的脚》,还记得作者是谁吗?(生:叶圣陶)

  2、你对叶圣陶先生都有哪些了解?(学生自由发言:叶圣陶先生是一名伟大的作家、教育家)

  3、对,叶圣陶是我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著名作家肖复兴写的,有关叶圣陶老先生的课文——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点击幻灯,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提出读书要求:

  A、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B、想一想,课文讲了几件事。

  2、同学们在学习课文之前,先来解决本课的生词,谁来读一读。

  3、出示词语:修改、删掉、增添、密密麻麻

  愣住、意外、融化、莫名其妙

  认真、平和、质朴、春风拂面

  绿葱葱、沉郁、虎虎有生气

  4、你能猜猜老师为什么将这些词语用不同的颜色标出来吗?

  5、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两件什么事,也用词语来概括?(根据汇报,板书:修改作文邀请做客)

  6、他们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1-5为修改作文6-10邀请做客

  四、仔细研读、深入体会

  请同学们默读1—5自然段,思考叶老先生如何为“我”修改作文?“我”有什么感受?分别用横线画和波浪线画出相关语句,然后轻轻地读一读。

  (一)初看作文

  1、当我一翻到修改后的作文时是怎样的感受?(理解“愣”就是呆了,简直不敢相信。)

  2、你看到了什么?(重点词“密密麻麻、到处”)

  3、同学们,这“密密麻麻”什么样,你知道吗?

  是啊,也许比你想象的还要满呢!让我们看一看叶老修改的作文。(课件展示叶老修改的原件)

  4、这可真是“密密麻麻”呀,几页纸上到处都是钩、直线、曲线……密密麻麻呀!同学们,我们该怎样读这段话呢?来,读读吧。指名读。听了你的朗读,我眼前已经出现这“密密麻麻”的修改稿了。

  5、看到这儿你,你想对也老说些什么?

  (二)细看修改后的作文

  1、请让我们再来仔细看看,叶老先生如何为我修改的,看了之后我有什么感受?

  (1)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我立刻感到用字的准确性。

  (2)(出示这段话)有一处,我记得十分清楚:“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叶老先生改成“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删掉原句中“包”这个动词,使得句子干净了也规范了。而且“书皮”改成“包书纸”更确切,因为书皮可以认为是书的封面。

  A:你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干净”一词的意思吗?

  B:叶老先生仅仅是修改了这几个地方吗?同学们,肖复兴的作文有1500个字,在这1500个字里,叶老先生修改了将近100个地方。同学们,名声赫赫的叶老先生给名不见经传的一个初中生这样认真仔细地修改作文,你感受到什么了?

  (3)(指名读,课件出示)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A:春风拂面是什么感觉?看到叶老这么为我修改作文,春风不仅吹到脸上,都吹到心里了,孩子们,我们该怎么读呀?自己试试。

  B:叶老先生当时是教育部的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总编,他的'工作十分繁忙,可他仍然会挤出时间来,为我们这些孩子一篇一篇地修改作文。这时你该怀着怎样的心情读?(指名读)

  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当时的叶老已经是年近70岁的人了,可老人还在牵挂着我们这些孩子们的成长呢!所以你又该怎么读——(指名读)

  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三)叶老的评语

  叶老先生不仅这样认真地批改我的作文,还在后面写了评语。读着这段评语,相信你还会读出很多更深的情感。请你们细细品读。(课件出示)这一篇作文写的全是具体事实,从具体事实中透露出对王老师的敬爱。肖复兴同学如果没有在这几件有关画画的事情上深受感动,就不能写得这样亲切自然。

  1、如果你就是当年的肖复兴,读着这样的评语,你感受到了什么?

  (这则短短的评语,是那样亲切,使“我”树立发写作的信心,致使我走上了写作的道路。)(鼓励、热情、肯定、称赞)

  2、那我们就带着这样的感情,一齐朗读这段评语。

  3、因为有了叶老先生的鼓励和肯定树立了肖复兴的信心,激励他写得更好,使他走上了文学之路。几十年后,这件事他仍然记忆犹新,今天就让我们和肖复兴一起,再回忆当年的一幕一幕。(课件出示)指名回答

  当翻到我的那一篇作文时,我(愣住了)。

  当我仔细看了叶老的修改后,我(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当我看到叶老简短的评语后,我(树立了写作的信心)。

  A:徐老师想和你们一起合作来读一读这段话。请你们读红色的部分。

  五、课堂小结、留有悬念

  同学们,学到现在课文只字未提爬山虎,却为什么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细细研究?接下来请同学们翻开课堂作业本第26课,完成一、二、三、五大题。

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8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分钟)

  1.学生在上课后闭着眼睛从走进教室。

  2.导语:刚才大家是闭着眼睛离开教室的,能谈谈当时的感受吗?学生交流自己当时的想法;教师小结——是呀,刚才大家仅仅这么短的时间看不见周围的世界,就会觉得紧张、害怕,希望得到他人的帮助。你想过没有,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人一生都看不见光明,看不到这个多彩的世界,那他们又会遇到多少问题和困难呢?

  3.揭示课题:今天就有一队盲人走出家门,他们要去郊游了。盲人去郊游,那他们能看到些什么呢?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他们一同去《赏花》。板书、书空、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引入课文,为学习文本铺垫情感基础。】

  二、出示目标,明确任务(1分钟)

  指名读学习目标,强调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设计意图:明确学习任务,做到有的放矢。】

  三、检查预习,扎实基础(10分钟)

  1.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教师叫写本课的一组词语,对子同学互相批阅,举手汇报得分情况;组长组织交流,进行“错字盘点”,教师随机点拨。

  2.组长组织交流预习单第二题,提出没有解决的词语全班讨论,教师点拨。

  【设计意图:从字词、读书入手,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四、尝试探究,整体感知(10分钟)

  1.组长组织交流课前预习中探究问题的答案(探究问题详见学案);

  2.我能试着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3.确定汇报方案。

  【设计意图:组内合作交流预习单中的探究问题,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同时加强合作意识。】

  五、展示汇报,交流成果(10分钟)

  全班交流,教师适时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全班交流,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六、实践悟理,拓展提升(5分钟)

  当堂完成“作业单”第三题,简单交流。

  【设计意图:对所学用抓住关键词、重点句复述课文方法的变式练习】

  七、点拨归纳,盘点收获(2分钟)

  1.教师点拨:“提取要素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注意事项。(如没有出现具体时间等)

  2.回忆本节课的内容,说一说自己的收获。

  【设计意图:教师点拨归纳,强调学习重点;学生盘点收获,养成整理习惯。】

  八、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分钟)

  1.结束语:(略)

  2.作业:

  A、完成作业单;

  B、预习第二课时。

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学习日积月累、初显身手。

  学习开卷有益,明确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练习习作。

  教学重点:

  进行字词、句子的积累。

  教学难点:

  懂得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教法学法:

  讲授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继续指导学生做摘录笔记的方法。

  观察词语的特点。

  摘录的方法二:可按不同的类型积累。

  根据不同的类型积累词语

  二、读一读。

  初显身手。

  小组合作玩游戏“传口令”。

  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三、制定规则。

  依照规则重新做游戏,继续修改规则中的不足。

  感悟规则的.好处。

  四、课堂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诺言》。

  根据课题提出问题。

  1.什么事诺言?谁说的诺言?说了什么诺言?

  2.分角色读对话。

  3.按照要求做摘录笔记。

  4.交流笔记。

  5.拓展练习。

  6.实践作业:编排课本剧。

  二、习作。

  1.为你喜欢的游戏写规则和玩法说明。

  2.考察我们的校园生活,你觉得那些地方需要建立规则?和同学们讨论,制定规则。

  3.学生交流,并进行习作。

  板书设计:

  注意:(1)观察游戏的过程。

  (2)介绍时,语言要简洁,叙述要清楚。

  (3)写后,思考有无遗漏。

  第三课时

  一、习作训练

  【习作要求】

  国有国法,家有家法,有了规则,遵守规则,人们才能和谐有序的生活,选择以下一种情况写一写。

  在规则面前,我……

  为你喜欢的游戏写玩法说明和游戏规则。

  二、导入习作主题。

  本单元的学习中围绕的主题是什么?(规则),今天,我们习作的题目是写规则。

  三、引领审题,打开思路。

  指名说说规则在生活中的作用,想象一下如果没有规则,生活会变得怎么样?国家会变成什么样?在规则面前,你是怎么做的?你见过哪些规则?

  指导构思,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的体会,全班讨论。

  四、完成习作。

  教师点评。

  学生思考习作思路。

  学生开始习作。

  修改习作。

  誊抄习作。

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10

  教材分析

  《神奇的玻璃家族》是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七组的一篇略读课。本课把科教知识内容以孩子们喜欢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因此,针对略读课课型特点及本课体裁特点,突出“略”字,略的是教师的精讲细说,重导轻教,强调细说自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把握文章大意,在读重点对话片段中,训练学生概括事物特点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认识课文中的生字,学会书写,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通过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正确读写词语。

  【过程与方法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表演自己喜欢的对话,了解课文介绍的五种神奇玻璃的作用。体会作者介绍玻璃的表达方法,进行说话训练,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从中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用途,了解迅速发展的当代科技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抓住并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介绍的5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玻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东西。同学们,你能介绍一下自己对玻璃的了解吗?(学生交流)

  2、你们知道得真不少,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一篇和玻璃紧密相关的课文,课文中所介绍的玻璃与我们已知的玻璃有什么不同呢?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引入课题,板书:神奇的玻璃家族。齐读课题。

  3、再读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

  “神奇”是真么意思?(表示“神妙奇特”的意思。)玻璃神奇在哪里?那么这篇课文中有哪些神奇的玻璃呢?它们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用处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检查生字。

  泡沫嘀咕拳头

  擂鼓噢大拇指

  防盗窗帘

  安然无恙情不自禁

  三、初读课文,感知问题

  “新型”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有哪些新型玻璃呢?它们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用处呢?

  1、设疑自探

  课文提到那些玻璃成员?

  有那些神奇之处?

  2、解疑合探

  交流第一个问题:玻璃成员有哪些?

  3、自探提示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画出相关的语句,并在你感受深刻的地方做批注。

  明确:课文一共详细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有泡沫玻璃、夹丝玻璃、隔热玻璃、变色玻璃、吃音玻璃。

  明确:简略介绍了六种新型玻璃:电子玻璃、可钉钉玻璃、防弹玻璃、防盗玻璃、薄纸玻璃、自洁玻璃……

  4、理解词语

  新型:新的类型,新的品种。

  热火朝天:形容人们活动时情绪热烈,气氛高涨,就象炽热的火焰照天燃烧一样。

  安然无恙:没受一点损伤。

  情不自禁: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5、泡沫玻璃、夹丝玻璃、隔热玻璃、变色玻璃、吃音玻璃,这五种新型玻璃各有什么特点和用途?

  (1)夹丝玻璃:

  非常坚硬,安全可靠

  破碎后碎片连在一起,不飞落

  (2)隔热玻璃:

  炎夏,能阻挡阳光

  寒冷,能阻挡冷空气

  使室内冬暖夏凉

  (3)变色玻璃:

  颜色随阳光强弱改变

  自动调节室内光线的强弱

  (4)吃音玻璃:

  消除噪音

  (5)泡沫玻璃:

  轻巧耐压,能造浮桥

  四、课本内容梳理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夹丝玻璃的特点是________用途________

  变色玻璃的特点是________作用________

  隔热玻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作用________

  吃音玻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

  五、细读课文,质疑再探

  1、课文还简要介绍了哪几种玻璃?

  2、再次浏览课文,提出你的疑问?

  六、归纳课文的写作特点:

  1、段与段之间过渡自然,句式多变化。

  2、每段都先讲各种玻璃的特点,再讲各种玻璃的作用。

  3、语言生动有趣。

  七、内容拓展

  玻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东西,你还知道玻璃有哪些种类呢?它们有什么用处?课后自己去查查资料再和同学交流。

  八、总结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又懂得了不少新知识,希望在当今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同学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争取长大为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玻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东西,你还知道玻璃有哪些种类呢?它们有什么用处?课后自己去查查资料再和同学交流。

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会写4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培养语感。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3、体会小鸟与大树之间的真挚情谊,感悟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朗读、领悟课文中的情感。

  2、懂得童话故事蕴涵的道理。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课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课题质疑。

  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美丽的童话故事吧!

  1、导入课题;齐读课题。就是这棵去年的树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的伤感和不舍,让我们带着怀念深切地呼唤这棵去年的树吧!

  2、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这篇童话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通过读课文,我们了解了鸟和树是什么关系?默读课文,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生进行交流。

  三、研读课文,训练朗读。

  1、去年的树和鸟在一起是怎样的情形?自由读1——4自然段,你的感受是什么?

  (1)“天天”一词说明了什么?重点体会:天天唱、天天听;真是朝夕相处,令人羡慕啊!你们有这样的朋友吗?(老师评价:;老师从你们的脸上看到了幸福,我们一起带着这种感情读读这一段。)

  (2)分别时的对话。从他们的对话中,你听出鸟儿和树分别时的心情了吗?(伤心或乐观、难舍难分。)请你和你的同桌来练一下这组对话,好吗?(生就近找一位好朋友读,师指导)请一对同桌读对话。(老师评价:老师发现这只小鸟说:“我明年一定回来”时,语气特别坚定,你能告诉我,为什么要这样读吗?)再请一对同桌读。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感觉到这对好朋友的感情是多么深厚啊,让我们的男孩子来读大树,像刚才那位男同学这样读出自己的个性,女孩子读小鸟。咱们一起来对对话看,好吗?(男女生分角色读)你们这是在向朋友保证啊,坚定些,再来一次,好吗?(女生读)小结:分别时是那么难舍难分,因为他们是朝夕相处的(好朋友)

  (3)小鸟带着对好朋友的承诺飞到南方去了,等哪!盼哪!终于又迎来了一个春天来寻找她的'好朋友了。可是,不见树的踪影。假如,你就是寻找好朋友的那只鸟,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焦急、伤心)千里迢迢,历尽了千幸万苦,还是找不到好朋友,真是心急如焚哪!请同学们用—————线画出鸟儿寻找朋友急切的话语,并指名读。(一次比一次焦急,一次比一次急切)

  2、鸟是怎样寻找大树的?

  (1)默读7—14自然段,概括鸟儿寻找好朋友的过程。

  (2)反复朗读小鸟询问的话,体会小鸟的心情。

  (a)“站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b)“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c)“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3、读着读着,谁被小鸟的真情感动了?邀请想表演的小朋友上台进行表演,你们就是那只小鸟了。你们在教室里边飞边询问着你的好朋友大树,想让谁做你的配角跟你对话,你就可以在谁的跟前停下来。

  (1)学生做小鸟,自找合作伙伴练读。

  (2)小鸟,你找到朋友大树了吗?找不到朋友,小鸟都快急疯了。让我们再一起读这三句话。

  (3)教师采访“小鸟”。(可怜的小鸟,找不到朋友大树,你心里怎么想?你在心里呼唤大树是吗?怎么呼唤的?)

  4、总结:小鸟在寻找大树的过程中是那样焦急、担心、急切,因为他们是(好朋友)。

  四、引导想象,补充对话

  1、出示课件:村子里,煤油灯旁,两个好朋友相聚了,读课文的最后三段。

  2、这回,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和疑问了?(交流:为什么“睁大眼睛,盯”?为什么又唱起去年唱过的歌?为什么用了两个“看”?)让我们互相之间尽情地交流、对话吧。你可以提问题,也可以解答别人的问题。

  3、这两个“看”,饱含了多少真情、多少留恋啊。他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自己往日朝夕相处的朋友大树。多么守信的小鸟啊。小鸟是多么留恋自己的朋友,他舍不得离开。同学们,这会儿,你就是那只小鸟,你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已化为灯火的好朋友大树。此时此刻,引读课文最后三段,把小鸟换成“我”,再指导读。(你们的朗读,把我的心也深深打动了。你们是这么读的“睁大眼睛、盯、看、又看”,再动情地读一次好吗?)

  4、采访:亲爱的小鸟,你现在终于看到朋友了,你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想说什么?(指名说。)你要走了,可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你还想说什么?(再指名说。)你们真是守信、重情的小鸟啊。

  五、教师总结:

  这对朝夕相处的伙伴分别时是那样的难舍难分,因为他们是──(好朋友);小鸟历尽千辛、百折不挠地寻找大树,因为他们是──(好朋友);如今,面对已化为灯火的大树,他还是遵守诺言深情地唱起去年唱过的歌,因为他们是──(好朋友)。小鸟飞走了带着淡淡的伤感飞走了。但他给大树留下了歌声、留下了友情、留下世间最最宝贵的诚信。如果大树有知的话,你想他会对小鸟说些什么?

  六、分角色朗读课文

  七、回归课题,升华理解,拓展延伸

  1、树,今年已不复存在,让我们无限留恋地读──(读题)。去年的树,虽然不复存在但留给我们太多太多的东西,太多太多的思考,太多太多的启发,让我们意味深长地读──(读题)。

  2、读完这篇感人的肺腑的美丽童话,你一定有许多话想说,拿起笔把你此时心中最真的感受写下来,可以对鸟儿说,也可以对大树说,也可以对别的对象说。

  板书设计:

  去年的树;珍爱友情,信守诺言

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12

  第一单元

  1、古诗词三首2、桂林山水 3、记金华的双龙洞 4、七月的天山

  语文园地一

  第二单元

  5、中彩那天 6*万年牢 7、尊严 8、将心比心

  语文园地二

  第三单元

  9、自然之道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11、蝙蝠和雷达12、自然的启示语文园地三

  第四单元

  13、夜鹰的歌声 14、小英雄雨来 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语文园地四

  第五单元

  17、触摸春天 18、永生的眼睛 19、生命生命20、花的勇气

  语文园地五

  第六单元

  21、乡下人家22、牧场之国23、古诗词三首 24、麦哨

  语文园地六

  第七单元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26、全神贯注 27、鱼游到了纸上28、父亲的菜园语文园地七

  第八单元

  29、语言两则 30、文成公主进藏 31、普罗米修斯 32、渔夫的故事

  教学进度:

  时间 教学内容

  第1 –3周 第1单元

  第4 –5周 第2单元

  第6 –7周 第3单元

  第8 –9周 第4单元

  第10 –11周 第5单元

  第12 –13周 第6单元

  第14 –15周 第7单元

  第16 –17周 第8单元

  第18 –20周 全面复习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1. 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3.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教学重难点: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时:13课时

  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 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4.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5. 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重难点:

  1. 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2.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预习:

  1. 自学生字,读熟三首诗。

  2. 借助注释试讲诗意,画出有疑问的地方。

  3. 搜集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课时:2—3节

  第一节

  教学目标:掌握生字词,读熟三首诗,理解大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假期里,很多同学都出去旅游了,祖国名山大川的壮丽风光一定在你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你能用简要的话语介绍你所看到的名山大川吗?

  今天,我们还要从三首古诗中感受一下古代大诗人笔下的山山水水是什么样的。

  二、读课题,指名读三首古诗。(检查通过预习对课文熟悉的情况)

  三、指名认读生字,提示应注意的地方。

  亭庭——指导读准后鼻音

  谙——暗:区别音、形、意

  四、分组学习

  1. 读熟三首诗

  2. 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每首诗大意。

  3. 交流预习中的疑问,组内解疑。

  五、班内交流汇报小组学习情况。

  六、作业:

  1. 抄写生字。

  2. 读、背三首诗。

  第二、三节

  教学目标:通过想象,进一步感受每首诗所表现的美好意境及表达方法,背诵、默写。 教学过程:

  一、吟诵、理解〈独坐敬亭山〉

  1. 议:诗中除了敬亭山还提到哪些事物,分别是什么样的?

  鸟:多、高飞无影

  云:少(孤)慢慢飘走(闲)

  ——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

  2. 在诗人笔下,万物似乎都与人相通,是有感情的,请你从诗中找出这样的词句。闲、相看两不厌——体会诗中拟人的表现手法。

  3. 教师简介写作背景,让学生粗略了解诗中寄寓的情感。

  此诗是李白在政治上受挫,心情郁闷时所作,因此通过众鸟高飞、孤云闲浮、人与山?相看两不厌?来表达自己抱负不得施展,有志难酬的无奈。读起来使人产生一种失落、孤独之感。

  4. 指导背诵《独坐敬亭山》

  二、吟诵、理解〈望洞庭〉

  1. 试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所写的洞庭湖景色,看谁描述得最美。

  此环节注意提示学生在描述中突出:

  (1)湖光和月光的交融和谐;湖面的光亮平静。

  (2)白银盘和青螺分别所指。

  ——从诗中不但看出洞庭的山美水美,还看出那天夜里的月色很美。2. 从诗中哪些地方看出诗人是站在湖边往远处看的?

  3. 诗人通过恰当的比喻把洞庭秀色写得惟妙惟肖,请找出诗中的比喻。

  二句,把光亮平静的湖面比作未经打磨的镜子。四句,把月光下的湖面比作银盘,把湖中的.君山比作青螺。

  4. 指导背诵《望洞庭》

  三、吟读、理解《忆江南》

  1. 释题:忆,在此当回忆讲忆江南?为词牌。

  2. 根据学生可能产生的疑问补充注释。(旧:过去胜:超过)

  3. 说说你从这首词中体会到怎样的景色,诗人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样的景色的。(太阳升起的时候,天空布满火红的朝霞,江边的花朵被映照得比燃烧着的火焰还要红;那一江春水像蓝草一样青绿,像晶莹的翡翠。——比较、比喻)

  4. 请联系前面几句诗的意思,把最后的反问句写完整。江南的景色,让我怎能?

  5. 指导背诵《忆江南》

  四、交流搜集的其它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1. 白居易所作《忆江南》另两首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2. 其它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鹿砦》《望庐山瀑布》《滁州西涧》《山行》《小池》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等

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表格图像化阅读策略,体会了解鲁宾孙在荒岛上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鲁宾孙敢于战胜困难的积极的生活态度,学习他面对困难不退缩,勇于战胜困难的品质。

  教学重点:

  运用表格图像化阅读策略对课文进行阅读,体会主人公形象特点,学习他的美好品质。

  教学难点:

  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提取、归纳关键信息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表格卡片。

  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孩子学习的自觉性、组织纪律性都有所增强,感知能力得到发展,能初步看到问题的实质,并已学习运用、演绎、类化的思维方法。能通过有效阅读文本感悟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设计理念:

  本文节选自英国作家笛福的小说《鲁滨孙漂流记》。文中的“我”就是小说的主人公鲁滨孙·克鲁索。课文以日记的形式反映了最初鲁滨孙一个人漂流到荒岛上战胜了种.种困难的故事。纵观全文,文章属“日记体”,按时间顺序记叙了前三个月荒岛生活的事件,篇幅较长,行文较散,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容易提炼内容,理清层次,这需要掌握方法,需要教师进行引导。

  “图像化”是一种很实用的阅读策略,其中利用表格梳理、提取、归纳信息是很适用于本文的一种方法。学生在从前的学习过程中曾初步接触过一些简单的图像法,本课重在学习并尝试运用。提炼出主要事件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但要准确概括、归纳却有一定的难度。

  方法策略:

  以“图像化”策略为主,朗读法、讨论法、谈话法为辅完成教学内容。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通过创设情境“遇到下面几种情况,你会有什么感受?”外面风雨交加,电闪雷鸣,你独自在家时??;漆黑的夜晚,你需要一个人回家时??;当学习遇到难题时??;从而引出当独自处在荒无人烟的小岛时,我们会感到无助绝望,而鲁滨孙却通过自己的努力生活了很长很长的时间,引入本课的学习。

  (二)、“图像化”阅读感悟

  1、回顾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2、浏览课文,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3、完成三个表格,感悟课文。

  4、表达想法,深入感悟。

  通过朗读感悟,你认为鲁滨孙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回到情境,学习人物品质

  再次出示导入环节中的几个情境,让学生说一说现在你会怎样做?培养学生面对困难不退缩,敢于去战胜困难的品质。

  (四)、总结拓展

  通过总结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读《鲁滨孙漂流记》的兴趣。

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14

  教材分析:

  《尊严》这篇课文写的是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的一个故事。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在逃难的路上,他饥寒难忍,但是他拒绝了送到面前的食物,理由是他不能白吃人家的东西,只能在帮忙干完活以后,他才吃这份食物。后来,他留在杰克逊家里干活,成为庄园里的一把好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人可以没有财富,但必须要有做人的尊严,这是一个人最大的财富;只要有了做人的尊严,就有可能拥有财富乃至一切。

  这是一篇有助于学生独立阅读、感悟、理解并从中明白一定道理的好文章,让学生在吸收世界优秀文化的同时,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目标:

  1.自主识字。理解并积累“惬意、骨瘦如柴、狼吞虎咽”等一些描绘人们苦难生活的词语。

  2.抓住描写哈默的外貌、神态、语言的句子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理解并积累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哈默坚持劳动后再接受食物的事,懂得一个人必须有尊严,懂得尊严对做人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通过抓住哈默的言行、神态,体会他自尊的可贵品质。

  理解杰克逊大叔对女儿说的:“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将来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有一个饥肠辘辘、筋疲力尽的逃难人,有人将食物送到他面前,你知道他是怎么做的吗?读完《尊严》这篇课文,你就知道了。(板书课题。指导“尊”字的写法及易漏笔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建议:一边读一边想,课文围绕“尊严”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学生独立自读。

  3.反馈自读情况。

  (1)简述故事主要内容。

  (短文主要写了一个逃难的年轻人,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没有接受人们送给他的食物,而是执意用自己的劳动,换取了食物,赢得了做人的尊严。)

  (2)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3)指导练写难写生字。

  三、聚焦“尊严”。

  1.学生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表现这个年轻人尊严的是哪一部分?作者通过什么写作方法来表现哈默的尊严的?

  2.指名学生汇报朗读,教师相机点拨。

  (1)只有一个人例外,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从年轻人跟其他难民的'不同表现,暗示他的“尊严”使他不接受别人的施舍。

  (2)他仰起头,问:“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儿需要我做吗?”

  坚持通过劳动来获取食物,这就是尊严。

  (3)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不劳动就不能白吃东西。这就是尊严。

  (4)“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

  年轻人的倔强正显示出他对于尊严的坚持,无论如何绝不放弃尊严。

  (5)杰克逊大叔十分赞赏地望着这位年轻人,他知道如果不让他干活儿,他是不会吃东西的。

  正是年轻人身上的尊严赢得了杰克逊大叔的赞赏。

  (6)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即使饿到了极点也要忍住,也要先通过劳动来获取食物,这就是尊严。

  (7)杰克逊大叔微笑地注视着这个年轻人,说:“小伙子,我的庄园需要人手,如果您愿意留下来的话,我太高兴了。”

  尊严让年轻人获得了工作的机会。

  (8)过了两年,杰克逊大叔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

  尊严让年轻人获得了幸福。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课文中描写年轻人外貌、动作和语言的句子。

  2.课外阅读名人传记。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听写生字新词。

  二、复述课文内容,再现“尊严”形象。

  (运用积累的词语:“沃尔逊、面呈菜色、疲惫不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款待、例外、捶背、许配”,引导复述课文内容。)

  三、走进杰克逊,领悟“尊严”神韵。

  1.回顾大叔的言行,体会其内心,感受其独具慧眼,真诚待人的品行。

  2.想象哈默两年中的行为,联系哈默所取得的成就理解大叔对女儿说的话,体会尊严的价值。根据学生感受相机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四、讨论、拓展,体会“尊严”价值。

  2.默读课文,结合自己的体会,说一说从哈默和大叔身上学到了什么?

  3.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课文的题目为什么叫做“尊严”?根据自我体验练读课题。

  4.师生交流收集的资料,受到维护自我尊严的熏陶。

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15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感情。

  3、体会抓特点表述景物的方法。

  4、积累课文优美语言。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品味珍珠泉的美景。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把内容写准确,写形象的方法。

  教学用具:

  媒体资源:《珍珠泉》教学演示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一定见到过泉水吗?谁能说说泉水有哪些特点?

  播放《珍珠泉》教学演示课件中关于泉水的图片及视频结合教学。

  这节课老师带领大家来领略一下珍珠泉的美景。

  (二)范读课文

  思考:作者描述的泉水是什么样的?

  ①老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学生找出文中有关的语句读一读。

  (三)自学课文,理清层次

  ①自由读,给文章分段。

  文章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

  第二段降2-4自然段)。

  第三段(第5-6自然段)。

  ②指导学生分段读课文。

  (四)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①读第二段,思考这段主要讲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

  ②读第二段。

  (1)你认为这段中哪句话写得好?把它画下来,多读几遍,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这些句子为什么写得好?好在哪儿?

  (2)泉水有什么特点?(绿、深、清),从哪句子中可以看出来?这句话是什么句式?(排比)。

  (3)是泉水是如何往外冒的?“扑哧一笑”这是把泉水当作什么来写的?(人)。

  (4)讨论:这泉水为什么叫“珍珠泉”?

  第4自然段的这句话在这段话中起什么作用?(总结,概括)。

  ③读第三段

  讨论:这段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最后一句话“我泼洒了多少珍珠啊!”是什么意思?

  (五)总结、扩展

  这篇文章文笔细腻,语句生动、优美,使美丽的“珍珠泉”展现在我们眼前,那么作者为什么能把家乡的泉水写得如此之美呢?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爱”,对泉水,对家乡深深的爱。同学们,你们爱自己的家乡吗?

  (六)布置作业

  请你选取你最喜爱的一次景物,按一定顺序把它写下来,一定要把自己的情融于美景之中。

【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四年级的教学设计语文10-20

四年级语文《语文乐园四》教学设计03-24

四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04-12

四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04-14

语文《想象》教学设计03-25

语文《魅力》教学设计03-25

语文拼音教学设计03-16

语文习作教学设计03-18

语文赵州桥教学设计03-18

语文《北京》教学设计03-31